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美国马里兰大学对朱令中毒的研究:凶手一定要致朱令于死地!凶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美国马里兰大学对朱令中毒的研究:凶手一定要致朱令于死地!凶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年前

朱令已去,悬案仍在。

因为朱令案的特殊性,有关文章广为流传,或许对受害者及家属多少会有所帮助。这样也算略尽绵薄之力,同时也便于广大网友查阅。

至于文中所述内容的真实性,以及对案件的理解,大家见仁见智,请自行判断。

来源:凤凰网
转载自:陌上美国

下面是2023年12月31日,发布于凤凰网的一篇文章,发布者为“陌上美国”(账号认证为“客观、快捷的美国时评和生活资讯”)

文中介绍了马里兰大学实验室通过朱令的头发,运用激光和质谱联合分析法研究得出的朱令中毒情况。

原文如下:

美国马里兰大学实验室2018年在法医科学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朱令铊中毒的科学论文。

没想到国际上还有如此详细的科学研究,并且已经发表多年了。

这篇论文指出,朱令存在高达几十次(有人认为是25次),或者长达4个月之久的反复中毒。



这说明凶手致朱令于死地的决心,根本不是什么只想让她轻度中毒后休学的说法。

这也佐证了两点:首先,只有与朱令每天接触的人才有可能行凶;另外就是该人必须可以非常方便地接触到铊盐。

因为朱令在清华上学,极端的情况,比如在家里被下毒的可能都可以排除,也可以排除她当时的清华男友。

我们大概率可以锁定同宿舍的同学,而孙某又是其中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盐的人。

在此可以看出,有关方面是何等的荒唐,他们不仅对铊盐管理不善,事发后还百般不承担责任。

当时相关医院的处理也差劲,我在美国行医的主治医生朋友说,这种误诊,在美国如果是医生的责任会导致给病人巨额赔偿。

我们虽然不能排除室友集体作案这种可能,但是集体作案的风险很高,因为很容易被侦破。

在嫌疑人保护自己的博弈中,GA如果分开审查,单个嫌疑人很难长期攻守同盟,尤其考虑涉事的是20来岁、涉世不深的在校学生。

这可不是什么刑讯逼供的问题,为存在科学基础的刑侦手段,可参考博弈论的Prisoner's dilemma。

我通读了这篇马里兰大学论文,图表部分手机上看不见,他们应用的是激光和质谱的联合分析方法。

他们只用了几根头发,就得出了这个宏大的结论。

使用头发的优点,也在他们的论文中谈及:

“重金属沿着毛发轴的分布剖面通常与该元素的剂量和暴露时间相关良好,因此代表了一个长期记录,不受后续体内平衡或排泄的影响。”

在重金属摄入后,随着头发的生长,它们在头发茎杆和末端的分布不同,科学家可以根据这些判断中毒的次数或频率。

我没有找到具体25次的数字,难道是通过计算质谱上的峰数后得出的结论?

问题是多大峰才能算一次投毒。通常不同的质谱峰代表不同的成分,但是论文中肯定了长达4个月的重复中毒。

我们明白中毒与投毒存在区别,但是朱令体内的铊是外人投的。论文作者使用的是“repeated exposure to thallium”,就是外人或她自己多次暴露在铊盐中。

我们可以比较大胆地推论朱令体内的铊来自投毒,她不存在自己多次服毒的可能,也没看到她需要做实验而暴露在铊盐的环境中。

这是ChatGPT翻译的论文摘要,Sam Altman的公司真是厉害,只需要我改几个字:

“重金属对人类构成重大的致病和致死威胁,既涉及急性暴露也涉及慢性接触。

一些有毒效应常常延迟表现,而重金属中毒引起的广谱症状可能会使临床诊断变得困难,当它牵涉到犯罪时,会使法庭调查变得更为复杂。

为了调查中国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一起铊中毒案的原始中毒过程,采用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来分析受害者在中毒前、中毒期间和中毒后的几根头发

对大约7厘米长的一根头发进行剥蚀线扫描,显示出大约4个月的铊反复暴露朝末端近的剂量和频率增加,而对大约0.7厘米长的头发进行扫描,显示出大约2周内持续摄入大剂量的铊并伴有铅的含量增加。

通过保留相同的纵向分布剖面来确认铊的内源性来源,但由于头发分析固有的局限性无法明确确定铅的来源,以区分摄入的铅和外源性污染物。

分析头发中的总铊分布剖面表明了慢性和急性铊暴露这与受害者经历的一系列症状的顺序呈现密切相关。

将时间分辨的铊峰值与症状对齐还为不同中毒阶段的可能暴露途径提供了线索。

这项工作展示了使用单根头发的LA-ICP-MS分析能力,以重建一起长期且复杂的重金属中毒案,并强调了在可疑重金属中毒的法医调查中评估多种元素的必要性。

论文的结论部分,更指包括铅在内的多种金属中毒的可能性:

“基于主要通过对两根头发进行的LA-ICP-MS分析,我们已经重建了一个未解决的冷血案中毒事件的时间线,这与受害者最初的症状相吻合。

结果还揭示了一个以前未知的慢性中毒时期其中铊暴露不规律,并可能涉及另一种重金属(铅),这提供了有关不同中毒阶段可能暴露途径的线索。未来的工作可能包括分析其他头发以进一步调查。” 

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最可能就是化学系的人干的,贝志城那北大力学系毛小子的嫌疑基本为0。

网上什么“北大热心的中学同学贝志城投毒了清华的女学生”,这简直是满嘴荒唐言。

贝志城在匆忙中写信,虽然被当英文翻译的妈妈和美国使馆的人看过,出点语法错误算什么?

贝志城从协和得到了病历,病历是详细描述病情的,说的是整个检查的实情。贝志诚选择重点报告那些阳性的结果和体征是他的聪明所在,医生也是重点关注那些阳性结果。

这方面我有经验,在华大没有少听大内科的临床病理讨论会,目睹过阿肯森教授的精湛医术。

北京协和当时的鉴定是诊断待查,没有怀疑铊中毒,请求国际会诊,这是很简单的医学实践问题。

最核心的是贝志城在那几年内只见过朱令一次,而朱令是多次中毒。

贝志城是北大的,根据清华校友在美国HYPSM五大名校家长群里的留言,当年男生去清华见女生,只能在楼下喊女朋友的名字,他们根本不可能直接去女生宿舍。因此,外校跟化学毫无关系的人怎么可能多次下毒?

消息说澳洲华人还在请愿中,这个,值得支持!


李健曾发文表示
希望朱令案能水落石出

回忆起与朱令共度的时光,同为清华校友的着名歌手李健感慨万千。

他曾发文回忆道:

“朱令,在清华时曾和她上了一年多的音乐课,记忆中的她是很清秀的,真希望有一天这件事水落石出。”

这不仅是对朱令才华的肯定,更是对她人生遭遇的深深同情。


认识"铊"这种元素

来源:扬子名医团

铊(TI)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铊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原子核里面有81个质子,原子量是204。主要以硫化铊和铊铜矿等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铊具有一系列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工业、电子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但是,铊还具有剧毒性,长期接触或吸入铊会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如神经系统损伤、造血系统损伤、肾脏和肝脏损害等。

铊(TI)金属非常软,可延展性很高,在室温下可以用刀切割,具有金属光泽,但在接触空气之后,会变为蓝灰色,与铅相似。

长期置于空气中的铊会形成厚厚的氧化表层。要保存它的光泽,可以将其浸泡在油里。当接触水后,会形成氢氧化铊。

 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铊及其化合物都具有毒性,在处理时的安全措施需格外严格。迄今已有多件因铊中毒而死亡的案例。

铊需避免与皮肤接触,而在熔化铊金属时,也需保证充分的通风。

铊化合物的水溶性高,可以轻易透过皮肤吸收。

通过熔炼金属矿石、采矿、水泥生产和以煤炭为主的矿物燃烧,铊也可被释放到生活环境中。

铊常和某些金属共生,高温熔炼时,铊的蒸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

根据国外相关标准,铊的允许暴露限值为平均8小时内每平方米不超过0.1毫克。经皮肤进入体内的铊可以超过经呼吸吸收的量。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一部侦探小说《白马酒店》(The Pale Horse)中就曾有这样的情节,最后揭穿了真凶的作案手法 —— 一种名为“铊”的金属元素。

小说中有关铊毒症状的描写非常精准,中毒的病患会感到乏力、刺痛、呕吐、“头发一把一把地连根脱落”、“头发被拔掉也不痛”。

总之,这种无色无味、作用缓慢、对成年人致死剂量为800毫克的毒素,常常被误诊为发烧或其他的疾病,导致耽误治疗。

铊中毒如何治疗?

铊中毒一旦发生,会长时间毒害人体机能,而且非常难以诊断,因此也难以救治。

铊中毒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铊中毒一般在误服铊及铊盐时发生,而慢性铊中毒是由于铊富集在动植物体内,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或是由于职业原因使铊进入人体,而导致中毒。

急性和慢性铊中毒的症状类似,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肢端异常,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四肢麻木、肢体疼痛、肌无力,严重者会出现脱发、昏迷、失明,甚至导致死亡。

急性铊中毒目前没有专门的特效解毒药物,但可以尽早使用比如普鲁士蓝联合血液净化的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治疗。

治疗原则是尽早清除毒物、减少毒物吸收,及时清除体内的铊以减少消化道铊化合物的吸收;如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其他器官功能损害时,及时给予神经营养、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

铊中毒的作用机制复杂,有多种学说,至今尚未阐明。

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等专家联合撰写《中国急性铊中毒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以急性铊中毒早期诊断和救治流程为重点,推进急性铊中毒的规范化诊治。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铊中毒? 

铊属于被国家严格管制的化学物质,人们在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化学商店中也买不到。

铊能形成很多化合物,如碳酸铊、硫酸铊、硝酸铊、碘化铊等,前三种盐类的水溶性很好,无异味、无色、剧毒,曾用来当作杀鼠药及脱毛剂,许多国家现在已限制或禁止使用,但有一些国家仍在使用。这种用途的铊可直接污染环境,人体也可能因接触铊而受到伤害。

有专家发文介绍,在我国,铊中毒的已知途径有如下四类:

一是因采集和加工含有铊的矿(汞矿),在含铊的矿渣上面覆土造地种菜。遇干旱年景,地下水透过矿渣层被卷心菜类根系较长的蔬菜大量吸收,人们吃了大量含铊的蔬菜引起铊中毒而造成局限性地方病。

二是在高温加工铊盐的生产环境中,在毫无防护设备的条件下徒手作业,大量吸入含铊蒸汽。

三是将铊盐当作食盐误服。

四是作为可能谋害他人的手段。

对于铊中毒的防范,专家指出,普通人群生活中接触铊的机会比较少,但在一些生产一线的工人,在接触铊时,需要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工具。

此外就是避免铊污染,在一些矿区种植食用蔬菜注意有害物质的富集。

生活中误把铊盐当做食盐误服的案例也有,因此如果生活工作中有接触铊盐,不要乱放、混放,更不要食用非国家专卖的食盐。

对于利用铊中毒犯罪的风险也要提高警惕。




北京警方十年前回应朱令案
称物证灭失,办案未受干扰

朱令案历时多年未能侦破,媒体报道和外界的关注讨论也一直未停。
2013年,北京警方曾发布通报称,认定有投毒犯罪事实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依法立案侦查,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

专案组根据朱令的日常活动情况,深入调查走访了130余名相关人员,并对北京市经营、使用铊盐的全部100余家单位开展工作。

因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精神,警方将有关工作情况向其家属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报请政府协调学校和社会相关单位为其支付医疗费用,予以生活补偿。

当时,北京警方曾表示:

“工作中,专案组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公安机关和侦查人员对所有的刑事案件特别是严重侵害公民生命安全的案件,都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开展侦破工作,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

但也确有一些案件受侦办条件限制,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素,最终无法侦破。”

警方称,对此,也希望社会公众能够理性客观看待,尊重侦查工作规律,理解支持公安机关依法办案。


END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不代表本站立场。



靠谱英语——助你知世界,学英语!


给你带来最新双语国际趣闻时讯

出国必备英语知识和学习技巧

&育儿心得和留学资讯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靠谱英语

相关新闻

最新!通缉令来了!刺伤美国四名大学教师的中国凶手照片曝光被AI淘汰的专业,出现了!百年大学宣布:这两个专业不再招生,正式进入取消程序一个神奇的美国网站!年赚10亿刀!出国一定要记住个这网站,有用!美国同城分类信息网us58.com多喝咖啡对皮肤不好?!最新研究:较高的咖啡、猪肉摄入量与皮肤老化风险升高密切相关,而油性鱼类摄入量增加有利于降低皮肤老化风险春天的最后两周,一定要搭上补钙长个的末班车!南北通吃的碳水之王,这么做更有营养再现朱令案!湘潭大学学生疑遭室友投毒身亡,凶手比孙维更残忍!骄傲!新西兰再登世界之最,领先澳洲、美国和加拿大!网友:“心服口服!”这十个地方,你一定要去!美国专家:华人这种托运行李的方式特别安全!一定要学起来!美国最新研究:选对专业,读个社区学院也比藤校挣得多!曝光:这种"超级鱼油"竟然对身体有这惊人的改变!事关健康,你一定要看!夏日将至,这两种水果可抵抗紫外线所引发的皮肤老化!南大医学院最新研究:葡萄、蓝莓中的天然成分白藜芦醇对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美国CDC更新:新冠所致死亡的最新变化。主要是这个人群,有5个特点!2元/瓶,农夫山泉纯净水已开卖,钟睒睒曾称纯净水对人的健康无益!激战“瓶中水”,送水站老板:娃哈哈这两个月订的人不少学生最幸福的美国大学Top 10!两所藤校上榜,每天被快乐包围……今天,外媒扒出孙维近照,还把她家底翻了个遍!朱令没等到的答案,他们仍在追问通缉令来了!刺伤美国四名公民的中国凶手照片曝光!美媒追问,外交部正式回应...被领导嫌弃的5个征兆!(一定要知道!)两个老头的“决斗”!美国大选辩论正面交锋 ,拜登、川普敲定日程深度: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新含义!出国留学一定要关注这两个公众号!BPHO开始报名!从小白到前2%超级金奖,这份四个月的备赛计划一定要收下!早于美国!全球首个每周注射一次的胰岛素在中国获批突发!美国四名大学教师在中国被刺伤,凶手是55岁大爷!中国外交部回应...突发!美国四名大学教师在中国被刺伤,凶手是55岁大爷!外交部回应美媒追问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