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不稳、说话含糊,脑梗竟是因为它!
如果出现一过性视野黑朦、短暂的失语、运动功能出现障碍,都要警惕颈动脉狭窄问题,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
一过性视野黑朦、短暂的失语、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很多人对此没有足够重视,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但其实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极有可能是颈动脉狭窄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干预,一旦时间久了形成血栓,脑中风的风险会大大增高。
74岁的龚大爷(化名)去年11月份,突然感觉到走路不稳,一侧腿脚乏力,说话都有些“大舌头”,语言表达含混不清,家人怀疑可能是“中风了”,立即陪同老人家来到当地医院神经内科,医生为他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龚大爷两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尤其是左侧更为严重。
颈动脉是大脑主要的供血动脉之一,狭窄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头痛、晕厥等症状,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狭窄的颈动脉内可能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大脑,阻塞脑部血管,导致脑卒中。
患者年龄偏大,又有着几十年的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没有规律治疗和控制,血管已经非常脆弱,出现较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当地医生为他紧急做了介入手术,在发生重度狭窄的左侧颈动脉内放置了支架,希望能够打通这条血管保证大脑的供血。
然而,介入手术之后,并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可以通过侧枝进行代偿,依然存在明显的脑梗症状,大脑依旧存在缺血问题,当地医生建议他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在亲戚的推荐下,他慕名找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刘磊医生,经过详细的彩超及造影检查,刘磊医生发现,患者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已经被堵掉了90%,而且可以看到狭窄段呈蜂窝状血流,这就意味着不单纯有斑块,还伴有活动性血栓,“这种情况下是不建议做介入手术,如果继续放支架,有可能会导致血栓跑到远端去,更容易发生脑梗的风险。”
从神经内科的角度判断,介入手术不是最优选择,刘磊医生邀请血管外科王海洋主任团队前来会诊讨论,结合影像学检查报告来看,患者右侧颈动脉几乎都被斑块及血栓堵住,远端血管极细,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需要尽快开通血管,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手术现场及取出的斑块血栓
经过一番术前讨论,王海洋主任团队决定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外科切口,将颈动脉血管暴露出来,在直视下把血栓和斑块一并取出,然后再进行血管成形术,扩宽血管腔,开通血运。在手术过程中,因为远端颈动脉血栓及闭塞,没有办法常规使用颈动脉转流管,这就意味着手术操作过程中右侧大脑是完全缺血的状态,要求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操作。
“我们一边探查一边取栓,既要保证斑块血栓的完整取出,又要尽可能缩短右脑缺血的时间。”参加手术的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岳劼表示,尽管手术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远端几乎进入颅内血管,但是,王海洋主任带领团队技艺娴熟、配合默契,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颈动脉阻断不到30分钟就完成了血管重建,一举将斑块和血栓取出,再将这条颈动脉血管小心翼翼地进行吻合成形手术,整台手术一个多小时就顺利完成。术后造影显示,汩汩血流在血管内畅通无阻,解除了龚大爷的颈动脉“危机”。
手术现场及取出的斑块血栓
颈动脉剥脱手术适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的患者,或者狭窄程度在50%~70%之间且伴有症状的患者,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等。王海洋主任介绍到:“这种微创技术可以实现‘无支架’化,不少患者对于放支架还是有些顾虑,而这种剥脱技术可以直接把颈动脉内的斑块和血栓去除干净,术后长期效果好,显著降低中风的风险,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术后,龚大爷很快便清醒了。经过精心护理和积极康复锻炼,之前还需要家人搀扶着走不稳路的他,已经可以自己起身下床去卫生间,在走廊慢慢散步都不成问题,家属对手术的效果非常满意。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受年龄影响非常大。有调查显示,我国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确诊为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接近80%;而60岁以上的人群多多少少都存在有这种小斑块。
王海洋主任提醒,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高,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颈动脉彩超都会存在异常情况,但普遍不等于正常。当颈动脉狭窄堵塞时,不仅会影响大脑供血,也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如果出现一过性视野黑朦、短暂的失语、运动功能出现障碍,都要警惕颈动脉狭窄问题,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60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颈动脉,可以降低50%-80%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可观察的患者而言,除了要定期复查外,还要注意生活方式,比如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加强运动;控制饮食;戒烟限酒,从而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延缓闭塞率。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