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血还养专注力,我40岁入坑的“老土技能”
你这么洋气的妞,竟然搞这个了?!
你这是信佛了吗?
过年的时候,带着小D去乌镇玩,顺手晒了下面这张图,结果引来了好多朋友的询问。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朋友的询问,而是先给他们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我的结缘
我是个自媒体工作者,听起来似乎很自由,但其实我每时每刻都是手机不离身的,我经常会在手机电池才刚刚50%的时候,就开始焦虑,着急找充电宝了。
这是我的工作常态,相信也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尽管大家的行业并不相同。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专注力,也变差了。
表现为,做什么都无法沉浸,时不时就想刷手机。以前给自己定下的规则——“小D放学后就不看手机,直到吃完晚饭“,也无法做到。
后来那段时间,抄心经就是我治愈emo的良药(小伙伴翻出了我的聊天记录)
春节去了乌村小住,那边的酒店也举办了抄经活动。于是,我们就去了。
地点在酒店的一个会议室里,那里同时也是孩子们画画和做手工的地方。那天就我们家在一边写毛笔字。
一开始屋子里还吵吵闹闹的,大人小孩互相说着话,给指令做手工,还有孩子在跑圈。
小D和我说,妈妈,这边好吵哦。
我和她说,没事的,咱们自己管自己。
后来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我们一家三口开始写毛笔字后,屋子里也慢慢变安静了。
我清楚地感知到,一些家长会和自己的孩子示意,让他们安静下来。后来有个小男孩好奇凑过来看,也是蹑手蹑脚的,特别轻。
这样的反差对比是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毕竟之前都是在家写字。那天结束后,我们就聊起来,发现咱们三个人都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
我们都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的改变,而人也能改变环境。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在纽约学习早期儿童教育,有一堂课就专门说了,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师。
而这一次,我们也亲自体验到了,场域对于人的影响,原来“静下来”这件事,真的是可以感染的,哪怕孩子再小。
原来父母自己“心静”的状态,也是可以感染孩子的,哪怕这个孩子再“坐不定”。
在乌村的图书馆,和小D各看各的书~
回到开头朋友的问题,我是信佛了么?
不是的,我到现在仍然并不懂得《心经》里蕴含着多么深刻的法理,事实上我哪一套经书都是不懂的。
我只是碰巧遇到了它,但我也听说过,用佛家的说法,这就是缘。
团队小伙伴二肉包妈更是直接了当地说:我知道为啥大家都喜欢抄《心经》,因为《心经》字少,全文260个字,还能抄得下来;
《金刚经》根据版本不同,有6000-8000多字,这要抄起来门槛可就高太多了。
我知道她这话有一半是戏言,另一半却也有着些微妙的道理——人们总觉得,抄经是为了要去懂经,甚而是必须懂经的人才能抄经。
但其实尝试一件事,并不需要那么高超的技能和思想境界,甚至并不是非要确定”为什么“才能开始。
很多时候,开始的契机往往就是“看上去有意思,而且没那么难嘛”。
正在团
春夏安心遛娃,防晒装备要备好哦,天越热越需要👉(戳这里直达)
另外,今天隔壁号开团幼岚了,一直等着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啦👉(戳这里直达)
大J叨叨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