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古团队复原北周武帝容貌;杭州发现一个全球新物种丨科技早新闻
近日,受上游融冰开河影响,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黄河壶口瀑布迎来一年一度的“桃花汛”,景象甚为奇特壮观。(来源:视觉中国)
28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顺利返回三亚,圆满完成首次中国-印度尼西亚爪哇海沟联合深潜科考航次任务。(来源:科技日报)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携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8日正式公布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头像“复原图”及相关考古成果。这是我国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复原古代帝王容貌,赋予历史以鲜活气息。(来源:新华社)
左下图为北周武帝宇文邕容貌复原图,右下图为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中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图片来源: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
近日,在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发现一全球新物种——天钟山泡头菌。这是一种外形像酒杯状泡头菌真菌新物种,因其首次在天钟山被发现,因而被命名为天钟山泡头菌。(来源:央视新闻)
天钟山泡头菌,摄于杭州市富阳区天钟山风景区。图片来源:富阳发布
28日,10尾15龄成体中华鲟率领20余万尾子二代个体,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回归长江。据悉,2024年全年农业农村部将组织放流中华鲟100万尾以上,为历年来放流数量之最。(来源:新华社)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杜灵杰教授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极端条件下的偏振光散射技术,在砷化镓量子阱中对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集体激发进行了测量,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即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新奇准粒子。相关研究成果2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圆偏振光测量引力子激发。图片来源:南京大学
中国、德国、英国、缅甸等多国古生物学者在距今约1亿年的缅甸克钦琥珀中发现了一块绦虫化石。这是全球首个确定的绦虫身体化石,为研究绦虫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地质学》上。(来源:新华社)
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8日消息,通过对嫦娥五号月壤颗粒开展研究,在月壤玻璃珠表面微陨石撞击坑中发现一系列含钛的蒸发沉积颗粒,这是此前未被识别的太空风化产物。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地时间28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在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将通过7轮核污染水排海,共排放54600立方米核污染水,放射量总计14万亿贝克勒尔。第一轮核污染水排海将在4月至5月间进行,排海量计划约为7750立方米。(来源:央视新闻)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和核污水储水罐资料图。图片来源:新华社/共同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7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的最新食物浪费指数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浪费了10.5亿吨食物,食物浪费和损失令人担忧。(来源:新华社)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一男子发烧半个月,本以为是流感,后经医生诊断是吃生腌惹的祸,并可能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乃至不可逆的损害。吃生腌有哪些风险?吃生腌有哪些常见误区?请专家科普一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