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Neuralink完成首例人体试验!但他们的脑机接口离大家还很远!
要闻背景简述
1月30日,脑机接口技术公司Neuralink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宣布,他们完成了第一例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植入者恢复良好。
Neuralink的首款脑机接口产品名叫“心灵感应”(Telepathy),是一枚硬币大小的芯片植入设备。据称大脑植入设备后,只需通过意念就能控制手机、电脑。核心原理是用探针检测大脑内神经元放电的尖峰,进而通过处理这些尖峰数据来解读用户意图。
以下是今天的王煜全要闻评论:
最近马斯克的Neuralink新进展刷屏了,很多人都在转发,觉得好像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件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进步意义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
所谓的脑机接口,就是在大脑里面加入几个电极,从而接收到大脑思维产生的电脉冲,对大脑的思维实现解读,这件事其实已经有好几例了。
有一届世界杯开赛的时候,就有一个全身瘫痪的人操纵着外骨骼进场去踢了一下球,也是用他的意念去操纵的外骨骼。
所以这件事并不是在科学原理上有多大的进步,而是在工程上有进步,把它做成了一个像硬币大小,集成度比较高的可植入单元。
但是这件事离批量上市还非常远,原因很简单,植入脑机接口的风险性还是比较大的。
两个原因,一个可能大家不知道。我们的大脑外面是一个硬壳,颅骨里面有一层脑膜,进去以后是脑灰质、脑白质。
大脑里面没有任何免疫系统,就相当于一个营养非常丰富的培养基,没有任何的抗生素。言外之意就是不管什么细菌,都会在大脑里疯狂生长。
也就是说,开颅手术轻易不能做,一旦有任何的污染,都会带来灭顶之灾。
第二个,就是脑机接口迄今没有完全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要用探针才能敏感的感知到神经元产生的电脉冲。
探针插入大脑以后会产生瘢痕体,也就是探针周围产生一些像瘢痕一样的东西。这个瘢痕体本身有一定绝缘性,会不会导致探针的敏感度下降,或者会不会对我们的大脑形成伤害都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植入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可能要经过数年的观察,要看到底有没有感染的风险,有没有产生瘢痕体,有没有产生灵敏度下降等等综合的问题,才能说这件事能成功。
虽然他们没有明确说,但是我们认为参与测试的病人应该是个全身瘫痪的患者。原因很简单,像这样一例一例的临床都不是已经过FDA申报许可了以后上市的产品,是上市前临床。
如果他已经常年卧床了,而且全身瘫痪,宁肯去冒丢失生命的风险,以获取一定的行动能力,那从伦理上是接受的,这样的极端情况下去申请一个临床实验比较容易。
但是要通过一期、二期、三期临床,最后FDA批准,这个时间就会非常长。坦白讲应该至少是五年以上,甚至说应该至少是十年才有可能获批。
而且获批也会限制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就是全身瘫痪,甚至瘫痪一定时间的患者才可能允许上这个技术,因为它的风险性还是相当的高。
一方面,我们知道是有进步,但是要理解它不是科学的进步,而是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这个进步离产品上市惠及所有人还差十万八千里。
当然,我们认为这还是有意义的,因为人群当中还是有不少全身瘫痪的人,如果能够用这个技术实现一定意义上的生活自理,实现一定意义上的运动能力,那当然就是善莫大焉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要被过度宣传了。
再说一点脑机接口的知识。这个思路有它的可取之处,能够对人的一些思维做一定的解读,但是注意这个解读还是有限的。
因为我们的大脑表面都是有用的,有些地方管视觉、有地方管听觉、有地方管触觉。如果只是植入了一小块像硬币那么大的脑机接口,能够感知到的神经运动的范围还是有限的。更多的还是去猜测他的一些行动意图,而不是用在完整地解读大脑所有的思维。
就相当于我想了解一个电脑它到底是怎么样运行的,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在芯片表面植入很多的探针。我们看一系列的输出、输入变化,就大致能够还原算法。
其实人脑也是一样,大脑相当于计算机硬盘,我们还有很多的外部的神经能够系统的把数据输入进去。眼耳鼻舌都是感觉神经元,接受刺激以后转变成电刺激,然后通过神经发送进去,大脑基于这些刺激,还原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
我们投资的维看科技,就用了一个叫做“舌片”的技术。舌片有400个点的神经刺激,放在舌头上。神经刺激进去以后,它会传到大脑视觉区去做处理,就能够对外界产生视觉了解。
理论上讲,也可以编码听觉、嗅觉、味觉,也会传到相应的区域做处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把大脑打开,就可以大致猜测大脑的运行方式。
所以,真正好的脑机接口是非侵入式的,是接在大脑已经形成的对外联系的系统上,就可以知道大脑的运行方式。
简单总结一下,马斯克很了不起,在工程上进了一步,也许十年之后能够临床获批,但是长期目标依然还是全身瘫痪的人们,未来的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才是最大的机会。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1. 前哨科技特训营直播课程第四季(2023年)共50讲+,除此之外还有5节加餐+公开课。 2. 每讲承诺为1小时视频内容,实际平均时长为2小时。 3. 每周四晚八点准时直播,会员可无限次观看回放。 4. 新入会员,可以无限次回看之前所有视频课程。 5. 成为会员即可使用【AI王煜全】,最新AI大模型开发的专属科技分析助手
6. 每周组织【前哨·创新启发局】,链接科技/产业一线人士,打开技术/应用前沿视野
7. 优先获取全球科技产业一线游学、访问机会,接触科技/产业专家,获取最新、最前沿的趋势洞察,人脉链接
8. 本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年费订阅服务制。一经订阅概不退款,线下活动需另行支付差旅成本,请您理解。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