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高盛中国孙祺:"回购通"将有助于海外投资者长期持有人民币债券

高盛中国孙祺:"回购通"将有助于海外投资者长期持有人民币债券

9月前

高盛(中国)证券副总、高盛中国自营与固定收益部执行董事孙祺


在对人民币汇率看涨预期的助攻下,过去四个月,外资“重返”境内债券市场,积极把握境内债市的确定性交易机会,连续增持人民币债券。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67万亿元人民币,较上月末增加约1800亿元,继续处于近两年高位。



仅2023年9月至12月,外资增持境内债券规模总额近5000亿元,短时间内跃升的反弹幅度之大,扭转了2023年一度的流出态势,最终令全年外资增持境内债券规模近3000亿元。这一趋势目前依然存在,预计2024年开年首月,外资仍将保持对境内债市的资金净流入势头。


为何去年9月以来外资再度青睐境内债券?哪些机构“返场”加仓?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日专访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盛中国自营与固定收益部执行董事孙祺,详解近期外资在银行间市场买债的新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


套息交易下外资竞逐1年期以内品种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为何从去年9月开始,外资连续四个月增持境内债券,尤其是11月、12月的单月增持幅度都超千亿元?


孙祺:过去四个月外资持续增持主要是受息差交易驱动。由于市场看好未来一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潜力,境外机构在国内外汇市场进行美元对人民币的远期汇率对冲后,持有1年期中国国债的实际收益率超过了同期限美国国债,从息差交易的角度来看颇具吸引力。


这一交易机会窗口目前仍然存在。因此,对外资而言,当前投资1年期中国国债所能获得实际收益要高于同期限美国国债,性价比凸显。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你们了解的情况看,近期通过上述套息交易增持境内债券的外资主要有哪些类型?


孙祺:包括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商业银行、境外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都有参与。这些机构看到了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就会主动增配,尤其是对一些亚洲地区的外资商业银行而言,当前的“利差+外汇远期”所能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比较符合他们的主动型投资的策略。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从近几个月外资增配的债券品种看,为何1年期国债和同业存单会格外受青睐?


孙祺:目前1年期中美国债的实际收益差额处于自2019年以来的高位水平,考虑到美债收益率自去年11月以来下行较快,主权类资金出于锁定未来1年收益的角度考虑,愿意增配1年期中国国债。


外资对同业存单的显著增配同样针对1年期以内的期限品种。一方面,去年11月、12月的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叠加外汇远期对冲的综合收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即便不考虑外汇对冲因素,单从同业存单本身看,去年底也存在较高的投资价值。


积极因素有望支撑外资增持境内债券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您怎么看今年外资投资境内债券的机会和挑战?


孙祺:套息交易的投资机会目前仍存在,今年有三方面积极因素推动外资增持境内债券:一是从外部的宏观环境看,美联储今年大概率会开始降息,现在市场的分歧点只是在于降息的启动时间和幅度。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会从3月开始降息,全年降息幅度达125个基点。随着美联储降息,美债收益率会有下调,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有望收窄。金融市场交易的是变化趋势,只要利差倒挂幅度收窄,形势就会朝着提升人民币债券吸引力的方向发展。


二是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会随着美元指数的走弱而缓解。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基本跟着美元指数变动。如果今年美联储开始降息,从目前情况看,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压力会有边际改善的趋势。


三是从国内的政策环境看,现在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人民银行仍会降准降息,高盛预期全年会有两次降准、两次降息,这意味着人民币债券的收益率仍有下降空间,有利于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2024年以来,由于外资在国内外汇市场进行远期汇率对冲的收益仍与去年四季度基本相当,所以1月短期人民币债券品种的息差交易需求依然强烈,预计1月外资增持境内债券的总规模仍较为可观。


不过,全年看,外资能否在2024年显著增持境内债券仍有不确定性。因为去年9月以来外资增持的债券品种主要集中在1年期以内的短期债券,今年下半年会相应地面临一定的债券到期压力。外资持有境内债券余额能够回到多大规模很大程度上和美债收益率走势相关。


期待“回购通”落地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债券通”运行六年多以来,境外机构参与数量逐步增加。截至2023年12月末,共用822家“北向通”入市者,较上年同期增加38家。请问增加的机构主要类型有哪些?


孙祺:“债券通”项下新的“北向通”入市者无论是从类型还是所在区域看较为均衡,仍以外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机构为主,亚洲、北美地区的外资都有。经历了债券通开通头几年外资“扎堆”入市的快速发展后,目前外资入市的步伐趋于平稳。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期,高盛中国成为“北向通”报价机构,目前“北向通”报价机构有60家,您认为报价机构在活跃“债券通”、服务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主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外资报价机构相较于中资报价机构的特点和优势有何不同?


孙祺:“债券通”运行六年多以来,交易量逐年上升,我认为报价机构主要发挥了以下三点作用:一是推动市场充分竞争;二是在市场介绍和推广方面,报价机构积极参与向外资介绍境内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向世界推广人民币债券、吸引境外资金流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三是报价机构在境外投资机构与境内债券市场监管部门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从而推动交易机制不断创新,便利外资进入境内债市。


相比于中资报价机构,外资报价机构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外资报价机构在境外投资者的覆盖方面有天然优势;二是外资报价机构在为境外投资者推荐债券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比如针对一些境外投资者投资亚洲地区债券市场的分散化配置需求,会对亚洲地区不同债券市场的投资收益进行深入的横向对比分析,及时捕捉人民币债券在亚洲市场的投资价值。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年来,人民银行稳步扩大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从你们跟境外投资者的交流情况看,外资还期待哪些开放性举措进一步便利境内债券投资?


孙祺:去年,人民银行积极响应市场合理诉求,推出便利投资的一揽子措施,如提供一篮子债券交易功能、优化“北向通”结算失败报备流程、上线“互换通”等。同时外资也期待“回购通”等更多产品和渠道开放举措落地,这一期待得到了人民银行的积极回应,我们看到1月24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回购通”或许将在不久之后落地。


“回购通”能够使外资更加便利地管理流动性。如果有债券回购的话就可以应对短期的流动性压力,而不用出售债券,这实际上将对海外投资者长期持有人民币债券形成更好的支撑。


在一些大型境外资产管理公司内部,能做回购是衡量一类债券可投资功能属性的重要加分项,开通“回购通”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通过设置规模上限进行风险管控也可以有效管理杠杆风险。债券、衍生品、回购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各类金融工具都面向投资者开通,才能吸引更多不同交易属性、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入场。



责编:杨喻程

校对:王蔚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券商中国

相关新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