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所大学附属医院的收入领先全国所有大学和医学院?
缘起:好奇与纠偏
医院是为人民服务,但不可否认也有经济因素。
医院的收入不能说明一切,但也不可否认医院的收入一定程度相关于其为人民服务的质和量。
本文毫不鼓励医院创收:首医各个附属医院的收入,既与首医的收入无关,也不会成为首医对医院的任何要求。
那么,为什么还要统计?
第一,好奇而旁观;第二,让一般人知道首医一贯老实吃亏,很多误会或低估首医贡献。
天壤之别:我国独资的穷医院如何赶上美资支持的富医院
在中国经济艰难的1960年成立的首都医科大学(原北京第二医学院),不仅自己努力成长,也与附属医院同心协力、共同成长。二十多个附属医院中个别起步的条件好(如友谊医院),而大多数起点和发展过程都非常艰苦,特别是经费艰难。
例如:从1980年代初到现在,经过四十年的奋斗,安贞医院成为全国在心血管方面专业排名稳定在前三的医院(很多时候在前二)。其收入已经成为全北京医院的第二(第一为协和医院,一种说法是2023年协和医院收入为105亿,同样算法安贞医院为102亿;下表的算法协和为93亿、安贞为78亿,仍是全北京的第一和第二)。
协和与安贞今天的现状来自天壤之别的初始状态。
协和医院为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巨资协助创立、办院条件好很多,一百多年来吸引中国最多的资源、最优秀的医生,长期受各方面关注和支持。
而安贞医院的起步有地方有限经费、用原结核病院遗址非常有限的空间,资源较协和只能说是非常贫乏,而靠北京市的政策支持下广大医务人员含辛茹苦、默默奋斗的结果。
质和量并进的大幅度提升
如果一切正常发展,今后十年内将有多个首医附属医院收入超越协和。当一些平穷的医院、获得国家经费支持很少的医院对社会的回报超越协和,说明首医系统很多医务人员长期含辛茹苦的工作终有好报。
它也说明:不含金调羹、而靠咬紧牙关,也能发展进步。
首医附属医院并非只在量上有很大进步,而且在质上也有很好的提升,例如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呼吸、五官、儿科等多个学科质量在全国第一或前三,而在全国前五、前十的专科就更多。
数据说话
以下表格的数据是2023年收入前100医院,不一定百分之百准确。但如有错误,首医也一样可能算少了。例如,首医的宣武医院肯定超过50,但未出现在该表。
按这一表格的公开数据:
中国大学附属医院收入在前一百的医院数量第一是首都医科大学(7所进入前一百)、第二为北京大学(5所)、第三为中山大学(4所),以3所入围而并列第四的有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附属医院收入总量目前只能估算,附属医院总量缺乏数据,显然有些医院没进前100而没列出数据。但如果按该表,可以有个大体的估计(虽然不够准确,因为都有其他附属医院没有计入。例如首医系统有二十多所一样,在该表只有7所医院。有些其他医学院也有类似情况)。
按该表估计中国大学附属医院收入总量第一也是首都医科大学(390亿)、第二为上海交通大学(343亿)、第三位浙江大学(315亿)、第四为北京大学(289亿)、第五为复旦大学(273亿)、第六为中山大学(269亿)、第七为华中科大(254亿)、第八为郑州大学(219亿)、第九为协和医学院(202亿)。
附录:2023年数据来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