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存款年增超5%,资本为何持续流入香港?
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收尾,中国香港特区能否在2024年加快摆脱此轮资金回流“引力波”,提振股市及楼市,备受各方期待。《财经》记者 焦建/摄
“香港银行业存款规模同比增加,显示资金只是离开资本市场,并未离开香港金融体系”
全球高息环境及多重外部不利因素叠加下,中国香港特区资产市场近年来持续承压,“走资说”亦几度发酵。但2023年与资金总额相关的初步统计数字,则提供了新的反证。
“2023年前11个月,香港的总存款额达到约16万亿港元,同比增加4.1%。当中港元存款额占7.6万亿港元,亦同比上升1.7%。加上12月的初步数字,全年总存款预计增长估计超过5%。”
这是1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其相关撰文中透露的数据。整体而言,“实在的是投资机遇变得更为吸引,很多资金正伺机寻觅投资机会。数字反映,在进出之间,资金仍是处于‘净流入’状态。”
“诚然,当前的确存在一些外资流出香港的情况,但与此同时,香港银行存款仍在增加,截至2023年11月末,香港银行业存款规模同比增加,显示资金只是离开资本市场,并未离开香港金融体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近日亦在当地媒体撰文分析指出。
在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存款数字的变动其实会受到多项内外因素影响,包括(本地及境外)利率走势、市场集资活动多少等,因此当地金融管理局在发布相关数据时每每提醒称,“适宜观察较长期趋势,毋须过度解读个别月份的波动。”
而以年度为单位衡量,可资对比的是2021年的数据:受前一年数字增长较慢影响,当年认可机构存款总额及港元存款分别同比上升4.6%及1.4%。而在2022年,当地认可机构的存款总额上升数字则减慢为上升1.7%,港元存款则仅上升0.7%。
按照当地的金融管理规范,任何企业想经营银行业务或接受存款的业务,均必须获得金管局发出的经营牌照。在存款机构三级制下,按照存款金额、年期及业务性质,相关机构可划分为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它们被统称为“认可机构”。
造成2022年数字减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受息差等因素影响,香港银行体系内的结余一度减少了约4000亿港元。当年3月,针对金融市场关心的“走资”等热点话题,香港金融管理局则通过相关报告向外回应称,“港元汇率疲软,但交易继续畅顺有序。自2021年9月以来,香港存款总额保持温和增长,并没有资金流出香港银行体系的显著迹象。”
如前所述,这一上升势头在2023年时仍然持续保持。事实上,这一势头从2019年算起已经连续增加了五年。截止2023年11月,合计增长2.68万亿港元,增长总数约20%。而在2018年底,香港银行体系存款总额则为13.39万亿港元。
数字增长的基础是回报率的高低。《财经》在2022年时曾进行相关报道:按照2015年时的经验,美国启动加息周期后,曾连续加息数次。但中国香港特区只在此期间象征性地加了一次息。原因就在于当时港股市场相对景气,资金留在香港市场的回报率相对于息差更高。
2022年时,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强,港股市场亦曾连续波动,但因新股集资活动的频仍,则在一定程度上为港元的稳定提供了支持。与此同时,在稳定发行的支持下,港元和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增长,债券收益率保持稳定乃至小增,都为资金提供了回报基础。
2023年,港股不振的大背景下,前述增长的动力源于哪些因素?
一个重要的资金流入来源,是“港股通”南下约2500亿港元的资金流入。此外,按照香港金管局于2023年9月时公布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所指出的,“在2023年2月至7月期间,股票市场基金在香港录得资金净流入。在稳定发行的支持下,港元及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在2023年上半年也继续录得稳健增长。香港的债券收益率仍处于高位。”
除此以外,陈茂波亦在前述文章中解析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个是内地经济的好转,有机会为中国香港特区带来助力。“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内地经济数据持续改善,包括工业生产、服务业生产及零售销售额等增长提速,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维持稳定。当年11月外资流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制’(CIBM)的金额达2510亿元人民币,单月升幅是历来第二大,反映投资市场情绪正逐步转好和重新部署,并伺机而动。”
另外两个主要因素,其实则与近两年来香港加速布局的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关:
其一为当地的财富管理业务。按照市场报告《BCG Global Wealth Report 2023》的预计:2022至2027年期间,中国香港特区的财富管理业务每年录得7.6%的增长。按照一般规律,数字的增加其实意味着金融、专业服务业的庞大机遇。
“香港拥有专业、可靠及高效的财富管理服务,连同2023年在家族办公室方面的拓展,以至重推‘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等,势为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带来另一增长动力。”陈茂波称。
另外一个,则为中国香港特区近年来着力推动的创新科技产业发展。这些新的领域分别包含人工智能科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及绿色金融等领域。尤其以金融科技等领域为例,随着中国香港特区大致勾勒出其在第三代互联网(Web3.0)的监管框架,大量受政策利好吸引而来的从业者及资金已在逐渐形成生态圈。
“随着一系列创新创业生态圈逐渐成形,创业者们在各个赛道上抢夺先行者优势,大量重点企业也陆续落户香港。受此影响,私募基金和风投基金亦随之被吸引到香港,希望寻找新的机会。”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财经》记者如此解析称。
可资佐证的最新数字,来自于当地的公司数字增长:2023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达9039间,同比增加61间,回复至疫情前水平。其在中国香港特区的总就业人数约为46.8万人。
另外,香港特区政府另一项与初创企业有关的统计调查则显示:2023年,香港初创企业数目较2022年增加272间,达到4257间。这些初创企业雇用16453人,亦同比增加了10%。
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收尾,香港能否在2024年加快摆脱此轮资金回流“引力波”,提振股市及楼市,其实备受期待。
“国际投资市场的不二法则是寻求最具‘性价比’的回报机遇,他们着眼的不是‘过去式’的数字,而是更关键的‘未来增长的潜力’。不少熟悉香港市场的国际投资者都认同,香港正是其中一个最理想的选项。”陈茂波如此指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