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美国大学纷纷宣布“标化可选test-optional”政策已经过去两年多,大家开始慢慢回过味来了:眼看着最新申请季,提交标化成绩的人没少几个,提交的成绩均分倒是水涨船高,个个都是高分选手,敢情标化可选都是骗人的?不仅家长和准留学生们开始警铃大作,美国大学们自己似乎也隐隐开始“反悔”了……在美本申请中,为什么学生要考SAT、ACT这类标准化考试?SAT一向被称为“美国高考”,从本质上来看,是为了向大学提供申请者学术能力的佐证。无论校内GPA、SAT还是其他学术竞赛,都是申请者学术实力的佐证。SAT的优势就在于:能在全球统一的标准下衡量学生的学术能力。所以在标化可选广泛落实的初期,很多学生靠着够“硬”的校内GPA和竞赛成绩,同样能在无标化情况下拿到名校offer,本质是从其他方面佐证了自己的实力。看似逻辑闭环,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校内GPA,不确定性太大了!同样是成绩,高中校内GPA实则是极为模糊的衡量标准,因为高中之间的严格程度和分数膨胀差异很大。首先,美国大学招生官对于美国以外的海外高中,比如中国的学校,普遍了解度和信任度不足。同样是3.8的GPA,在几十年办学的老牌学校和新创校,含金量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招生官们对美国本土高中虽然更了解,也更信任本土学校给出的GPA,但架不住疫情期间高中普遍放水啊!从2010年到2022年间,美国高中生的成绩一直稳步上涨。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估(“国家成绩单”)显示学生们的阅读、数学和美国历史成绩在稳步下降,但他们的GPA却稳步上升:
英语的平均GPA从3.17提高到3.39;
数学从3.02到3.32;
社会研究从3.28到3.46;
科学从3.12到3.36。
到2022年,超过89%的高中生在数学、英语、社会研究和科学都拿到了A或B。
夸张点说,在拿A泛滥的时代,拿B+都无异于一种“失败”。当大家校内成绩都是A、又都不提交标化的时候,大学也没法区分申请者的学术能力。麻省理工学院是少数官宣了恢复标化要求的大学,MIT招生主任解释道:“仅仅在高中拿到全A的成绩,不足以让我们知道学生是否会成功。”除了态度坚决的MIT外,其他美国名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教育界专家也开始怀疑:取消对标化的强制要求,到底是不是个错误?研究也同样表明,标化考试成绩有助于预测进入大学后的成绩、毕业几率以及大学毕业后的成功。
如果没有标化成绩,大学招生官很难区分申请者们是否能在进大学后表现出色。虽然说低收入和少数族裔学生SAT均分要低一些,但反过来看,如果有低收入或者少数族裔的孩子还能取得标化的高分,更能证明这个学生有着巨大的学术潜力,更容易在申请时脱颖而出。一项针对常青藤+大学(Ivy Plus,八所藤校加上杜克大学、MIT、斯坦福和芝加哥)的研究显示,学生的高中绩点和大学期间的成功几乎没有相关性;相反,标化成绩则能很大程度上预示之后的成功,不论是大学期间的成绩,还是毕业后进入顶级研究生院还是进名企工作。纵轴:大学绩点
横轴:标化成绩/高中绩点
标化和大学成绩呈现明显的强相关性
目前美国TOP级大学中,MIT明确要求恢复提交标化的要求;其他名校虽未明确表态,但也开始呈现动摇的趋势。这些学校一边考虑到SAT和ACT成绩的重要性,一边又担心恢复标化要求会影响申请者的多样性。“布朗大学的一位教职人员进行的仔细统计工作表明,SAT 或 ACT 分数较高的学生在布朗大学遇到学术困难的可能性较小。标准化考试成绩比高中成绩更能预测学业成功……
要求标化考试成绩可能会减少申请者群体的规模和多样性,从而对我们不利。
……
我们做出的决定必须以价值观为基础并以事实为依据。布朗大学的价值观很明确:我们希望招收才华横溢、富有创造力和求知欲强的学生,他们会带来不同的经历和观点。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多地了解现实,基于最佳的条件来决定是否需要标化考试成绩。”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今年的早申季,同样有很多业内人士都已经观察到,在拿到录取的学生中,提交标化的比例远远高于不提交的;并且大家几乎都是刷到高分才提交,导致标化均分尤其之高。追溯到美国上千所大学取消标化要求的一开始,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疫情这个“黑天鹅”,让无数学生难以参加考试。标化考试把学生的能力归结为一个数字,这本就饱受诟病,有了疫情的契机,这一传统便被打破了。但更重要、也更深层次的原因,依然逃不开“政治正确”四个字。从招生平权法案到哈佛校长下台,这一年来或者说多年来的美国高等教育,都绕不开政治上的博弈。从客观数据来看,不同种族和阶层的学生之间的确存在标化考试均分上的差距。毕竟SAT补习、甚至多次考试刷分的考试费,都是开销,有钱人家更能负担得起这些费用,更能“刷”出高分。所以,很多人认定SAT和ACT成绩“不公平”,如果恢复标化要求,会破坏申请中的多样性。但这种认知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美国大学申请并不仅仅看考试成绩,还会考虑多方面因素。标化考试均分的差异来自种族和收入的不平等,并不意味着考试本身有问题。就好像美国社会收入、预期寿命、住房拥有率这些数字同样差异明显,不平等就是这样客观地存在着,并不是说抹去这些数据,就能实现平等了。想想看美本申请中的其他因素:课外活动、申请文书、推荐信……这几样,样样都是能砸钱刷出漂亮履历的,如果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提高,富裕家庭孩子的优势实际上更大了。事实上,斯坦福教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发现,申请文书比标化成绩更能体现的收入差距——但大学们显然不会取消对申请文书的要求。美国老百姓们也不乐意现在这种情况。美本招生本来就是个不透明、操作空间巨大的流程,连成绩都不再“必备”,加剧了这种不透明性。MIT招生主任说,恢复考试要求后,学生的多元化水平反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麻省理工学院目前的大一学生中,15%是黑人,16%是西班牙裔,38%是白人,40%是亚裔(部分为混血学生,重复统计);在家庭收入水平方面,也比许多其他精英学校更加多样化。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David Deming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标化考试实际上有利于背景弱势、却拥有巨大潜力的学生,即便他们的均分没有富孩们高。SAT/ACT成绩与大学GPA强相关
不论学生的高中水平和类型如何
“当取消标化成绩要求时,受影响最深的是来自不知名高中的高分学生,他们很少能输送学生进藤校。SAT是他们的生命线。”富孩们的录取路径有很多,他们往往读着最贵的私立美高,砸钱刷活动竞赛科研标化一样不少,再不济还能走体育、艺术、legacy的“捷径”,条条大路通罗马。普通小孩却只能攥紧标化这一根“救命稻草”,拼命做到这条赛道上的“最好”。对于家境一般但具有天赋潜力的孩子来说,SAT考试是助力,而非障碍。总结下来,虽然大学们非常谨慎,目前还没有把标化的要求放在明面上,但招生官和校长们对媒体吹的风,足以证明:标化考试的成绩,还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有能力考出SAT或ACT高分的学生来说,在申请中交上一份漂亮的标化成绩,依然会成为你的申请加分项。这起码能向学校证明,你不仅有被录取的能力,也有未来做个好学生、顺利毕业的能力。Ref:
Forbes
The New York Times
#留学全知道对谈张一冰:
关于美本留学的真心话大冒险
👆点击预约,开播提醒👆
扫码加入讲座群
近期其他主题直播,欢迎点击红色按钮预约👇
留学全知道家长群,准留学家庭聚集地,定期分享留学讲座、专题直播、资讯干货、课程资源、线下沙龙,扫码即可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