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加速度,教育有温度|教育一周
上周,一项新的国家级荣誉公布。“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国家卓越工程师”奖章设计图。(中国科协供图)
这是我国工程师领域的最高荣誉。首次表彰中,复兴号高铁、“中国天眼”等一批“国之重器”、超级工程的相关工程研发团队和人员获奖,多所高校的教师和团队也名列其中,涉及深海海底钻探等多个国家重要科研领域。不难看出,在事关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卓越工程师是耸立的脊梁,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由此可见,此次表彰不仅是对卓越工程师的认可激励,从中更可看到党和国家对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高度期待。培养的卓越工程师越多,创新活力越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能也就越强大。
过去一年,卓越工程师培养紧锣密鼓推进,教育部公布第二批14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召开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本月,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特别强调“教育的战略属性”,要求新一年的教育工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汇聚一切有利于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创新要素和科教资源,跑出教育加速度。
现在,我们更能理解其中深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是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以教育强国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所遵循的逻辑。
同样在上周,两则消息让我们更容易理解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及的“教育的民生属性”。
一则消息来自基础教育领域。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交出一份成绩单。2023年10月至12月,教育部、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部署开展“安全守护”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23.96万人次,排查培训机构15.62万所,全面推动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按照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目标部署,3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如今已到“验收”关口。此番继续重拳出击,释放明确信号,那就是教育民生属性始终如一,“双减”工作力度不减,绝不能也不会轻易“收兵”。
另一则消息关于高等教育。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健全多元筹资机制、多渠道扩大学生宿舍资源、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加强宿舍管理和服务等建议举措。
大学生怎么住?“小问题”牵动7个国家部门的神经,可见其中蕴含着“大文章”。每到招生季,住宿条件常常成为高校宣传的亮点,究其原因,好的住宿条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高校办学治校的能力。近年来,一些高校或在硬件上提升宿舍建设,或在选舍友、无烟宿舍等细节上推出新政,彰显的是学校以学生为本位的考量。因此,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看似事小,却直接关系学生幸福感、获得感。《意见》的出台,回应着千万学子的期待,也回应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新年伊始,无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加速度,还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温度,都是建设教育强国最生动的写照。2024年,教育等待我们写下新的辉煌。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年1月22日02版
本文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 林焕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