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普通话的私立港校被内地生考爆,转学香港就能上好学校是骗人的!
新年伊始,热了一年的“去香港读书”在社交网络上的热度不减反增。这个现象的背后,是近年香港陆续出台的的各种人才引进政策。
根据2023年最新获批各项人才计划的数据,截止11月底,所有项目超过20万宗申请,而且已经有超过8.1万获批。
一边是很多港漂博主在说,“来香港轻松上名校”;另一方面,在“报考盛世”下,一些成绩好,又有普通话课程加持的学校,尤其受到内地父母的青睐,入学已经卷爆了!
2023年香港有几间这样的学校都被考爆了,首当其冲就是沪江维多利亚(VSA)和弘立书院(ISF)。有多火爆?学校的候补学生名单都已经到了人挤人的程度。
这两所都是开设IB课程的私立学校,70%是本地学生。要知道放眼全球,近年来IB平均成绩最高的地区就是香港,23年全球IB排名香港又是榜首。
而为了能争得学校的一席之位,买债券的家庭不在少数,择校的背后又有很多属于香港的“传奇故事”。不得不让人感受到中国父母为了孩子能有多拼。
本文作者罗莎莉的孩子的主要语言就是普通话,因此她不久前来到了这两间火爆的香港双语私校一探究竟。
ZHENBANG
沪江维多利亚学校
简称VSA
学校开简介会的时候,若大礼堂坐满了想让孩子入读这间学校的家长。
会议开始前,学校准备了一些茶点,家长们三三两两站着,冬日冷风拂面,眼前所望就是入会门槛300万港币的“香港深湾游艇会”。
游艇会的会员,可以享受游艇会内部的诸多亲子设施。售价千万的游艇,一年的养护费动辄需要四五百万,在这里上学,整日望着眼前这番风景,想不努力上进都难。
学校位于香港仔深湾道19号,教学采用中英双语,两种语言比例为5:5。每班不超过28名学生。每个班都有两位老师,一个中文老师,一个英文老师。每个主题都会用双语授课。
上课都是以小组活动和讨论为主,比如上周,二年级同学的课题是:“探究我们处于什么时空?” 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同学们发问,这也是国际学校提倡的“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模式。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上课前老师会叮嘱得多一些:“要穿好游泳衣再上课!”小朋友们自己换泳衣,丢三落四那是难免。老师总会捡到一些小物件,尤其是袜子。
三年级老师会带着大家做身体系统模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年级的孩子,可能还要解决一些难题:比如在不使用圆规的前提下,如何画出一个圆形?
这就需要学生理解圆形的概念:“在一个平面上,圆心跟圆周上每一点的距离是一样的”,从而利用不同的物件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形。
这些活动都是跟生活中真实情况很相似的,学生会从中明白学习这些概念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参观班级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些班的中文是简体字,有一些是繁体字。
老师解释道,两个班的资源都是一样的,一年级入学的时候就可以挑简体字班和繁体字班,一旦选择了就不能更改。
这对内地简体字背景的家庭非常友好,这也是为什么随着内地赴港家庭越来越多,这所学校也越来越火爆的原因。
等升到中学就不再区分简体和繁体了。
在香港,同时注重中英文的国际学校可谓屈指可数。在沪江维多利亚有一套中国文化课程。
在这个课程上,老师会带学生认识关于中国的美食、地理、传统文化、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地方特色,民俗等等。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年级都要学习历史课。在历史课程上,从上古神话一直到当代中国,学生都会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会对香港本地以及当代中国形成初步的认识。到了中学之后,也更好地和中国历史课程、世界历史课程做衔接。
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如果学生有一些中国文化方面的特长,学校也会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走IB路线,正如维多利亚的校长所说 :
他所说的不是指沪江维多利亚这所学校,而是放眼全球,近年来IB平均成绩最高的地区就是香港,23年全球IB排名香港又是榜首。
2023年,沪江维多利亚共有10名学生考获44分榜眼及43分探花,IB合格率高达100%,有32%学生考获40分以上,整体平均分为37.4分。
毕业生的去向包括--
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波莫纳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加州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杜伦大学、伦敦帝国学院和伦敦大学;
加拿大卑诗大学及多伦多大学;
也有的毕业生去了香港本地的医学院。
△图片来源:学校官网
沪江维多利亚学校的学费,2023年度是149600港币至212023港币,2024年度涨到158300港币至222210港币。
学生入学后,完全不用报外面的课外班,学校已经有很多社团,当然也是另外付费的。这在香港的国际学校学费中,已经算是性价比非常高了。
ZHENBANG
弘立书院
简称ISF
另外一间极其重视中文的学校,难进程度比沪江维多利亚加个“更”字。那就是香港富豪刘銮雄女儿刘秀桦就读的香港弘立书院。
弘立书院(ISF)位于港岛南的薄扶林,是一个实打实的双语学校。学生的中文底子很扎实,采用繁体教学,学校不提倡学生在校讲粤语。
在小学阶段,双语的比例是70%普通话和30%英语,到了中学,则是70%英语和30%普通话。
我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弘立书院,进行简单登记,只见后面坐着一排穿校服的学生,男女都有。
大概是把学生们事先安排好,每个人对应介绍不同的年级。老师看我登记语言为普通话,便向后面叫道:“普通话,小学部!”这时一个女生向我走来。
△等待带家长参观学校的在校生
如果需要广东话或者英文讲解,也会有相应的学生带领。老师会回头喊:“英文,高中部!”负责介绍的同学就大大方方走向家长,作为学生大使带着家长参观学校。
带我参观的女学生热情地介绍学校的情况,告诉我在这间学校学习非常开心。她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我还以为她是从内地转学过来的。她说她的普通话都是在学校学的,家里根本没有人说普通话。
看得出她对学校很有归属感和自豪感。比如她告诉我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会游泳,带我参观学校的游泳馆,给我看布满一整面墙的人名和他们取得的游泳奖项。
带我参观科学实验室,桌子上培养皿里花花绿绿的,是从洗衣机里发现的细菌。
我问她:“和本地学校比,在国际学校上学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她回答我,她是从一所全港排名前三的本地学校转学过来的,现在还跟当时的朋友有一些联系。
朋友告诉她,在本地学校如果学习跟不上,老师着急了是真的会打你的。她发表了她的意见:
弘立这几年IB成绩连年看涨,甚至直逼香港顶尖国际学校汉基,虽然它的大学升学率跟汉基比还是差一些,我问眼前的学生大使:“汉基的中文成绩是不是比你们学校厉害一点点?”
小姑娘一脸惊讶地看着我马上说:“汉基?不行,完全不行!”
这种对自己学校中文学术的绝对自信,并非盲目。我读过一本由学校自己出版的学生中文创意写作集《梧桐》,是在校七八年级学生的故事创作。
学校期盼这些学生如梧桐生长一般,带来希望、繁荣和新生。
本来我只是想看看香港学生的中文水平能达到什么程度,没想到开卷有益,竟读得津津有味,以十几岁孩子的写作水平来看,甚至可以说令人惊叹。
在校家长说,学校能给家长卷或不卷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家长可以选择鸡娃或者佛系随缘。
反观香港的本地学校就是不想卷,也得卷。
每天早上,弘立的总校长或小学校长都会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学校也经常会跟家长分享学校未来的计划或者探讨某个教育理论。
从家长的角度,觉得学校可以把家长摆在平等的位置,真正做到“让家长投入自己小孩教育”的旅程。
学校极度强调阅读,但孩子带回家的作业很少。英文中文都有相应的阅读计划,内容不限但有数量目标,达到目标会有小奖状。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时间有限,如果作业很多又要拓展兴趣,还得保证睡眠时间和户外活动,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用来阅读。
△图片来自弘立官网要语文好其实就是要有大量输入才能输出,所以作为在校生家长,也非常满意学校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而不是默写或者做题。
弘立书院的学费,每年需要221130~279290港币。除了学费外,还有各种杂费,校车、午餐、服装和交换项目等。有人初步算过--
在沪江维多利亚,12年总费用大约需要240万港币;
弘立需要13年,大约花费420万港币。
如果追求性价比,沪江维多利亚更高一些。
ZHENBANG
如何考进这两间学校
沪江维多利亚和弘立书院都是私立学校,没有国际生比例的限制,所以香港本地和内地家庭占比很高,外籍少。
弘立在学术方面压力较大,想入读2-11年级要进行中、英、数笔试,另外会进行普通话和英文的个人面试、小组面试。
弘立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都非常高,入学考试前,一定要针对孩子的弱项进行查缺补漏,进行笔面试培训。
如果目标是这间学校且孩子还在幼儿阶段,可以先入读弘立的幼稚园。弘立幼稚园因为名气不大,可能会被一些家长忽略。幼稚园有八九成的孩子可以一路直升本校,可谓捷径。
沪江维多利亚也有一些入读的小诀窍。这间学校很注重家校合作,校长认为在学习生活中,有三个关系非常重要:
因此,强调能保持良好家校联系是打动学校的秘籍。
在私立学校读书,开心的同时,孩子同步也在吸收知识。学习是松弛有互动的,不是一个负担或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
但在香港,不论什么学校的中文肯定都没法跟内地比。如果选择外籍学生多的国际学校,仅靠校内学习基本上就可以和中文说再见了。
内地新移民家庭大多注重孩子的中文基础,因此不会选择中文薄弱的常规国际学校。这也是高才优才计划开展以来,这两间学校被挤破头的重要原因。
入读一条龙的学校能够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一门心思把考级、拿奖这种功利性很强的“学习”作为目标。
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考好大学,而是要激发持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通过看书或其他途径,不断吸收新资讯和技能,为自己和社会所用。
尽管如此,每间学校也都有缺点和优点,没有所谓完美的学校。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在人生阅历尚比自己家孩子多一些的时候,选一个契合自己孩子的学校。
这段旅途可能一帆风顺,也可能惊涛骇浪。请记得聆听孩子的感受,因为很多时候,父母的期许不等于孩子的愿望。
另外,选学校要量力而行,考虑孩子本身的基础和家庭的承担能力。不管在香港走哪条路线,投入都不低,一定要做好整个规划和投入预算。
一个重要的真相是,香港厉害的孩子多数不是靠学校教出来的,即使是榜一名校也照样会叫孩子校外补课或者劝退。
香港的名校很在意家长的投入,那些名校的父母,嘴上说着他家孩子随随便便就获得offer被录取,咱们就只听一乐吧。
PS:人物图片均来自学校官网
2月5周一晚19:30
听历史作家张明扬讲
中学生怎么培养阅读写作能力
找资源、听讲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