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在承认"九二共识"这件事上,没有"模糊地带"

在承认"九二共识"这件事上,没有"模糊地带"

1年前

►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1月8日,商务部、中央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经贸领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若干措施的通知》,从5个方面提出14项措施,进一步加强闽台经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贸融合发展,支持台商台企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紧接着在1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就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进展,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2023年12月21日公告,自2024年1月1日起,大陆方面已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定税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一促一禁,又是在大选之前,大陆对台湾释放的政治信号可谓非常明确了。

一、两岸经贸关系极为特殊

2022年台湾对大陆出口2380亿美元,超过大多数大型经济体相互的出口额。如2022年日本对美出口1398亿美元,德国对美出口1560亿美元,日本对中国出口1445亿美元,韩国对中国出口1557亿美元,中国对德国出口1910亿欧元,美国对中国出口1538亿美元,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1421亿美元。

2022年中国对美出口5363亿美元,墨西哥对美出口4523亿美元,加拿大对美出口4366亿美元,美国对加拿大出口3549亿美元,美国对墨西哥出口3243亿美元,大陆对香港出口2975亿美元。只有这6个出口数值超过了台湾对大陆出口。

中美是全球遥遥领先的两大经济体,大陆对香港是转口贸易性质特殊,美加墨北美自贸区相当于内部贸易。台湾GDP排全球经济体第21位,对大陆出口却超过2000亿美元,显然和大陆有极为特殊的经济关系。大陆第一大进口来源、最大逆差来源,都是台湾。

2000-2023年大陆与台湾进出口,海关总署数据

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上台,两岸政治关系停滞、纷争不断,但8年来台湾对大陆出口从约25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翻了4倍。而2008年马英九上台执政8年,两岸关系进入快车道,大量陆客赴台旅游,是多年来关系最好的时期,但台湾对大陆出口从1000亿美元增至1500亿美元,增幅约50%并不突出。

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也是8年,台湾对大陆出口从1400-1500亿美元升至2300-2500亿美元的高位,增长超过60%。2020年,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达到43.9%的高位,2021年为42.3%,2022年仍有38.8%。

台湾与大陆的特殊经济关系在不断发展,并未因政治关系的停滞受到明显影响,说明两岸经济有不断加深联系的天然趋势。李登辉时期的“戒急用忍”,陈水扁和蔡英文时期的“南向”与“新南向”政策,试图向东南亚和印度分散投资,“减低对大陆经贸依赖”,但实际数据是两岸经贸快速发展。

台湾与大陆贸易最为特殊之处,是自大陆进口远少于出口,进口主要是台商内部贸易,台湾还对大陆2509项商品设限。

这个特殊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又将走向何方?通过梳理两岸关系的发展脉络可知,台湾领导人与执政党更迭,对于两岸政治气氛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但不必过于看重选举、放话等政治事件,真实的人心在日常的生活与生意往来之中。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当年4月4日,蒋经国提出“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1981年9月30日,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进一步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也即“叶九条”。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邓六条”,对两岸和平统一提出了最新构想,1984年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大陆提出和平统一的构想,需要台湾的回应。

突破在1987年到来,7月15日台湾当局结束了长达38年的“戒严令”,11月2日“基于伦理亲情的考虑”,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这是蒋经国在1988年1月13日去世前作出的重大决定。作为这个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笔者认为这是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关键一步,开始了就不会停下。

1987年大批台湾老兵走上街头,穿上写着诉求的上衣,争取回家探亲

笔者的爷爷1949年去了台湾,虽然在国民党军中有一定地位,但因无多余机票,只带了大伯。80年代初,通过大陆政府帮助,两岸恢复了通信,也有一些外汇寄来。1988年,爷爷在香港见到了分别近40年的三个子女。1992年回武汉,见到了多位孙辈。

两岸亲人长期分离的责任,可以说是历史。但在80年代,就是台湾当局不允许。以前笔者不太懂,后来才明白,亲人分离40年后才重逢有多么沉重。在当时的情况下,台湾当局还不开放探亲,真说不过去了。这是两岸分裂造成的难以想象的社会奇观,涉及台湾数百万人,两岸数千万人。

之后两岸的往来与融合是自然进程,台湾当局依旧还在阻碍,好处是阻碍的少了。台湾人来大陆的,不仅是经商和探亲了,还有学习交流、旅游等等五花八门。2018年台湾来大陆累计人次历史性地超过1亿,当年超600万人次,40万人是“首访”,大陆也有300万人次赴台。

在两岸融合过程中,大陆政府是更愿意推动、让利的一方。80年代县里都有对台办,对台属有照顾,笔者家里时常打交道。大陆各地政府全力对接台商投资,仅昆山就有10万台商。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至2020年底台企享受了70亿美元的关税减免。

台湾对大陆出口远多于进口,经济体系紧密依靠大陆,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全球所有经济体的相互关系中,台湾对大陆的依赖关系极为特殊,是大陆政府多年来持续推动、让利的结果。台湾政府有意阻挠也拦不住,但限制大陆商品输台却能得手。

二、和平统一是未来方向

两岸从隔绝状态不断加深联系,大趋势明显在走向统一。但由于台湾内部的政治抗拒,以及美国妄图用台湾遏制中国崛起,台海成为抓眼球的潜在冲突热点。

笔者认为,全球舆论对于两岸关系与台海问题,过于强调冲突前景,甚至将之视为所谓“中美决战”的引爆点,有系统性的认知误差。台湾内部政治纷争频发,与大陆关于台湾“国际地位”的争论常年不断,台海危机不时出现,中美对谈中台湾成为“核心问题”,主导了两岸以及全球对于台湾问题的认知。而两岸往来加深是逐步渐进的过程,没有特别重大的融合事件,不引人注目。

在台海问题上,包括美西方在内,各方的绝对利益共同点是和平。笔者认为,即使民进党执政,都选择了强化两岸和平框架,而非铤而走险。

俄乌冲突后,很多人都担心台湾会变成乌克兰,这是极为错误的类比。笔者有一次应邀远程与美国某大学一群青年政治研究者讨论俄乌与台海的对比,以及台海爆发战争的危险有多大。笔者说大陆与台湾不会为了一些名义的问题闹到开战,这是极为愚蠢的,大陆已经多年没有战争,是崇尚和平发展的,而台湾也非常希望和平。这个平凡的结论,却让在美国的研究者觉得新鲜。

在台湾历次民调中,和平永远是压倒性选择。如2023年10月20日台湾民调,86.4%的受访者支持“和平是两岸的唯一选项”,84.8%支持“持续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2023年6月1日民调显示,84.2%支持“台海议题和平解决,是全球共识、也是台湾主流民意,更是两岸的共同责任”。在这类民调中,通常会加入一些“尊严、主权”相关的内容,以及对大陆许多政策的不认同,但“和平”才是真正的关键。

2022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大陆多部门愤怒指责,军演常态化,台海军事态势改变很大。台湾方面是“有苦说不出”,口头便宜根本顶不上战略损失。2023年麦卡锡当选议长,本声称也要来台湾,但改在美国见了蔡英文,台湾方面显然是怕事情闹大吃亏更多。虽然台湾政府声明与民调反对大陆的“文攻武吓”,但实际效果是岛内对和平的极度强调。

在90年代两岸确立和平框架之后,实力此消彼涨,是大陆与台湾的历史轨迹。1990年,台湾GDP为1700亿美元,相当于大陆的43.8%,达到历史最高点,1995年仍有35.7%。2022年,台湾GDP为7626亿美元,仅相当于大陆的4.2%。

台湾2023年GDP将在中国各省市中排在第9位,之后还将被不断超过。以人均GDP论,台湾2021-2023年人均GDP在3.2-3.3万美元之间,北京、上海、江苏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福建、浙江接近2万美元,东部地区与台湾生活水平大致可比。大陆经济发展,为两岸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

大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前重点关注的是台商投资,但已开始强调台胞、台青来大陆工作、学习、创业、生活,让台青来大陆施展才华、追逐梦想。疫情对两岸来往造成了影响,但不会逆转进程。

两岸中国人同文同种,大陆政府和社会对台湾民众完全接纳,基础设施优良,社会安全,生活水平远超发展中国家,经济体量巨大市场空间大。过去多年的历史说明,即使有台湾当局的阻碍,台商、台胞、台青还是积极来大陆。谎言和偏见总会过去,两岸融合是无法逆转的历史进程。

笔者特别愿意看到的是,大陆文化吸引力也开始遥遥领先港台,反向输出了。大陆的影视、视频、信息内容APP,内容丰富远超港台极小的市场。大陆民众生活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但已经比港台更为有趣。一些有品味的台青,到大陆平台来寻找知识和乐趣。简体和繁体中文网络是两个世界,后者极为无趣,港台青年总会发现真相。

2023年7-11月,香港分别有495万、532万、483万、535万、583万人次经不同口岸到内地,北上消费突然爆发。历史趋势将说明,台湾人将和2023年的香港人一样,越来越多地来大陆。在认知逆转之后,这一切很可能也是突然爆发的。

笔者预计,随着大陆消费崛起、文化影响力扩散全球,两岸三地将进入真正的文化融合期。美西方和日本文化走下坡路,对港台的吸引力下降。台湾政客时常作秀,但没法逼民众改说英语、日语,最终也无法阻挡时代潮流。

当两岸的力量平衡足以推进和平统一,和统进程就将开始,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迹象。实现和平统一,军事力量将起到关键的威慑作用,但不需要成为实际选择。

美国对中国空前防备,将中国视为霸权最大对手,台海问题是中美斗争的关键。但统一台湾是中国取得对美斗争胜利的结果,而非前提。

一方面,美国无力在台海挑起事端,如有些人担心的,让东亚陷入战火,将改变中美实力对比走向。全球多地爆发的冲突,让美国应接不暇,东亚是全球经济中心,不会走到战争这一步。在美国各类智库提出应对中国的策略中,引爆台海冲突并非选项,原因是不可控,只有防备冲突爆发的建议。美国政客频频在台湾问题上挑事,并非深思熟虑,而是骚扰作秀,对大陆军事准备推进极为有利。

另一方面,中国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在全方位竞争中击败美国挑衅。这包括在台海以坚不可摧的军事优势,震慑敌对势力,建立以大陆军事控场为前提的台海和平框架。但对美斗争主要是在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等领域,在全球竞争,而非“台海决战”。

一旦大陆武力解放台湾,美日会像抛弃乌克兰一样抛弃台湾,这将成为共识。2022年,拜登政府第一时间就决定不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直接冲突,只有武器支援。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损失惨重无力承担,被彻底抛弃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惨景给台湾民众带来极大的心灵震憾。但大陆不需要冒着全球经济崩溃的风险去这样做,有足够的耐心。

三、两岸融合是“一个中国”、“九二共识”争议的唯一通路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确立了台湾问题上的“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关系的基石。加上1978年中美《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及1982年《八一七公报》,三个公报美国都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

需要指出,字面意义上美国采取了“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的公开策略。这也成为台湾问题的长期特点,很多问题都是模糊的,而“模糊”并不是真的不懂,而是故意的选择。

美国在《上海公报》上的措辞是:“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s that 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does not challenge that position.”)

如果台湾内部想“独立”,理论上美国可以通过文字游戏承认,这个风险是存在的。美国政府可以说,台湾的Chinese(种族意义上的)不同意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了,《上海公报》的前提不存在了。实际上,这就是民进党的真实态度。

“一个中国”原则并非无关紧要的文字,多年来都是台海政治纷争的最大要点。

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举行会谈,会谈后双方签署了中美《上海公报》

现在的全球状态是,大陆政府和民众认为“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中国还没有实现统一,必然要实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是这么理解的,不搞“战略模糊”,法理上都支持大陆统一台湾。马斯克等民间人士也是这么理解的,务实地判断大陆和台湾肯定要统一,跟从内心说实话。

台湾现存的所谓13个“邦交国”,其实也是“一个中国”原则的潜在拥护者,不支持“台独”。过去的历史说明,这类国家很容易换个说法,变成和全球大多数国家一样的理解状态,数量正在清零中。

少数国家,就和美国一样搞战略模糊,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盟友。理论上,这些国家有可能忽然支持台湾“独立”,但实际不可能。这些国家会承认现实,如认为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了,不时声明“不支持台湾独立”。全球没有任何政府声明支持台湾“独立”,主要是中国实在太强大了。以后大陆与台湾统一了,这些国家也会承认现实,不会太为难。

2005年3月,中国出台了《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形式决定了“台独”就是战争。理性判断,现在防止“台独”的压力不大,军事斗争已经走向了“以武促统”的阶段,海空军已经推进到了台湾岛周边。所谓的“海峡中线”、“两岸军事平衡”不存在了。

笔者认为,经过多年来大陆不断的政策宣示与实际行动,全球已经对统一有心理准备了。这些国家会放些“反对武力统一”的话,但并没有谁认真准备在台海与中国开战,美国的武器生产连供应乌克兰和以色列都做不到,舰船生产能力远不如中国了。因此,两岸统一是明显的大势,以后情势逐渐明显,台湾和香港一样和平回归,全球不会觉得是太意外,而是顺理成章。

很多人没注意到,美国1972年签《上海公报》,就放弃了1954年的《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没义务帮台湾打仗了。在大陆武力解放台湾时,美国会如何行动,是另一个著名的“战略模糊”,多年来都不直接答复,但并不难猜。

美国多年前准备的“战略模糊”,是想可进可退。1979年美国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案》,一直对台湾出售武器,直接违反中美建交公报,是中美争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但随着大陆军力日益强大,特别是在2010年以后飞速进步,美国的“战略模糊”逐渐失去了意义。

大陆与台湾之间,“一个中国”的核心问题是对“九二共识”的态度。

大陆与台湾来往,官方机构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办,1988年成立),台湾对应的机构是“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两岸直接对谈的是半官方机构,台湾是“财团法人海峡基金会”(海基会),大陆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1991年是两岸统一进展很大的一年。年初台湾“陆委会”成立,半官方的“海基会”成立。台湾“行政院”通过“国家统一纲领”,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大陆对外经贸部提出两岸经贸交往五项原则:直接双向、互利互惠、形式多样、长期稳定、重义守约。年底大陆成立与“海基会”对接的“海协会”。

1992年,两岸准备历史性的“汪辜会谈”,即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的会谈。在准备过程中,双方就“一个中国”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在香港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当时的情境下,“九二共识”显然是存在的,而非民进党谎称的“唯一的共识是没有共识”。

1993年4月27日,“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三天,以半官方的名义开始了实质性的官方交流,协商两岸事务。海协会与海基会又分别在北京、厦门、台北进行了三次事务性商谈,就渔业纠纷、罪犯遣返、人员出入境便利、台商权益、两岸科技交流、司法协助、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进行协商。这是两岸融合的起点。

1993年4月,海峡两岸两个民间团体的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会晤。这次会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是1993年4月27日,首次会谈前汪道涵(左)与辜振甫握手。新华社发

这些交流过程中,台湾方面坚持要求“对等”,要“国际空间”,要“先加入联合国,再以统一为最终目标”,提出了种种不切实际的政治要求。这成为两岸交流的特色,达成政治共识极为困难。虽然如此,两岸事务性的交流一直在推进。

1994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又进行了三次协商,还有两次唐树备与焦仁和两位副手的直接会谈,始终无法达成政治共识。但事务性方面,两岸开始商量直航。“陆委会”提出两岸文化交流指导原则,积极推进文化交流。

经历波折之后,1998年汪道涵在上海和平饭店与辜振甫第二次会谈。本来商定1999年汪道涵去台湾回访,因李登辉“两国论”和陈水扁推进“法理台独”等事件难以成行,2005年两人先后去世都未再会面。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陈江会”举行了8次之多,签署了18项协议,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现在两岸交流的基础,如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三通,很多是那时打下的。因此,大陆和国民党的合作是有历史基础的,合作较为顺利。

需要指出的是,大陆民间有时会认为国民党是“暗独”,但这并非官方态度。关键原因是,国民党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个“金标准”。就如马英九说的,“九二共识已经被写入国民党党章与政纲,任何党员都要遵守”,只要有这个态度,大节就没有问题。

民进党在台湾已经执政了四届16年,行为逻辑已经清楚了。民进党内心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想要“独立”,但在执政时,会名义上用中华民国当“神主牌”,法理上不敢“独立”。民进党执政时,会用各种办法闹腾,企图“扩展国际空间”,如以国家身份申请加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现在的情况是,民进党往“台独”方向能折腾的都差不多了,黔驴技穷了,想用“切香肠”的办法一步步搞“法理台独”,但此路不通。例如民进党陈水扁2006年曾经搞过“废统”,美国政府都严厉警告,不要改变现状。

民进党的关键命门,是不承认“九二共识”。陈水扁上台时就拒不承认,声称“一边一国”。蔡英文2016年上台时说,“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这个模糊表态被国台办称为“没有完成的答卷”。之后蔡英文多次批评“九二共识”,只说有会谈这个事,说承认“九二共识”是风险。

民进党这是赤裸裸否认历史事实,国民党执政时承认的事,都想不认了。这种态度需要坚决打击,笔者认为,中国大陆应该以一切必要手段,乃至武力威慑,逼民进党承认“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不是说不清的“喜欢什么生活方式”的制度争议,而是铁一般的历史事件,是两岸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如果连事实都要否认,那就是毫无诚信,需要辣手打击。

对于民进党这种不认账的顽劣态度,大陆政府已经开始严厉打击。2021年起,有十个人是大陆官方认定的“台独顽固分子”,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是第一批,萧美琴、顾立雄、蔡其昌、柯建铭、林飞帆、陈椒华、王定宇是第二批。

如果不承认“九二共识”,是公然开历史玩笑,大陆政府真的可能以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声讨正义。民进党执政时代表台湾政府,敢不承认“九二共识”,那就是需要绳之以法的政治诈骗犯。笔者希望,在合适的时机,大陆政府给民进党政府下“最后通牒”:承认还是不承认“九二共识”,给个历史交待。

这并非是要解放台湾,影响没那么大,针对的是民进党的政治诈骗。需要的并不是台湾投降,而是民进党当局承认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即使是美国,也只能劝民进党承认真相,因为美国自己在《上海公报》中白纸黑字就是这样写的:“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通过宣传和武力威慑的实际捍卫,让台湾全岛认识到,维护“九二共识”不是开玩笑、不是言语辩论,而是从经济到军事都有实际影响的反诈行动。大陆官方确实就是把“九二共识”作为台湾政策的关键点,政策推进很有逻辑。

笔者认为,只要压力给得足够,台湾承认“九二共识”并无本质的困难。一个可能是民进党在台上承认“九二共识”。另一个可能是,台湾内部解决问题,让民进党下台,到台下去否认“九二共识”。

台湾内部压倒性地同意和平,在心理上像国民党那样承认“九二共识”不会是很困难的选择。诈骗犯能欺骗群众,但怕的就是铁腕执法,根本没有对抗的勇气。笔者对“九二共识”在台湾发挥其应有的历史性作用,充满信心。

两岸ECFA续签、服贸协议谈判、贸易壁垒调查这些问题,是经贸领域的,其重要性是在“九二共识”之下的。只有解决了“九二共识”问题,经贸问题才有扎实基础。如果不承认“九二共识”,经贸也会是大陆对政治诈骗犯惩罚的领域,就如对支持“台独”的企业进行惩罚。

依靠大陆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加上台湾内部也有支持“一个中国”的力量,在台湾建立“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这个阶段性历史任务必然能够达成。

以“九二共识”为基础,两岸就会如2008-2016年政治气氛良好的时期一样,迅速化解隔阂,全面融合。这是符合两岸利益,以及包括美西方在内的全球利益的唯一通路。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观察者网

相关新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