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中国在“天宫”空间站测试芯片,展示“太空雄心”

中国在“天宫”空间站测试芯片,展示“太空雄心”

5月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太空领域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1月24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正利用自己的“天宫”空间站测试各种芯片处理器并取得技术优势。该报指出,如此大规模的在轨芯片测试,对于中国的太空雄心可谓是至关重要。

2023年11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对外发布由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地面前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拍摄的空间站组合体全景照片。图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根据报道,中国利用“天宫”空间站对数百款各类芯片进行在轨测试,其中包括16nm高性能芯片。同时,未来还有更多国内芯片制造商正排队等待接受严格的太空测试,中国的目标是开发各种可在轨道上长时间保持稳定可靠运行的高性能芯片。


为何要在太空测试芯片?


毫无疑问,在外太空测试芯片,是一项艰巨而具有挑战性、前瞻性的任务。

据悉,太空级芯片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子芯片。这些芯片能够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比如承受高达几千戈瑞的辐射强度、极高的温度以及极低的气压条件。

对于在外太空测试芯片的重要性,有专业人士解释:在太空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线。我们生活在被大气层和地球磁层包裹着的地球表面,人们无法感受到这些射线和粒子破坏性。当这些粒子和射线穿透航天器,与元器件的材料相互作用,产生辐射效应,就会引起电子器件性能异常或损毁。比如,由γ光子、质子和中子照射所引发的氧化层电荷陷阱或位移破坏,包括漏电流增加、MOSFET阈值漂移,以及双极晶体管的增益衰减。高能粒子(质子、中子、α粒子和其他重离子)轰击微电子电路敏感区,引发在p-n结两端产生电荷的单粒子效应,可导致软误差、电路闭锁或元件烧毁。高速率的γ或X射线,在极短时间内作用于电路,并在整个电路内产生光电流,可导致闭锁、烧毁和电压坍塌等破坏。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芯片损毁,特别是抗辐射设计对于太空级芯片来说,必不可少。

在太空环境中,由于缺少空气的散热,物体的表面温度取决于太阳的光照。物体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温差非常大。以高度为300~400公里的轨道温度为例,物体受光面温度约为150℃,背光面温度约为-127℃,温差约为300℃。因此,散热设计和宽温设计,对于太空级芯片非常重要。另外,太空级芯片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特殊的晶圆制造、加固、封装等工艺来达到严苛的设计标准。

正是因为宇航级芯片的技术要求高、市场需求有限,导致其价格十分昂贵。比如,Xilinx宇航级芯片XQR5VFX130-1CF1752V封装BGA,每片价格大于120万人民币,且有价无货。宇航级芯片XQR4VSX55-10CF1140V封装CLCC,每片价格大于50万人民币,ATMEL宇航芯片AT697F-KG-E封装MQFP256,每片价格大于60万等等。

如今,中国正利用自己的“天宫”空间站测试各种芯片处理器,进行国产替代并取得技术优势,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太空领域的竞争力。


“天宫”带来竞争优势


据悉,美国NASA目前在太空中使用的芯片是基于已有30年历史的技术。例如,2021年发射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其中的RAD750处理器使用的是过时的250nm制程芯片,时钟频率仅为118兆赫,不及典型智能手机芯片的一小部分。

2023年1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项目团队就在学术期刊《航天器环境工程》上发表了同行评议论文,其中称,预计不久后将有更多的国内芯片制造商排队等候,让他们的顶级产品通过严格的太空测试。

据介绍,中国空间站现在可以同时测试100多个计算机处理器。同时,有超过20款全新的高性能芯片已经通过了测试,工艺制程范围从28nm到16nm,这些芯片比其他国家在太空中所使用的芯片要先进得多。

2023年5月,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宇航级玉龙810A人工智能芯片就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开展在轨试验任务。试验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算法执行、人工智能模型切换、元器件可靠性检测等。

目前,在“天宫”测试的芯片完全是在中国设计和制造的。在测试期间,芯片在中国独立开发的Space OS操作系统上运行,该系统广泛用于中国空间站和其他空间设施。

这篇论文也指出,中国的航天工程师也在“先进性”和“谨慎性”之间不断权衡。一方面,他们希望采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获取新的太空应用所需的更高端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芯片上晶体管数量的增加,会更容易受到宇宙高能粒子的干扰,从而影响计算和信息存储的准确性。

众所周知,中国空间站“天宫”,是我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也是完全自建的空间站,给我国带来了许多好处和便利。而国际空间站虽然也可进行类似实验,但其规则规定,参与其中的国家都有权了解发送到国际空间站的所有有效载荷的详细信息。这无疑将给涉及国家安全和技术机密的芯片测试带来不便。


展示中国太空雄心


“在轨道上进行大规模芯片测试是一项艰巨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这对中国快速增长的太空雄心至关重要。”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项目团队指出,中国利用空间站展开的这项工作规模比以往在利用卫星上的平台测试要大得多。

《南华早报》甚至认为,对于中国而言,目前在该领域的最大竞争压力并不再是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而是来自以SpaceX为代表的的私营航天企业。而NASA直到2023年才最终决定让两家私人承包商为其未来重要的太空任务设计和制造一种新的芯片,涉及载人登月和火星探测。这种基于开源RISC-V架构的新芯片将比以前的处理器快100倍,预计将于2025年进入市场。

航天专家认为,未来几年,全球对高性能、低成本宇航级芯片的需求将呈爆炸式增长。而“星链”卫星使用大量廉价的商用芯片,由于所需数量大,所以预期寿命短。

尽管中国缺乏先进芯片工艺制造设备,但中国拥有大量的深紫外光刻机,部分成熟制程设备也能自主供给,能够以低成本生产大量芯片。此前,北斗总师就曾披露,北斗三号卫星的“心脏”使用国产龙芯CPU(即龙芯3A抗辐照型),同时还用上了国产FPGA、ASIC和微波器件等,核心器件实现100%自主可控,彻底扭转卫星关键部件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

据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772所)公布的信息显示,772所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制导控制系统、数管系统、仪表与照明等6个分系统提供了高可靠CPU、FPGA套片、大容量SRAM、高速AD/DA等36款共计3000余只宇航用集成电路,成功保障了飞船的发射任务。

未来,中国的目标是开发各种高性能芯片,以使这些芯片可以在轨道上长时间保持稳定可靠的运行。同时,中国计划建立一个与“星链”一较高下的卫星互联网体系,以使中国的卫星不仅能够处理通信功能,还能携带传感器监测地球和太空。

>End
>>>                        
本文转载自“电子工程专辑”,原标题《中国在“天宫”空间站测试芯片,展示“太空雄心”》。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太空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我们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往期推荐




坚持道路自信 直面未来挑战——“对标SpaceX”的思考



混合所有制模式:新型举国体制在商业航天发展中的逻辑演进和实践路径(之一)



混合所有制模式:商业航天领域推进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途径



迪斯尼传播快乐,美丽星球点亮梦想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袁鸿翼,王俊峰

·  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周泳、邱丽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李真子
视觉总监:董泞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18600881613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太空与网络

相关新闻

中国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100万;SK海力士拟选择在印第安纳州建设150亿美元芯片工厂丨智能制造日报晚点财经丨中国芯片大淘金;招行大客户们的在管资产规模超 10 万亿;“达芬奇” 帮助滴滴扭亏新风口!车载通信网络变革下,中国芯片厂商“抢滩”车载SerDes5年净亏超60亿,中国车规芯片代工“老大”有点难地平线VS黑芝麻,“中国智驾芯片第一股”花落谁家?携两款芯片赴美IPO,杰微芯片欲做元宇宙中国“芯”?芯片化的空间激光通信“并不遥远”——光子集成激光相控通信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腾讯正式发布AI助手App“腾讯元宝”......本土芯片公司是否有机会成为「中国高通」+「中国英飞凌」?“天宫全家福”上新!他们还要在太空养鱼……三星发布先进芯片工艺路线图:新版2纳米制程2027年量产;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新成果丨智能制造日报美国芯片禁令持续升级下,中国是否已陷入“中等技术陷阱”?晚点财经丨中国芯片大淘金;招行大客户们存了 10 万亿;​“达芬奇” 帮助滴滴扭亏宇宙人(1440期)“鹊桥二号”上半年发射;韩国最新数据:中国首次超过美国;"追梦者"号航天器将在世界上最大的振动台上测试61真的能带孩子走进“空间站”,就靠这本2米多长的全景立体书摆上台面了!一粒种子的间谍案,揭开大国博弈的另一场“芯片”战国内迎来了手机芯片“新”玩家奥特曼百万年薪挖角谷歌TPU人才,欲砸7万亿实现「芯片自由」?OpenAI自研芯片最新进展曝光户外老牌 Columbia 如何在中国“扭转”颓势?CEO分析缘由海外纵横丨“买在中国”收获世界“信任票”“芯片政治家”黄仁勋致敬建筑大师安藤、尼迈耶,这届奥斯卡的舞台设计果然在“浪费”空间!宝马:“家在中国”三十年美国“芯片战争”阳谋:解析其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讲话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