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警惕!哈佛、哥大等名校撤回多封Offer!求求各位申请党管住自己的嘴....

警惕!哈佛、哥大等名校撤回多封Offer!求求各位申请党管住自己的嘴....

1月前


申请季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到梦校offer了,看着邮箱里躺着的Congratulations,瞬间觉得那些为文书熬秃的头,刷过的夜,全部都值得了!但学霸君还是要提醒大家,可别觉得手握offer就万事大吉了!因为稍有不慎,这些offer还会被撤回!不信,看哈佛康奈尔、哥大....

文 | 棕榈君

From 棕榈大道本科申请

微信号:palmdrive_undergrad


哈佛、康奈尔等多所高校

因社交言论不当将学生“扫地出门”!


哈佛大学的录取率只有个位数,一直是最难入读的学校之一。但近年来,屡屡有学生因社交媒体言论不当,被这所顶尖高校“退学”

比如2019年,哈佛大一新生Kyle Kashuv私下聊天中出现多次侮辱性词汇“Nigger”,聊天记录被自己的高中同学曝光后,最终被哈佛大学开除。


(Kyle参与编辑的Google Doc页面)


Kyle Kashuv是2018年佛州校园枪击案的幸存者,事后他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成为了枪支管控和校园安全方面的活动家,还与前总统特朗普夫妇会面,在当时算是个明星高中生。


但哈佛坚持“不接收任何有歧视言论的学生”的立场,没得商量。


甚至早在2017年,哈佛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就曾爆出消息,称至少10名新生被取消录取资格,因为他们在Facebook私密聊天群中传播的内容涉及儿童色情和种族歧视等内容。


可以说,言论自由不等于百无禁忌。到了2021年,因社交媒体不当言论被取消录取早已不是“新鲜事”

去年警察暴行导致非裔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杀这件事,就像蝴蝶的翅膀,煽动起了一场全美国范围内反对种族歧视的地震。


这个背景之下,当时包括康奈尔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南卫理公会大学、马凯特大学、康涅狄格大学、里士满大学在内多所高校的学生因学生在社交媒体发表种族歧视言论,被直接取消入学资格

(康奈尔Twitter宣布取消学生录取资格)

而在之前还有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新生“乐极生悲”,拿到offer后发朋友圈写道:“终于可以去美国了,买把枪轰死美国人“,于是他2022年的入学资格被取消了……

而虽然每一次取消学生录取资格都会引来很多争议和讨论,但种种迹象表明——

大学确实有权力撤回学生的录取Offer!


毫无疑问,大学是有这个权力的。


根据美国全国高校招生咨询协会(NACAC)统计的数据,每年约有21%的大学会因为学业表现、纪律问题、诚信、不当言论等原因撤销学生的录取通知书。


即如果学生的品行或诚信受到质疑,大多数学校都有权力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撤销“当事人”的录取通知。

由于Facebook、Twitter、Instagram、Tik Tok、YouTube等社交媒体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通常代表一个人对外展示和塑造的形象……因此,学生发布在网络上的言论和信息,可以被大学视作品行和学术诚信等相关问题的行为证据


换言之,大学不仅想要一个成绩好,活动令人印象深刻的学生,还想要一个品格高尚的学生。对于手握收发offer大权的美国大学来说,网络早已不是“法外之地”!



这里还有一个数据需要大家关注,即:

36%的招生官会查看申请人网络信息


“坏消息法则”,大家总是更加容易关注负面新闻。

所以很多人对大学搜索学生社交媒体的行为存在思维误区,认为招生官和校方查看学生在网络上的信息,只是为了查找违纪行为或不当言论等。

但这个观点其实是有偏见的!


升学服务公司卡普兰(Kaplan Test Prep)2020年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图源 Kaplan Test Prep)

为了解申请人更多信息,大约36%的大学招生官在审核过程中会查看申请者的社交媒体(Facebook、Instagram、Twitter和YouTube等)资料,包括课外活动、兴趣特长、获奖情况等。

同时,调查过申请者社交媒体的招生官中,有38%的人说他们发现的信息对申请人产生了积极影响;32%的人说他们的发现有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来了解大学,同样的,大学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我们。招生官在网上看到的信息和资料,完全可能会改变他们对申请人的观感,进一步影响到录取结果。


正如Kaplan 研究主任Sam Pritchard所言,“不论好还是坏,申请人的社交媒体内容仍然是招生过程中的未知数,甚至可能成为能否被梦校录取的转折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成为加分项?


社交媒体不只是对“不良品格”的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积极补充你的申请材料,完善你的申请故事,为招生官提供新的审核视角,并留下深刻印象。

总之,大学招生官不会拒绝更多的申请人信息。既然社交媒体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其担心“狼来了”,不如主动出击把它变成我们的申请“加分项”


首先,大家要先明确社交媒体内容有三个规则:永远不会真正实现匿名、发出去的信息永远不会消失、任何人都可能看到你的信息。


(图源:Daily Bruin)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天真”的相信匿名平台,也不要“傻傻”的认为私密的聊天记录就一定是安全的。据

学霸君统计,几乎所有社交媒体不当言论都是当事人你身边的同学或是朋友曝出的……


敏感词汇一览表



明确了这一点后,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有以下几点需要大家注意。

1,可以在社交媒体发表你感兴趣的内容,分享相关有趣的文章,上传你的音乐作品或是艺术作品,以及分享相关自己参加的体育赛事或演出中的照片或视频。

2,多多关注你感兴趣或是正在申请的学校,以便随时了解校园活动和任何其他可能与你的申请或录取相关的重要消息。注意,尽量避免发布你未来选校清单里学校的负面言论。

3,删除任何敏感的照片和内容,也不要发布太多参加派对和聚会的照片。一位做过校友面试的学姐表示,在朋友圈看到了面试学生晚上出去喝酒的照片,观感很不好……

4,不建议发布你不希望父母或老师看到的内容。换言之,如果某个敏感信息你不想让自己的父母或是老师看到,就尽量不要放到网上。这听起来有些过于谨慎,但为了避免“社交事故”,大家要把握好度。

5,不建议将社交媒体内容看的“过重”。尽管社交媒体个人资料可以帮申请者透露给大学更多信息,但它只是申请过程中很细小的一个环节。最靠谱的还是保持好成绩,科学的规划活动、竞赛、夏校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图源: Alan Katzman)

最后: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日常确实不能无所顾忌地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各种敏感话题,放飞自我……


否则,这些言论以后都能成为他人评价你的依据,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但今天这篇文章,学霸君希望给大家敲响“言论自由”警钟的同时,也希望提醒大家不需要过分“妖魔化“社交媒体,只要在申请中诚实地提交个人信息和材料,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没什么好担心的!


一个小作业:把自己的名字输入进搜索栏中,看看会出来哪些内容吧~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棕榈大道本科申请,微信号:palmdrive_undergrad,棕榈大道:创立于硅谷的高端教育咨询机构,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最具个性化的成长及申请方案。被家长和学生称为“有温度有情怀的机构”,是「名校录取」+「真实成长」双保障教育的践行者。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北美学霸君

相关新闻

可怕!住这里的纽约人警惕!毒废料桶事件再次震惊长岛居民!可怕!住这里的纽约人警惕!毒废料桶事件再次震惊长岛居民! 这个公园附近居民曝不断患有癌症和胸痛...突发!申请材料造假,斯坦福大学录取被撤回,警惕申请材料过度包装陷阱!警惕!住纽约唐人街这个老人公寓大厦的注意了!疑旁边施工导致墙体开裂!楼宇局紧急叫停....这个年薪接近15万的热门专业,申请指南喂到嘴边了!一觉醒来银行存款没了!美国银行等多账户钱均被转走!华人注意:遇到这情况务必警惕!猖狂!华女「手机号被盗」银行存款一夜被清空!美国银行等多账户「钱都被转走」遇到这情况务必警惕!华女一觉醒来银行存款没了!美国银行等多账户钱均被转走!华人注意:遇到这情况务必警惕!离了大谱!申请车险的时候未提供14岁孩子的信息,车主车祸索赔时遭拒...警惕!美国这家连锁超市的9个门店发现信用卡盗刷器华人警惕!FBI发严重警告:小心钱没了还有更大的麻烦!至少2000多人收到此信息!西政校长毕业致辞火了:警惕手中权力,不要成为自己曾痛斥的那种人!纽约市迎来三重恶劣天气:强风、暴雨和洪水警报!!这两天出行的警惕....“当着暗恋男生的面借卫生巾擦嘴!”小时候装杯能有多社死!警惕!纽约母亲独自把孩子留在炎热的车中!被捕!!注意!龙卷风、强雷暴来袭!纽约、三州地区或下冰雹....男生也要保护好自己啊!24岁亚裔女教师竟色诱17岁男生在教室...中国驻美大使馆提醒:警惕冒充Costco超市中文客服的“嘴瓢说出的话能有多离谱??”哈哈有种创飞全世界的美!!中国最成功的一代父母正在批量制造“名校躺平娃”,平和万玮:警惕圈养式教育!警惕!多名美国大学留学生恐涉案,罪成可判20年监禁警惕!多名中国留学生自机场入境时遭盘查滋扰并被遣返,中使馆提醒警惕!龙卷风、强雷暴来袭!纽约、三州地区或下冰雹热点|“在吗?可不可以帮我验证一下微信?”华人收到这条消息警惕!已有多人中招…“在吗?可不可以帮我验证一下微信?”华人收到这条消息警惕!已有多人中招…警惕!CPI、美联储大事件前夕,这5大指标提示避险陆家嘴的物价!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