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来源:童书妈妈三川玲(ID:tongshuchubanmama)| 作者:小满 | 编辑:瑞丹
中国文学,有太多丰富的东西。学习中国文学经典,涨知识只是最基本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古人的人生经历、气度格局、智慧文采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形成都很有影响。
虽然孩子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来自于全世界,但是中国文化永远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读到的每一首中国诗歌,背后一定是人,是心灵,是胸怀。让孩子浸泡在中国文学里,志向和格局大不同。
只是一说起孩子学习中国文学,我想很多家长就觉得头疼。不仅是因为晦涩的古文内容有理解的门槛,更是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储备不够。
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给孩子们打开中国文学呢?有点出乎妈妈意料的是,孩子们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央视的一档8.8高分的文化综艺片在小孩圈自发地火起来—《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从去年11月播出到今年3月这几个月里,每到周五晚上8点,孩子早早就做好作业,不玩手机不玩平板,守着电视等开播。他们电话手表拉群,聊更喜欢哪位宗师,聊撒贝宁又有什么搞笑段子。
他们对内容也丝毫不含糊,剧播完了一段时间还能熟练地说起韩愈《马说》的背后的凄苦,欧阳修在山水间畅饮即兴《醉翁亭记》的豪迈,还有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深成就《水调歌头》。这样乐在其中地主动追剧,正正消解了考点的枯燥晦涩,比背古文刷题简直不要爽太多!
这部文化综艺片每集1.5小时共11集,在央视频APP可免费观看,三年级及以上的小朋友都适合,一二年级小朋友如有兴趣也无妨。
节目形式很巧妙,采用沉浸式实景演绎方式,由主持人撒贝宁带领两名文史学专家“穿越”回古代,拜访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等八位文化宗师,从他们的儿时一路追寻到他们的青年、中年。
片子选取的都是文豪们一生中最重要、最高光的时刻,通过他们的人生背景,引出那些我们曾经背诵过的、耳熟能详的经典名篇。内容非常详实,根据史料记载,进行合理复原。观看节目的同时,孩子们也能跟随着纪录片里的人物,穿越古今,感同身受,比诵读文字要来得更直观、更动情。这样的纪录片,对孩子们来讲真的是多多益善。在孩子们看来,穿越的设定已经不算新鲜了,但气氛组担当撒贝宁带领的探访团喜感十足,一路插科打诨整活儿不断,新鲜有趣的笑料是一个接一个。韩愈开篇,刚到唐朝长安的小撒兴奋不已,街头见一赶考的书生,张口便是把天聊死,问人家第几个赶考。被隋唐史研究者蒙曼老师呛声直怼“有这么问的吗!”,小撒赶紧找补,祝考生小哥哥金榜题名,主打的就是一个莽撞而不通人情世故。曾巩篇里,小撒想买点拜见宗师的见面礼,刚开始口气很大,一副只管买买买不缺钱的样子。最后还是骨子里抠门草草了事,众人哄堂大笑。小撒可是把穿越玩疯了,他甚至假扮成士兵,充当间谍协助破案,到狱里送餐等等,片子由始至终都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行进着一段段穿越之旅,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半天挪不开眼睛。除了满满的笑点,八位宗师的人生故事更处处是泪点燃点。亲情,友情,爱情,家国情义交融,让人深深共鸣,探访团成员在宗师们人生的不同阶段定点穿越,带着孩子们一一体验。在韩愈篇,我们看到年幼的韩愈与侄子十二郎嬉识字读书一同长大。韩愈成年后单独赴京赶考,而同样有报国情怀的十二郎却为生计选择留守家中。这一段往事的演绎让人方才明白,韩愈含泪写下的《祭十二郎文》为何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欧阳修年迈,历经宦海浮沉政治改革艰难,身边的亲人朋友也皆逝去,他在书房里怀着悲苦的心情,听到窗外似有声音,眼前仿见故人,他明白自己出现了幻觉,书稿往空中一抛,遂作《秋声赋》一辞,留下“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的千古名句,这一瞬间感染了屏幕前的每个人。千古一相王安石推行变法遇到最激烈抵抗,这位锐意创新,超越时代又充满争议的政治家在百官前慷慨陈词“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他身后,同朝为官的司马光、苏轼等人皆成背景,此情此景不由得让人热血喷张。片子更巧妙的构思是实现古今互动,双向奔赴。节目组奔赴全国各地取景,让宗师们得以古人之姿穿越来现代,到他们曾经久居的城市。韩愈回到潮州,看到正在上课的学生读着自己的文章《师说》,看着千年之后的城市发展,百姓安康的生活而为之喜悦;苏轼苏辙两人来到黄冈,参观赤壁,到访现代化科技的蔬菜种植园,全自动智能化的浇灌系统,在宗师面前徐徐展开。看到宗师们再访海晏河清,一睹国泰民安,对孩子们来说,这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以时代的进步告慰先人,给人盛世如愿的自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遍布中小学教材,逢试必考:《马说》《师说》《原道》《祭十二郎文》《江雪》《小石潭记》《泷冈阡表》《醉翁亭记》《捕蛇者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六国论》......这满屏的文学和历史知识,是怎样做到无痛植入的呢?秘诀就在剧情化设置的一个个故事,以及由主持人、学者乃至宗师亲自的阐述里。在王安石篇中,孩子们亲历书本里那个神童方仲永是怎样跌落人间。镜头前,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王安石与方仲永正在比试作诗。王安石见方仲永所作的诗质量平平而附和者众,立刻明白他正在被捧杀。他想告诉方仲永应该潜心读书而不是拿诗书来炫耀谋利,不料话还没说完,方仲永便被父亲催促赶下一场诗文比试,两人幼时这匆匆一面,没能够改变方仲永的悲剧,却改变了王安石的一生。多年后两人再遇,方仲永仍旧在其父亲胁迫下挣钱,但因多年未曾认真学习,已文不成文句不成句。王安石不禁感怀,并立志绝不以文采求眼前富贵,而要到地方任职有所作为,不落入方仲永同样的命运,名篇《伤仲永》便由此而来。这个讲述后天努力和学习重要性的故事如果放在课本里,多少显得老生常谈很难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但是通过如此生动的剧情展现人物命运的浮沉,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探访团的穿越,有的时候还能与宗师直接对上话,让人亲临现场。柳宗元篇中,一行人穿越到公元811年的湖南永州,柳宗元亲身阐述他如何创作《捕蛇者说》。故事来到了山林间,他与一位熟识的捕蛇老人相遇。柳宗元诧异,他曾上书刺史免去老人此危险苦力,不料老者说他好心办了坏事,当时乡亲们种田一年难以果腹,唯有捕蛇能够抵扣沉重的赋税,他愕然,心中大为震撼,遂作“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不同于其他宗师,柳宗元出身高门,本可尽享上层社会的特权,但是他以自身的担当和作为,为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以是取名誉,意欲施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他便是通过深入体察民间疾苦,务实勤政著文来完成人生志向。韩愈篇中,他十年时间里仕途毫无建树,初到长安惊闻族兄在吐蕃叛乱中被杀,一时之间投靠无门,只能靠代人抄书、撰写碑志的方法勉强度日。故事开始推进,他情绪低落地走在街上,见一老者在喂一头老马精细的草料,不禁纳闷,交谈过后韩愈得知,世人皆以血统是否纯正判断马的优劣,只有这位老者独具眼光,看中眼前这头看似瘦弱,实则潜力无穷的马。韩愈沉默良久,以马自喻,恍然领悟,遂吟“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千古名句,《马说》便这样自然地引出。当韩愈仕途通达时,却也没有贪图安乐,反而为了民生,直言上谏,不惜得罪上级,落得被贬局面。在潮州当地方官时,驱赶鳄鱼移风易俗,开办潮州官学,开启民智。54岁更是一人独闯虎穴说服叛贼,避免战乱。韩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太平,为了让平民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为了弘扬仁义之道。这样的格局,非寻常人可比!而韩愈之所以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除了在文学上的成就外,与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必是密不可分。《宗师列传》正是用大众所喜欢的方式,去展现唐宋大师们的人生脉络和处世哲学。每一位宗师的故事都无不让人感怀唏嘘,钦佩有加。他们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他们高洁的人格魅力,及为“家国情怀”奋勇向前的品质和坚守,值得每一位青少年学习和传承。孩子们看完这些经典篇章,对他的人生志向也将有所影响。他们考虑问题不单只是以自我为重,而是由自我到他人到世界,真正去思考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整部片子质量过硬,每一集高浓度的知识点与历史故事无缝契合,依靠于探访团的大咖教授和学者专业的历史和文化养分加持。嘉宾团中,蒙曼老师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百家讲坛》的讲师;尚永亮是中国柳宗元研究会会长;欧明俊老师是中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崔铭老师是《苏轼传》的作者;而客串多集的杨雨老师则是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宋词生态及美学研究的学者等等,他们的专业性为这每一趟穿越之旅提供了坚实保障。明明是上帝视角般虚构,却偏偏不让人出戏,电影般的画面质感,每一帧都是岁月静好。大名鼎鼎的古都,长安,洛阳,汴京街道繁华,商贾云集,人流如织,仿佛清明上河图的重现,即便小城潮州、黄州、齐州,也是民风淳朴,各美其美。文化、风俗、到美食、娱乐无一不拍了个遍,从柳宗元创造螺蛳粉到苏轼兼任美食家,簪花、投壶、扯酒旗、香引子、螺蛳汤,满满的唐宋百姓市井之气扑面而来。这种身临其境之感,还有赖于从演员到主持嘉宾,布景道具,服化旁白乃至摄影配乐的面面俱到。扮演者里有很多熟悉的面孔:晚年苏东坡是《琅琊榜》中的言侯王劲松,中年柳宗元是陈晓,中老年韩愈何冰,中年曾巩保剑锋,诗人孟郊是《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
他们的演技真挚自然,台词功力深厚,和角色浑然一体,让八大文坛宗师的形象跃然纸上,绝对是本片一大看点。为了保证场景的高度还原,节目创作团队还邀请了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等院校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从文学、史学、服装、美术、礼仪等不同领域、各个细节层层把关,可以说是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唐风宋韵。整部片子从韩愈开篇到曾巩结束,唐至宋300多年间,波澜壮阔,文脉绵延,宗师们的故事让观众得到了文化熏陶和精神滋养。也许当孩子们再次翻开课本,走进考场,这一幕幕会重新浮现眼前,那早已不再是冷冰冰地全文背诵和参考答案,而是温暖而有力量的思想传承和民族自信。童书妈妈三川玲,教育出版人、童书评论人、TEDkids智库专家、中国营地联盟理事,亲自下场看了5000+孩子作文的阅读写作教育者,致力于用顺应天性的阅读法与写作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享受写作。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孩子天生爱写作》(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