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嗅到了什么?
上市公司中的炒股大户——云南白药近日在其公告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中披露,在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的原则下,公司已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并计划于2024年不再开展二级市场证券投资业务。
根据云南白药年报,2021年该公司因权益投资失利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19.29亿元,亏掉了前三年赚来的大部分投资收益。随后公司称,将逐步减仓,不继续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前往云南白药调研的机构来自阿布扎比投资局,这是一家全球性投资机构,其使命是将阿联酋国有资产进行谨慎投资,创造长期价值。那么,中东资本是否会入局云南白药呢?
云南白药近日接受阿布扎比投资局调研时正式宣布,截至2023年9月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87亿元,较去年初下降88.13%。主要原因是三季度处置了公司持有的全部小米集团股票(股票代码:HK.01810)及部分基金投资。
云南白药表示,在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的原则下,公司已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级市场证券投资,并计划于2024年不再开展二级市场证券投资业务。
云南白药还表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91.6%、89.13%、73.22%和90.37%,各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38.32亿元、49.17亿元、20.53亿元和27.12亿元。公司近年来的现金分红方案,充分考虑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兼顾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了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白药核心系列产品方面,2023年上半年,云南白药气雾剂贡献营业收入超9亿元,同比增长18.20%;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胶囊收入保持持续增长。2023年上半年,药品事业部共计开展3万场以上“一省一策”促销活动带动药品销售增长;围绕“健康操”“植物补益”两大IP深耕执行,激活潜在客户群体;通过渠道溯源管控,以及核心产品同战略分战术的产品策略,实现品牌中药产品的持续放量。
云南白药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89亿元,同比增长10.30%;实现归母净利润41.23亿元,同比增长78.9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0亿元,同比增长33.33%;基本每股收益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31元/股,同比增长50.98%;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48%,同比大幅上升4.45个百分点,经营发展稳步向前。
云南白药也曾因炒股辉煌过。2018年开始,云南白药走上了炒股之路。经历两年的摸索,2020年,云南白药因炒股获利颇丰,增厚利润,当年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2.29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达到22.4亿元。
分开来看,2018年至2020年,云南白药的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72.65亿元、88.21亿元、112.29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分别为0.42亿元、2.27亿元、22.4亿元。换言之,仅2020年,云南白药就靠炒股赚了22亿元以上,三年累计赚了25.09亿元。
然而,到了2021年,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云南白药炒股惨遭滑铁卢。从其2021年年报来看,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高达19亿元以上,并导致当年净利润下滑近五成。2022年,证券投资的亏损还在继续,当年年报显示,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样超过了6亿元。
在经历炒股巨亏后,云南白药曾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充分听取广大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原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基础上,严格控制二级市场投资规模,2022年在董事会审批的额度范围内,公司将逐步减仓,不继续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级市场上投资的白马公司并非云南白药一家,海螺水泥也是“大户”。
据海螺水泥此前披露的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86.72亿元,同比下滑30.17%,连续第三年前三季度利润下滑。从业绩下滑的原因来看,一方面是下游需求萎靡,另一方面公司证券投资上的不利,也加大了业绩下行的幅度。
海螺水泥曾在2023年半年报披露“证券投资情况”:公司初始证券投资资金为95.48亿元,但截至2023年6月30日,证券投资账面价值仅剩71.40亿元,意味着这些年公司“炒股”累计浮亏金额高达24.08亿元。
以去年二季度末的账面价值计算,去年第三季度,西部水泥(36.44亿元)股价累跌7.59%,浮亏2.77亿元;海螺环保(8.34亿元)累跌26.64%,浮亏2.22亿元;海螺创业(8.42亿元)累跌34.51%,浮亏2.9亿元。
从2022年年报来看,海螺水泥的证券投资也同样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亏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超4.5亿元。
截至目前,这家公司似乎显得更为淡定,并未发出退出股票市场的信号。
责编:林根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