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经纬创投2023年终盘点:破立之间,不疾而速

经纬创投2023年终盘点:破立之间,不疾而速

10月前

谨慎乐观、积极适应、勇猛精进。

    

来源 | 经纬创投

出品 | 资人说(touzirenshuo)



2023年是微观体验与宏大叙事非常不同的一年,我们想用“破立之间,不疾而速”来总结这一年。

在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的背景下,新旧动能的转换需要更为有序,我们处在“破立之间”。

与其说试图追寻,不如说不得不面对一种“不疾”的新节奏与速度。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2023年,经纬仍然保持了谨慎乐观的投资节奏,持续聚焦中国,投资科技创新。

从经纬新投事件的资金走向来看,延续了之前的进度,基金整体100%都助力在科技创新之中,超过90%的硬科技项目,经纬都是在产业化前投资或早于产业投资方投资。

2023全年,经纬的退出项目数量达到24个(M&A/股权转让退出/重组/IPO):

其中包括粉笔、北森、易点云在港交所上市;

震坤行登陆纽交所,阿诺医药登陆纳斯达克;

康希通信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有赞合并非上市主体的重组动作;

以及Ambrx被强生公司收购等等。

循例,我们依然骄傲地总结,2023年经纬被投公司也累计为超过155亿人次提供了服务/产品,在全球直接提供或者流转撮合了8900万个全职/兼职岗位。

此外,这些公司在服务自身产业链的同时,还带动了制造业、电力、建筑业、农业、通讯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

这是我们写年终盘点的第十年。

往年,我们的盘点节奏总是从投资策略开始、以投后服务结束,但今年我们打算做一个调整。

今年我们先讲讲“做对了什么”。

我们交流了超过半数的经纬生态公司,我们打算今年的盘点——

从总结那些“做得好的、市场份额稳步增长的、技术持续迭代创新的、融资节奏把握得当的”公司们的——逆境增长策略开始。

01

2023年的三大“逆境增长策略”

不疾而速


2023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一系列宏观层面的深刻变革,这些变化不仅重塑了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路径提出了重塑要求。

我们发现有三种核心策略在这一年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一是进行产业整合,以优化资源配置(产业整合)

二是让技术平台化,以扩展新的覆盖范围(构建平台化技术)

三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业务流程中(结合AI)

一、产业整合

产业整合本身并不新鲜。

从历史经验来看,产业整合往往是头部企业巩固市场地位、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策略,海外巨头也同样是通过并购做大。

产业整合是一条重要的“高速公路”,特别是在市场低迷时期,行业分化加剧,通过并购,头部企业不仅能强化自身的产品线和服务能力,还能吸纳优质资源,包括人才、技术和知识产权,从而实现业务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

以工业软件平台企业赛美特为例:

通过十几次精准并购,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实现了收入显著增长和利润稳健提升。

工业软件往往因行业的不兼容性而高度细分。

比如半导体设计软件与机械行业就完全不同。

单一企业难以覆盖所有需求,而产业整合则为赛美特提供了跨越行业壁垒,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机遇。

并购整合的第一要素就是在并购前需要想清楚并购的目的

无论是为了技术、团队、产品补充,还是产业链拓展、市场规模增长,亦或是为后续融资做准备,清晰的目标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并购后的整合也至关重要。

赛美特采取了分阶段整合的策略:

首先将职能部门统一管理,随后拆分研发、销售和交付团队,确保新团队与现有业务的对接,缩短磨合期。

并购后的业务融合和阶段性成功,将直接推动公司收入的增长和估值的提升,为公司在后续发展上赢得更多主动权,吸引更多关注和投资。

二、构建平台化技术

如果公司面临着原有业务萎缩的风险,并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开拓新的业务线来寻求突破,那么可以尝试考虑的是,拥有一个技术平台,或者说“技术货架”,来支撑这一转型。

以镁伽科技为例:

在原本专注的生命科学领域、大医疗行业增长放缓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下,迅速调整战略,将目光投向了半导体和新能源这两个高增长潜力的赛道。

得益于镁伽早在2019年就开始的技术货架化策略,搭建了底层技术平台(自动化、机器视觉、AI和光学)、产品平台(基于底层技术形成的技术货架)以及交付平台(负责在不同细分行业的落地交付)的分层货架。

作为上游设备供应商,镁伽利用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室自动化和机器视觉技术,结合AI技术平台,迅速进入新赛道,成功地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半导体领域,开发了晶圆切割、激光加工、封装检测和晶圆量检测等产品。

宇树机器人的案例,则进一步印证了技术平台策略的有效性。

宇树原本在四足机器人领域具有优势,在2023年通过模块化的底层技术,迅速扩展到人形机器人领域。

得益于两个领域在电机、减速器、电控系统,还有感知和执行的一些控制算法的互通。

虽然宇树在人形机器人上只花了一年时间,但快速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在去年的逆境中我们也看到,有很多技术优秀的公司,本身的技术能力是溢出的,在逆境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外扩到新领域,从而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增长。

三、结合AI

AI无疑是2023年市场的焦点,众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能够深度改造工作流程的大规模应用。

然而,尽管AI技术的潜力巨大,但目前大多数应用仍处于试验阶段,实现大规模的成本效益提升尚需时日。

不过,一些企业正积极努力缩短这一时间周期,主要通过两种策略:

一是构建更高效的垂直行业模型;

二是将AI作为赋能工具。

比如在法律领域,幂律科技通过AI技术解决了合同审查的问题。

尤其是在中大型企业的定制化需求和开放场景的法律服务方面,大模型的应用显示出显著优势。

对于第二种将AI作为赋能工具,深势科技则是典型案例。

深势展示了AI在科学研发领域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新药和新材料领域。

深势通过预训练模型,让AI学习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预测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现象,从而帮助研发分子或材料的微观结构。

在新能源领域,如锂电池材料的开发,AI模型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研发效率,减少实验试错的次数,快速找到有效的新材料配方。

AI for Science(AI4S)被视为下一个主战场,有望极大地拓展科学的边界。

展望未来,AI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工业研发、与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紧密结合,同时,组织形态也将发生变化,小团队驱动的原始创新将更加普遍。

在未来3至5年内,这些变化将为AI技术的应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另外,除了以上三大逆境增长策略之外,全球化也是一个增长主题。

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国内已经“卷”出来,在细分领域内具有领先地位的“小巨头”,也可以考虑产能外溢所带来的增长。

当然全球化也会面临很多艰难挑战。

包括要对海外本土市场有深度洞察、要有做品牌的能力、要建立好一套服务体系,以及管理跨国团队等等,需要谨慎前行,但如果能闯出来,也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业务增长点。

02

2023投资策略总结

破立之间


近五年来,经纬的整体策略可以概括为:

“投资生态化”“投后场景化”“品牌战略化”。

从赛道角度,在2023年我们认为有七个领域是中国经济的新兴增长点,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分别是:

新能源、智能电动车、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数字化、医疗健康、大消费。

一、新能源

在新能源领域,我们2023年最核心的关注点是:

规模与求变,以及经济性提升所带来的变革。

2023年我们看到,全球绿色转型依然是大势所趋。

此前经历了2020-2022年,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力,开始对化石能源展现经济效益,新能源也从过去依靠补贴和政策的“婴儿期”,开始走向产品力和经济效益的成熟期。

动力和储能电池产能的高速扩张,也带来了上游设备的高速迭代。

比如我们投资布局的易鸿智能,在过去一年里完成了3个重大项目落地,实现7个国家海外业务的开拓。

20亿华东制造基地项目落户宜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过50亿元。

优质产能永远是紧缺的。

对于锂电行业来说,产业链正从过去的谁有用谁,逐渐转化为谁性价比最高就用谁。

此外在储能方面,随着储能电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也刺激了海内外储能的装机需求,光伏/风电配储的性价比逐步提升。

我们在储能领域投资布局了海辰储能与中海储能(液流电池)。

其中海辰作为业内最早一批聚焦于储能电池的企业,在2023年大储出货量排名中,成功进入全国前四。

光伏行业本身也是如此,产业链价格下跌刺激了装机需求,但供给出清节奏正在加快。

随着产能释放叠加年末去库存,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

但超预期的快速跌价,同样带来企业战略的快速调整,此时更要求企业对产业周期的提前预判,与极致的运营效率,行业龙头与二线在产产能的开工率已经出现分化。

另一方面,革命性技术将带给阶段性领先企业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带来产品与产业格局的切换。

2023年的光伏行业,正在经历PERC电池加速退出舞台,以TOPCon为首的N型电池迎来高渗透率的周期。

在这一变革时期,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迭代和成本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优质产能的稀缺性愈发凸显。

而在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的长期成功,往往取决于其在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

比如我们投资布局的先导薄膜,以硒碲铟等稀散金属回收、提纯及产品化为基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氧化铟锡(ITO)靶材、碲化镉材料供应商,在规模、市场份额、技术工艺上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经历了这一波去库存乃至产能清出后,市场也将有技术迭代与增量需求的契机。

对于2024年,我们认为,能源结构重塑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在新场景、新需求中孕育新的机遇。

这其中既包括电池结构、材料体系的创新,也有新型场景的应用创新等等,2024年的创新机遇仍然不乏看点。

二、智能电动车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我们2023年最核心的关注点是:

智能驾驶对于消费者的影响。

首先从销量上看,2023年智能电动车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完成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随着政策与标准逐步明晰、智驾系统本身的升级迭代,智能化的深入有望进一步拉开燃油车与智能电动车的驾驶体验,推动智能电动车渗透率加速抬升。

在智能驾驶领域,我们投资了导远电子、几何伙伴、后摩智能等公司,都发展迅猛。

比如在过去一年里,导远的产品及方案累计获得30家主机厂,超过80个车型定点,全年量产交付量较上年增长超80%,量产项目较上年增长率超76%。

从整个智能电动车产业链来说,我们从2016年就开始在智能化、电气化方向布局,投资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两家整车公司,同时挖掘智能车产业链的机会。

我们对智能电动车行业研究的方法力求系统,分别对智能驾舱、智能驾驶、中央计算平台、底盘、车身、动力六大领域进行了深耕拆解,做了更多更深的布局。

比如在底盘领域的拿森科技,在过去一年里发布了领先行业的新产品NBC(Onebox 2.0),获评了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车身领域的光弈科技,是全球第一家提出汽车EC天幕产品解决方案的服务商,能更好地迎合用户多场景使用的需求,解决视野和热量平衡的问题。

过去一年,光羿科技的产品已经实现在10多款车型中的量产落地。

三、智能制造

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2023年最核心的关注点是:

产品稀缺性与高成长性。

自2010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

从规模来看,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2012-2022年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短板产业的补链强链,与国产替代的系统性机会。

这里典型领域,比如泛半导体的高端装备与核心零部件、民用大飞机配套产业链、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激光与数控机床等产业的高端化突破。

在这些领域我们依然高度依赖进口供应链,随着中国制造业链主们的崛起与主动扶持,相信会存在大量国产替代创业与投资机会。

我们系统性拆解出来产业里面主要在使用的进口装备、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与工业软件等组成部分,然后按照可切市场规模、行业成长性、国产化率、稀缺性、可延展性等维度做优先级排序。

在这个投资主题之下,我们积极寻找国产替代一号位,陆续布局了半导体CIM制造软件厂商赛美特、高端工业传感器厂商深视智能、直线传动部件厂商博泰智能等。

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成功实现对进口品牌的补位替代,不少公司甚至开始反向走出去、拥抱广阔全球市场。

基于庞大的中国工程师人才红利,越来越多的领域会实现工艺创新、关键技术与材料突破。

我们在产业一线能明确感知到国产替代在大量发生、产业升级在快速推进,本土制造从中低端走向高端的趋势越发明显,与国际厂商的良性竞合也越来越多。

针对优势产业的全球化溢出,比如在自动化机电装备、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光伏配套产业链、通用激光设备等领域,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大批优秀企业已经开始了全球化的征程,我们也在积极寻找有全球化能力的优秀企业。

投资于增量、投资于变化。

在具体策略讨论中,我们往往会通过五个重点维度来分析具体领域与机会:

1、所处行业处于什么扩产周期、赛道是否具备高成长性;

2、产品技术迭代能力如何,能否跨越技术迭代周期;

3、底层技术有没有延展潜力,有没有可能拓展新场景和新客户群体;

4、有没有足够信任的下游大客户,能指导前瞻性研发和贡献订单;

5、是否有全球化潜力,从国产替代做到全球领先。

伴随国内制造业持续深化“补链强链”与“全球化”战略,相信未来智能制造领域会涌现出大量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与世界级的制造品牌。

四、机器人

在机器人领域,我们2023最核心的关注点是:

结合AI的智能化突破。

这个赛道之所以变热,核心在于智能泛化能力大幅加强,这是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底层转变。

在AI+机器人产业链变革的背景下,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感知、认知决策、运动控制能力将大幅提升。

是否具备多模态大模型研发能力、硬件本体是否具备高性能、低成本量产能力,这些都是实现产业突破的核心变量。

目前的机器人应用,将更聚焦精细化等工业强国实现之路的发展,而非仅替代人工。

从落地场景角度,To B工业、To B商业、To C家庭三类应用场景在未来会有机会逐步落地。

先在B端场景中打磨好能力,再最终应用到C端,是不少机器人公司的计划。

比如很多公司都把汽车生产作为首要场景,大量自动化工作站与各类型机器人正在融入到生产制造中。

这里面我们布局了一系列发展良好的公司。

比如针对汽车、工程机械、物流分拣等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公司视比特;

针对再生资源与城市固废等领域的智能分选装备商弓叶科技;

针对化工、冶金、钢铁等特殊要求领域的险工机器人公司朗信智能;

针对航运、港口等领域的清洗机器人公司纳百机器人等。

伴随工厂智能化的浪潮持续推进,我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在垂直领域积累核心工艺、持续迭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机器人与自动化公司诞生。

尤其在这里面会有不少公司能实现技术平台化,成为跨领域、多产品线的产业巨头。

在2023年下半年大热的通用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我们也提早就投资布局了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

其中,宇树从四足机器人(Unitree Go2)开始,延展到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拥有先进的动力系统和稳定步态,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在全球机器人大赛Humanoid and Quadruped Locomotion Competition中夺冠;

智元机器人在2023年发布了第一代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1”,在运动控制、具身智脑、灵巧手、关节电机等方面体现了业界领先的全栈创新能力,还与北大联合成立了“北大-智元机器人联合实验室”。

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机器人的发展还将带来工业制造能力的腾飞。

从以前只能机械完成代码指令的工业机器人,变成能使用大量人类工具、载具的通用机器人。

而无论是在机器人零件端,还是工业制造的应用场景、训练所需要的数据成本等方面,中国都更具优势。

五、产业数字化

在产业数字化领域,我们在2023年最核心的关注点是:

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如何深度推动各个垂直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1、数字化、IoT以及AI技术对于垂直产业的流程优化与效能提升

我们在2019年投资了汉朔科技。

如前文所述,它通过IoT智能电子价签、AI智能相机与云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帮助商超、零售、3C、医疗、工业等领域众多标杆客户提升运营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与资源浪费;

针对制造业场景,我们在2020年投资了雪浪云。

这家公司是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他们为制造业提供了一系列覆盖智能设计与智能运维、虚拟制造、群体智能优化等数字化工具,帮助工程机械、能源矿山、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客户实现从设计、制造到运维的全流程数字化。

2、数字化的新供应链

供应链领域是一个长期稳健、复利累进、滚动创新的领域,结合数字化、IoT、机器人及AI等科技元素的融入,会激发供应链的迭代创新。

对于每家企业而言,寻找到稳定可靠、持续成长、服务优良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是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基于此,我们会持续关注、挖掘跟布局在数字化供应链领域的创新机会。

此外我们也重点关注在流通分销端对下游客户与上游供应商有较大降本、提效、透明化价值的ToB超级渠道公司。

比如2017年布局并持续加码的工业品供应链震坤行:

作为中概股MRO第一股刚于不久前成功登陆纽交所,公司为超过4万家的企业客户及超过1万家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做好连接、赋能与服务。

另一方面我们重点关注在研发制造端有较大投入与创新,在往上游高附加值环节(研发、制造、品牌等)坚定做重的品牌供应链公司。

比如我们2022年布局的生化试剂供应链麦克林:

公司通过10年的研发、品牌与渠道的建设,目前自有产品SKU近5万种,广泛应用于院所科研、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消费等诸多领域,助力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

此外,我们也密切关注到近几年B端工业品的全球化溢出现象

中国工业制成品中有大量产品线质优价廉、稳定可靠,适合全球化销售,如电动工具、气动液压、汽车配件等我们也重点关注在中国工业品全球化溢出过程中的创新机会。

在提升企业效率的SaaS/信创领域,我们从2012年就开始在数据数字化、职能数字化、行业数字化领域系统性持续布局。

比如我们投资布局的北森、盖雅工场、云学堂、PingCAP、有赞、班牛、易工同智等等企业,在过去一年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比如北森成为“中国HR SaaS第一股”,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云学堂新签数百家头部客户,覆盖了33个行业,持续为客户的数字化学习和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盖雅劳动力管理系统发布了劳动力账户功能,帮助企业实现从“管时间”到“管成本”的跃迁,至今已覆盖了1700多家客户。

在未来的一年里,国产自主可控依然会带来结构性增长机会。

比如在信创领域引领的国产基础软件,单点替代向全面替代的机会,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信创硬件及软硬一体,都以国产替代为主线迅猛发展,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实现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从而带动中国实体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飞跃提升。

六、医疗健康

在医疗健康领域,我们在2023年最核心的关注点是:

有哪些全球领先的突破性技术。

2023年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也是变化繁多的一年。

国家重拳打击医疗流通及销售环节腐败,同时,医疗集采加速、医保谈判更为高效,扶持创新成为医疗改革的主旋律。

快速变化的监管环境,促使整个医疗行业高度重视,从研发到销售每一环节的突破与效率提升。

过去几年经纬持续在生物医药/器械诊断领域等产品侧投资全球创新的技术平台,同时注重医疗与其他行业交叉学科的系统性投资机会,用全产业链视角前瞻性布局生命科学工具等医疗上游机会。

1、在生物技术领域,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下一代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比如下一代的免疫细胞种类)

AI驱动的药物发现(我们关注具有药物开发内核,同时又具有很高AI水平的公司)

多肽类药物领域(我们认为未来多肽类药物将会在更广的疾病领域成为重点)

偶联系统领域(我们更关注对疾病部位的精确导航+弹头不同的排列组合)

在该领域我们投资布局了Ambrx、信念医药、阿诺医药、荃信生物、清普生物等等。

比如Ambrx的ADC平台:

基于非天然氨基酸定点偶联的下一代技术,解决了领域内最核心的稳定性问题,克服了疗效和安全性的矛盾,在多个产品上展现了出色的临床效果,在今年1月已被强生公司收购;

再比如阿诺医药的核心产品AN2025:

已于2023年11月成功完成临床三期试验全部483名患者入组,公司也于2023年9月成功在纳斯达克完成IPO。

2、随着众多生物医药创新和医疗器械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对生产工艺和科研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凭借对研发与生产流程的深入洞察,我们的投资布局已经扩展到医疗产业的上游环节,专注于那些为产品研发和生产提供关键设备、耗材和高端原料的领先企业。

这些企业构成了我们所称的医疗产业上游链。

在过去的一年里,比如镁伽、英赛斯、赛桥生物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其中镁伽的医疗质粒大提自动化系统、LC-MS样品前处理解决方案、液体工作站等产品相继发布。

3、在医疗器械领域,我们特别关注在传统大领域的新玩家,它们在商业化上存在代际超越的机会。

我们投资布局了瑞龙诺赋、微光医疗、新光维等等,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都取得了迅猛发展。

例如中国首个模块化手术机器人瑞龙诺赋的海山一®完成了首例人体临床试验(FIM),公司已迅速在多个科室完成注册临床试验。

七、大消费

在大消费领域,我们在2023年最核心的关注点是:

消费分级。

2023年对于消费行业来说,是颇为艰难的一年,面临消费者信心不足的问题。

不过消费赛道在历史上多次潮起潮落,但仍然坚挺增长,所以我们依然非常看好消费赛道的前景。

今年最大的改变可以说是发生在用户端:

一方面新增消费人群高知化;

另一方面消费者强调精明消费,拒绝高溢价。

此外马太效应也更明显,各赛道大众头部品牌的市场集中度都在提升,加速整合。

2023年我们一直在关注两大主题:

1、品牌端国产替代:

在2022-2023的消费市场,部分国产品牌通过高性价比同品质产品,取得了亮眼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一些不错的成体量公司。

在赛道选择上,我们主要关注对标高溢价国际消费品牌的企业

包括汽车、高端消费电子、美妆护肤、日用品、运动服饰等等。

尤其是处于结构性变化的逆周期景气赛道,像是护肤美妆、医美、宠物、保健品等。

过去一年,简爱持续推进“中国低温酸奶领军品牌”,打造无激素万头牧场和自有南北工厂超级上游供应链,开拓低温白奶品类,持续推出低温大单品;

妙飞的奶酪棒累计销量超过13.5亿只,拥有亚洲最大奶酪单体工厂,开拓常温品类拉动第二增长曲线;

moody彩瞳在双十一保持了行业领先的成交额和市占率,复购率高达50%左右;

Bebebus稳坐高端婴儿出行赛道头把交椅,积极扩展快消产品线,全年销售额增长约80%。

2、渠道端折扣零售: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供应链,并且大部分品类都有超高性价比。


折扣零售业态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到终极形态。


纵观欧美和日本市场,在对应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1971-1990年,产生了受益于产能过剩的多种零售模式并快速发展。


过去一年,KK集团新开160家门店,截止目前门店总数超过700家。

此外KK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立足印尼市场深度辐射周边的东南亚地区,携带中国供应链走向全球化;

妃鱼则连续4年,在抖音及淘宝双平台的二手奢侈品行业交易量第一,为ESG加码助力。

2023年,除了持续关注早期初创企业的机会,我们也延续之前的做法,持续对此前接触过的上千个消费企业进行追踪,筛选出其中数据逆势提升明显的企业进行回访,寻找以相对合理估值补枪的机会

在投后端,经纬的消费类公司都加大了对现金流和盈利性的把控以提高疫情和资本寒冬下的安全性,大部分项目实现了业务的正向增长。

03

投后3.0

投后场景化


在创业公司努力狂奔的过程中,我们则是秉承着“帮忙但不添乱,为公司提供业务外的保驾护航”理念,尽一切可能赋能,关键时刻,鼎力相助。

我们在2023年依然延续了以往投后3.0的理念,希望授人以渔,做长期的、深入的、体系化的赋能。

依托经纬每年看公司的数量、投资已建立的生态,以及对法务、招聘、GR、PR、股权架构等等创业公司常遇到问题的系统化梳理,更为前置地帮助被投公司。

具体来说,在2023年的投后3.0阶段,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战略与竞争、组织与管理、业务增长、深度融资、健康生活。

一、战略竞争


在2023年,创业公司们所面临的战略与竞争问题更加重要。

我们认为战略可以分为:

战略诊断(趋势前瞻、机会发掘、红利分析、能力核验)

略设计(赛道、业务、行业、企业情报与变化分析)

战略规划(路径选择、模式分析、需求洞察)

战略落地(创新落地、市场验证、行动计划、资源匹配)四大板块。

针对不同的行业、赛道或有针对性的调整,但从战略设计到落地实施的细节,基本涵盖其中。

我们开展了战略共识工作坊,从上述四个维度帮助公司核心团队进行战略梳理和行动计划设计。

之所以强调共识,是因为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有没有一张共同的地图,往往比地图对不对更重要。

从更底层的角度,我们还设计了商业模式工作坊。

更加科学、精细、能形成飞轮效应的商业设计就应该且必须被纳入到经营当中,让我们可以不断提升加速度,不断提升费效比,不断提升ROI。

2023年,城市战略也越来越影响企业的发展,我们举办了多次创融汇活动。

在城市与城市的竞争中,一些城市形成了产业聚集,这种区域经济的核心身份,也带动了当地企业的发展。

我们精心选择了一些有高潜力发展的新兴区域:

比如厦门的新能源与储能、河南的合成生物学、常州的新能源电动车与智能制造。

我们邀请相关企业共赴当地,与政府、产投等等,一起探讨如何根据当地既有产业链去强链、补链、延链,新的营商环境,在未来会越来越成为影响创业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宏观层面的经济社会趋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战略规划,在2023年尤其如此。

我们也邀请了多位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希望能从大势角度,完善创业者对于自我战略版图更高维度的信息收集。

二、组织与管理


在组织的核心板块上,我们持续关注企业的组织诊断(成长阶段、组织变化)

组织承接(组织匹配、资源规划)

组织进化(组织变革、文化同频、进化机制设计);

领导力提升(人才规划、领导力模型建设)

我们严选超过百位来自或曾就职于顶级企业、知识体系与实战经验兼备、战略与战术并序的导师,定制40余期主题课程内容,整体服务超310家企业的千余位高管,赋能被投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升级

联合逾200位合作伙伴或机构,拓展组织力提升、股权激励等多个场景需求,为230余家企业提供1V1定制化咨询,为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提供强力的保障。

我们开展了组织领导力工作坊,帮助初创公司提前看未来发展各阶段的状况,掌握组织迭代和进化的方法,以应对未来组织快速扩张所必然带来的针对性问题。

对创业公司普遍为难的找人和招人问题,截至目前,经纬HR团队对接超170家被投企业。

累计为被投企业超180个职位推荐2000余位VP级别以上高阶人才;

储备垂直行业高精尖人才超过2.5万人;

通用型专业人才超6万人。 

此外,我们也会在被投公司的关键岗位上发力。

比如医疗小组积累了Biotech核心价值链岗位的人才。

在医疗小组牵头下,重点积累临床开发和运营职能、BD职能、CMC和早研职能等药企Biotech通用型职能高管人才。

例如在临床岗位上,持续引荐介绍临床开发高管给优赛诺、荃信、凌意生物、沙砾、信念生物等公司。

三、业务增长


对不同行业、类型的公司来说,增长的内涵是不同的。

消费品牌类公司

我们引入专业咨询团队,协助其新爆品的成功、新增长点的找寻、市场的占有,确立自己的品牌地位和形成坚实的产品矩阵。

偏研发导向的公司:

我们引入商业化顾问,在优先确保专利壁垒的前提下,尽快找到可以阶段性商业化的路径,开启自身造血,跨越科研到商业化的鸿沟,初步达成了研发与商业并举的目标。

技术相对成熟,市场教育足够,竞争已经逐步激烈的ToB公司

我们引入商机管理、运营管理、绩效管理的工作坊的团队共同学习模式,协助组建有战斗力的销售团队,提高打单成功率,拿下头部客户,更要拿下腰部客户,拿下真正能带来利润的单子,持续促进销售业绩的增长。

经纬也持续利用自身资源为创业公司的业务突破寻找机会。

以某创新药公司为例:

我们医疗投资团队协助公司对接了一直难以突破的国内顶尖医院相关科室,促成了在底层研究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

再以某合成生物学公司为例:

2023年整个行业都在转向业务落地,标杆客户成为重中之重,我们帮其对接了全球最大的食品巨头与全球前三的原材料巨头,可以直接走向万吨级别的合作。

而在经纬被投生态圈内的互相合作方面,在过去一年里也产生了很多案例。

沙砾生物在TIL先进制备工艺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研究成果,而赛桥生物在细胞处理工具和自动化设备方面则有技术优势,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共建“TIL细胞疗法先进制备技术联合实验室”。

通过双方工艺-工具的深度融合创新,可以提高TIL制品的生产和检测效率,缩短TIL制品的制备时间,大幅度降低成本。

四、深度融资

2023年大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的融资、资本市场之路更具挑战。

过去一年,在财务方面,经纬相关小组完成了50+起商业/背景/财税全维度尽调;

120+家企业经营分析和建议;

260+次企业股权债权融资对接;

40+家产业资源/业务协同对接;

55+企业IPO板块选择/时间表规划/IPO整改事项梳理;

热点行业IPO财税问题分享,经纬智囊团利用投后1000+次的案例经验;

200+的一线机构资源触达,帮助企业答疑解惑,优化发展路径。

在法务方面,经纬相关小组基于对市场周期起伏的认知,以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对新政策和法规的研判,为多家公司就融资、重组、合规、人事和其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少走弯路。

例如在2023年下半年,IPO规则变化与北交所兴起,我们敏锐捕捉潜在机遇,第一时间做了重要信息针对性传递。

某家正在困扰上市节奏的公司与我们进行了深度沟通,在考虑到整体上市环境的收紧趋势后,这家技术公司迅速调整策略,转向北交所。

2023年我们还组织了优秀公司与上交所、深交所的讨论会,与领导和老师们交流讨论了如何界定科创属性、注册制背景下企业上市要点、发行上市条件变化、被否案例的分析等等。

在过去一年里小道消息满天飞的环境下,这些关键节点、关键信息的沟通弥足珍贵。

2023年我们还举办多场大规模创接汇、创融汇,对接了上百家龙头公司和千余名投资人、地方政府与引导基金、国资等等,为创业公司们提供落户选择+产业融资的双向撮合。

在北京,我们还组织了多场以“深度融资”为主题的亿万校友会,从财务关注、资本市场、宏观形势、融资实操几个角度,来答疑解惑。

五、健康生活


创业不仅是一场修行,也是人生的多彩状态。

有的时候,创始人们需跳出常规,以新视角寻求内心宁静与思维升华,尤其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更需本质思考与底层思维的触动。

在哲学方面,我们邀请了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德峰老师、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席教授陈嘉映老师,分别探讨“先出世,再入世”的内在逻辑与人生底层系统构建。

在美学方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从古希腊讲到当代艺术,阐释美的深层含义,强调美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甚至是一种人生行动哲学的底层系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们组织了“人生中的第一座雪山”之旅;

智利+南极之旅,乘坐麦哲伦探索号穿越南极大陆,与鸟类学家、冰川学家、海洋动物科学家、地质学家一起探索自然与生命的边界。

此外,我们还推出了“一城一周末”活动。

在明长城遗迹云冈堡,一览云冈石窟面貌,深入古建善化寺,聆听东方佛教圣地的历史与文化。

当然,经纬投后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

我们组建了专门的投后医疗服务团队。

2023年是新冠疫情开放第一年,我们在紧急医疗服务方面也着重努力。

尤其2023年秋冬季,支原体和多种病毒等病原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席卷而来,医疗团队采取线上会诊、急诊住院、应急药品分发等方式服务保障多起已投企业高管及家人等特定人群。

2023年全年,经纬医疗团队共处理门诊及咨询491起、会诊58起、检查60起、诊疗34起、手术及住院35起、药品及服务等共计205起。

肿瘤科占15.6%,内科15.5%,外科7.8%,五官科占13%,骨科及康复科占10.2%,中医科占17.8%,其他占21.1%。

总体涵盖了线上会诊、急诊手术、重症住院、急难药品保障、高龄体弱患者居家一对一个体化治疗等各类服务,帮助经纬被投企业平稳度过这一年。

04

写在最后


都说2024年,依然是挑战重重的一年。

在纷繁芜杂的历史长河里,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不断面对周期性调整的历史。

中国人的古老智慧,一直说的都是如果你想拥有一个事物,你就要从它的反面开始。

比如你想快,就要从慢开始;

想高,就要从低开始;

想强,就从弱开始;

如果你想得到,那就从适应失去开始……

我们一直如此,所以并没有什么好惧怕的。

Adaptability is the key to thriving in the entrepreneurial journey.

创业之路,钥匙在适应性。

一路升级打怪,也意味着这一路,我们终将对怪脱敏,见怪不怪。

最后,愿2024的阳光均匀地打在我们每个人脸上。

祝福不管往哪儿走,都是往前走——

往前走,就是最真诚的光明大道。



  ·   END   ·  



近 期 活 动


----------------------------------------

----------------------------------------


阅 读 推 荐


· 从8位大佬在乌镇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中,我看到了这个趋势

· 沃衍资本魏斌:制造业投资大有可为,选对方向才是关键

· 雷军小目标:做世界TOP5,每年至少1000万辆

· 沈南鹏:15年投了上千创业者,我发现这样的CEO能成事

· 张一鸣:为什么我不赞同控制人力成本?


视 频 推 荐



合 作 对 接


寻求报道、商务合作、投融资对接媒体互推、开白、投稿、爆料等……

扫码添加投资人说运营者微信,备注「商务合作」详细沟通。



超 级 社 群


【投资人说】正在组建超级投资者社群、超级创业者社群、超级读者群、超级媒体群等,目前总人数已超1000人。


关注【投资人说】微信公众号,发送信息「进群」,与各行业精英直接交流,共同进步。



旗 下 媒 体


发现在看了吗,戳下看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投资人说

相关新闻

经纬2023年终盘点:Adaptability is the key to thriving小米获独立造车资质;如祺出行港股上市;光伏、锂矿龙头业绩预亏;证监会:进一步推动程序化高频交易降频降速|一周市场盘点2024“开年第一会”如期而至,澳联储预计按兵不动!OECD提醒:降息欲速则不达独家|经纬创投回应:不存在分拆解读速腾2023财报:激光雷达出货量150万台才能盈利?T恤还得「鳄鱼」牌!上身立降温,速干不湿身,69元2件!某90后副高,4个月10篇SCI极速晋升!爆真相:不靠内卷,靠ChatGPT“躺平”!心电病例:规律的不规则心动过速伴QRS电交替?三思而后行!“伊利巅峰盛典周”火热开启:七日狂欢不打烊,速速查收“超级体验全攻略”!复盘:周鸿祎的网红速成之路某三甲医院医生,10分钟极速写完10万字综述!真相曝光:不靠内卷,靠AI“躺平”!Mobileye发布2023财报:跟不上中国车厂增长速度9点1氪:多地提出对外卖骑手限速;男子33万购宝马遇销售欺诈,经销商被判赔98.7万;胖东来调改永辉第二店全员加薪周其仁:民企从来都是适者生存,不要因焦虑而垮掉 |【经纬低调分享】行走的空调套装,夏天穿“它"冰丝速干三件套,休闲商务两不误,上身立减5°C......最新数据:NZ食品价格基本不涨了!油价下降、租金涨速也变慢!学界速递 |七院院士高华健加盟清华大学;华中农大通报:黄某某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停职!晚点财经丨万科第二次不分红;华为收入增速创三年新高;40 亿美元撞桥赔偿算谁的?早报|2024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河南文旅辟谣要1米8男青年速回;李铁妻子被曝拒退赃款准备离婚;中疾控:新冠疫情可能回升CMU&ETH实现突破:机器狗点满敏捷值天赋,超高速穿越障碍,速度与安全兼备!​晚点财经丨全文翻译:黄仁勋对话扎克伯格:个人AI、开源和下一代计算平台;瑞幸季度利润下滑,放慢开店速度@新西兰华人:速查家中是否有这款产品!已造成至少18起火灾一场微醺文化节,一次生活态度的浪漫追寻|特昂节亮点速递一场大会,看懂AI对行业的「爆改」|新质生产力·AI Partner大会亮点速递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