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这地方被通报批评,地铁狂飙时代落幕!

这地方被通报批评,地铁狂飙时代落幕!

5月前

作者:熊志
来源:冰川思享号(icereview)

全文2951字,预计阅读需6分钟。


地铁梦的破灭,可能会让一些地方的民众倍感失落,但浇灭中小城市盲目上马的热情,并不是坏事。



各大城市的地铁,最近迎来了一波集体“上新”潮。


2023年12月27日,深圳地铁8号线二期正式开通运营;


2023年12月28日,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东段正式开通运营;


2023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正式开通;


2023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17号线北段、16号线剩余段、11号线西段剩余段“三线齐发”,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836公里,超过上海跃居全国第一……


每年的年底,都是地铁新线路密集开通的窗口期,各城市的运营里程排名,也会随之来一次洗牌。但在地铁狂飙突进的浪潮之下,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收获好消息。


这两天,有关部门通报三起形式主义典型问题,其中一起是甘肃省天水市盲目举债上马“有轨电车”项目造成巨大资金浪费。


有人欢喜有人忧的背后,地铁大跃进的黄金时代告一段落,越来越多产业薄弱、人口外流、财政紧张的城市,地铁梦正在破碎。


1


项目赶在年终收尾,这是工程建设领域的常态。2023年又是一些城市上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周期的结尾,之前密集赶工现在到了完工阶段,所以年底有大量的新线路开通,全国的地铁运营里程,也迎来再度刷新。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55个城市(含县级市)开通地铁等轨道交通,其中7城运营里程超过500公里。至此,全国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


如果将时间拉长,对地方疯狂建地铁的基建速度,可能还会有一个更直观的认知。


以深圳为例,2004年12月28日地铁1号线开通,这座年轻的城市才正式进入地铁城市的行列。而到2023年,深圳已经开通运营线路共16条,同时还有15条线路正在建设之中。


都知道地铁建设投入大,但这阻挡不了各城市的野心。


在区域经济领域,给城市的地铁运营里程进行排名,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地铁第×城”的称号,更是常常出现在地方官媒的表述中。运营里程的高下较量,似乎不只是网友热衷,地方政府多少也会有所在意。


所以我们看到,经济更发达、财力更雄厚的大城市,在疯狂建地铁,一些中小城市也在抢着上马。


有的达不到地铁建设审批门槛,就投机取巧,采用一些变通手段,用其他门槛更低的轨道交通形式变相替代地铁。以前面提到的甘肃天水为例,建不了地铁,就搞“有轨电车”,想方设法搭上车。


图/网络


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准时、快速、运量大,对地方交通会有较大提升。不过,地方热衷于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建地铁,主要还是希望通过地铁来拉动经济增长。比如,可以拉动固投,可以提升沿线的地价,吸引产业和人口导入。


在以往的新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地铁站点,设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没过几年,周边变成了繁华的都市。地铁网络的扩张,和城市的产业、人口的扩张是相辅相成的,它是“摊大饼”的重要工具。


2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曾经提到过一个数据:每投1亿元地铁建设资金,就可拉动约2.6亿元的GDP增长。


但如果算长远账,建地铁和拉动经济增长,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地铁毕竟是非常烧钱的大型基建,如果超出经济实力盲目上马,反而可能恶化地方财政,加剧债务压力,挤压民生领域的支出。


所以,针对一些城市过度超前、盲目举债建地铁的问题,2018年发布的轨道交通建设“52号文”,大幅提升了地铁建设的审批门槛——GDP3000亿元以上、市区人口300万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0亿以上。


在地铁建设上,审批越来越严,越来越讲究投资效益,这是形势使然,也是地铁狂热后遗症凸显后的必要纠正。


很多中小城市的民众,都希望自己的城市能开通地铁,但其实地铁的烧钱程度,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结合各地的投资规划来看,地铁线路每公里的造价,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七八亿元的水平,部分线路的每公里造价,甚至要突破十亿元。一条地铁线,动辄几十亿、上百亿,有多少城市能够吃得消?


而且注意,地铁前期建设耗资不菲,后期维护更是一笔巨大开销。但由于地铁有公共属性,不可能定一个高票价,这就意味着地铁线路开通运营之后,地方政府每年还得掏钱补贴。


2022年的官方数据显示,全国城轨交通平均每人次公里运营收入0.73元,而运营成本达到1.49元,等于是地铁线路越多,亏得越多。


也正因如此,各地的轨道交通企业,几乎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在扣除财政补贴之后,只有深圳、武汉等寥寥几个城市的地铁,能够实现盈利。它们能盈利主要还不是靠卖票,而是靠投资或者物业租赁。


地铁毕竟是公共工程,亏钱也就罢了,更扎心的是,有的城市的地铁,客流量还达不到规划时的预期。


按照“52号文”,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能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然而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对比这一指标,基本上有半数以上的城市,客流强度是不达标的。


尤其是像最近通报的甘肃天水,2020年5月1日开通有轨电车,年运载乘客只有80万人次左右,收入160万元。在约4000万元的年运营成本面前,这点收入可谓杯水车薪。


甘肃天水的案例,是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大跃进后遗症的一个缩影。


地铁这种交通工具,只有密织成网,换乘便利,才能发挥更大的运力,但中小城市往往财力不够,最终掏空钱包搞出一两条线路来,钱花出去了,却达不到预期的运输效率,最终沦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3


对于地铁建设,尽管各大城市热情高涨,并且还在规划着更有野心的历程目标,但这已经是审批从严的结果了。如果没有上一轮的及时收紧,地方投资建设地铁的疯狂程度,可能还会更夸张一些。


而长远来看,地铁建设的宽松时期已经结束,“降温潮”不可避免地到来。


一方面,经过前几轮规划的狂飙突进后,大中城市的地铁网络,基本有了雏形,继续大规模开新线的必要性下降。


另一方面,和地铁紧密捆绑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下行,财政、债务压力下,地方没有多少大手大脚举债花钱的底气了,它们必须更慎重地评估投资效率,权衡地铁建设的庞大综合开销。


所以我们看到,不少城市公布的最新地铁规划,相较于最初版本,都出现了大幅缩水的情况。


2022年11月,杭州获批的地铁四期规划,和最初版本相比被砍将近一半;就连财力相对更雄厚的一线城市深圳,2023年公布的地铁五期规划,和之前的方案相比,也删减掉了4条线路。


一线城市的地铁建设都在收紧,二三线城市就更不用说了。


2022年,有网友询问,潍坊是否符合建地铁条件?潍坊市交通局回复称,“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


图/网络


这意味着,之前没有开通地铁的普通地级市,除非城市的财政、城区人口规模大幅提升,否则在短期之内,将和地铁暂时无缘了。


建不成地铁,搞轻轨等其他轨道交通制式,行不行?


事实上,这一条变相建地铁的漏洞,也正在被堵上。发改委之前曾明确要求,规范城际、市域(郊)铁路发展,严禁变相建设地铁、轻轨。


地铁梦的破灭,可能会让一些地方的民众倍感失落,但浇灭中小城市盲目上马的热情,并不是坏事。


去年,昆明地铁拖欠员工工资的话题,曾引发广泛关注。投资建地铁,终究不是花小钱,在庞大的建设和运营支出面前,哪怕是省会城市,也未必能够完全吃得消。


所以,少一些投资冲动,少一些过度基建,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造福民众,地方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为了防止读者朋友们走丢,
请大家关注我们的矩阵号“经济生活杂谈”


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

▼ 经济学人小助手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经济学杂谈

相关新闻

这些地方被通报批评,地铁狂飙时代落幕!甘肃天水被通报批评,地铁狂飙时代落幕!疯了!加币暴跌,温哥华房市狂飙上涨!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离谱!CPU狂飙900%,这怎么处理?“雷军,雷神”热搜爆了!开售27分钟,大定破5万,服务器被挤爆!股价狂飙,一度涨超10%过年被爸妈狂夸!这款加“真燕窝”的蛋酥礼盒太撑场面了!这24款App被通报!有你家孩子在用的吗?突发!大金融午后狂飙,三大指数全线翻红!这一主线闷声发大财,5000亿巨头创历史新高...疯狂!悉尼一外卖小哥已被扣385分,仍在路上狂飙!频繁更换车辆,拒不出庭…突发!多伦多7000户深夜停电!大批华人被困回不去家!警车狂飙!狂打悲情牌!川普被定罪后“捐款狂飙” 一个月吸金1.41亿美元房产|后疫情时代!全美这9个地区房价飙升!下周,休斯顿这5个地方的夜晚将被火光点亮!热话 | 最新排名!香港竞争力飙升全球第五,却被这一项拖了后腿!肌肉壮汉刚进健身房,就被小姐姐贴身“狂喷”!这就是夏天健身的尴尬....华人常买!加拿大紧急召回多款中国食品!有人狂吃这款超火方便面被送急诊!惊!伦敦街头“疯马秀”,浑身是血上演狂飙!英国也突发持刀袭击,数百人被关......3年翻40倍!加拿大男子TFSA狂赚60万,但这操作被CRA罚了注意了!洛杉矶汽车盗窃案飙升,这几款车最容易被盗董事长涉嫌违法被留置,股价跌停!他曾任地方金融局副局长,被纪委通报处分,与境外落网的郭柏春关联密切忍无可忍!女儿搭车被绑架性侵,亲爹开车狂飙开枪打爆凶手。狂建公寓?!未来20年,西雅图这24个地方或许面临大变革....Kmart出事了!这款产品仅售$15,却被澳洲网友狂轰...极速狂飚!悉墨机票暴涨,经济舱竟花费$900?万人涌入,只为见证这一时刻!网友:“大魔王时代”来临!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