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原极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贴片式惯性导航模组产品|36氪首发

「原极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推出更具性价比的贴片式惯性导航模组产品|36氪首发

5月前

顺应“轻地图重感知”导航新趋势。


陈书婉
编辑彭孝秋

封面来源IC photo

硬氪获悉,惯性传感器研发商原极(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极科技”)日前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顺融资本,老股东原子创投进一步追加投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团队建设和新的MEMS IMU标测工厂建设。
原极科技成立于2019年,主攻阵列式的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电子机械系统)惯性传感器及其组合导航系统的软硬件产品研发与生产。原极科技切入惯性组件导航行业,产品应用于石油勘测、农业泛自动驾驶、机器人自动化和乘用车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目前,随着乘用车智能驾驶的发展,L2+及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更重视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为框架,实现车体周边环境综合感知和定位。惯性传感器作为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外界输入的即可对车体运动姿态、位置进行实时跟踪测量的一类传感器,可有效弥补视觉、激光、卫星定位传感器在实际驾驶中定位精度低、复杂场景适应性能力差等问题,大幅提高自动驾驶感知定位算法鲁棒性(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他性能的特性)和安全性。
一些L2+乘用车以及自动驾驶车辆配备的高精度组合定位系统,由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和计算芯片组成,乘用车的高精度定位硬件以P-Box(高精度定位盒子)为主流。P-Box作为独立系统,需要结合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定制、成本较高。原极科技较早推出贴片式模组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集成于域控制器,“符合现在低成本、批量化、集成化、标准化的要求。”原极科技创始人兼CEO杭义军介绍。
然而,IMU对环境温度变化、振动等因素十分敏感,IMU性能一旦受损就会干扰定位精度。相比于独立盒装的P-Box,贴片式模组是将模组采用回流焊工艺直接贴在域控制器电路板上,会经历高温到冷却的大幅度温度变化,电路板会受到额外的应力,可能导致其精度变差。因此设计好贴片式的IMU技术难度更高,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和验证。
杭义军表示,IMU-Box和贴片式模组是定位问题的两条解决路径。原极科技通过过去多年生产的数十万套贴片式IMU积累了丰富的热应力与机械应力隔离设计方法,可有效避免贴片式IMU的应力分层、跳点现象,结合软件算法校准提升MEMS IMU的使用性能,保证产品符合行业标准的同时,标定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团队方面,原极科技CEO杭义军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J16歼击机首款MEMS航姿参考系统算法工程师;另有军工背景研发团队,专利软著近30项。
投资方观点:
顺融资本投资副总裁齐冬亮表示:商用市场的惯导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和移动设备的增加,快速上量。但是国内目前拥有原研能力的团队较少,特别是能够兼具技术研发和商业落地的厂家更少。原极团队在惯导领域有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并在农机、测绘、车载领域都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我们非常看好原极能够在惯性传感领域成为国内的头部厂商。

独家、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36氪旗下精选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来关注👇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36氪Pro

相关新闻

「心永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连续血压监测产品升级、量产|36氪首发专注超表面光学产品,「纳境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自研半导体应用PTFE材料,「美氟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36氪首发深耕日本市场,商用清洁机器人「奇勃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天鹜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成功交付多款AI设计蛋白质|36氪首发消费级外骨骼已量产,「极壳科技」获数千万元 Pre A轮融资丨36氪首发「迷思科技」获数千万Pre-A轮融资,自主掌握第三代压力传感芯片,推进多领域应用|36氪首发覆盖全国九成冷库产业信息,冷链数据平台「链库」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艾感科技」获数千万Pre-A轮融资,填补仿生嗅觉芯片市场空白丨36氪首发「芯算科技」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主营高维光计算|36氪首发「咖爷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自研商用全自动咖啡机「Smart X」|36氪首发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惠尔智能」自研L4级无人小车、已获大笔海外订单|36氪首发「嗨小瓶」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以功能性咖啡切入运动健康人群|36氪首发「创冷科技」获亿元级A轮融资,专注绿色节能的辐射制冷解决方案|36氪首发「木芯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自研芯片、传感器加速CGM产品升级|早起看早期研发电子玻璃材料,「熠铎科技」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36氪首发卫星维修和太空加油,「三垣航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合成数据企业「光轮智能」获数千万Pre-A轮融资,加速端到端自动驾驶与商业出海|36氪首发提供工业AI生成式设计软件,「设序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36氪首发「移族」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焦户外发电、储电、用电生态|36氪首发「云储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打造数字能量计算系统|36氪首发迁移科技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专注3D视觉机械臂引导,「百分百」硬核交付力丨36氪首发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强智能」量产新型激光雷达|36氪首发「安钠能源」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解决锰基钠电材料应用难题|36氪首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