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在番茄小说,关于“阅读”的多重宇宙

在番茄小说,关于“阅读”的多重宇宙

文/许桑

编辑/杜洋
直播间里,两位年轻的戏剧演员,正在用戏腔演绎网络文学《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里的一组“名场面”——杨戬霸气驱逐迷雾中入侵的外神。演员一人扮作杨戬,一人扮作狱长陈夫子,交替为对方的表演段落念诵旁白,时而诙谐,时而激昂。镜头推进,有演员的表情仿若要冲出屏幕,斩尽杀神……
这是一次有关阅读的创新探索。
在当下读屏的时代,阅读已呈现多元丰富的样态——我们阅读文字、图像、声音,也阅读历史或一些物字体,甚至阅读人和人之间,那些精神和情感互相流动的瞬间。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番茄小说举办了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读书直播,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接力参与这场“读书马拉松”,分享他们与书的故事,共同探索阅读的丰富形态。
〓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番茄小说举办了一场24小时的读书直播
这场跨时区、跨地域、跨行业的直播,呈现了阅读在深刻性和宽广度上的无限可能:
航天工程师卢西分享如何阅读一艘飞船的发动机,动力系统是“语法”,零件组件是“词库”;博物馆研究员张经纬,探索如何“身临其境地”阅读秦砖汉瓦;艺术史学者曹星原的阅读是一幅幅古今中外的画作和艺术装置;作家李敬泽和乔叶,带着有关现代性的思索,重新阅读经典著作……
1026.5万人次观看了这场文化盛事。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的接力直播,也是业内创新之举。
以读书日为契机,番茄小说致力于发掘阅读对于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价值。读无偏见,无论读什么,在什么时候进行,阅读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当下快节奏生活中,必要的心灵栖居之所。

〓 纪录片导演周浩(左)与前媒体人、作家李海鹏(右)
阅读,为生命扩容
在“读书日”的直播间,文学作家韩松落语气轻柔,带着几分感触,回忆起自年少以来的阅读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在西北地区的偏僻农场,并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一个秋天的晚上,舅舅拉着6岁的自己开始念诗,“那晚月亮特别大,特别亮,从窗子里照进来,照在桌子上,舅舅一笔一划把词写下来。一晚上停了两次电,但他依然没有停止书写。我永远都会记得那晚。”
回顾过往,韩松落觉得人生像一条曲线,有波峰和低谷,阅读可以给人精神支撑和滋养,让人在低谷时期也能坚韧地生存下去。“读书这件事情是对于我们生命的扩容,是任何一种形式的娱乐或学习都无法比拟的。”

〓 作家韩松落(左)与作家孙一圣(中)
这份阅读体验,也让韩松落很早便决定要从事和读、写有关的工作。在他看来,最好的读书方式是写作,有些读书的道理,上手一写马上就明白了。
韩松落出生在一座名为策勒的城市。策勒常年被风沙和沙漠侵蚀,风吹城跑,人也不得不频繁搬迁。当地人从小到大最常经历的便是,出走与离别。“如果有朋友突然说’明天吃个饭’吧,一般这种就是告别的先兆。所以很多年我都害怕听到这句话,总觉得大事不妙。”韩松落说。
最近,他决定出版一本与出走有关的书《晚春情话》:内含六个故事,人物、场景各不相同,但都包含“出走”,它们合奏出一段时代曲——也是关于韩松落自己的时代故事。
事实上,这样基于生命体验的写作,在不同领域的作家中都有共鸣。
自小喜欢读网络文学的三九音域,在大四的时候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网文创作。虽然写的是幻想小说,但生活观察和经验也同样成为三九音域创作的蓄水池。
其代表作《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的最初灵感,来自于当年爆发的一场洪灾,有戍边战士还有众多普通人赶来抗洪——三九音域觉得,这样默默守护的角色应该被看到。
近年来,三九音域常思索的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可为什么人们的精神世界好像都很空虚?因此,在登上番茄小说巅峰榜的新书《我不是戏神》里,他试图通过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观,探索在物质文明倒退的情况下,人类如何利用精神力量延续文明的故事。

〓 三九音域的新书《我不是戏神》登上番茄小说巅峰榜
每日更新章节后,各式各样的段评或书评会立即涌现,其中不乏读者对未来剧情展开预测。三九音域尤其重视这样的阅读反馈,遇到优秀的点子他会考虑采纳,并根据评论随时调整大纲,避免后续情节被猜中、落入俗套。
对于当年他这个完全不懂出版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番茄小说这样的平台支持很重要——它提供了一个和读者亲近接触的契机,让写书发表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和读者的互动像一场有趣的博弈游戏,也造就了网文领域层出不穷的创意。

〓 番茄小说巅峰榜作家“三九音域”
鼓励作者基于生命经验去创作,并保有对现实的关照,一直是番茄小说的情怀。
在直播中,文学图书编辑陈凌云提到,文学的意义是丰富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文学也有着不同的效果:年轻时,文学通常提供一种模范的生活,或者一种情感的抚慰;面对下落或者衰退的趋势,文学亦能给中年人以信心。
眺望远方,时代叙事
对于擅长记录和观察时代的内容创作者来说,关心不同的文明与世界,也是重要命题。直播间里,几位书写者都把目光投向远方,分享他们“生活在别处”的故事。
旅行作家刘子超,常去往世界不同国家,从中亚到东欧,边走边写。作为80后,他自言是见证“全球化”浪潮的一代人,伴随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
但怎么逐渐地去寻找、接受、描述这种世界经验,是一个新的课题,这种过程的书写,也需要一种中国人的视角。刘子超的感受是,当他去看中亚、巴尔干、中东的书,很难找到中国人写的,“在去当地之前,你只能借助别人的视角、别人的思维去理解那个地方。”
刘子超分享时,觉得每个人的认识和书写都带有自己的“框架”。面对同一片风景,世界观不一样,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产生的东西也完全不同。透过文学的“框架”,可以看见每个人的世界观散发出的不同魅力。

〓 诗人欧阳江河(中)和旅行作家刘子超(右)
与此同时,旅行、写作和阅读是互补的。他认为,看待一个地方的景物,个体的单一视角总有局限性,还要靠日常阅读,来发现表面之下的“小秘密”。当阅读面越广,越能发现事物之间一些意想不到的勾连——这是读书很有意思的一点。
因此,刘子超接下来的计划是,要沿着“阴影线”行走——从叙利亚开始,到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这一路,像亚洲大陆上的阴影,都是正处麻烦中的国家。他希望能更细致入微地,深入理解这些国家。
同样关注叙利亚的,还有远在欧洲的国际新闻记者王磬。但她提到,自己工作遇到最常见的质疑就是,关注远方的必要性。总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关注叙利亚的难民儿童?我每天在北上广上班、内卷,当社畜996,为什么要拿余力关注远方的苦难?
后来王磬逐渐意识到,光有事实性的、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新闻报道还不够,也需要提高集体的共情,传递一种情感或者信息——远方发生的事情与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理解远方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参照,拓展对世界想象的边界。
作为创作者,王磬过去几年开始探索更多讲述故事、传递情感的方式——比如用声音,录下好友聊天讨论,以更亲密、柔软的方式切入国际公共议题,创造共情的可能性。她强调,身处一个日趋孤独、激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连接彼此、看见彼此。
在番茄小说,对于不同文明和世界的关怀,一直是重要的作品主题。有的小说以西方奇幻来构筑世界观,有的将中国元素融入世界风情中产生碰撞,还有的是讲述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浪漫爱情故事。通过阅读,读者能于细微之处,沉浸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
远在波士顿的社会学家严飞,则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阅读“陌生城市社会”的方法论——“把地址作为方法”,去Citywalk(城市漫步)。

〓 直播中现场连线远在波士顿的社会学家严飞
在严飞看来,当下社会在加速前行。不论是在大城市漂泊工作,还是去网红城市旅游,人们总是步伐飞快,举着手机打卡,前往一个个目标地,似乎总处于一种“悬浮”的状态:看不到周围的景物,也没有和这座城市有深层次的连接。
慢下来,严飞告诉内心的自己。过去一年,他试图通过阅读,让自己的节奏缓下来,去重新发现一座城市。
严飞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叫《查尔斯河上的桥》的书。书中作者记录了很多与波士顿当地人深度交流的日常,例如漫步偶遇一个在书店里读共产国际书籍的年轻人,或者一个理发店里打工的移民,每位普通人的故事都十分丰富有趣。
受此触动的严飞也开始这样的漫步。他发现近来小区公园多了一把椅子,上刻文字纪念一对逝去夫妻。“我便去网上搜索他们的名字,看到他们作为社区普通人,40年来服务社区的照片和点滴故事……我觉得他们又活了过来,我感受到社区里面人和人之间的纽带和连接。”隔着屏幕,严飞欣喜地传达感动。
这是一种渐进式、沉浸式的体验:漫步从城市里不认识的小街小巷开始,发现城市历史的点滴,逐渐对这座城市文化的、历史的机理会产生更多的体验;体验之上,人能从一种在工作焦虑的状态当中走出来,收获关于这座城市的崭新认识,也会遇见新朋友。
“这样才会让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自己的生活可以多一些色彩和有趣。”严飞说。
面向未来
在这场阅读与自我的交流大会中,AI总是被嘉宾们频繁提及。
昔日的“世界奥数冠军”,后出家又还俗的柳智宇,穿一身朴素的格子衬衫,加入直播间。他面带微笑,语气沉缓,聊起自己这两年关于心理咨询的创业探索。
人工智能可不可以代替心理咨询?直播对谈中,一个问题随即被抛出来。
不能代替,柳智宇很快给予否定回答。他指出核心在于共情能力的缺失,“AI没有经过人的生活和困难。当你跟AI聊天时,你不会觉得它能够真的理解你,和你感同身受。”

〓 柳智宇
他举例——即使对于没有生过孩子的人,他也能基于自己经历过的其它痛苦,去想象和理解生子之痛,他是能一定程度上共情的;但是对于完全没有痛苦经验的AI,共情效果就会差很多。
和柳智宇对谈的嘉宾,科技从业者骆轶航,点着头表示同意。他强调,人们基于阅读和生命经验产生的共鸣、异见,或情感流动,无法简单被机器替代的——

〓 骆轶航在活动后写下留言:“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儿”
比如,《人生每一步都算数》一书记录了柳智宇多年来的坎坷经历,其中有顿挫与挣扎,也有体认与思考。如果把这本书作为语料“喂”到当前某个AI模型里,输出来的通常只是一种合成的内容阐释。
“它来得太容易了,它不可能理解我们碳基生命走过这么艰难复杂的历程。”柳智宇感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AI在内容生成上有不少技术突破,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用AI辅助创作。
科幻作家陈楸帆早在2017年便尝试借助AI工具写作,并延续至今。他在直播连线中分享使用心得:当前AI还是基于对文本和语义关系进行学习,它并没有真正理解真实的世界到底如何运行的——比如从更底层的物理学规律,人的关系等来理解。“只有等技术进步到这个阶段,我们才可能说,AI能够接近人类的创作水平。”
陈楸帆点出如今AI技术的另一项欠缺,是在处理“复杂设定”上:写悬疑和科幻小说,通常会有繁复的设定与反转,要“先挖坑、再填上”。
“有时候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己也不知道我写这个道具是想干嘛,但写到后面发现,它可以把剧情推进了一大步。这时我才意识到,人脑原来这么牛,它在后台做了很多运算,可能是潜意识的。这些AI现在还做不到的,它没有较深的推理以及逻辑判断的能力。这是写作非常奇妙的一点。”
但AI技术进步很快,同场嘉宾、悬疑类网文作家杀虫队队员强调,“几个月前我对AI的看法还停留在不是很智能,写得没什么感情,可能几个月后它已经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虽然现在还不是,但有朝一日,AI一定是一个作家创作很有力的工具。”
〓 科幻作者糖匪(中)与番茄小说巅峰榜作家“杀虫队队员”(右)
AI技术发生颠覆性变革,随之而来的,“书写未来”的科幻小说也面临变革。
陈楸帆略带苦笑表示,在这个时代写科幻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chatGPT问世后,关于AI的想象和未来的场景,跟原来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有时候你写出来的东西过不了多久,它就变成现实,或者是被现实打脸了,想象力要如何追赶现实的步伐呢?”
他提到另一个有些忧心的现象,如今的科技新闻已经写得宛若科幻小说,真正的科幻小说好像很容易被淹没。
“其实今天的科技新闻,在悄悄向科幻小说偷师,学习叙事。出于流量的考虑,一些标题写得比小说还要疯狂。”在后半段直播中,另一位科幻作家糖匪加入这场“科幻小说危机”的讨论。
在糖匪看来,前瞻性并非科幻小说的核心要点。作者不能只看到技术发展到哪一步,更应该挖掘和反思技术背后的社会逻辑。
“事实上,科幻小说不是预言未来。科幻作家要面对和负责的,是我们的当下和今天。科幻小说通过影响现实的走向,改变现实,导致它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这才是因果关系。”糖匪说。
“不能等未来直接撞过来,找到一个保护好自己的姿势很重要。”直播间里,作家们相视一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凤凰WEEKLY

相关新闻

霉霉成为 Deepfake 受害者,AI“不雅照”在社交媒体平台疯狂传播,震惊白宫丨如何看待AI绘画的利与弊?丨外刊阅读写作宇宙人(1440期)“鹊桥二号”上半年发射;韩国最新数据:中国首次超过美国;"追梦者"号航天器将在世界上最大的振动台上测试我在「宇宙第一」的斯坦福学计算机,发现学神们都在造火箭西川:在“诗意”的名下栖居着多少庸才和笨蛋如何让自己在“输”的时候仍然获益?观众短评|“一座剧院就是精神的象征”“在电影院两度落泪”销量10w+,0.5元的“脑子”在淘宝卖疯了隐藏在「农村」的美国名校,真香!VITA × 征片启动 | 恒温的「宇宙风」 - 3rd 地平线华语青年影展在“她”的店铺寻找心仪好物天呐!语文书里的“顶流”,在这件事上“塌房”了更新场 x 导筒 | 七夕观影+黑胶活动 · 相恋的人在「场」同频中国经济的“病灶”到底在哪里?匈牙利人,是中国人在欧洲的“亲戚”吗?在“价值的魔法”中成长——重读经典 |《价值的魔法》史密斯学院录取|在“走进自己”的旅途中前进,她如愿录取3所顶尖文理学院力克胡哲「在这样的时刻」鼓舞受伤以色列士兵,种下生命的种子是谁,在毁掉“帝国”的根基?全球首架直播间成交“空中的士”在广州交付;英特尔携14家日企租用夏普面板厂,或为研发玻璃基板封装技术丨智能制造日报15年前那位曾经割肝救子感动中国的“暴走妈妈”,在深陷“整容”风波后,如今怎样了?中国唯一泡在“海”里的城市,花多到不值钱,每天都是情人节,超适合养老,​重刷10000次都不够!在“灿烂的花园”里,张颂文带你回到“日常的深处”让 Altman 也玩上瘾的「语音 Twitter」,在硅谷彻底火了[探秘]不止德法意!小姐姐分享探秘欧洲攻略 世界的“琥珀之地”在这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