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以核为主”,中国潜艇部队为何又同时发布最强常规潜艇?
作者:
来源:
在不久前的解放军潜艇部队成立70周年的宣传专辑中,一名潜艇指挥官在接受采访时用八个字对解放军潜艇部队的发展做了总结:“核常兼备、以核为主”。这引起了外界对于中国核潜艇部队将开始“下饺子”。但与此同时,“人民海军”官方账号发布的宣传视频中,却首次出现了带着“蘑菇头”的最新039C型常规潜艇的画面。
这些官方视频中看似矛盾的宣传重点,到底包含什么样的信息?
先看解放军潜艇部队的“以核为主”到底是怎么回事。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分析称,长期以来,因为中国在潜艇研发上进度缓慢,加上中国海军多年来一直以近海防御为主要战略任务,潜艇部队的主要装备建设思路是“以常为主”,即以常规动力潜艇为主,核潜艇不占主导地位。
但与常规潜艇相比,核潜艇静音好、续航长、潜深大、航速快,而且战略核潜艇能发挥重要的水下核威慑作用,是构建“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冷战时形成的核战“互相保证毁灭”的逻辑可能被颠覆,大国正转向先发性地摧毁对方所有或绝大部分进攻能力的战略。这样的态势下,由核潜艇搭载的海基潜射弹道导弹长期随艇游弋于深海,比起陆基、空基两种核打击方式,具备隐蔽性好、机动性强等特点,在发动有效核反击方面变得愈发有价值。
因此该报道认为,解放军主动释放潜艇战略从“以常为主”,转向“核常兼备、以核为主”,说明中国核潜艇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和可靠度,能够批量生产,未来装备的生产制造和潜艇部队的战法训练都将转向以核潜艇为主。
报道猜测,中国核潜艇很快要“下饺子”,而且在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中国的核潜艇巡航将会更常态化,并且从攻击型核潜艇常态化巡航,迈向战略核潜艇常态化巡航,以及战略核潜艇带弹巡航,也就是进入战备值班状态。
美国《华尔街日报》去年也承认“美国潜艇全面碾压中国的时代即将结束”,报道称,中国在潜艇技术和海底探测能力方面取得进步,正在缩小中美水下战力的主要差距,对美国为应对潜在的台海冲突而制定的军事计划产生了重大影响。
根据五角大楼发布的最新“中国军力报告”,解放军潜艇部队拥有60艘潜艇,其中常规潜艇48艘、攻击核潜艇6艘、战略核潜艇6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攻击核潜艇与战略核潜艇的比例与美国海军的组成非常不同。美国现有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和约50艘攻击核潜艇(包括洛杉矶级、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
美国攻击核潜艇的主要任务包括以1比1比例为出海战备巡逻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提供护航、为航母打击群提供水下掩护,以及追踪中俄战略核潜艇。西方分析家认为,受限于数量和技术水平依然有限,中国攻击核潜艇的任务可能要简单得多,主要负责中近海水下巡逻,并开始为航母提供掩护。
事实上,翻开中国海域海底地形图就能看出,中国近海海域其实并不利于大型潜艇活动。渤海、黄海、东海三大海域几乎都位于大陆架上,大部分区域深度不到200米。其中渤海平均水深约18米、黄海平均水深44米,虽然东海平均水深达到349米,但附近密布美国和日本反潜监测网络。
对于中国近海的大面积浅海海域而言,排水量动辄6000吨往上的核潜艇不但无法发挥潜深大的优点,而且水下机动的限制很多,也很难有机会高速航行。再加上核潜艇的噪音水平整体比常规潜艇更大,因此在中国近海活动的潜艇,其实采用常规动力更合适。
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次亮相的039C型常规潜艇,显然也证明了它的未来部署环境。该潜艇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俗称“蘑菇头”的特殊指挥台围壳设计,类似设计之前也被瑞典的A26常规潜艇采用。
美国《海军新闻》网站认为,该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潜艇水下航行时的噪音,并抑制靠近水面状态航行时的雷达反射。值得注意的是,A26潜艇的预定作战环境就是密布群岛的浅海复杂环境,因此039C型潜艇选择类似的设计,显示它的主要部署海域应该仍是环境复杂的中国近海。
而南海的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这里堪称是核潜艇的乐园。外界此前认为,随着中国潜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中国战略核潜艇将依托南海堡垒区,携带潜射洲际导弹执行战略巡逻任务。考虑到附近也是美国核潜艇的主要活动区域——之前美国海狼级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撞上海底山脉,就是很好的证据,因此这里活动的中国战略核潜艇也需要自己的攻击核潜艇提供掩护。
总之,笔者认为,解放军潜艇部队官宣的“核常兼备、以核为主”,代表潜艇部队将进一步走向蓝水大洋,但对于中国周边的特殊海域环境,也需要更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提供保护。中国这种根据实际需要统筹部署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的做法,实际作战效果要远高于美国自以为傲的全核动力潜艇部队。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分享到群聊或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