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或在中国生活,最大风险分别是什么
兼答“你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去日本?!”
各位好,我已经结束了不到一星期的日本行程,回到了国内。昨天因为是旅行的最后一天,行程特别紧张再加上确实在外休息不好,确实已经体力不支了,就没有写基本每天没断更过的稿子,下了飞机打开手机一看,发现不少朋友担心我是否出了什么事情,留言询问。特别愧疚也很感动,谢谢大家的关心,只是昨天太忙,忘了写稿,以后尽量这种时候,也发个简短的请假条。
另外在日这几天虽然旅途匆匆,去的地方也仅只镰仓、箱根、东京这三地,但还是有不少感触的,文化游记系列并没有写完,虽然反响并不太好,但我回家后会继续把它写下去,配上旅拍照片发表,请还期待这个系列的朋友稍安勿躁。一切都会有的。
今天还在上海见朋友,就不说旅行的感悟了,回答一个这一周来经常出现在留言区的问题——我写赴日游记,大多数网友都是友善的,但也有个别人上来攻击谩骂捣乱,谩骂语言大多都直奔下三路,这里就不贴出来了,以免脏了这篇稿子,只挑一个最轻的:“身为中国人,你为什么要这个时候去日本?!”
我还真给这条留言回复了:“什么时候?”
是啊,什么时候,我看了看日期,确信这几天不是敏感的纪念日,一个普通公民工作累了,想出去旅游散心,怎么就不能出外逛上一圈呢?
这种无厘头的搞笑干涉,让我想起了去年圣诞节某小区公布的那份要求住户不要过圣诞的“倡议书”。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去干涉他人的生活?
下飞机后也看到了另一则刚发生的新闻:说南京有个人上传视频,说他在某商场门口发现了“大问题”,视频中他情绪激动的指着指着一个商场门口张贴的红圆,楞说这是日本的国旗日章旗,要求商场立刻整改。
此次事件的后续是,在官方的介入下,此商场将所有疑似有“日系文化图案”的广告全数撤下,并被处以严重警告。
这个事情既然已经有官方介入了,我们不太好直接评论,就等更多调查后续好了。只是看了这则新闻我隐隐有一些担忧——圆圈是常用图案,红色是常用颜色,太阳也并非是日本民族的专利,如果我们社会中有些人拿着放大镜天天以这个标准找“媚日元素”,看地铁招贴画的扇骨像旭日旗,看商店门口的一个圆像日章旗,还能发到网上博取激进民粹的流量。那我们的地铁还能不能正常运营,商店还要不要正常开业做生意了?由着这些四处找茬的博主胡来,用别人的遭难换自己的利益,我总觉得对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是祸非福。
此外,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力,唯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如果我们放任这种“跃进的想象力”,即便禁止了像旭日旗的扇骨、像日章旗的圆圈,又有何用呢?拿着放大镜找茬的那些流量博主,下一步会不会找个别的颜色的圆圈,楞说商家也是在“隐性崇日”?
毕竟他们要靠这个炒流量、更要发泄心中的毁灭欲与戾气,而此类想象力的跃迁,总是可以无止境的。
从日本回来的鲁迅,对中国人的国民性有许多直白的批判,却(至少目前)不见友人说他是“精日”“汉奸”。刚下飞机的我,不想把话说的像鲁迅先生那样绝对,我想说的公平些——我觉得真论起让人活着不舒服的习惯,日本人也有很多,只是呈现方式迥然相异。
比如日本文化中逼着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读空气”,这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我在东京约一位朋友见面,两个人走在那不宽的人行道上,身后有一辆自行车想要超过我,但他就是不按车铃,直到朋友拉了拉我的衣角,我才认识到身后有车,赶忙避开,让他通过。
我说日本人怎么这样啊,想超车你按车铃不好么?朋友说日本人就是这样。你作了什么妨碍到他,或者他不喜欢的事,他也绝对不跟你直接说,就那么默默的等着你,让你自己去“悟”。你要是自己能悟到,及时纠正,当然最好。可你要是悟不到,日本人在自己心里骂上你一千遍“不知时”(傻瓜的意思)后,也多半不会提醒你,他们会在自己圈子里疏远你、排挤你。而如果你在日本混到了被主流社会、大多数同事所疏远、排挤的时候,四舍五入,也就基本相当于在这里社会性死亡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日本对于外国移民来说是很不友好 。这种不友好不仅仅在于它相关制度的严苛,更重要到的是它的这种“读空气”文化,在日本,如果你不会读空气,总是触犯他们的规则,也多半是不会有人提醒你的,他们只会沉默的看着你一错再错,最后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如此还美其名曰“尊重边界感”。
我觉得一个文明社会的边界感,不应该是这样尊重的,相比之下,我倒是更喜欢我们中国文化的交友处世之道。在中国,你是相对容易交到一些非常知心的朋友的,你做了什么不太合适的事情,真正的好朋友真的会跟你“有话直说”,甚至我去菜市场买个土豆,一些热心的大妈大爷也会给我提建议,“小伙子,别买太大或者太小的,就买中间那种圆不溜的最好!”
是的,我真心觉得,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可爱之处。同为东方文化成员,我们没有日本人那么多“边界”的束缚,两个人之间如果秉持善意,我们往往能更好的相交。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正得失。”孔夫子则说:“益友三,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优长之处,有对比你才能更容易知道。
这其实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华人走出国门,尤其是在日本这样的国家,更容易罹患“友情缺乏症”,中国人在国外,确实是容易孤独的。没办法,我们的文化已经决定了很多。
有话直说而较少边界感的中国人,如果能秉持一颗彼此之间的善良之心,我们就是彼此相处起来最舒服的朋友。
可是这种少边界感,如果搭配上另一种东西,那就容易呈现灾难性的效果。那就是毁灭他人的恶意——
你明明只是个顾客,却天天盯着地铁、商店的招贴画,试图看出什么“卖国”因素。
你明明只是个小区物业,却胡乱给业主发什么倡议书,让人家今天不要过这个节,明天抵制那个节。
你明明只是个大学生,老师课上讲了点什么你不乐意听得,你立马录下来贴到网上上纲上线的举报。
亦或者他人出门旅个游,发几篇游记、状态,你立刻上去厉声质问:你怎么敢去日本?你还是不是个中国人!
凡此种种,其实都是无边界感配上恶意之后的怪象,而一个人对他人有恶意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他能被法律、道德或者文化束缚在边界之内,就不会造成对他人太大的损伤。
我们之间若即有恶意,又缺乏边界感,甚至文化和法律又不尊重和保护这些边界。那么恶意就会像洪水猛兽一般喷涌而出,出现一群暴徒,打着各种旗号堂而皇之的越过公民权利的边界,肆意践踏他人的权益与平静的生活。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
如果说,一个人在日本生活,最大的风险是无法适应那里过于严苛的边界感。那么一个人在中国生活,最大的风险则是他会被某些人恶意的无边界感所毁灭。
我是一个中国人,每次出国,都让我更加知觉、喜欢并且热爱我们文化中的可爱之处。
但我也觉得我们的文化在很多方面是可以改良,使其变得更可爱、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规则。比如在边界感问题上,一方面我们应该适当的增加一点“边界”意识——也许没有必要做到像日本人那样严苛,但至少应当分清公共与个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利边界。分清有些事情(比如去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信仰,过什么样的节日)是一个人不可干涉、不容置喙的私事。
亦或者,我们至少应该在交往中更多的秉承与人为善原则,尤其是那些把爱国当做赚取流量口号的人,我很希望问他们一句,你们口口声声宣称自己爱国,却对自己每一个同胞都充满毁灭的恶意,恨不能只要抓住对方一点口实就置其于死地,这样打着爱国旗号行迫害同胞之实的所谓“爱国”,难道是真的爱国么?
总之,适度的边界感,加上同胞之间的善意,我相信通过这两剂药的改良,我们的文化会变得更加可爱。
文章的结尾,对“你为什么要这时候去日本?!”这种问题,我想说两句话:第一,作为一个自由的公民,旅游想去哪里,去什么地方,这完全是我个人的自由,只要合规合法,任何人没有权力干涉。至于我在旅途中写的文章,我是写给喜欢它们的读者看的,不喜欢,你可以直接跳过或者取关。都是成年人了,请彼此尊重一下互相的权益和边界。
第二,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常走出国门去看看,反而是真正爱国的体现。
因为只有走出国门,你才能够将自己的祖国和别国有一个真实的比较,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并试图改正,也发现祖国和我们的文化独特的可爱之处,并倍感珍惜和将其发扬光大。
有了对比,方能发现可爱,并倍加热爱。我实不知那些不愿实事求是、只靠癔想和丑化他国为业的人,究竟有何可称爱国之处,若他们的癔想本身就是假的,他们的爱有真在何方呢?
至少于我而言,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和这里每一个人的可爱之处与尚需改进之处的时刻,往往都在重入国门之时。
为此,我会一直走、一直想、一只写。愿看得懂的人看,值得喜欢的人喜欢。
另外感谢旅行这一路来我所见过的朋友的相见、关心和照料。一首知床旅情,聊以致谢。
全文完
本文3000字,感谢读完,休假一个星期,依然写了六篇稿子,明天起好好干活了,我想会优先把此去的文化游记补完。
感谢这段时间朋友们的不离不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