Bendi新闻
>
陈果仁案为亚裔抗争种族主义留下广泛遗产

陈果仁案为亚裔抗争种族主义留下广泛遗产

6月前

1982年,当华人准新郎陈果仁(Vincent Chin)被密歇根州底特律(Detroit)两名白人汽车工人用棒球棍打死时,全美亚裔开始团结起来为该案件进行抗争。如今,越来越多亚裔敢于在面临种族歧视时大声疾呼,防止类似陈果仁的案件再次发生。 陈果仁。(图片来源:陈果仁研究会官网)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陈果仁伴郎的亲属柯蒂斯·陈(Curtis Chin,音译)回忆说,当时媒体花费了12天时间才对陈果仁遇害案进行报道,但并没有提及其中涉及的种族主义。9个月后,法官查尔斯·考夫曼(Charles Kaufman)仅判处犯罪者3年缓刑和3780美元罚款。 然而,案件的不公正并没有被全美亚裔忽视,他们开始团结起来进行抗争。许多亚裔聚集在中餐馆,互通消息。另有数百名底特律亚裔在市中心游行,抗议审判结果,而陈果仁的母亲陈余琼芳(Lily Chin)穿越全美,为儿子的案件进行申辩。 柯蒂斯说:“对于整整一代亚裔活动家来说,是陈果仁案让他们团结起来的。”当时仅有14岁的柯蒂斯在法官免除杀害陈果仁的凶手入狱后,也给当地报纸的编辑们写了愤怒的信。他后来还拍摄了纪录片《陈果仁是谁?》(Vincent Who?),讲述了这段历史和20世纪80年代底特律存在的种族仇恨。 1976年搬到底特律并在一家汽车厂工作的活动家谢汉兰(Helen Zia)认为,陈果仁的案件暴露了亚裔面临的明显不公正。沮丧的谢汉兰为此召集了底特律唐人街的领导人和当地律师,支持陈果仁的母亲陈余琼芳,并与他人共同创立了全美公民正义组织(American Citizens for Justice)。谢汉兰还号召成立陈果仁研究会(Vincent Chin Institute),通过为亚裔提供宣传、教育和资源,弥补40年前底特律亚裔面临的困境。 如今,人们仍然没有忘却陈果仁的名字。好莱坞(Hollywood)也曾将他的案件改编为电影,例如《不要动,陈果仁》(Hold Still,Vincent)和《谁谋杀了陈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 事实上,陈果仁被害是因为那两名白人将他误认为是日裔,并将汽车行业面临的困难归因于来自日本的竞争。“停止仇恨亚太裔”(Stop AAPI Hate)组织联合创始人崔明慧(Cynthia Choi)指出,这种对外国经济威胁的恐惧与现代“将亚裔视为新冠疫情替罪羊”类似。崔明慧说:“不同之处在于,现在我们的社区在大声疾呼。我们希望防止再次发生陈果仁类似的事件。”(完)

来源:uschinapress.com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