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公布,百强高校中90所为“双一流”;英国立法控烟,计划到2040年培养无烟一代 | 环球科学要闻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公布,百强高校中90所为“双一流”
4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蝉联主榜(即综合性大学排名)前三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位列医药类大学排名第一,上海财经大学位居财经类大学排名榜首,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列语言类大学排名第一,中国政法大学位列政法类大学排名榜首,中央民族大学占据民族类大学排名首位,上海体育大学领跑体育类大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中夺冠。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的上榜高校共有594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10年蝉联全国三甲,实力强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百强高校中有90所为“双一流”高校,其中今年首次进入百强的“双一流”高校是南京林业大学(93名)和贵州大学(95名)。10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其中浙江工业大学(64名)、深圳大学(72名)、江苏大学(80名)、扬州大学(82名)、福建师范大学(87名)位列前五。(公众号“软科”)
图片来源:Pixabay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4月16日,英国立法通过了一项提案,即到2040年创造“无烟”一代,他们将永远无法合法购买烟草。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经被证实数十年:吸烟会大大增加患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烟草使用每年会给全球造成1.4万亿美元的卫生支出和生产力损失。去年10月,英国宣布了这项禁止向2009年或之后出生的人出售烟草的提案,这将阻止今年年满15岁或以下的人在英国合法购买香烟。从2027年起,购买烟草产品的最低法定年龄将从18岁提到19岁,此后每年提高一岁,这意味着2028年的门槛将是20岁。该国政府希望,这一战略能在2040年前造就无烟一代。
这一政策也得到了去年12月发布的一项模型研究的支持,据预测,该政策可以将14-30岁人群的吸烟率从2023年的13%降至2030年的8%左右,到2040年,这一年龄组中只有5%的人会吸烟。在基线情况下,14岁至30岁的人中有8%会吸烟,而在更为乐观的情况下,到2040年时,该年龄组中只有0.4%的人会开始吸烟。该模型表明,到2075年,该政策将通过预防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挽救数万人的生命,并节省110亿英镑的医疗费用。目前,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政府也在打击吸电子烟。英国政府希望,在为个人提供健康福利的同时,通过限制吸烟,减少从二手电子烟中渗出的有毒化学物质进入环境。(Nature news)
最近,天文学家利用欧洲空间局(ESA)的“盖亚”空间探测器(Gaia),在银河系发现了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Gaia BH3。据估计,该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33倍,距离地球只有2000光年左右,是银河系除银心黑洞Sgr A*外最大的黑洞,也是距离地球第二近的黑洞。该发现已于4月16日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
研究人员在整理盖亚收集的第四批探测数据时,留意到天鹰座的一颗恒星路径出现了摆动,由此推测附近存在黑洞牵引其运动。经过其它观测站数据的核实,研究人员最终确认了Gaia BH3的存在。通过观测Gaia BH3的伴星,人们还掌握了Gaia BH3的其它信息:该黑洞很可能由一颗贫金属星坍缩形成,目前还处于休眠状态。Gaia BH3的发现,首次暗示了贫金属星可以坍缩为黑洞。研究人员表示,为了让更多天文学家能够提早开始研究该黑洞,研究团队提前将观测的初步数据发表了出来,完整数据(即盖亚 DR4)计划最早于2025年年底发布。(Gaia Collaboration)
196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Eugene Wigner)曾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电子间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它们自发排列成紧密堆积的类似晶体或晶格的电子结构,但由于电子间存在斥力,他推测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低密度和极低温的条件下。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关维格纳晶体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直到上世纪末,物理学家才在实验上有了突破性进展,此后许多实验都间接表明创造了维格纳量子晶体,但一直没能直接观测。最近,在一项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维格纳晶体,突破了我们对这些微小粒子的理解。
一些研究人员曾认为,此前维格纳晶体的间接实验证据可能源于材料固有的缺陷或其他周期性结构,而不是维格纳晶体。为此,这项研究的作者及团队开始研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直接对维格纳晶体成像。研究团队剥离出两片没有任何原子缺陷的石墨烯样品,形成伯纳尔堆叠双层石墨烯(BLG),在极低温条件下施加垂直于样品的磁场,从而在石墨烯薄层内形成二维电子气系统,这样就可以调整两层间的电子密度。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改变密度可以启动相变,电子会自发形成有序晶体,利用STM,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将这种结构可视化。这项工作提供了这种晶体的首张直接图像,证实了维格纳晶体确实存在,且这种结构是电子间排斥作用的结果。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每个电子在晶格中的位置出现一定程度的“模糊”,他们认为这也反映了维格纳晶体的量子性质,未来他们将继续研究这些有趣的现象。(Princeton University)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