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张明:现代化香港的建设者

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张明:现代化香港的建设者

7月前

「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评选(2024)意在表彰新来港青年在香港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其对香港社会的杰出贡献。往届「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的获奖者包括钢琴家郎朗,奥运冠军郭晶晶,华语影视演员杨颖等,他们的事迹为每一个在港青年传递着正能量。


提名开始之后,组委会接到许多提名信息,每个被提名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和经历。“港漂圈”作为首发媒体平台,我们会把他们的故事逐一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看到新香港青年“成就自我,服务香港,贡献国家”的新时代风貌!



张明


行业: 商业/专业

工作职位:中国建筑国际集团 助理总裁

社会职位:宿迁(香港)同乡联谊会会长

提名人:

唐英年(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创会会长)

李大宏(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大公报社长、文汇报社长)


01

个人成长,与港结缘


张明来自江苏宿迁,那是一个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黄河、长江)中道、二京(北京、南京)咽喉”美名,又“因水而迁、因水而兴”的地方。


所以,来自宿迁,居于香港,京杭大运河与维多利亚港,仿佛是一场刻在他灵魂深处的命运邂逅。如今,两个倚水而兴的城市都是张明为之奋斗的家乡。 



2010年来港发展,是张明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当时恰逢集团推行“3+2”海外人才培养战略,公司有员工公派香港的计划,他立刻主动请缨。


当时27岁的张明满腔抱负、一身热血,寄望于在香港这片热土上大展拳脚、筑桥铺路,实现他“建设香港,繁荣祖国”的建筑理想。 



自那时起,14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在建筑领域,张明经历了大大小小很多项目,有房屋工程,也有道路桥梁工程,有普通的居民建筑,也有地标级的国家级项目。他也从当初的一个年轻工程师逐渐成长为现在的公司管理层。多年的经历让他对香港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深地体悟到了香港的“狮子山”精神。


见证了香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建筑行业的日新月异,张明觉得很荣幸能在行业里做了一些小小的贡献,为香港的民生发展和城市建设献上了一份力量。 


如今已踏入不惑之年,张明回首过往,十余年的青春付出于斯,无憾无悔。因为,此心安处是故乡。


02

深耕专业,成就自我


张明持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是澳大利亚建筑学会会员。已获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会议论文及工法多篇。 


他于2006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加盟中国建筑,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至今已有逾17年的工作经验。在职期间,张明于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及房地产学专业,并于2015年9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职业发展上,张明曾在上市公司先后担任建筑工程、公司行政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不同部门领导岗位,曾经参与过香港多项大型基建工程,包括道桥、隧道、房屋、环保等各类工程。


其中他牵头负责的大型项目包括:将军澳海水化淡厂一期项目,投入运营后将满足香港5%的淡水使用需求。这项标志性民生工程,正式开启了香港主动产水的新时代,也为香港提供了不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可靠水源;将军澳蓝田隧道项目,该项目进一步完善当地交通网络,李家超特首称项目会极大提升市民幸福感;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二期项目,它是全国首个在施工期内实现碳中和的工程,投产后将处理香港约8%的餐厨垃圾,并完成了香港交易所国际碳市场历史上首笔碳排放抵消交易等。



他牵头的项目多次荣获国内外各类热门专业奖项,包括联合国UNIDO Global Call全球总冠军、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NCE隧道大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


项目的成功源自公司平台的重要支持,源自领导同事的倾情协助,更源于张明个人专注经营、追求卓越的品质和努力。



在项目建设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例如在将军澳蓝田隧道项目的建设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几波新冠疫情的考验,给施工进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人资源的匮乏、材料运输的重重障碍、施工地点的频繁受阻。


然而,张明对项目按时通车的承诺始终坚定不移。面对挑战,他们精心策划,细致安排,确保施工计划的周密与资源的合理调配。在进度的重压之下,他们不分昼夜,全力以赴,以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确保了项目的顺利通车。 



在多年的求学及工作经历中,张明具备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也让他对新科学、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积极投入企业科技研发与攻关工作,曾经主持及参与多个科技项目,在隧道工程施工、环保水处理、大型钢结构安装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亮眼的成绩,科技成果获得多个国家级重要奖项。


他还积极推动建设大型科研平台和国家级项目,牵头申报以“模块化建筑”为主题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致力于缓解香港市民居住难的问题;协助在港建立首个境外院士工作站——陈湘生院士工作站,积极构建香港高水准科技平台,助力香港科技创新水准不断进步;主办香港未来城市发展论坛等大型活动,邀请业界重量级专家共研香港科技发展之路。


03

服务香港,贡献国家


“见证基建神话,见证最美逆行者”这是张明和同事们不眠不休地投身香港防疫设施建设过程中,听到的最高评价。


来自素不相识网友的、鼓励的话语像火种一样温暖著、照亮著这些建设者,张明内心深知“抢工期就是抢生命”,他们争分夺秒建造的是抗击疫情的一座座生命“堡垒”,哪怕能提早一分一秒完工,就能多救好多条生命。 



2022年年初,香港爆发第五波新冠疫情,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著确诊人数不断攀升,香港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特区政府向中央发出请求。


在中央支持下,张明所在公司挺身而出,把防疫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张明本人作为中国建筑防疫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顶着当时严峻的疫情形势,第一时间组织调配精兵强将投身一线。


在超过1800名同事、24小时不间断赶工的努力下,仅用7天时间就建设完成了香港第一个社区隔离设施——青衣方舱,提供了约3900张床位,在交付的当天下午便开始投入使用,为香港创造了一个奇迹,也为抗疫工作注入了一支强心针。



在中央援港专班和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量急需的医疗物资和设备,打通了海陆供应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项目现场从指挥部到小班组,各级团队密切配合,争分夺秒抢工期,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在项目高峰期,他们平均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但大家都毫无怨言。


完成青衣方舱的建设后,张明又带领团队连续转战多个方舱项目,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在现场顶风冒雨推动项目进度,充分发挥资源调配和快速建造的能力,将工程计划细化到小时甚至分钟,组织数十个施工队伍24小时不间断连夜开工,在一个月内先后交付了六所方舱医院,四个月内交付两所永久性隔离治疗设施,提供超过4万张隔离病床。


时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示,他们用“中国速度”打造“生命方舟”,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堪称香港建筑界创举,足以载入香港抗疫史册。张明也因此荣获了李家超特首颁发的支援香港抗疫感谢状。



除去生死攸关的抗疫壮举,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张明也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例如协助公司践行“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少有所怀、居有所葺及创新空间”的“4+x”义工服务体系。


在香港遭受山竹、苏拉、海葵等八号风球及黑雨等极端天气袭击时,张明迅速号召义工前往一线救灾,有力地保障了本地社区灾后的正常运转。



同时张明积极组织义工团队参与“共创明Teen”计划,并牵头举办“香港未来建设者——小小工程师工作坊”等活动,帮助青少年开阔眼界,增强自信。


此外,他还牵头组织了一系列团体参观活动,包括参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军澳海水化淡厂、有机资源回收中心、解放军驻港部队展览中心等,并举办公益义工体验、理财培训等活动,让青年以多元形式探索发展空间。



作为在港的江苏人,为推动在港同乡社团建设,促进苏港之间的合作交流,张明作为共同创始人创立了宿迁(香港)同乡联谊会,搭建平台,汇集同乡,在香港这片热土上,汇聚爱国爱港力量,致力于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他亦多次组织宿迁同乡会积极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勇担社会责任,配合特区政府依法施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利用自身平台为家乡、为香港社会做出贡献。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希望和栋梁,更是推动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的引擎。张明希望以他的成长为例,从江南小镇青年到现代化香港的建设者,带动和吸引更多香港的年轻人爱国爱港,增强主人翁意识,投身到建设更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来。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作为当代青年的一份子,张明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历程向大家清晰传递出一个资讯:有梦想才会有未来。入行17年来,“建设香港、繁荣祖国”一直是张明的梦想,是他努力的方向。同时,它也是时代赋予轻工程人的使命和责任。



未来,张明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特首2023施政报告的相关政策要求,借助建造业大平台为政府解决土地和房屋问题提供支援与帮助,助力发展“明日大屿”和“北部都会区”两大愿景规划,发展MiC等模块化集成建筑,打破香港房屋短缺的长期发展困局,配合“基建先行,创造容量”的战略,加入到大型基建项目建设浪潮中,为香港市民发展谋福祉,为他的第二故乡贡献力量。


他还将继续致力于推动香港科技创新发展,以“两大规划”为契机,抓住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发展机遇,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助力香港未来城市建设;以公司平台为依托,推动业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以民生建设为出发点,为人民建好房,打造优质民生工程。



香港永远是张明心中的“东方之珠”。最安全的城市,最宜居的城市,最交通便捷的城市,最中西结合的城市……统统当仁不让。而这些硬指标正是香港走向更美好明天的实力和保障。


最关键的是,香港还有他,有他们这群年轻的建设者。


提名人


唐英年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创会会长


推荐信

李大宏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兼大公报社长、文汇报社长

推荐信

活动介绍

「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评选活动旨在选拔并表彰在香港商业专业、创业创新、文艺体育、社会政治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并积极为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为国家的伟大复兴不断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香港青年。

活动弘扬「成就自我,服务香港,贡献国家」的价值理念,以「新时代、新香港、新青年、 新力量」为主题,鼓励所有本地及新来港青年,怀揣理想抱负,以港人身份为骄傲,用新思维、新理念为香港谋新局开新篇,贡献新力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正能量青年人物,讲好香港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活动进程

1.提名阶段(4月19日至5月5日):所有香港个人、团体都可以提名符合要求的被提名人参选本次活动 
被提名人需提交报名表、自述、推荐信,并按要求将个人资料与照片递交到相关邮箱,用于制作宣传海报、社交媒体宣传素材等。

2.网络投票阶段(5月13日至5月17日):所有被提名者经组委会审核后,成为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候选人,并将通过网络接受公开投票
微信公众号“港漂圈”是此次活动的首发媒体平台,在网上投票阶段,候选人可自行拉票。网络投票票数将在最终评选结果中占20%权重。

3.杰青评委评审阶段(5月13日至5月24日):部分往届十大获奖者将出任杰青评委,根据候选人在自身行业取得杰出成绩同时对香港社会的积极贡献,依自身视角打出评分
评委对被提名人进行评分(个人成就及社会贡献各1-10分),并写出评语。杰青评委评分在最终评选结果中占20%权重。

4.资深评委评审阶段(5月13日至5月24日):资深评委将根据被提名人在自身行业取得杰出成绩同时对香港社会有积极贡献,依自身视角打出评分
评委对被提名人进行评分(个人成就及社会贡献各1-10分),并写出评语。  资深评委评分在最终评选结果中占60%权重。

5.结果及公布:经验证有效的网路投票数和评委打分综合计算 
其中经验证有效的网路投票数占最终评审结果的20%权重,杰青评委评分占20%权重,资深评委评分占最终评审结果的60%权重,
加权计算得出最后票数结果。最后结果由香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鉴证,会计师事务所代表将在最终的鉴证报告中签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港漂圈

相关新闻

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丨候选人刘明:全球首屈一指的机器人科学家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李攀:为香港带来积极发展的变革者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丨候选人矫岳洋:传承百年企业的女性创业者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左佳明:获联合国举荐来港的精算师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刘宇:整合资源,投资香港的金融人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郭蓓蕾:向阳而生的金融她力量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刘徐徐:为国争光的世界冠军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郑颖:冉冉升起的医学新星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崔剑:投身爱国爱港事业的新时代青年表帅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杨竣壹:驰骋在马背上的投行少年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卜佳媚:专注儿童艺术创作的画家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丨候选人段婷:说好香港故事的新生代女性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史晓亮:怀抱AI梦想的科创先锋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尚海龙:矢志创新,服务新来港人才的港漂立法会议员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陈建廷:扎根香港的台湾青年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韩旭洋:界限突破者,爱国政商新力量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吴娅娅:为中资海外资本市场贡献力量的金融菁英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陈伟平:促进两地交流的青年企业人才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 | 候选人朱定文:征战冬奥的冰上少年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丨候选人周旋:用音乐传递爱的国家级歌唱家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丨候选人施篇:在香港地区治理中发挥青年力量,展现巾帼风采郑重宣布!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评选【2024】结果终于揭晓!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评选【2024】投票正式开始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评选【2024】参选邀请函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