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是枝裕和:从对世界的违和感出发

是枝裕和:从对世界的违和感出发

6月前


春暮向夏,细雨天气,在东京都内一处幽静的住宅区,采访是枝裕和。

笔者抵达时,里面正在拍摄,房间里满是各种语言的海报,一叶金棕榈在其间有熠熠柔光。拍摄完,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采访在是枝裕和个人的工作间进行。

走进去就觉得要被书和资料淹没了。门口的书架上,摆着《海街日记》里四名女生的合影、导演和树木希林的合影等,室内有很多书架,满满当当,由地面直逼天花板。

有长沙发,但那沙发上也摆满了书,看上去并不凌乱的原因大概因为摆放齐整,沙发上的书也是一摞一摞的,稳稳地靠着沙发背。室内除了是枝裕和导演书桌前的可旋转靠背椅,还有一只圆凳可坐。


这个空间大约二十来平米,四面书壁,两面有窗,书桌的右手边和左前方都有窗户,窗外是树木新绿。他进来后,坐定,对着摄像机,先说了句:“东西太多太乱了,拍的时候把我的两旁模糊一下啊,不好意思,让你们在这么窄的地方采访。”

我们连说:“没关系,很荣幸能进入导演日常工作的场所。”

《时尚芭莎》对话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几年前曾经对日本媒体说,小时候喜欢拿本书钻进日式壁橱。此刻我们眼前这个堆满了书的工作间,像是放大了很多倍的壁橱,但有了窗,有了光,是一个人的城堡。是枝裕和说他可以24小时在里面待着。
这个事务所自2014年设立,也就是说,2015年的《海街日记》、2016年的《比海更深》、2017年的《第三次杀人》、2018年的《小偷家族》、2019年的《真实》、2022年的《掮客》和2023年的《怪物》都由此诞生。


这些电影都有灰暗,也有温暖。是枝裕和说他不拍让人感到绝望的电影。“不能让观众走出影院时,觉得生而为人好痛苦啊。”这句话是他在电影大师班上说的。笔者记得在2006年,《最好的时光》在东京上映时,侯孝贤曾说,之所以拍电影,就是为了和观众追寻黑暗隧道一样的生活尽头那一点点的光。
那一点点温暖的光,早已延续到是枝裕和的电影里。


还有,是枝裕和的新作构思已开启在他绿色封皮纸质笔记本上——他有记录的习惯,想到什么,立即手写记下。“故事就要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山一样的资料里诞生,但是内容保密。”他笑着说。
采访之后,适逢是枝裕和担任2024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的消息传来。他与戛纳,缘来已久。


他入选并获奖的影片有《Distance》(2001年,主竞赛单元)、《无人知晓》(2004年,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奖)、《空气人偶》(2009年,一种注目单元)、《如父如子》(2013年,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奖)、《海街日记》(2015年,主竞赛单元)、《比海更深》(2016年,一种注目单元)、《小偷家族》(2018年,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掮客》(2022年,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奖)、《怪物》(2023年,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奖及酷儿金棕榈奖)。


Q

A

时尚芭莎

是枝裕和


您4月17日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四项日本电影业现存的问题,您自身已是世界知名导演,还会在创作中遇到困难吗?发声是为了年轻的电影人们吗?

基本上是为了年轻人们。我自己的现场也有要改善之处。比起十年前,当然是好多了。那时候让小孩子晚上拍片都挺正常的。现在终于按规定晚上八点拍完,一边照顾着童星,一边拍摄。但从劳动时间长短来说,我自己的拍片现场也有需要改善的,像拍摄的休息天之类的。


至于我自己,说实话,你们看看我这个工作间,我一直都在这儿,24小时可以在这儿,我自己没有什么公私之分,我个人是一直在这儿反而觉得很幸福,所以我个人的话,并不需要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但那样的话,周围人比较惨,为了让同事们能休息,所以设定结束时间,“今天就到此为止吧”,然后我去干自己别的工作。


主要还是为了年轻人,现在年轻人很难出道,要以自己企划的作品出道真的太难了,很难拉到资金。就算出道了,要拍第二部也特别难。对于造成这样的局面,我感到有种责任。放映的作品增多了,但工作人员却减少了,留不住年轻人,包括这些方面,都需要有改善。



在您的提案中,提到这不是为了日本电影,而是为了电影文化。是对电影的使命感吗?

(笑)说使命感可能有点太高大上了。比起中国和韩国,日本导演更多地在和法国人合作,基本上都在和法国共同制作,比如河濑直美、黑泽清、深田晃司、滨口龙介,包括我也拍了一部,他们都有自己创作电影的自负,但为了让电影文化更丰富而合作,因为法国是会为了电影更好而花钱的。


去戛纳电影节时能感受到他们那种意识,在法国拍电影非常能感受到。怎么举例呢,比如说奥运会,日本一提到奥运会就要说“国益”,国家利益,但那本来是为了让体育文化更丰富而开始的,并不是国家对国家之战。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电影界,无论向业界团体或者向国家说点什么,都会被期待被要求回报,比如说:把税金用在这里,对于国家利益有这样的回报,从外国会反馈回来这样的回报。基于这样的思维,所以结果也会是贫瘠的。风物长宜放眼量,日本应该有更长远的目光来对待电影。



说说您的创作之路,似乎经常是一环连一环自然产生的企划?

确实,因为自己的主动而开启的工作不多,拍摄福祉关联的纪录片时,采访了一名丈夫自杀的女性,用了一年时间,写了一本书。


就有制片人对我说,有一本小说和你采访写作的主题一样,我想拍成电影,你来拍,怎么样。因为正好是我喜欢的作家(译者注:宫本辉),就决定拍了,那就是《幻之光》。我的工作基本都是这样自然“诞生”的。



《幻之光》海报


又比如拍《无人知晓》后,因为要去世界各地的电影节,那时正好在电视台接了拍日本宪法的纪录片,那我就想了解战争加害方是什么情况,想看看各国各地是怎样记录下来的,所以我就在电影节时多留一天,顺便去拍。


《怪物》海报


最新作《怪物》是《幻之光》以来第一次您采用别人的剧本而不是您写的,是被什么地方吸引了?

我刚拿到时就已经是三幕式了,在阅读时,我停不下翻页的手,一气读完,被深深吸引,和我平时自己写的剧本是另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它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吸引我自己也加入其中去寻找谁是怪物。



《怪物》剧照


到了第三幕,即进入到孩子们的世界,我立即领悟到坂元先生是想让我来拍这些部分,我很高兴,觉得拍起来会很有劲。


《怪物》剧照


有评论说是讲性取向的电影,但感觉更多还是拍孩子们的世界?

是的,我觉得坂元先生一开始也是想这么写的。


《怪物》剧照


《怪物》最后孩子们在废弃车厢里好像是被泥石流淹了,但描写是静静的,您的影片都有这样宁静叙述重大事件的场景,请问是怎么做到的?

坂元先生和我都是这样,创作中常有同样的主题,比如我非常喜欢他的《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事件中心也是有一家人的小女儿被杀后开始的故事,但并不会去描绘被杀的瞬间。


我也是这样,有什么大事件发生的话,从发生后的状态开始讲故事,而不需要用回忆场景来做说明。在发生之后的时间流逝中,让观众想象发生了什么。所以不会有惊悚的、吓人的场面。



《怪物》剧照


这次的《怪物》也如此,在画分镜图时,那节车辆就是翻车了的状态,而不会有因为车子被泥石流冲击翻了的镜头,我很喜欢这样,所以大人在找到这辆车时从车里能发现什么孩子们的痕迹?这一段我和坂元先生经过了仔细推敲。



《怪物》预告


在拍摄现场,首先是美工将这个场景布置好,花了很多时间布置,定好摄像机位置,是大家一起做的。后来大人用手抹掉玻璃窗上的泥,雨水打在上面,水滴漾开,仿佛星空,那是在现场我和摄像师发现的,觉得这一画面很好,那是很象征性的画面,用了很多,那是预定之外的。



之前读过您和坂元先生的对谈,感到你们都是很关注社会问题的创作者,您的创作目的是想提出社会问题吗?

我不是为了启发社会思考而创作的。我和坂元先生都是这样吧。

您想做的作品,恰好成为了这样是吗?

世界上每天发生很多事件,接触这些时,会有种违和感,会想:“真的是这样吗?”所以“违和感”是我创作的重要缘起。这么说可能不太合适,我会想,这事发生时,如果有这样那样的折中法,是否会有变化?


比如《小偷家族》,就是因为有一个这样的事件,一家人偷窃,被告上法庭,他们卖了各种偷来的东西,只有一根钓鱼竿没卖,也是因为这根杆而败露,被逮捕。我看到这个新闻,就想他们为什么没有卖钓鱼竿,这事就留在我脑海里,我觉得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喜欢钓鱼。得到一根好的钓鱼竿,想拿来用用。



《小偷家族》剧照


随着想象,我又想到,如果这一家人没有血缘关系,又会怎样。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子,用偷来的钓鱼竿去钓鱼,我想拍这样的画面。那就是影片起源。所以对我来说,“偷窃”这个社会问题并不是要拍的理由。

导演的作品有很多没有血缘而因人情结合在一起的人们?

是的,我想描写血缘关系之外的,人们是如何构建这样的亲人关系的。我对此有兴趣。


《小偷家族》剧照


以前读过您每天八点起床,半夜两点睡觉,现在也是吗?

是(笑),没变化。昨天也是这样(笑)。因为工作干不完。要是干完了我也睡觉的。不得不做的事、想做的事,太多了。还有虽然与工作无关,但我自己想干的事儿也很多,录了很多拳击比赛到现在也没时间看。

导演的工作有多少是喜欢干的,有多少是不想干的?

不想干的活儿,我基本上不干,交给员工,我对他们点头哈腰充满感谢。还有特别不爱干的是整理收据,按月分类,很不喜欢,但必须做。还有就是,收拾这间工作室。再不收拾真的不行了,同样的DVD都有好几个,因为找不到,不如买新的,所以就多了。


但非常有书斋感。

这些书如果读了就好了,但都是放着。

您的书桌像是叫作学习桌的那种学生写作业的。

这是欧洲来的复古家具,现在成了堆东西的,所以看不出是好东西了吧,其实还蛮高级的。


疫情三年,现在看上去是结束了,您觉得我们的现实有什么变化吗?

“线上”成了正常的工作方式。我不喜欢。因为留不下记忆啊。我在线上谈过话的人、见过的人,都在记忆里留存不下来。

从线上画面确实无法飘来空气。

我曾上过线上课程,画面上四十个人的头像,有的不露面,用的是画像(笑),即使上了一年课,也记不住对方,也不知道我自己说的话有多少是传递到了对方那里。所以那一年我上的课,基本没留在记忆里。觉得挺对不起那些学生的。所以能够见面的话我都尽量见。共有空间是很重要的。


疫情期间有很多地方不得不封控,现在虽然结束了,但对于社会心理来说是否有影响?

《怪物》拍的就是这样的现实。虽然企划是在疫情前就有的,但拍出来的正是疫情后的世界。大家都以狭窄的视野看世界,人和人互相不理解而一路向前,这正是现在世界各地在发生的。都认为对方是怪物。


《怪物》剧照


之前读过您和细田守先生的对谈,您说过对人和世界要持肯定的态度?但现在听您说,世界更隔离了。您认为世界会变好吗?

我不认为会变好,但如果绝望就没法创作了。既然在创作,就得相信可能性。我和细田先生对谈应该说的是拍电影不是为了自我表现,而是创造一个公园,让大人孩子都能来玩。


那也是我喜欢他电影的地方。我的电影,不知道孩子们是否能喜欢。所以对观众没有“要这样看电影”的强迫概念,是开放的。


《怪物》剧照


在短视频以及AI盛行的今天,很多人似乎已经不愿意再花2个小时专注去看一部电影了,您的创作会因为这些改变而有所适应吗?或者您会为此做一些调整吗?您会主动去刷短视频或者直播吗?

抖音那样的?我也看的,但我不想去做,那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关于直播,不经过媒介,可以直接听到粉丝的声音,从时代变化来说,如此追求也很正常。现在经常会发生因为中间的媒介传播而被改了原意,然后被扩散、炎上,这样的事我自己也经历了多次。


从这点来说,自己直接发出声音是安全的。但我本身对此没有兴趣。将自己思考的事情通过自己发布出去,不会出现自己已知范围之上的东西,而被采访时,会去思考,自己本来没想到的地方也会浮现,因为是对话,比起自言自语,我更喜欢对话。这是我喜欢的方式。世界越来越多人只管自己发声,我不觉得是好事。


您之后的工作有什么计划呢?如果能说的话。

(笑)不能说。是从这里面发生。从这个书房。

是从这些书籍吗?

不只是书籍,我想做的企划,现在已经有堆成山那么多的资料了。

您的企划是如何开始的?像刚才说的违和感吗?

基本上是的。从违和感开始。然后会立即拿纸笔记下来。


去年东京国际电影节上,看到您在大师班上播放了在台湾的老照片。关于台湾的导演,您喜欢的是侯孝贤和杨德昌是吗?

如果没有见到他们二位,我就不会成为电影导演。

是指看到他们的作品,还是说见到他们本人?

都是。20世纪90年代,我为了拍他俩的纪录片而去了台湾。当时我想,我也要成为电影导演。他们两个人完全是不同的,却都很有意思。



《戏梦人生》海报


那时,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要在日本上映,富士电视台想拍一部侯孝贤来日本时的纪录片,让我去,我就说,这样拍的话就只是电影宣传,当然我也会拍会做,但我希望去台湾拍,然后同时拍杨德昌。所以有了《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与杨德昌》。


《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与杨德昌》海报

现在都是珍贵影像了。

是的,那时杨德昌正拍《恋爱时代》,现场有很多他的弟子。前阵子我去香港参加电影节,现场也有那时的人,现在在当演员。30年过去了,真的非常高兴。我的出发点就是那里。

对中国粉丝有什么想说的吗?

最近知道看了我电影的中国观众挺多的,我很高兴。我见到了贾樟柯、张艺谋、梁朝伟,上次在上海还见到了陈可辛。还去了陈可辛新片现场,见到了章子怡。我很喜欢这些交流,和同时代的亚洲电影人相聚。现在我还没有什么在中国拍片的点子,希望以后有机会实现。

摄影/Leslie Kee

策划/葛海晨

编辑/Timmy

造型/Takafumi Kawasaki

妆发/ Hanjee

采访&撰文/ 杜海玲、礼美

制片/王晓燕、竹村昌宏(@TokyoLady工作室 )

视频撮影/青木渚

编辑助理/王路、段雨

鸣谢/福間美由紀、岡村祥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时尚芭莎

相关新闻

是枝裕和《怪物》:对世界保留答案影视文旅重新出发:从《繁花》看香港的城市名片从心出发,品质求真:古井贡酒的品质探索与品牌信任构建是枝裕和:生活就是这样,千疮百孔之中也会有美丽的瞬间纽约-百慕大8天7晚邮轮:世界最著名的性感粉色沙滩,探索神秘的百慕大群岛, 碧水蓝天珊瑚礁!6-11月出发,8/4有中文导游澳洲推出数字入境旅客卡试点计划,简化入境流程,从新西兰出发的澳航游客最先试用从政策的出发点来理解地产收储历时五年,葛兆光主编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终于出版葛兆光|《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首发招募2024,人形机器人爆发元年?从难点和时机出发聊聊可能性【出租】不期而遇的夏天:多伦多出发1个半小时!湖边“爱的小屋”等你!肖全的西行漫记,从成都出发从家长群里的困惑出发,回答AI学习的四个问题从上海坐公交出发的他,要到漠河了从社区出发,知乎盐言故事的“生态升级”进行时佛州出发的一艘邮轮上百余名乘客和船员感染神秘疾病,重症者吐出蓝色呕吐物!波士顿/昆西出发-白山1日游:​走进迷失河谷的自然奇观,探索溪涧峡谷的鬼斧神工,5-10月 BB1暑假亲子游:多伦多出发90分钟!湖边“爱的小屋”等你:CA最好吃的冰激凌,免费动物园,钓大鱼!6/1和6/2出发!孔明灯一夜游重新出发!最美的夜空,你要来吗?波士顿/昆西出发华盛顿DC赏樱3日游:费城+巴尔的摩 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国会大厦 3/22-4/12 周五 BDC3本周末出发!雪上世界一日游!滑雪胎,马拉雪橇,雪中骑马,体验冬天的乐趣!雪上世界一日游!滑雪胎,马拉雪橇,雪中骑马,体验冬天的乐趣!纽约出发!美国黄石公园旅游最全攻略和十大景点推介:黄石公园、大提顿公园、拱门公园、羚羊彩穴 洛杉矶、旧金山、拉斯维加斯、盐湖城、丹佛出发5/11出发!母亲节专辑!世界十大豪华自助饕餮盛宴!龙虾无限量!生蚝鳕鱼蟹脚无限量!献给母亲最丰盛的豪华午餐!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