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老外拍摄图流出,给世界来点小震撼
你印象中的黄土高原是什么样呢?是黄沙漫天,还是大风从坡上刮过?
你知道这个曾被联合国认为是无法被治理的地区如今变成什么样了吗?
黄土高原的林草植被覆盖率超67%,是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山河易容,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让黄土高原重披绿色。黄土高原上,那曾经漫天飞沙的的萧瑟场景,已经成为历史。
前段时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照片,标题是——
外国人也在黄土高原了,学咱们咋变绿的。
图源:小红书
照片上正在微笑比耶的都是外国人,原本大家以为这是新闻图,后来发现发布照片的网友就是参观活动的组织者,他说这些外国人都是一带一路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人员,是来黄土高原学习的。
而这张照片所在的地方,陕西长武王东沟,甚至并不是景区,只是普通农民家门口的沟壑。
大家可能对这个地方并不熟悉,但长武科研基地在黄土高原的治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1984年春,当时还是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的李振声就曾说:“长武的今天就是黄土高原的明天。”
而如今我们看到的长武王东沟,仅仅是普通居民家门口的风景,就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黄土高原几十年治理成果的缩影。
这个变化究竟多大?
有网友给出个了贴切的评论——好像祖传的秃顶突然长毛了。
没错,我们印象中的黄土高原总是风沙漫天、一眼望去全是黄土。它似乎是天然就存在的一道黄色的屏障,无法被治理,也很难被适应。
但其实,最初的黄土高原不是这样的。黄土高原原本也曾是一片沃土。我们都知道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善于农耕的周人早在《诗经》中就曾称赞黄土高原:“周原膴膴,堇荼如饴”。那时的黄土高原很平坦,原始植被也并未遭到破坏,更没有后来的水土流失的问题出现,也正因如此才形成了有利文明发展的地理环境,中华民族也才得以发展。
但为什么曾经的沃土会变成后来的黄土呢?这里有两部分原因。
首要的是地理原因,黄土高原因何形成的说法很多,包括风成说、水成说、残积说和多种成因说等多种学说,但影响最大拥护者最多的是风成说。
板块运动使得青藏高原不断抬升,来自印度洋方向的季风及水汽便无法进入内陆地区,大面积的沙漠开始出现。与此同时,欧亚大陆内部干旱地区的风沙,由荒漠地区强大的反气旋(高压)风从中部吹向外围,把大量的黄土物质吹到周围的草原地带,逐渐堆积而形成的,故称荒漠黄土。
又因为大风吹来的黄土十分脆弱,那些堆积起来的土体十分疏松,孔隙度大,一遇到水便会迅速分散,就会造成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
再加上各种暴雨的影响,一般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水土流失也更为严重。于是经年累月,黄土高原上的万千河谷就此形成。
也正是由于风成说受众最多,外媒也将黄土高原评价为“大风吹来的黄土高原”。
除此之外,黄土高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人为原因影响。由于长安曾一度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中心,人口激增便导致人类对自然生态的需求迅速增加。比如统治者要修建宫殿,越来越多的人民要开垦土地生活,黄土高原原本的植被也由此受到了破坏。
此外,根据专家的研究,汉唐长安城都是都城,都城中宫殿的修筑,需用相当的材木。而由于当时石炭还没有被发现和使用,汉唐两代的日常生活炊膳和取暖就需要伐木烧炭,汉唐长安城中人口众多,木炭的消耗量应该是很大的。唐代后期,长安城中宫殿建筑所需的材木曾经远取于其他州,这说明秦岭山中已经没有巨大的材木了。
而无论是地理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所导向的结果就只有一个——曾经植被茂密的黄土高坡,那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最终变成了黄沙一片的黄土高原。
1956年,毛主席提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由此开启了新中国绿化事业的征程,而这不仅是为了治理黄土高原本身,更是一场对中华民族文化起点的复兴。
想要治理黄土高坡并非易事,特别是这历经了无数年形成的自然景观很难迅速得到改善,这注定是一场接力赛,参与者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黄土高坡的治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飞播造林。飞播造林是模拟天然下种成林的机械造林方法。优势是省时、省工、成本低,传播面积广,特别适合人烟稀少或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陕西省是全国开展飞机播种造林试验最早的15个省、市、自治区之一。我国从1958年就开始进行飞播造林的试验,试验种子为沙蒿、柠条、草木樨,播区面积超过31万亩。
当时的中国邮政还发布过飞播造林的邮票,可见“绿化祖国”的口号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这绝对不止是属于一个地区的回忆。在讨论黄土高原治理的帖子下面,就有很多网友回忆小时候看到盘旋在山顶的飞机的过往。他们说当时的自己并不知道那些飞机是干嘛的,是爸爸妈妈说飞机在播种。
而那些播下的种子,也有很多是从五湖四海搜集来的。不少人小的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是赵德明的《种子》。
还有人被学校要求要撸草籽。当时的他们对这课文讲的东西一知半解,对自己做的事也仅仅认为是学校的安排。直到多年之后的现在被回旋镖击中,才知道课文究竟讲了什么,才知道自己在那一刻是真的参加了祖国的建设。
而今我国飞播造林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可以选择甚至改良种子的状态。比如黄土沟壑区常见的植物是油松和侧柏,飞播造林会选这些种子因为重量足够大,可以保证下落时更顺利地落入泥土中。此外,它们的种子也经过特殊处理去除了表面的胶质,以便可以更好地发芽。
但当然,飞播会受到季节、天气的影响,所以人工种植的培育也很重要。比如油松会先在田里被培育好后,再被人工移植到黄土高原上。
这就应该算是精细化种植了。在一部1995年拍摄的纪录片里,导演就记录下了当时的居民栽种树苗的过程。那影片画质很低,但我们依然能看到百姓们热情地投入状态。它在解释着这样一个事实。改善黄土高坡的自然环境,不是只靠政府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代人的坚持和奋斗。
而植物也不是只要活下来就可以的,实际上,只有经过几代植物的繁衍,当地的生态才能逐渐稳定下来。而想要完成这件事,就绝对不能靠天吃饭,而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
黄土高原最需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有两个问题,一是水土流失。1952年毛主席曾对黄河进行过实地考察,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的伟大号召。后来这句话就成为了动员和激励几代人治理黄河的响亮口号。
壶口瀑布是黄河最壮观的景观之一,但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又因为长期的陡坡开垦、过度砍伐导致植被被破坏,想要解决水土流失,就要在悬崖种植树木。
每年到了植树的季节,壶口瀑布的悬崖边就会上演惊险的一幕。人们必须要背着树苗和工具,抓着绳索一点点往下挪,然后将树苗种到壶口瀑布的悬崖上。
延安有一支坚持了17年悬崖种树的种树队,王小红是其中一名种树人。他最开始种树只是为了打工赚钱,后来又觉得看着黄河一点点变绿很有成就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
悬崖种树很危险,山崖上的碎石和松土实在太多,一脚踩空就面临生命的危险,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捆在腰间的绳索。
但就是大着胆子下到了悬崖,想要种树苗也一点都不简单。因为悬崖峭壁留不住土,种树人必须要先垒出鱼鳞坑,然后把山下的土运上来,方便植物更好的生长,还要引水浇灌。把树苗种上了还不算完,要确保存活三个月才能保证树苗真正的移植成功。
王小红和他的团队就在悬崖上17年来造林5000多亩。
如此多年,壶口瀑布的水质变清了。今年初,有网友拍到了清澈的黄河水,感叹黄河的变化。而这变化从来都不是“靠天吃饭”,而是绿化人的一点点努力汇聚而成的。
当地人还通过旱作梯田,将倾斜的山坡做成了台阶状,那些斜坡也被当地人就地取材做成淤地坝。这样下雨后,沟内就可以淤积水土,逐渐成为平整的土地。
也因为这些层出不穷的治理手段,黄土高原的土地一点点地变了色,水土流失的状况逐渐得到了控制,黄土高原的黄河泥沙量相比新中国成立时更是少了85%以上。
然而上面提到的“被风吹来的黄土高原”,仅仅凭借当地的治理显然是不够的。黄土高原面临的另一个亟待治理的问题就是毛乌素沙漠的风沙冲刷。
与黄土高原一线之隔的毛乌素沙漠在榆林长城一线以北,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沙尘暴受季风影响,会向南侵袭,想要治理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就是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更是历经了几代人的奋斗。他们将青春、希望、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片沙漠里,沙漠能埋葬一切,却无法阻挡治沙人改善环境的信念。
毛乌素沙漠的治沙英雄郭成旺,一家四代植树种草40多年。1974年开始郭成旺担任村里的大队林场场长兼护林员,可是面对毛乌素沙漠严峻的生态环境,有什么林可护呢?郭成旺说,当时的风沙大到会把庄稼的犁沟全埋了,犁也犁不成。儿媳妇坐月子,方圆几里地都找不到做一顿饭的几根柴禾。
57岁的郭成旺于是萌生了种树治沙的念头 。他承包了4.5万亩沙地,贷款买了树苗,带着全家人开始治沙。一开始他们还住在村里,每天来回走4个小时种树,全家人带着树苗、干粮,一干就是一天。
但沙漠里种树真的很难,第一批一根树苗都没有活,郭成旺就卖了家里的猪,第二年继续种,结果只活了一棵。但就是这一棵的希望激励着他,郭成旺并没有放弃治沙这条路。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他全家搬进了沙漠,方圆几公里,他成为了沙漠唯一的住户,这一住就是30多年。
郭家的“种树治沙”是家族接力式的。郭建军是郭成旺的孙子,15岁开始就跟着爷爷种树。杨树的寿命只有三四十年,想要沙漠长青,就要不断优化树种。郭成旺老了,种树的担子就落到郭建军的身上。后来郭建军的儿子、女儿也成长起来,女儿巡山种树,儿子学习治理荒漠。
大家都说郭成旺是“愚公式”种树,其实在毛乌素沙漠种树治沙,如果没有“愚公式”的传承,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只有时间是治沙的关键,只有耐心才能改变环境。
这可能也是外国人想不明白中国怎么会治好沙的原因,他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一个家族几代扎根一个地方,为什么子孙后辈会愿意接过上一辈的接力棒,依旧在做治沙这一件事。
这就是中国人对家乡土地的热爱。
而像郭成旺这样的人,在毛乌素沙漠并不少见。1949年出生的牛玉琴85年承包了万亩荒沙造林。当时榆林的林草覆盖率只有0.9%,牛玉琴所在的金鸡沙村更是沙患的重灾区。当地的风沙非常大,经常风刮一夜,门口就堆起沙门槛,早上起来连门都推不开。
也正是由于金鸡沙村的风沙很严重,附近的庄稼也很难捉苗。为了让自己有地可种,牛玉琴就开始和丈夫治沙造林。她卖掉了家里所有之前的东西,都换成了树苗,村里人说她是“疯婆娘”,这两口子也不在乎,还专门去和县林业局的人学技术,用人背驴驼的方式从十几里外挑水浇树,把树苗都栽上。
最难的时候,牛玉琴的丈夫得病住院,她要照顾丈夫,自己身体也不好。但为了不耽误栽树季节,愣是在阑尾炎手术结束5天后就回到了村里。她和丈夫就靠着相互打针,彼此鼓劲,愣是完成了当年6000亩的造林种草任务。
后来,牛玉琴的丈夫骨癌去世了,她没有停止他们共同的治沙事业,只是随身带着丈夫送给她的铜铃。再后来牛玉琴的儿子也开始接受她的治沙事业,钻研治沙育林技术,开始尝试建立属于沙地的“生态图谱”。让牛玉琴治理地区的树种,从4种发展到近20多种,也让沙地开始出现野生动物的身影。
早在电影《流浪地球》上映时就有网友说,这是只有中国人会讲述的故事。因为我们永远记得自己的根。所以,《流浪地球》里的人类要带着地球离开,愚公移山里的愚公要祖祖辈辈挖山也不离开。
这些在当地治沙的人民又何尝不知道,倾注自己一生去做这件事也未必能看到成果。但人不只是活自己,他们为子孙,为未来做出的努力,也终于在几十年后看到了回报。
其实,对黄土高原的变化感受最深的,正是那听着听着《黄土高坡》长大的一代。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会晒出自己去旅游时偶然拍的照片,感叹黄土高原早就变了模样。
维基百科上黄土高原的照片还是之前一片黄沙的样子,让人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黄土高原的变化。
而中国治理黄土高原的方法也早就成为了外国人重点研究的对象,他们好奇中国是怎么做到的。然而方法总是可以被总结、归纳的,那些方法说起来也不复杂,书本上写的,论文里研究的已经有很多了。
但问题是,哪里能找到那些实现方法的人。
那些不知道能否成功却依旧把人生献给治沙事业的人;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把树苗种上悬崖的人;那些将无数树种播撒向荒漠的人;那些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捡种子并交给老师的人……
他们没有看过那些论文,没有研究过那些理论——但就是这些人,他们做到了,他们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改变了黄土高原,让这片漫天黄沙的土地重回绿色世界。
让华夏文明的起源,再次焕发新的生机。我们的华夏文明原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周而复始。
我们华夏的文明,本来就是绿色的文明啊。
23 / Jul / 2024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飚
微博:视觉志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来微博找小视玩呀~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