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在202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宾大正式向林徽因颁发建筑学学士学位,以表彰她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先驱的卓越贡献。谈起追授林徽因学位的决定,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曾表示:“我们在纠正历史上的错误。”“林徽因没有被授予学位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她的女性身份。”林徽因像。张文朴提供一个世纪前,二十三位年轻人远渡重洋到宾大攻读建筑学。由他们开启的国际对话影响深远,而林徽因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清华大学建筑史学者贾珺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曾介绍林徽因先生晚年不辞辛劳,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故事,“她一再向学生强调要深入实际,‘尽信书不如无书’。”今年是林徽因诞辰120周年,也是林先生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100周年。活字君特与书友们分享贾珺教授的这篇文章《林徽因先生指导的唯一一篇毕业论文》。清华大学图书馆珍藏着一份本科生毕业论文,由建筑系1951届的两位学长王其明先生和茹竞华先生合作完成。清华建筑系创立于1946年,1949-1952年一度更名为营建系,王、茹两位前辈是第二届毕业生。这份研究报告获得了95分的高分,并且是林徽因先生生前亲自指导过的唯一一篇毕业论文,非常难得。多年之后,两位前辈在《怀念我们的老师林徽因先生》一文中记述了此事的来龙去脉:“林先生很早便对民居等民间建筑很重视了。……她敏锐地感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反映过去时代的旧建筑必然会在社会的迅速发展中被湮没淘汰。而有些建筑物作为时代的见证,有必要对它们做出系统的、形象的记录。
在我们的1951级(届)毕业论文选题中,她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题目,这里我们只举两个。一个是关于旧式商店设计问题。……另外,她还提出一个题目是关于清代的八旗营房的设计问题。她指出这是一种带眷属居住的集体住宅,不同于一般的兵营。因所存资料已经不多,有必要做些调查和简单的测绘,可由两人合作。因为在调查中要做大量走门串户的访问工作,由女同学承担更合适,于是我们两个女生就愉快地选了这个题目。
清代实行八旗兵制,在北京城内和圆明园四周按方位都分布有八旗驻地。城内的营房变化较早较大,且与民居杂混,而圆明园周围的八旗营房是按一定规划设计,于雍正年间专门修建的,地处郊外,变化较少,与民居分开,较容易弄清楚它们的规模与形制,又有地近清华园的便利条件,所以我们就在普查的基础上选定了居于清华、燕京两校之间的‘包衣三旗’为主要对象,做了测绘调查。
林先生教给我们查阅文献,并一再强调要深入实际。“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深入实地调查中,她教给我们怎样调查访问,怎样分析问题,找出疑点,提出设想,然后再到现场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每次向她汇报工作进展和提出问题时,她都是细心地听着,热心地指点着,为我们有所收获而高兴,不厌其烦地解答所有的问题。
她那时的身体已经很弱,常常是讲几句话就咳嗽不止,需要停一会儿再继续说。咳得厉害时,脸都涨红了。我们心中不忍,可又非常想多听听她的指导。”
王其明先生(右)和茹竞华先生(左)晚年电视采访镜头
王、茹两位前辈晚年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又一次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当时的林先生身体极为虚弱,常卧病在床。有时候她很难受,可是看到学生来了,却从不拖沓,起床后缓解一下,就给我们指导论文。身体不舒服,没讲完,就开始难受了……然后等难受劲儿过去,又接着讲。几乎每次去都是这样。”两位学生那时候只有二十出头,并不懂得怎样“体恤”这位老师,“每次都是说去就去了,也没事先打招呼。因为那时候连电话都没有。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很是愧疚,觉得自己很傻。”可是林先生始终是愉快的,丝毫没有怪罪过学生。她在论文封面郑重地签名、盖章,并亲笔写下热情洋溢的评语:“脚踏实地的调查工作;研究了满清旗营的配给住宅,与古代里坊及现代所提倡的住宅区标准,作了比较,是研究中国建筑传统极好的报告,亦为中国建筑史供给了贵重的资料。”
论文于1951年上半年完成,篇幅不长,加上插图,不过十几页,但内容非常充实。题目是林先生帮助选定的,属于看似冷门的古代建筑类型,却与现代社会大力发展的集合住宅暗合,极具学术意义。以这篇论文为起点,王其明和茹竞华两位前辈从此走上了建筑历史研究的道路,虽经历许多坎坷,却矢志不渝,和林先生一样,成长为优秀的女学者。王其明后来曾考取梁思成先生所招收的唯一一名副博士研究生,长期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今北京建筑大学)执教,主讲《中国建筑史》,在民居建筑领域卓有建树,特别是对北京四合院的研究,堪称权威。茹竞华先生先后在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故宫博物院工作,对宫廷建筑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著述甚丰。林徽因先生在李庄
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清华大学建筑史学者、梁思成再传弟子贾珺写给少年的古建筑通识入门读本,一本书讲透中国古建筑体系、特征、源流、经典实例,带孩子遍览5000年中国建筑史卷,透过古建筑看懂五千年中华人类史,领略古建筑中的中国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