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枪杀同学,父母被判刑!河北初中生被害案惊人相似,父母该连坐吗?
猜你感兴趣:
当今社会,未成年犯罪似乎越来越常见。今天,我们借着前段时间两个不同国家的两起相似案件,一起聊一聊近几年有点失控趋势的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惩处的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
“子不教,父之过。”
这是许多中国人从小便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三字经。没错,排除一些生理性、遗传性的精神疾病,几乎所有的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在未来,这张白纸上究竟是妙笔生辉、色彩斑斓的一幅画作,还是胡乱涂画充满阴暗元素的一纸荒唐,都取决于执画笔的那只手,也就是孩子的父母。
当地时间4月9日周二,曾经轰动一时的,造成4死7伤的美国密歇根州校园枪击案凶手的父母,因非自愿过失杀人罪被法院判处最高 15 年监禁——这是美国大型校园枪击案行凶未成年人的家长首次被判刑,而该案很可能成为未来相似案件起诉的蓝图。
一个案件三个先例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案件。
2021年11月30日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牛津镇的牛津高中(Oxford high school)发生了一起枪击案。该校一名年仅15岁的学生伊森·克鲁布利(Ethan Crumbley)突然掏出一把枪,向同校的同学开火,最终造成4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及1名教师受伤。
说到这里,许多人会认为,美国月月都有枪击案,这个案件是悲剧,但也只是沧海一粟,没什么讨论意义。但殊不知,这个枪击案,却创下了美国审判史上的三项先例。
第一个先例,就是对这名犯案时年仅15岁的未成年枪手伊森·克鲁布利的审判。
2023年12月8日,美国奥克兰县巡回法院的法官夸梅·罗驳回了伊森律师提出的缩短刑期、给予伊森改过机会的请求,并指出“用被告自己的话说,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错。”
法官特别指出,伊森在枪杀4名受害人时,使用的是折磨式处决式的手法。其中,17岁的受害人贾斯汀·希林 (Justin Shilling),在根据伊森的指令跪下后,直接被伊森近距离射击致死。而另一名14岁的受害人哈娜·圣朱莉安娜在被子弹击中倒地后,伊森又上前补枪,来确保自己“完成任务”——多杀一个人。
正如伊森自己写的,他多次向某些人开枪,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名声”,他想成为密歇根州史上最大的校园枪击凶手。
因此,法官认为伊森长期以来对暴力极为痴迷,所以他身心康复改过的可能性不大。
也是基于此,法官宣判伊森·克鲁布利4项一级谋杀罪以及其他19项与致命暴行有关的罪行成立,判处终身监禁且终身不得假释。
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是密歇根州最严厉的刑罚,也是美国首次对未成年人罪犯执行这一刑罚。要知道,在密歇根州,对未成年人判处无期徒刑的情况非常少见,更不要提加上终身不得假释这一条。因为美国最高法院和密歇根州最高法院均认为,未成年人的行为必须与成年人的罪行区分开来对待。
第二个先例,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对于枪击案凶手父母的追责。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判决,心里还是有点纠结和矛盾。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枪击案是犯案人的个人行为,父母并没有参与,在道德人情层面追究父母当然责无旁贷,但涉及到刑事责任,是不是太过于严厉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孩子犯错,必然是父母的教育出现问题,但在这个案件中,法官对于伊森父母的判决,并不是基于教育不当,而是在案发前,一切早有预兆,但伊森的父母一次又一次错失了阻止这场悲剧的机会,间接地导致和推动这场惨烈的校园枪击案。
首先,伊森用的那把枪,是伊森的父亲詹姆斯·克鲁布利在黑色星期五,也就是枪击案发生前四天特别买给伊森作为圣诞礼物的。买一把真枪作为礼物送给一个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已经是非常离谱的行为了,但更加离谱的是,伊森的母亲不但没有阻止伊森的父亲,反而推波助澜,在第二天,带着伊森到射击场取练习打靶。
其次,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携带枪支需要有持枪证。所以平时,这把枪是由伊森的父母进行保管。但伊森父母保管枪支的方式形同虚设,仅仅只是藏在卧室里,并没有给枪支上锁。
这也就使得伊森可以随时随地没有任何阻碍地拿到这把枪。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案发当天,学校的老师发现伊森在数学作业表上写下了包括 “blood everywhere” 到处都是血, “my life is useless”我的生命毫无意义等文字内容,以及枪支和子弹的图画。
老师赶忙把伊森带到了办公室,并叫来了伊森的父母。学校认为,伊森有心理问题,建议家长现在带伊森回家,并安排孩子进行心理治疗。
然而,伊森父母看着伊森写下画下的这些内容,不仅没有向学校提及他们4天前给伊森买的枪支,而且还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现在就带伊森回家。
随后,伊森回到教室。大约两小时后,他从书包里掏出枪,开始随意射击。
在审判中,检察官利用枪击案幸存者、警方调查人员以及学校员工的证词来证明,伊森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及身心健康严重疏忽。他们不仅允许年仅15岁的未成年接触枪支,而且忽视了他心理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迹象。
而宣判法官则表示,这些判决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以防止未来发生同样的悲剧。
第三个先例,是本次案件的所有关联方都逐一被追责,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首先,伊森父亲购买手枪的商店被起诉。
美国法律明确规定,当枪支经销商在销售枪支时,他们承担了遵守所有注意标准规范和所有相关州、美国联邦枪支法律的责任,以防止枪支落入罪犯、未成年人和可能滥用枪支的危险人士手中。
然而在枪击案发生的4天前,伊森的父亲带着伊森来到枪支商店购买手枪。不论是从父子二人的对话还是他们在店内的种种行为,都表明这把手枪是给伊森买的。那么这次枪击案的发生,也表明了,这家枪支商店并没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次,枪击案发生的学校牛津高中的一名教导主任、两名顾问、三名老师以及一名学校安保人员也受到了追责起诉。
明知伊森的暴力行为和心理状况,仍将伊森带回教室,并没有对伊森的随身书包进行检查,学校老师的责任自然责无旁贷。
除此之外,律师通过学校的监控录像发现,一名学校的安保人员在枪击案发生的当下,在没有得到任何演习通知的情况下,自主判定枪击案为演习,在学校的走廊里悠闲地走来走去。并未及时阻止凶手行凶。
更加夸张的是,这名安保人员推门进入一个洗手间,看到两位学生倒在血泊中,他又关上门退了出来,他认为,这名流血的学生只是化了一个逼真的妆容。
而这名保安的骚操作直接导致了两名伤者中的贾斯汀·希林失血过多而亡。
无独有偶
相信大家看到美国这个校园枪击案的判决,都会联想到前不久发生在河北邯郸的,3个年仅13岁的少年有预谋地杀害同为13岁的同学后,掩埋尸体并若无其事地回家、上学、打游戏的事件。
在这起事件中,有许多与美国校园枪击案相似的点。
首先,自不必说,凶手都是未成年人,而邯郸案中3个凶手的年龄更小。
其次,在两起案件中,凶手都是有预谋地杀人。邯郸案中3名未成年人甚至在杀人的前一天便开始挖掩埋尸体的土坑,杀人当下,三名未成年人也不忘将被害孩子微信中的钱全部转给自己,此后销毁被害孩子的手机。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3名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疏于管教,且在案发后,父母也出现阻碍警方办案的行为。
根据最新的消息,4月8日,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根据最新的刑法修正案,核准对三名13岁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追诉,追究刑事责任。
在这里,我们先普及一下这个最新的刑法修正案。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该法案将最低的刑事责任年龄由原来的14周岁降至12周岁。法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换句话说,邯郸杀人案可能会成为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后的全国首例未成年人犯罪核准追诉案件。但之后如何判,怎么判,判多少年,我们还需要等待最后的审判。
在这个刑事责任追诉的消息出来后,许多人担心,首先法院是否会一视同仁给与3名未成年嫌疑人最高刑期。其次,即便法院判了无期徒刑,参考以往案例,是不是20多年后,3名未成年人在三十多岁正值壮年时便可以获释出狱。那么在孩童时期便显示出逻辑缜密及冷血的性格特征的他们,是否真的能改过,不再对社会及其他产生威胁?
更重要的是,在对比美国密歇根州的校园枪击案的判决时,我们发现,在邯郸杀人案中,三个嫌疑人的父母隐身了。而根据受害人的家属表示,3名犯罪嫌疑人的家属至今未出面道歉,并且其中两户人家立即搬家,人去楼空了……
当然,两起案件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案情仍有所不同,完全套用密歇根州校园枪击案的审判必定是不可取不可行的。但我们是否也需要反思,虽然经媒体报道的未成年杀人案在中国仍然属于少数案件,但近几年来,这类的刑事案件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态势。虽然案发地点不同,案情不同,罪犯年龄不同,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未成年的犯罪问题,归根究底都是父母的教育问题。
正如密歇根州对伊森父母做出15年量刑的法官所说,判决能够起到威慑作用。而这个案件的史无前例的判决,也是给所有的父母敲响警钟——生儿育女,是不是仅仅生养就够了,长期的疏于管教,是否会形成蝴蝶效应,在未来给自己、给整个家庭、给其他家庭甚至给整个社会都带来燎原毁灭之火?
好,今天我们对两起未成年人犯罪的讨论就到这里。如果你有更多观点和想法想和我们分享,欢迎你留言、转发。我们下期视频再见。
END
Dailymail、BBC纪录片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分享、在看与点赞
我们将持续推送精彩好文~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