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为什么不会得癌症?丨一周科技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姚湧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1
哺乳动物的癌症发病率各不相同,一般来讲,长寿的物种对患癌具有更大的抵抗力。蝙蝠就是这种长寿动物之一。2月15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刘振团队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了题为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cancer resistance in a bat species的论文,揭示了蝙蝠不患癌的原因。该团队从七种蝙蝠身上分离了原代细胞,并检测了细胞中致癌基因的功能。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均显示,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对癌症具有特别的抗性。转录组学和功能分析表明,HIF1A、COPS5和RPS3等三个基因的下调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大足鼠耳蝠的癌症抗性。从分子层面上讲,COPS5上游的一个含有HIF1A结合位点的潜在增强子的缺失导致了COPS5的下调。该研究为我们了解哺乳动物对癌症的抗性提供了实验证据和全新视角。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767-1
2
不管是自然受孕还是人工辅助受孕,精子活力都是决定受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精子活力提升10%,怀孕成功率会增加8%。在辅助生殖方面,精子活力和胚胎质量呈正相关性。虽然使用某些化学物质能提升精子活力,但也可能会对胚胎造成毒性作用。近日,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Adrian Neild团队建立了一种快速、无创的机械治疗方法:在800 mW和40 MHz下使用超声来增加人类精子细胞的活力。通过逐一分析精子细胞,研究人员发现,高频超声会使精子的运动参数提高266%!逾七成的不动精子在超声处理后开始“苏醒”游动,速度超过每秒5微米。该方法简单易行,并且无创,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相关论文于2月1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k2864
3
人与人之间的免疫力差异很大,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均为个体免疫力高低的影响因素。近日,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转化免疫学部Darragh Duffy团队在系统研究了可能影响个体免疫力的136种因素后发现,吸烟、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和身体质量指数(BMI)是造成个体细胞因子应答差异的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与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相当。其中,吸烟会影响先天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对先天反应的影响在戒烟后很快消失,但对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影响则在个体戒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该研究还显示,吸烟对细胞因子应答的影响与细胞基因组特定区域的DNA甲基化相关。详细数据于2月14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968-8
4
既然抽烟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持久的,那还是尽早戒烟为好。但事实上,仅靠自律成功戒烟的人不超5%。电子烟是很多烟民使用的戒烟方法,但其安全性和实际效果一直备受争议。近日,瑞士伯尔尼大学Reto Auer团队完成的一项1246名志愿者参与的为期半年的临床试验证实,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这些志愿者均为每天至少五支烟的资深烟民,其中622人接受电子烟辅助戒烟干预。结果显示,电子烟组在试验结束时经生化验证的连续戒烟的参与者比例为28.9%,对照组为16.3%。在试验结束前7天,电子烟组有59.6%的参与者成功戒烟,对照组为38.5%。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上,电子烟组比例更低。也就是说,电子烟的使用明显提升了戒烟率,且比较安全。相关论文于2月15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308815
5
空气质量差不仅影响心情,还可能引发精神健康问题。有证据表明,空气污染可通过改变大脑功能提高个体的自杀风险。数据显示,全球16%的自杀案例发生在中国。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香港中文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通过统计模型分析了颗粒物污染(PM2.5)的增加与中国各县自杀率之间的关系。该团队发现,PM2.5每增加一个标准差(S.D)会使每周自杀率提高约25%。与神经生物学证据相一致的是,这种影响并不会延迟发生,即PM2.5会直接影响情绪调节和冲动-攻击行为。其中,65岁以上的女性表现出更高的易感性,更加敏感。该模型估计,在2013-2017年期间,中国空气污染行动计划使PM2.5的降低避免了13000至79000人自杀,使这一时期观察到的自杀率下降约10%。相关成果于2月12日发表于《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281-2
6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呈渐进性,从无症状到明显临床表现会跨越数年。鉴于现在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老年痴呆症来讲,尽早预测显得尤为重要。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对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52645名无痴呆症成年人的数据中进行了研究。在随访的14.1 年间,有1417人出现了痴呆症。通过分析1463种血浆蛋白,研究人员发现,GFAP、NEFL、GDF15和LTBP2与全因性痴呆(ACD)、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发生的相关性最为明显。其中,GFAP对ACD和AD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当把预测时段拉长至超过10年时,GFAP的精确性并没有显著降低。血液GFAP水平较高的个体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剧增2.32倍!值得注意的是,GFAP和LTBP2对痴呆症的预测具有高度特异性。GFAP和NEFL水平在痴呆症确诊前10年就已经开始改变。相关成果于2月12日发表于《自然·衰老》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3-00565-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