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不同年龄段的取舍(深度好文)

不同年龄段的取舍(深度好文)

10月前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霞光满天
来源:有书(ID: youshucc)
你若可爱,生活就可爱。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孟子有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只一句话,便道出了生活的真谛。

人生在世,岁月更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不断得到更多新的东西,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这时比“取得”更重要的,是学会“舍弃”。

就像在很多时候,面对家庭、事业、人情往来等众多选择,我们无法兼得、兼顾,只能着重取其一。

那每一个年龄段,最该取什么、舍什么呢?


01


  • 二十岁:取朝气,舍佛系。


一提到霍去病,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传奇故事,觉得既热血又青春。

十七岁,他带领八百骑兵出征,大胜而归,封冠军侯;

十九岁,率一万精骑攻打河西地,势如破竹,令匈奴哀叹“失我祁连山……失我焉支山”;

二十一岁,率军奔袭两千多里,歼敌七万人,从此“漠南无王庭”,被封为“大司马”。

陈独秀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

生逢盛世,当有为之。

在二十岁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最该保持朝气,舍去“躺平”的安逸和“躺赢”的幻想。

纵使自己的梦想会遭遇冷眼、嘲笑,也要敢于追梦,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活出最出彩的自己。

未来,永远属于“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者,属于借一束微光,就能倔强生长的有志青年。


02


  • 三十岁:取小家,舍应酬。


汉宣帝时,有个叫张敞的官员,为官期间,嫉恶如仇、赏罚分明,为人称道。

有时下朝坐上马车后,他不仅让车夫赶马快跑,还会自己用折扇拍马。

为的只是赶紧回到家与夫人团聚,为她画眉。

自此,“张敞画眉”的典故开始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夫妻恩爱。

林语堂先生说: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三十而立,立己成人。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要尽可能地舍去一些无效的酒局、饭局、牌局,回归自己的小家:

对日渐老去的父母,多一些孝顺;

对相濡以沫的伴侣,多一些体贴;

对活泼可爱的孩子,多一些关爱。

家和万事兴,人和财运旺。

风雨人生,无论你多大,无论你走多远,家,永远是你温馨的避风港。


03


  • 四十岁:取清醒,舍糊涂。


嘉靖时期,奸臣严嵩把持朝政多年。

期间有不少官员直接上疏弹劾、犯颜直谏,最后或被贬、或被革职。

而张居正清楚,这种硬碰硬的方式发挥不了更大价值。

于是,他忍辱负重、明哲保身,即便提意见,也能避免情绪化地发生冲突。

正是由于张居正的清醒、不冲动,才使得他的仕途一路坦荡。

古语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

四十不惑,当取清醒,舍糊涂:

第一,不等,时机转瞬即逝,等来等去往往徒留遗憾;

第二,不靠,求人不如求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第三,不怨,抱怨是一剂毒药,只会大量消耗能量和福气。

人到中年,试错成本越来越高。

只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做出更正确的选择,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活得游刃有余、进退有度。


04


  • 五十岁:取天命,舍强求。


北宋词人柳永,年轻时素有文才,却屡试不中。

归根到底,在于他的词风,非当时主流审美。

为此,他不仅与主考官辩论,还在一怒之下写词发泄自己的不满。

此后屡屡不中,后来由于录取条件放宽,五十一岁的柳永终于中了进士,可是他却始终官运不济。

好在后来柳永想开了,他放下“在政坛大放异彩”的执念。

专注于写词,最终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婉约派”佳作。

古人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天命已到时,当修一颗平常心:

那些爱而不得的人,就放下吧;

曾经追而不得的梦,就看开吧。

人这辈子,别和任何人过不去,尤其是和自己。

余生,不强求,不留恋,不执念,先尽人事,然后听天命。


05


  • 六十岁:取自乐,舍纠结。


唐代刘禹锡一生,有着一道鲜明的分水岭:

30岁前,事事顺心、春风得意;

30岁后,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

他为官40载,却有23年都在被贬官外放。

直到晚年时,才被调回了京城。

飘浮半生,见惯了人情冷暖、荣辱成败的刘禹锡,终于意识到:争名夺利,都是浮云。

于是,他便改变立场、放下抱怨,开始享受生活。

《小窗幽记》中说:“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六十耳顺,当取自乐,舍贪婪。

不要让闲言碎语,影响自己的心情,也不要让“壮志未酬”,左右当下的状态。

可以冲一壶好茶,轻摇蒲扇,感受身边的美好;

也可以选一个心仪已久的目的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时你就会明白:放下无谓的追逐,享受够得着的幸福,是如此自在舒畅!


06


  • 七十岁:取童心,舍悲叹。


古语有云:“老有少年心,疾病去七分。”

一个有童心的老人,会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从而焕发青春、收获快乐。

反之,若时常郁郁寡欢、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则会暮气沉沉、疾病缠身。

人生七十古来稀。

我们虽然无法抗拒生命的流逝,却可以通过养一颗童心,来延缓精神的衰老。

人至暮年,该如何保持童心呢?

一来,常好奇、多体验。

不妨学学摄影,留住眼中的春秋夏冬;

或者学跳舞,在每一个日升暮落,翩然起舞。

当你能玩、会玩时,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帮你找回年轻时的感觉。

二来,结童友、拾童美。

可以寻一个“忘年交”,和孙辈一起“瞎聊”,一起游戏,感受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重拾爱美之心,管理好自己的体形、面容、精神和气质。

丰子恺说:你若可爱,生活就可爱。

这世间,其实从来就没有大人、老人之分,只有长皱了的“大孩子”和“老小孩”。

未来养一颗童心,不悲叹,不落寞,傲视生命的界限,感受世间皆烂漫。
生命,每一站都有每一站的风景。

人生最好的状态,便是享受好每一个当下,守护好该取的,放下该舍的。

正如曾国藩所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往后余生,愿你我能不惧岁月蹒跚,坦然面对所有的取舍与得失,自在生活。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洞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