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重磅|全球海外华人可以“免签”进入上海了!停留期限一个月可申请延期!更多细节待定

重磅|全球海外华人可以“免签”进入上海了!停留期限一个月可申请延期!更多细节待定

3月前


△点击这里△


△点击这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资讯尽在加拿大乐活网 (lahoo.ca)


北京时间2月28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到将为境外人员在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短期停留提供便利。

截图自央视网,2024年2月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为:“今后,移民管理部门对持商务合作区综合管理机构备案的有效邀请,搭乘国际(地区)航班自浦东国际机场入区的境外人员无需核查中国签证等入境许可仅开展国际旅行证件核查的便利条件,以及在区内从事商务活动可停留30天,并可根据需要申请延期的政策。

这意味着在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范围内,包括全球海外华人在内的境外人员理论上都可以实现有条件“免签”抵达上海做短期停留,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申请延期。

△点击这里△


据海关总署介绍,《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对标国际,立足国内,是各类区域政策的集成创新。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定位为便利国际商务交流的新平台、服务资源要素汇聚的新载体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节点。它承担着便利国际商务交流、服务高端国际会展活动、提升培训服务质量等三个核心功能。

央视网消息:海关总署28日公布《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该商务合作区以国际商务交流为核心功能,满足境外人员短期停留商务活动需求,为国际商务人士在商务合作区内开展商务会见、商务洽谈等活动提供便利。2月2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由海关总署、上海市政府、财政部、国家移民管理局等

部门负责人就方案作出解读。

截图自央视网,2024年2月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海关总署自贸司司长陈振冲表示,国际商务合作区设立以后,区内人员、业态多元,将来会有大量的境内外人员进出区,开展相关的商务活动,对海关来讲,涉及人员及其携带行李物品的管理。

在行李物品管理方面,海关对进出区人员携带行李物品按照国际侧,也就是从境外进入商务合作区,叫“基本放开”。国内侧按照“严格管住”的原则实施监管。

一是最大限度放开“一线”,境外人员自由入区。对海关来讲,仅在最先到达的国际口岸指定地点开展卫生检验。对入区的境外人员所携带自用、合理数量的行李物品,给予充分便利。

下一步境外人员入区携带的物品,管理上要比一般入境人员宽松。海关仅开展行李物品的安全准入监管。另外,涉及携带的一些动植物产品,比如水果、肉制品,从国门生物安全来讲,也是要管的,也就是说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安全这块海关是要管的。境外人员在完成商务活动后,可以在区内提前办理出境行李物品的海关申报、查验等手续,进一步缩短离境时间。

二是高效管住“二线”。境内人员从国内入区时,因为开展商务会谈、培训,可能会带一些东西进来,还要带出来,所以携带的拟打算再带出区的行李物品,特别是价值比较高的,入区的时候要在海关办理登记手续,没有登记的可能就要按照进口管理。

另外,境内人员从区内返回国内时,不得携带由境外人员带入区内的免税物品出区。也就是说外国人带的行李物品,海关给予比较便利的一些政策措施。在区内停留时间比较长的,比如说住宿,带的物品比一般入境的限量要宽一点。但是如果这些东西要转给国内商务人员,目前规定是从严的。

截图自央视网,2024年2月

另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范围为:以G1503快速路为界,分为两个区块。区块一:东侧区域为先行启动区,东至硕放路、沪通二期铁路西侧,南至美兰路,西至G1503快速路,北至闻居路、黄龙路;区块二:西侧区域,东至G1503快速路,南至祝钦路,西至金闻路,北至闻居路。两个区块通过封闭通道联接。

图自上海证券报,2024年2月


报道还称,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内将完善外币兑换设施,优化外汇兑付环境,扩大支持境外银行卡受理的销售点终端机(POS机)覆盖面,提升境外人员支付服务体验。支持国际商务相关专业服务业发展,允许具有经国家认可的境外职业资格的境外专业人才按规定提供专业服务。

不过,海外人士出入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目前只是有了基本原则。未来根据实际需要,还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入区人员出入境便利化举措。

△点击这里△

尽管该政策面向的是所有海外人士,但海外华人无疑是该政策最大的受益群体之一。

事实上,海外华人回国的便利程度从2024年起就不断升级。

早在2024年1月11日,就公布了5项新措施,旨在为海外人士前往中国进行商务、旅游和学习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对海外华人来说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遇到紧急情况回国可不用提前办签证了。

规定表示,对于急需赴华从事商贸合作、访问交流、投资创业、探望亲属以及处理私人事务等非外交、公务活动的外国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境外及时办理签证,可以凭邀请函等相关证明材料,在口岸签证机关直接办理入境签证,通常被称为“落地签”。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司长毛旭介绍,这次推出的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措施,覆盖了绝大多数有紧急来华需求的外籍人员。

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司长毛旭介绍,这次推出的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措施,覆盖了绝大多数有紧急来华需求的外籍人员。

其他便利措施还包括:

外籍人员在多个枢纽空港口岸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手续。

外籍人员在北京首都、北京大兴、上海浦东、杭州萧山、厦门高崎、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成都天府、西安咸阳等9个国际机场,将推行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免边检手续。对于持有24小时内国际联程机票、经过上述任一机场前往第三国或地区的入境旅客,也可免去边检手续,直接免签过境。

在华外籍人员可就近办理签证延期换发补发。

△点击这里△

在中国的外籍人员,如果因正当合理理由需要继续停留,可就近向停留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签证延期、换发或补发。

尤其是对于短期赴华从事商贸合作、访问交流、投资创业、探望亲属、观光旅游以及处理私人事务等非外交、公务活动的外籍人员,他们可方便地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签证延期、换发或补发。

在华外籍人员需多次出入境可申办再入境签证。

这是为在中国需要多次出入境的外籍人员提供的便利,他们可凭邀请函等相关证明材料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签证。

简化在华外籍人员签证证件申办材料。

在外籍人员申请签证证件时,如果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查询到本人住宿登记记录、企业营业执照等信息,将免除相关纸质证明材料的查验。在华外籍人员办理亲属短期探亲团聚类签证的,可以邀请人亲属关系声明替代亲属关系证明。、

总之,海外华人回国的便利程度已经达到“说走就走”的水平。





△点击这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注: 如想第一时间看到北美报告最新资讯,请点击本号首页右上角,添加“星标”





编辑:郭星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欢迎关注北美报告视频号
(进入视频,点击账号头像,加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北美报告

相关新闻

重磅!华人回国探亲可以“落地签”了!移民局推出5项新措施,即日起生效重磅|加拿大永久居民和加籍华人可以“投资”拿中国香港身份了!还有很多隐藏好处重磅|定了!世青峰可持续发展英语演讲比赛2月7日截止报名!重磅!华人回国更方便了!入境后少一个“麻烦”:这个手续不用亲自办了!重磅|加拿大省提名移民项目连续变天!阿省、BC省同时大幅提高门槛!中国申请人脸都“绿”了重磅|最快下周!加拿大联邦内阁商讨“大赦”,分阶段发枫叶卡!留学生可申请重磅|2024美国预计爆发7800家商场关门倒闭潮!加拿大被评全球经济衰退最快!北美双“熊”怎么了?重磅|凯特王妃在视频里“患癌回归”!却让全球网友疑虑陡增!国王则因癌“被传死讯”,王室厄运又开始了?重磅|输了?列治文市议会7:2通过“毒品注射屋”议案!赢了?BC省议员表示...加拿大华人的抗争有结果了重磅!回国探亲可以“落地签”!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推出5项新政!重磅!外籍华人回国可落地签 就近延签!5大新政太方便了重磅!中国官宣利好政策!微信、支付宝大升级,入境免签大改动 !海外华人回国更方便...重磅利好!正式生效!加拿大华人探亲可以"落地签"了!5项新政出台!重磅!培生「全新英语水平测试」已开放报考!可用于加拿大工作及生活签证申请!2月5日降准,明天“局部”降息!央行行长公布重磅利好,蚂蚁集团也收到一个大消息加拿大这省官宣重磅禁令!9月起这些场所全不能用手机!“看不见就不想用了”!社交媒体全禁刚刚安省官宣重磅禁令!9月起这些场所全不能用手机!“看不见就不想用了”!社交媒体全禁重磅!中国官宣回国新政:澳洲华人可免签入境上海30天!入境后还能延期!中澳关系再进一步!定了!刚刚宣布!纽约市“拥堵费”开征日期确定!! 符合条件者,可多拿这笔政府津贴 最高$943美元/月!重磅|《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中英文版发布!海外华人回国消费再不用紧张了...重磅!中国大幅放松签证限制,外籍人士访华可落地签,就近延签,过境免签...... 5大新政太方便了@海外家人们:“京东全球售”覆盖欧洲24国,买年货满888元免首重运费!重磅|加拿大移民支持率跌至30年新低!中国申请人数量暴跌81%!保守党宣布“移民政纲”澳洲持刀犯罪案频传,购物中心和车站沦“重灾区”!警方一个月狂捕近70人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