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做人,如竹

做人,如竹

6月前


文 | 银秋 · 主播 | 阿成

来源 | 美物计(ID: huanqiukanke)


苏东坡曾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想来定然爱竹成痴,才会宁舍口腹之欲,也要一株翠绿来养身养心。


中国人素爱竹,不但把它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古往今来,赞扬它的诗画更是数不胜数。


板桥画竹,秀劲坚韧,一枝一叶,脉脉含情。


王安石咏竹,说它: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直而有节,瘦而不妖。


竹性本高洁,一身傲骨,宁折不弯;


竹性又潇洒,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游;


偏偏最慷慨亲民也是竹,可为食,可制笛,可做舟,可取薪。


想来如此一生,才不负花中四君子的名号。


初夏,最宜竹林乘凉,做人,亦当如竹如君。




做人如竹,根深叶茂


竹的生长周期很神奇。


虽然扎根需要四年时间,但从第5年开始,它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6周,就能长到15米。


外人只看到它第五年的势如破竹,殊不知在前四年里,它的根系早已深深扎根脚下土壤。


默默无闻,终于换来厚积薄发,哪怕狂风骤雨也无所畏惧。


四年的积累沉淀,足以让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做人如竹,长路漫漫。


总有艰难险阻,荆棘拦路。


请暂且忍耐,勿骄勿躁。


登高路上的所有拦路石,终会成为助你登上天阶的台阶。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静待时机,一飞冲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给自己一点扎根的时间,前路尽是大好河山。




做人如竹,节节登高


竹之生长,不像树木那样躁动。


只在某个新雨初晴的春日,让人恍然惊觉,竹节又多了一个。


竹有节,节节高升。


便总有长辈将饰品制为竹节模样,赠与晚辈,望其步步高升。


而挺秀如竹,尚需一节一升。


做人,更需脚踏实地。


百尺高楼,起于平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无论是生活,亦或是事业,都是一步一步走向更高处。


人生不是大彻大悟,而是边走边悟。


心在路上,行在路上,一路锦绣好景,一程更比一程高。




做人如竹,中通外直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

“莲花乃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这八个字用在竹身上,也恰当合适。


古人称赞竹之七德,其中之一便是: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内空而广,虚怀若谷,恭敬谦逊;


外直而韧,挺拔翠绿,正直有节。


难怪称竹为君子,如此气节,实属独一无二。


做人如竹,傲骨迎风,风雪压枝何曾惧,抖雪伸枝展云天。


任凭世事喧嚣繁杂,内心不忧,则万物明净,心怀美好,则韶光可期。


王阳明曾说: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花根源总在心。”


生命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外修其行,内修其心。


做人,不求声名远扬,但求无愧于心。


如竹一般,临风不曲折,傲立天地间。




做人如竹,不争不抢


《道德经》中说: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天地万物自有其运转规律,不必强求,自有其道,用在竹身上,恰如其分。


幼时观竹 ,实在不喜,既无好颜色用来悦目,又无馥郁香气用以益神。


最后往往选了盛放的鲜花,而将竹弃之不理。


而今年岁渐长,便慢慢觉出竹的这份淡泊。


竹虽无花,却四季常青;


竹虽无香,却可食可用。


竹不争不抢。


冬日百花凋零时,却也是这一方竹林依旧翠绿,傲立于霜雪之中。


原来不争不抢,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若是竹添上繁花与香气,反而过于冗杂,掩盖了其挺拔身姿。


做人亦如此,凡事过于争强好胜,贪多贪足,反而失了本心。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拿得起是小智,放得下,才是大慧。



季羡林曾引用过日本学者岩山三郎的一段话:

“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


西方人喜欢玫瑰,因为它看起来美。


中国人喜欢兰竹,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


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


竹,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弯不阿,不争不抢。


做人当如竹,足矣。


点个在看,共勉。




作者:银秋。来源:美物计(ID: huanqiukanke)。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有书

相关新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