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医生:大模型浪潮中,第二医疗意见的转型之路
2023年,全球大模型产业风起云涌。一方面,大模型还在持续迭代升级,另一方面,大模型的产业化应用也提上了日程,纷纷寻找落地场景,引发金融、教育、医疗等各行业的深度变革。
而在近期,动脉网接触到了一家名为多问医生的第二医疗意见垂直平台,其在2023年完成种子轮融资后便开启了向生成式第二医疗意见的转型之路,旨在借助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提高第二医疗意见书的出具效率,提升用户医疗搜索的使用体验。
所谓第二医疗意见(下文简称第二意见),是指首诊患者发起的、由第二位医生依托首诊资料而提出的独立诊疗意见。一项海外研究显示,约有九成的患者倾向在首诊之后继续寻求第二意见的帮助。美国癌症协会、斯坦福大学、梅奥诊所等也在积极倡导第二意见。
而在国内,患者寻求第二意见的现象其实更为普遍,意愿也更加强烈。并且,除了结合首诊情况给予更合理、更优质的医疗方案外,国内第二意见往往还兼具疾病指导、医疗控费、患教科普、慰藉疗愈的功能。因此,在多问医生看来,国内的第二意见不仅是市场刚需,也是化解医患心防、重塑医患信任的重要“工具”。
由此,多问医生团队便围绕第二意见,开启了创业之旅:将线上第二意见与线下第二意见门诊相融合,同时也为后续以第二意见切入医药研发奠定基础。
“大模型与第二意见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多问医生的前身是互联网医疗项目—名医来了®APP,原聚焦中高端第二意见及配套的多点执业。创立伊始即获得第一届复旦大学-云锋基金、上海市“雏鹰计划”以及上海市EFG创业基金、上海市科技型创新资金等财政支持。
多问医生创始人李熙弋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肿瘤学专业(西医临床),并完成中西医结合七年制本硕连读(中医临床),拥有法律职业资格(A证),是一位同时拥有中医、西医以及医药法律经验的创业者;创始股东云生物,是一家转化医学、临床科研的先进技术服务商;创始合伙人David Yu是数学与人工智能方向的留美博士后;团队其他成员则由中西医双方的临床博士以及取得国家新药证书的药学教授组成。
2023年,转型后的多问医生,积极拥抱大模型浪潮,将原来中高端定位的第二意见全面推向大众市场。“由于互联网首诊被禁止,再加上首诊的严肃性和复杂性,”在李熙弋看来,“第二意见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语言模型在医疗领域优质的落地场景。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同第二医疗意见一样,最初都是以文本询答、文本总结,作为主要的呈现形态,两者从一开始的结合,就几乎是一种必然。”
但与此同时,李熙弋也强调,大模型的应用并不意味着第二意见可脱离医生的掌控。换言之,多问医生生成第二医疗意见书时,依旧会有医生严格把关,实现人工与智能的双融合。
具体而言,多问医生先基于首诊所形成的Prompt与大模型广场实现交互,再藕联第二意见子模型,最后优化而形成包含首诊方案评价、疾病风险预测、患教保健和转诊推荐等多元内容的线上第二意见书。此外,多问医生还会基于治疗指南、医保目录、个性化治疗等规则,分析医疗账单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的法律权益,确保医疗行为回归价值医疗本身。
“相较于欧美国家第二意见之于首诊的强对抗性,国内的第二意见则往往重在解释与沟通,从而有力避免了因‘排队两小时,看病两分钟’而不断引发的医患矛盾。”在与动脉网的访谈中,李熙弋如是说道。
主营业务之外,探索第二意见的落地与创新医药的研发
在多问医生的业务体系中,除提供肿瘤等重疾的第二意见之外,还聚焦了医美领域,并与医美机构、上游品牌以及多点执业达成初步合作。
访谈中,李熙弋也向动脉网解释了第二医疗意见适用于医美的原因:第一,美容产品的商业化,越来越需要与医学证据、临床入口对齐,功能性开发、医研共创的趋势明显;其次,抽佣型、非专业的渠道医美已逐步走入历史,专业化、正规化的医疗意见才是医美行业未来的前端形态;最后,医美与医生个人的审美及诊疗习惯息息相关,“三庭五眼”,因人而异,标准不一,审美多元的同时,纠纷也极易滋生。因此,多方咨询、多问医生,在医美消费者中尤为普遍,也催动了第二意见在医美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美妆集合店、药妆&美容集合店的出现,生活美容行业有了越来越明显的“集合化”趋势,而这一趋势也将延伸至医美领域,并且医美领域的第二意见还可自然成为医美机构的获客渠道。“因此,‘消费医疗集合店’是未来第二意见在医美领域落地,最为接近、也是最为理想的形态之一。”李熙弋对动脉网说道。
此外,多问医生还认为,中医、西医能够互为彼此的第二意见。因此,根据患者对中医、西医的偏好以及疾病情势的权衡,多问医生能为患者提供四种类型的第二意见:西医转中医、中医转西医、西医转西医以及中医转中医。其中,“西转中”的第二意见,对于推动中药创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原因在于,目前,中药创新药审评审批已初步构建起“三结合”体系——即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有别于化药,临床经验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也是创新中药独特的研发捷径。而多问医生业务体系中,对比西医首诊、非劣疗效以上的“西转中”第二意见,便可成为创新中药审评审批体系中所要求的人用经验,助力创新中药研发。
具体而言,据李熙弋介绍,多问医生以大模型而生成的中医药方案作为推荐和引导,再结合线下中医门诊的实际决策和临床反馈,不仅能够循环优化模型,还能够通过分子草本、网络药理、拓扑计算等方法对第二意见积累出的干湿数据进行挖掘,逐步探索出目标方剂乃至单体成分在临床实践中的疗效特点和获益数据。这一过程中,大模型的训练来源于中医药理论,再配合药学制备工艺的确定,进行了以注册为目的的确证性临床实践,更有“西转中”第二意见作为人用经验的科学佐证,也就回答了创新中药所需回答的关键问题,构成了中药产品注册的证据链。
同时,李熙弋强调,第二意见对于现代医药研发,也同样重要。因为以院外发起的第二意见,不仅可以加速流转入组,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干预措施之间的横纵比较,还有助于形成队列研究和场景对照,从而加快医药研发中临床阶段的推进效率。
动脉网了解到,下一步,多问医生将跟进多模态大模型,完善生成式第二医疗意见书的可视化与课程化,并探索以“消费医疗集合店”的形式,推进国内首家第二意见门诊部的落地,通过持续优化第二意见的中西医向量模型以及第二意见的临床前端,切入医研共创,发挥团队中西医药和人工智能的复合背景优势,为传统医药、现代医药以及健康消费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临床研究助力。
文|王鑫雪
微信|w1187961876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Rekkiii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