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外资撤出中国,将来还会再回来吗?

外资撤出中国,将来还会再回来吗?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重新吸引外资

主笔|谢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吸引全球资本的热土,但是最近几年,部分外资开始撤出中国,关闭在中国的办公室。2023年前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0%,出现了多年来罕见的负增长。那么,外资撤出中国,只是临时性的资本流动,还是长期的大势所趋?那些撤出中国的外资,将来还会再回来吗?

外资撤离并非始于去年,最近几年其实一直在上演,只不过到了2023年,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负增长,外资撤离的现象才算是浮出了水面,引发了更大范围内的关注。

最近几年的外商撤离潮,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疫情之前,当时全球产业链开始从中国向东南亚和非洲等地转移。这一轮外资撤离,主要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外资向更便宜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2023年10月21日,第29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现场,外商采购小商品(吕斌 摄 / 视觉中国 供图)

外资撤离的第二个阶段发生在疫情之后,这一轮外资转移,更多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相关。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出现了一股全球化退潮的趋势。由于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很多国家开始反思产业链过度集中于某些国家所带来的风险,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心,在初期疫情爆发后,让很多国家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很多国家开始分散布局产业链,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除此之外,中美关系降温,并且出现一定程度的脱钩迹象,这对中国的外资转移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

最近几年,美国推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战略,将本国的订单优先提供给盟国,以此让全球产业链向美国的盟国转移,进而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美国的友岸外包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在华外资向外转移的速度。

在疫情暴发之前,中国出现的外资转移,本质上是国际产业链的重新配置,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等下降之后,国际资本的自然流动。某种程度上,这种基于不同发展阶段带来的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其实并非完全是坏事,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倒逼中国经济从低端产业链向高端转型。

2023年2月20日,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上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生产一批出口欧美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

不过,疫情暴发之后,基于地缘政治因素爆发的产业链脱钩,对于中国经济会带来更大的冲击。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除了主要靠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融入世界所获得,如果因为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因素被隔绝,即使只是部分程度的隔绝,对于中国经济也将带来巨大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有一种言论认为,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大幅下降,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外资了。

那么,外资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到底还重不重要呢?

如果仅从企业数量来看,中国的外资企业总数在中国占比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来中国投资的外资大多数都是全球企业的精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远远超过了数量比例。

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在数量,而在质量。按照商务部的数据,“外资企业以占市场主体2%的比重,带动了约4000万人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10,贡献了我国1/6的税收,2/5的进出口。”这几组数据,大致刻画出了外资对中国经济的直接贡献。

2023年3月29日,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在上海举行,外商在看女装服饰(视觉中国 供图)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GDP、就业和税收这些看得见的地方,还有很多隐藏在背后的意义,比如对于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大量外资,外资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还产生了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以及营销水平等等。

当前的中国经济其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外资。首先,中国经济度过了初级发展阶段之后,现在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外资带来的高水平技术、管理水平等等,依然是当前中国企业的短板,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另外,因为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脱钩压力,而通过吸引高水平的外资,尤其是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打破地缘政治层面的封锁。中国和国际跨国公司的联系越紧密,就越能缓解来自地缘政治层面的冲击,反之,如果大量国际巨头撤离中国,中国和这些跨国公司的联系纽带变得越来越疏远,那么,来自地缘政治层面的封锁就会越来越容易。

工作人员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内作业(丁汀 摄 / 新华社 供图)

去年以来,我国开始密集出台鼓励外资的政策。2023年8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意见要求各方面“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好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工作”。

以这份《意见》为顶层设计,有关部门开始纷纷出台吸引外资的优惠措施。

2023年10月份,中国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2023年11月份,商务部对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进行专项清理工作;2023年11月,我国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今年1月,继续扩大免签范围,对瑞士也开放了单方面免签。

从短期来看,这些举措应该可以对部分外资起到稳定作用,不过从更长期来看,外资更需要的不只是一些技术性的优惠,更需要看到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勇气和诚意。

2016年4月15日,和硕公司位于上海的工厂内,员工们在轮班开始前列队等候。和硕是苹果手机最大的代工厂之一(视觉中国 供图)

当年中国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蜂拥而入,是因为国外资本将中国看成可以一起做生意的合作伙伴,外资在中国长期投资,收获了丰厚回报,中国也通过改革开放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需要让外资看到还是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只有中国展示出长期开放绝不动摇的形象和决心,外资才有在华长期投资的底气和信心,也才能再次谱写中国和外资双赢的传奇故事。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重新吸引外资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期更多精彩


| 封面故事 |

  • 重新吸引外资 :中国还能成为热土吗(谢九)
  • 德企增资 :难舍的中国汽车市场(刘畅)
  • 苏州高新区 :日资“高地”的进与退(黄子懿)
  • “稳外资”,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张从志)
  • 吸引外资新阶段,从客场全球化到主场全球化(杨璐
  • 贬值的人民币与资金回流(邢海洋

| 社会 |

  • 时事:印尼青山工业园爆炸 :海外钢厂的淘金潮与危机(余物非)
  • 调查:27 岁女孩日本滑雪身亡(安与同)
  • 教师负担为何越减越重?(魏倩)

| 文化 |

  • 电影:汤浅政明 :为何能成为“鬼才”动画导演?(陈璐)
  • 话题:哈佛第一位黑人女校长的六个月(孙欣)
  • 文史:文渊阁制度(卜键)

| 专栏 |

  • 袁越 :健康谚语不健康
  • 张斌 :团队传递 运动颂歌
  • 朱德庸:大家都有

点击下方图片

开通数字刊会员年卡解锁本期👇





本周新刊

「重新吸引外资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纸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相关新闻

“牛市”中场休息,外资还会加码中国股市吗?汽车出口全球登顶,欧美重新入局后中国还会有优势吗?10年后,你还会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吗?| 《中国基本盘3》定了!中国对新西兰免签!对澳洲免签,还会远吗?中国人民大学被开除解聘的教授王某某,还会有退休金吗?律师解读:若涉犯罪,将影响晚年经济来源疯狂!中国留学生还敢去吗?大温政府竟然批准在UBC学校内开一家大麻店!学生会还大力支持?!附近居民反对了三年都没用...刚刚!英格兰痛失欧洲杯冠军!网友:我的Bank Holiday还会有吗?当院士戴上Vision Pro,医学元宇宙还会远吗?又要关啦?!波士顿Sumner隧道将于7月5号关闭,这次又要关闭多久?明年还会关吗?GPT-4o来了,和AI谈恋爱还会远吗?赴朝鲜留学已经恢复,旅游还会远吗?年年喊复苏,复苏还会来吗?昔日全球最美星二代!阿汤哥的女儿苏瑞18岁了!父女居然10年没见过?40万美元一年的抚养费还会有吗...“刘强东”直播了,马云还会远吗人爆满~全城排队加油!多伦多油价为何一夜暴涨?油价还会跌吗?Zara最终会退出中国吗?金饰价格突破700元!还会涨吗?夏天都快来了,那寒假还会远吗?美国经济今年还会衰退吗?财长耶伦做出最新预测2024年还会好吗?看王煜全用GPT的分析成果问1992年至今参与A股的我,繁花还会开吗?开盘就涨停,日经ETF火了!有产品盘中紧急停牌,日本股指创34年新高,还会涨吗?2024年还会好吗?看王煜全用GPT的分析成果|直播预告经济还会陷入衰退吗?美国银行称已实现“软着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