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后,他们继续宠爱张国荣
每年此时,全网对张国荣的集体纪念行为俨然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因为他的离开,四月的春天也多了丝忧伤,少了点色彩。
在八九十年代的华语文化圈,张国荣是一个特别的存在,那么叛逆不羁,却又有一种那个时代里极为罕见的优雅。他曾经的经纪人陈淑芬说过,张国荣这样的传奇,任何环境下都很难再找到。
2010年,香港电台曾经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喜欢香港的十个理由,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张国荣」。在很多人心目中,他是青春记忆的起点,是香港精神的一部分。
他也是感情用事的浪漫主义者,敏感的年轻人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把梦想和欲念投射到他所具备的迷人的暧昧中。很多后荣迷感伤张国荣的早逝,在那些忙碌的、迷茫的四季里,不老的张国荣陪伴着他们长大,也教会他们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爱自己。
前几天的征集中,许多读者和我们分享了有关张国荣的独家记忆。在这永不再完美的春日,我们一起纪念他。
策划/整理:小风
@阿雪
72年的阿姨级荣迷,读初中时和姐姐拼命地省早餐钱,买张国荣的磁带,还有一笔一划无比认真的抄歌本,都贴满了哥哥的贴纸。哥哥主演的《红色恋人》让我看到尊严和信仰,《霸王别姬》让我记住了做人做事,要自己成全自己。有次去香港尖东码头搭船过中环,天有点阴,吹着海风,突然想起了哥哥,风继续吹,不忍别离。站在山顶看夜景,喜欢香港这个城市,因为有张国荣。
《霸王别姬》剧照
对于广州人来讲,80年代就通过看录像带热切感受到谭张争霸,两位的言情片争霸、歌曲争霸,以至于初中入学就分别被两拨同学问到底喜欢哪一个。当时觉得真的好难挑,一位儒雅,一位随性,最终我还是挑选了随性。回头望过去,儒雅的一位已60+,由此至终实乃疏离,随性的一位去世20多年,从头到尾却在燃烧。无所谓输赢错对,唯放下随风而去。
2003年,从报纸上看到消息时无比震惊,好像我的一部分缺失了,永远也找不回了。电视台轮番播出他的节目,书店、影碟店、唱片店里他的作品销售一空,我们有了集中去欣赏他作品的机会,这样的声色艺俱佳,再难超越。
至今21年了,依然记得2003年第一次看到《热情》的感动。只要给他一个舞台和契机,会有越来越多人爱上这个素未谋面的哥哥。张国荣的生命联系着香港流行文化甚至华语流行文化的盛衰起落,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永不会过时。
我的青春是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听CD机,学唱粤语歌,看着港剧,爱着香江之滨。一直知道有这么一个大咖活跃于香港歌坛影坛。
哥哥离开时正是我疯狂迷恋港娱文化的时候,我甚至都来不及去听一场他的告别演唱会。那年我读初二,早上前排女生突然回头跟我说哥哥跳楼自杀了。从那以后的4月1号好像不单只是愚人节,哥哥赋予了这个特殊的节日另一层的含义。随后青春很快散场。我忙着高考升学毕业工作,乱七八糟的生活很快让我忘了自己曾经有过追求和热爱,直到去年,有幸去看他。他和罗记、肥姐做了邻居,应该不孤单了,还能一起打麻将吧。爱一个人,爱的就是他的真实和纯粹。
《胭脂扣》剧照
@大地
那天我和妈妈正吃着晚饭,等着看7点少儿频道播出的《动画梦工厂》,换台时却听到了央视主持人说张国荣逝世的消息,隐约知道他是谁,但离我的生活那么遥远,就没有很在意。当时的凤凰卫视从早到晚在播港台电影,我一个人在家,把动画片碟片播完后就开始看这个频道的电影,看过他演的宁采臣、十二少。家长说这些电影不适合小孩子看,我就趁大人不在的时候看,现在想想那会才是香港电影的巅峰时代,如今都拍不出来了。
我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影迷,却在听到他的名字时感慨万千。他的人生不是凡人能够经历和想象的,他的存在也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这样绝代风华的人怕是再没有了。
2003年通过收音机听到这个消息时已是次日傍晚,我正因为非典停课卧躺在宿舍百无聊赖,恍惚间听到噩耗顿时坐起来向同学求证,至今还记得那种不真实感。就在那之前的几天,刚跟同学聊了《阿飞正传》的晦涩压抑,没想到张国荣在现实生活中纵身一跃,亲自演绎了无脚鸟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春天并不总是生机勃勃,在那之前,懵懂的我乐观冲动甚至有些自命不凡。二十年过去了,我的青春也已挥霍殆尽,我终究没能成为自己设想的那个人,但我格外怀念2003年那个初尝压抑情绪的春天,那好像是我关于青春记忆的起点。青春是如此美好,以至于无论怎么度过都会觉得存有遗憾。
《阿飞正传》剧照
最初看《倩女幽魂》,本来是为了欣赏王祖贤的美貌,却被张国荣身上的模糊的一种气质所吸引:一种在少年与男性之间的气质 。追星路上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哥哥逝世15周年去香港参加张国荣的纪念活动,当天也是复活节。在那一次活动中,我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了哥哥的精神——一种温柔的像香港海风一样的真诚与爱。
因为他,我认识到香港的文化及其城市的复杂性——一座既传统又现代、既有东方韵味也有西方精神的城市。我好奇是什么造就了那个年代的众多香港明星的迷人性格,所以后来选择留学,想认识这世界多样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系。于我而言,张国荣重新定义了男子气概本身。
@一盏灯小姐
80后,最早开始喜欢张国荣差不多要追溯到1998年,后来成为非标准荣迷,会关注他的新闻。但真正深入了解他,反而是他去世之后。也就是在考古的过程中,我才对他有了新的认识,除了在演技和音乐上的才华,他还是个内心无比善良谦卑的人,有自己的执着,始终对世界充满善意。但可能因为太过执着,有时反而不容易和自我和解。我最喜欢的歌是《春夏秋冬》,旋律很优扬,歌词也很美好,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有对方的存在,一切都变得非常美好。
@暮云
他出现在我生活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哥爱跟我说那个年代的歌坛故事,教我唱流行歌曲。真正喜欢上他是《夜半歌声》,也许那时候开始向往爱情,这个歌剧魅影般的故事和故事里音乐一下子打动了我。此后他的电影和音乐给予我漫长的陪伴。
在那么多孤独、伤心、萧索的时刻,尤其在地震后,没有朋友,没有爱人,独自一人窝在省人民医院对面破旧的小区,对面救护车不停鸣笛,公司停摆,也没有收入……余震厉害的时候,铺个席子打个伞,跟大伙儿一起睡在青羊宫广场上。那时候幸好还有电,没有网也没关系,他的大部分电影都下载存了盘,《春光乍泄》《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霸王别姬》……就这样每天在他的光影世界和声音中,慢慢熬过了最艰难的半年。
我不知道对于别人来说,他是怎样的存在。他只是存在于我的呼吸之中,是不可与人说的陪伴。
《东邪西毒》剧照
@源尚·玲玲
在我十几岁情窦初开的时候,有过一个男友,他最喜欢的歌是张国荣的《取暖》,“我们拥抱着就能取暖,我们依偎着就能生存。”在一无所有的年少青春里,听这样的歌好像真的很应景啊。后来我们分开了,但对张国荣的喜爱就此保留下来了,这么多年没有变过。
从豆蔻年华到年过40的中年妇女,每次想起他的时候,心里都会保留一个最温暖柔软的角落。哪怕再麻木的生活,一想到他都会那么心动一下。没有看他的演唱会是我毕生遗憾,这件事也一直告诉我:要珍惜现在,想做的事情就尽量去做。
@Bloom
张国荣的《愿你决定》是我网易云几年循环次数最多的歌曲,总是不断给我勇气,让我在迷茫的时候能找到方向,犹豫不决的时候能更坚定。虽从未见过面,但歌曲中的情愫和真情实感却是在不断影响着听众。我想这就是张国荣会一直被大家怀念的原因吧。
@TinX
十多年前在一本小说里看到张国荣,他是主人公特别喜欢的偶像。我开始好奇这个人的魅力,便打开了百度的搜索框,从此爱上了这个叫做张国荣的人,每次想起他我总会哼唱《共同渡过》。
年初终于踏上香港这片土地,时光变迁,这片他曾倾心的热土早已不复当年。但我还是刻板地试图走他走过的每一步。直至站在文华东方楼下,我突然就破防了。十多年的喜欢,早已过了提起他就伤心的阶段,可看着文华我还是很难想象很难接受他是那样离开的。
很难说自己在追星,毕竟我喜欢他的时候,他已离开许久。可每年参加线下的活动的时候,看着每一个普通人聚在一起倾诉着各自对他的爱慕,很令人感动。他的存在更像一种精神寄托,我们在俗世流转,心中的他不染风尘。
《倩女幽魂》剧照
@阿白
小时候就看过Leslie的电影,但在那个消息闭塞的时代,我不知道他叫张国荣。2013年刚上初一,用手机看书,无意间看了一本荣迷写的关于哥哥张国荣的书《张国荣:影梦人生》。里面写了哥哥所有的影视角色还有歌词,以及一些经典的影视剧照。我一边看一边惊叹,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完美的人。
孤独敏感的初中是看着他的电影度过的,学业繁重的高中是听着他的歌声缓解的,大学的失恋也是靠着他的电影音乐熬过的。我很难形容自己对他的感情,明明从未见过他,但是偏偏就是喜欢他到入了魔。
@未寒
老早就知道他的名字,但真正开始关注并深入了解他,不过三年的时间,是因为三联 2021年的那篇《我多想他知道,我们一直爱着他》,恰巧当时身边还有朋友在 ktv 唱了他的《沉默是金》,于是我也开始听他的歌,一发不可收拾。
在我前两年精神最低落的时候,是听着他的歌过来的,当时在b站翻看所有能找到的演唱会,也看了所有能找到的电影。以前我一点也不理解那些轻生的人,但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慢慢开始感同身受。越善良美好的人,越难以与外界融洽,而他恰好是那样美好的人,他让我觉得人最本质的爱可以是无偏差的,无论性别,无论身份,无论年龄,他爱的是“人”。
@德炜
我是96年的荣迷,从小就知道张国荣,《阿飞正传》里的旭仔最接近我心中真实的哥哥。那种不羁放纵是他的性格底色。我不是一个狂热追星的人,更愿意把喜欢深埋心底,去看他的电影,听他的歌,张国荣在我的网易年度最爱歌手霸榜四年。刚出来工作那几年性格内向,特别在意他人的感受,容易内耗,听多了看多了哥哥的作品 ,我不羁的性格好像被唤醒了。现在的我只想做真实的自己,他人喜欢便靠近,不喜欢便保持距离,我不在乎。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阿飞正传》剧照
@Poesia
04年的荣迷,中考完后没事做,便想着看看豆瓣上经典的电影,从《霸王别姬》认识哥哥。有一天刷到哥哥演唱的《Monica》,他在舞台上的活力和张力真的一下子吸引了我,就这样入坑了。我还是一个抑郁反复发作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喜欢哥哥以后改变了很多。对这个世界也有了更多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勇敢做自己了。每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着连哥哥这种老天追着喂饭吃的天才都要沉浸十年,而我才十几岁啊,便又会觉得动力满满。有时候放学走在路上看到星星,总觉得哥哥在看着我变好,感觉他从未离开,一直都在我们心中。
@Shadow
大学时有一段时间过得挺颓废孤独的,于是成天塞着耳机听英语或者听哥哥的歌。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有一次做梦梦到他一身热情演唱会的造型唱完一首歌,我拽着他的衣服哭着说不要走,然后半夜哭醒了。也许这就是思念到极致的样子吧。
后来工作了,越来越多琐事缠身让我并没有像年轻时那样疯狂的痴迷哥哥。但每年四月,仿佛已经是下意识一样想念他。对于后荣迷的我来说,能了解并喜欢上他,我已经觉得很知足了。
@Random
6年前遇到了一个有很多共同语言的姑娘,有一天她说我俩的歌单很像,只是我的里面有许多的张国荣。后来我们一起看哥哥的电影,一起学蹩脚的粤语歌。再后来,我们一起在《春夏秋冬》旋律里走过婚礼的红毯,也将一起牵手走过更多的春夏秋冬。
@我爱毛毛熊
15岁起爱好张国荣的歌曲,从那时开始,收集他所有的歌,从最初的盗版卡带到后来的正版DVD。我最感慨的是,2007年通过踩看QQ空间,认识了两位荣迷笔友,真诚善好的友谊保持到至今,而我们彼此却从不打听对方真实的姓名、以及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只是觉得因为同爱哥哥,谈得来,就够了。
《金枝玉叶》剧照
@北斗二
2003年的时候我两岁。叛逆期的时候出了车祸躺在家看电影,看到了《霸王别姬》。我现在想起那个下午在电影里看到程蝶衣的一颦一笑,依然会被唤起一阵迷恋的狂热心动。十几岁还不懂历史伤痛和人格认同,就是迷住了那个形象,我妈妈当时还笑我,说你就看了这么个啊。
前几年特殊时期,我们一家人重温《霸王别姬》,妈妈和我探讨起情节和角色的理解,告诉我她也因为那些电影那些歌感动,我们家再一次掀起了荣迷潮,某天凌晨1点,我爸用家里电视一首一首放哥哥的歌,我用手机放那种老歌厅的灯光,妈妈带头穿着拖鞋在客厅跳起舞……我承认当时我们有点疯。
我们不会不记得,那份温柔、热情、勇敢,会越来越炽热,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尽管想到他不在了还是会很难过,但荣迷们还有彼此,就已经很美好了。
《英雄本色》剧照
@不明飞行出汗
小学五年级,在偷玩大人手机的时候偶然听到《左右手》就念念不忘。整个中学时期和好朋友们一起看了几乎所有张国荣的电影,看《霸王别姬》的那一周,大家交上去的语文随笔本里,一半多的人都在文章里叹息程蝶衣的命运。
后来有更多的机会走近他的人生,在香港走过他的所有足迹,参加纪念活动,翻跳他的舞蹈,为他剪大屏,去做一些他曾经做过的事情。在这个过程里认识到很多新的朋友,才发现荣迷是很奇妙的群体。有时候大家并不知道彼此的年龄,身份,只是因为喜欢张国荣所以在做同样的事情,并不是出于什么别的目的。所有荣迷都在尽心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时时刻刻想念他,爱他的艺术,爱他这个人。这也许是“能同途偶遇在这星球上,我多么够运”的真正意义。
《家有喜事》剧照
@月亮忘记了
上初中时从朋友那里了解你,是什么心情已经很模糊了,只记得那年我冒着大雨在全城买一本《禁色的蝴蝶》,最后老板调来了三本,我全买了下来。2013年4月,上高中的我拜托“为你钟情”咖啡馆的姐姐替我买了一束花放在文华酒店门口。那年三月底三联封面报道是,我们为什么怀念张国荣》,那本杂志至今仍在我的书柜里。
2016年4月我在大学食堂大厅人流最大的地方架了二三十幅你的海报,连续三天全天候在阶梯教室放你的电影,还在某个晚上放了跨越1997,结束以后我和活动认识朋友们通宵去唱歌,好爱那些人,那段时光。
2023年4月我的生活一团糟,我好像已经丢失了从你身上找寻力量的习惯,还在听粤语歌,但只有偶尔才听张国荣,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在跨年时看97演唱会了。前段时间突然又回看,猛然才发现已经过去快30年。上周看陈奕迅演唱会的时候我有一瞬间在想,如果是你在台上,我应该会哭成泪人吧。真诚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品质,这是我从你身上学到的。
三本《禁色的蝴蝶》都被我送给了这些年认识的荣迷朋友,我早就不再迷信“张国荣”了,我愈发知道你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那又怎么样呢,你永远会是我的第一偶像。
《霸王别姬》剧照
@梦里不知身是客
那年我高中,上海,住宿。不听歌不看电影不关心明星。天天早上坐教室里听新闻,那段日子只有两个新闻SARS和伊拉克战争,天天播报死亡人数。然后那天却播报了这一条,很耳熟而印象却很模糊的名字。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电台里似乎只会听到他的歌,这种情绪一直蔓延到五一之后。于我而言,人们对这件事的震撼以及对他的不舍眷恋的冲击甚于新闻本身。
也正因为这样的冲击力,我开始了对他的探索。我看见一个敏感又勇敢,自我又忘我,真实又完美,矛盾又自洽的人,看见在有限的生命里有着无限可能性的人生。我相信真的爱过他的人的世界观总有一部分是被他解构然后再重建的,就这样融入生命。
@猫逃òó
我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办了一场张国荣主题的电影会,好多人去看,在实体留言板上都是各种写给哥哥的小纸条,我一边看一边流泪,觉得特别幸福。
现在的我已经工作七年了,成为荣迷也已经十二年了,有时候得空会拿起耳机听听他的声音,最喜欢《一切随风》这张专辑,也是哥哥最后的作品,那首《蝶变》里唱道“追逐风沙,但是梦在睡房。蝴蝶一生穿梭,随时随地拈花一过永没被窝”,也是哥哥向往的自由吧。
@归去来兮
作为后荣迷,喜欢哥哥就一直翻他的舞台视频,有他电影复映就买票去看,4月1日和9月12日都会去香港,去年看了《春光乍泄》和《霸王别姬》重映,很开心。还给他做周边,办生日会,和同样喜欢他的人一起去香港给他送花,去看他一直很爱的那片土地,去维港吹风看他的名字,去太平山顶看他说过的夜景,香港地每个角落好像都有他。
《纵横四海》剧照
@喵喵
我是05年荣迷,高一时老师在艺术鉴赏课时提到了张国荣和他的《霸王别姬》等,说他是一位在音乐和电影上都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在课堂上看了他的部分作品,他在电影里对镜独舞那个片段让我觉得特别有诱惑力,突然有种强烈的欲望想要了解他。去年他逝世二十周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张国荣电影专题展让我弥补了很多遗憾。大学我选择了编导专业,希望能离他更近一点。
《春光乍泄》剧照
@Allyson Lam
作为90后荣迷,我会买一些周边,会在一些特殊的时日送花,会去哥哥的展览。去年有幸买到了《继续宠爱·二十周年》的演唱会门票。那天下午真的让人很难忘,我在红馆外排队拿票时,看到一个中年男子问工作人员:“我可以在现场买票吗?”工作人员指着这条长长的队说:“你看,这里排队的人都是从全国很远的地方来的,他们早就买好票了,今天才特意赶过来拿票”。我看了一眼队伍,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哥哥你看,周围都是爱着你的人。
@张盯雨
那么快又到四月了,阴冷阴冷,Leslie,我最近又不开心了,烦恼却出奇得具体。唐先生前段时间心情不好,大家都在好好地怀念你。你慢慢淡出我的生活,但我从未忘记你陪过我的那一段日子。唐先生说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对你最好的怀念,我有在努力生活。
排版:初初/审核:小风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