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堪称“大浪淘金”。但淘出来的究竟是真金还是沙石,筛掉的是鱼目还是遗珠,就很难一概而论了。在2009年的高考结束后,一位名叫黄蛉的考生突然名声大噪。但他既不是状元,也并非尖子生,甚至高考作文都只得了6分。不寻常之处在于,黄蛉的高考作文是用古文字写就的。800字的文章中除了使用甲骨文外,还掺杂着金文、小篆,把阅卷老师都看得一头雾水。虽然最终这篇作文仅仅得了6分,但黄蛉剑走偏锋的举动还是让他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甚至得到了名校的青睐。入学四川大学没多久,他就把学校特地为他返聘的教授气到辞职。教授辞职时甚至愤怒地批评黄蛉,根本不适合搞学问。01
1989年,黄蛉出生于四川绵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平时在外地打工。黄蛉从小成绩并不突出,但对古文字有天然的兴趣。这也许是因为他小时候经常在村后的古庙里独自玩耍,看了不少碑文的缘故。但彼时的黄蛉,并未将这种兴趣当作特长,只是常常一个人在纸上写画一些奇怪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是他摹写的古字,有的是他“自创”的新字,尽管没人能看得懂,他却乐在其中。
2008年,黄蛉第一次参加高考后遗憾落榜,随后决定复读。蒲体超是一位语文老师,对古文字非常有研究,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科普一些古文字演变的知识。在他的讲述下,甲骨文就像有灵魂一般生动鲜活,浸透了先人的智慧,也诉说着文明的魅力。蒲老师的一句句无心之语落在黄蛉耳中,如同久旱逢甘霖。他第一次与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逐渐确认,自己一直以来的热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自那之后,黄蛉就经常向蒲老师讨教古文字的问题,课后还买了不少研究古文的书来看,比从前更加痴迷。蒲体超告诉黄蛉:“我们应当知道,每一个汉字出生时的模样。”这句话在黄蛉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坚定了他追寻热爱的念头。可惜,也许正是因为被兴趣占据了太多精力,复读这一年里,黄蛉其他科目的成绩并没有提高。在高考前的一次模拟考试中,黄蛉的成绩只能勉强达到二本线。过不了高考这一关,他该如何继续追寻自己的热爱呢?对自己的成绩并无信心的黄蛉,在走上考场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他听说过,曾有考生用文言文写高考作文,虽然最终成绩不理想,却被名校破格录取了。于是,他也想如此剑走偏锋一回,为自己的热爱找一条出路。阅卷老师看不懂他的“鬼画符”,为公平起见特地找来教授审阅。可阅卷组特殊批改后却发现,黄蛉的作文是严重偏题的,因此只给了他6分。作文马失前蹄,黄蛉一鸣惊人的愿望落了空,他的高考总分也只拿到了428分。查到成绩的黄蛉遗憾之余,更多的是不甘心。事已至此,他无论如何也要冒险再试一次。02
做了一番心理建设之后,黄蛉将自己的甲骨文作文又默写了一遍,发到了网上。不出所料,很快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人一见这篇作文,就认定黄蛉是个怀才不遇的奇才,不该被高考成绩限制了前程。蒲体超老师也是惜才心切,在媒体面前夸赞黄蛉:“短短几十分钟内,能用甲骨文写出八百字作文,黄蛉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这话虽然夸张,但也并非毫无根据。毕竟,当年破译出的甲骨文文字一共一千多个,很多字与现代白话文完全对应不上。黄蛉能在考场上把自己记住的古文字连缀成篇,就足以说明他的确有一定的古文运用能力。但毕竟高考成绩摆在那,作文跑题也是事实,黄蛉自那时起便面临着巨大的争议。后来,黄蛉带着那篇甲骨文作文去自己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拜访了古文教授刘钊。刘钊教授最是爱才,他曾在选拔研究生时,破格录取过一名研究甲骨文的三轮车夫。但见到黄蛉后,刘教授明确地告诉他,目前他研究甲骨文的能力还很初级,使用上也有谬误,远远达不到破格录取的标准。但他也叮嘱黄蛉一定要扎实学习,等到研究生阶段,可以为他留一个推荐位,欢迎他来复旦大学读书。他随后又婉拒了西南财经大学伸出的橄榄枝,因为这所学校并没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此时此刻的黄蛉,还是想要在自己热爱的专业中发光发热。最后,家乡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看中了黄蛉的实力。虽然锦城学院是一所三本院校,但黄蛉凭借在古文字方面的专长,两年后就升入了川大本部,成为一名985院校的学生。以他高考428分的成绩,能博取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意外之喜。而川大对黄蛉又是分外重视,为了这位奇才,学校特地返聘了已经退休的老教授何崝对他进行一对一教学。03
刚认识黄蛉的时候,黄蛉就跟他说自己最爱的书《文心雕龙》,还得意地表示自己都能看懂。中文系的学生一定知道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有多么重的分量,但也一定知道,这本书与甲骨文毫无干系。《文心雕龙》是南朝刘勰所著的文评类书籍,在文学理论界地位卓然,是一部精炼的文学批评专著。但何崝教授的研究领域是先秦文献与古文字,与这本书的关系极为薄弱。在教授看来,黄蛉提起这本书,不仅是拙劣的掉书袋之举,还班门弄斧而不自知,给何崝留下了很糟糕的印象。在随后的学习期间,黄蛉也是错漏百出。嘴上说着对甲骨文多么感兴趣,但真正需要潜心攻读文献时,学习态度却非常不端正。何崝教授的失望一日日积累,终于有一天向学校递交了辞呈。他评价道,黄蛉为人浮躁,基本功不扎实,根本不适合搞学问。就这样,黄蛉的特殊待遇被收回。他随后转入了川大的历史文化学院,和一众同学们一起学习。但更令人痛心的是,被何崝教授泼了冷水之后,黄蛉并没有醒悟。这些年来,黄蛉尝到了哗众取宠的甜头,也吃够了籍籍无名的苦头,心思逐渐飘飘然。他将幼年对古文字的热情抛之脑后,把甲骨文当成了自己沽名钓誉的工具,也对知识失去了敬畏心。被虚荣心冲昏了头脑的黄蛉,不再想着在古文字界有所建树,而是想着老老实实把文凭混到手,逐渐泯然众人。这件事当中,最让人惋惜的并非黄蛉“伤仲永”的结局,因为这一步步都是他自己的选择。真正可惜的是,黄蛉曾经凭借热爱得到了无数教育资源的偏爱,已经站到了更大的平台上去学习。就算没有天资,他也完全有可能靠着勤勉学习,取得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古文字界做出自己的贡献。可是,黄蛉却半路迷失、自毁长城,将这些优待尽数浪费,也背刺了无数人追求的“教育公平”。高考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名利场,而是一场万千学子之间相对公平的较量。的确,高考无法决定人的一生,但它绝对是人生中磨砺心智和认识自我的重要一关。在当今这个时代,信息壁垒被逐层打破,天才越来越少见,奇才更是难求。要问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而世间大多数成功者,都坚信自己原本就是普通人。他们凭借的不是天赋异禀,也非剑走偏锋,而是靠着一颗平常心。脚踏实地地求学,勤勉自持地奋斗,在枯燥的生活中也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花路。也许普通人的经历不会被世人称道,但把自己的生活雕琢得越来越好,怎么不算一种成功呢?阿呆爸:一个80后奶爸,真实育娃,洞察生活。大宝阿呆7岁幼儿园大班,二宝快1岁了。我的个人微信号:adaiba1314,公众号:阿呆爸育儿(adaibaba520)。
科普绘本《科学小火车》
更多精品图书、杂志 请进
▍往期回顾
费曼:诞生天才的土壤是自由与兴趣
美国为什么不愿意给天才儿童花钱?
美国传奇高中创校校长:我们需要一所学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怀
世间哪有那么多天才,还不都是孤独地翻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