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 虽说港村似乎已经比不上北上广深,但总有一些事能深深打动我……
我在香港已经生活了超过10年,遇到过几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惊险”时刻。
这些时刻让我对香港的人、事都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和感受。
试过极限失物找回吗?
多年前的一次出差,印象中是早上8点多的飞机。
当时我预留了比较充裕的时间,7点不到就打车到了机场。
当我准备值机的时候,突然发现背包里的钱包不翼而飞。
我当时瞬间脊背发凉,因为所有的证件、现金还有银行卡都在钱包里。
我应该是付钱后不小心把钱包落在的士了,没有证件意味着我根本无法出境。
我稳定了一下情绪,立刻上网查找所有的士报失电台和渠道。
因为我没记车牌号,简直如同大海捞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急得满头汗。
已经准备跟公司报备并挂失各种证件和银行卡时,却意外接到了所住大厦管理员的电话。
告诉我有个的士司机把我的钱包送了回去。
因为我是他当天接载的第一位客人,后来别的客人乘坐时捡到了我的钱包。
司机推断是我丢的但无法联系我,只有送回接我上车的地方,并表示可以马上再把钱包送到机场。
我当时激动得都快哭了,在机场焦急等待。
还好当时家距离机场只有不到半小时路程,而且没赶上出行早高峰,司机很快赶来。
把钱包递给我时一再嘱咐我检查清楚里面的钱和证件有没有少。
我感激地付了车费,拉着行李一路狂奔值机、过安检、登机,最后终于赶上了那趟出差的飞机。
事后回想,这次经历少了哪一环我都没法这么顺利及时拿回钱包。
感谢拾金不昧的乘客,感谢认真负责的管理员,更感谢那位好心的司机。
后来我有过第二次类似的经历,买了一堆昂贵的护肤品打车回家,下车时整袋东西落在的士上。
当时屋苑大厦会记录每辆进出的士车牌号,这次我可以通过车牌进行报失。
在我下车后大约2小时,楼下管理员通知我说有的士司机送回了我遗失的物品。
我赶紧拿了点现金下楼,想对司机表示一点感谢心意。
但管理员告诉我司机留下东西就走了,我看了袋子里什么也没少。
至今我也不知道司机是听到报失信息,还是被其他后座乘客发现后给送回来的。
但是得到帮助失而复得的心情,总是让我在多年后还是觉得很幸运遇到了这些好人。
试过被消防员营救吗?
在我某一年的生日,约了一众好友到KTV庆祝,那家KTV是在闹市区一栋相对老旧的大厦里。
我那晚嘚嘚瑟瑟买了一个花哨的大气球。
半夜1点多准备回家,跟几个朋友进电梯时,没留意气球的一个小角卡在了电梯门缝之间。
可能当时老电梯没有那么灵敏,还是关上门启动往下走。但走到一半突然卡住了,一动也不动。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按响警铃。
跟通话那头的大厦管理员说明了情况,管理员告诉我们会call消防过来,让我们耐心等候。
当时已经大半夜了,而我们又身处人多车多的闹市。
本以为要等很久,但出乎意料的是,过了大概10几分钟就听到外面消防员的喊话。
询问我们身体状况是否良好,然后把电梯开到正常位置、修复、开门,一气呵成。
因为是我的过失导致电梯故障,我已经做好了被问责的心理准备。
但消防员们什么也没说让我们赶紧回家,走时还不忘嘱咐我们注意安全。
另一次是我带着小孩被困在一个超市电梯里,当时里面还有另一对带着小孩的父母。
电梯突然轰的一声停下,那位妈妈马上按铃与管理处沟通。
几次后对方终于接听并回复会安排人员查看,但我们等了一会也没什么反应。
于是她当机立断直接拨打了消防电话,并告知对方电梯里有小孩。
消防员也是10来分钟就赶到。
应该是考虑到电梯里有小孩子,出来后见到旁边还放着担架和几位医护人员。
消防员逐一询问我们有没有身体不适需要送院检查,十分周详。
其实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灵活处理,某些物业响应不及时而手机有信号的话,完全可以自己打给消防。
政府公务员往往比打工的物业更靠谱。
来自各种行业和陌生人的善意
我试过跟快递员处成了朋友,因为同一家快递公司总是固定某个快递员负责我们屋苑的快递收发。
来往多了有时我不在家送货费什么的快递员会帮我垫付,之后我转数快给他。
疫情期间管控比较严,我寄东西前会先问快递员,他会帮我查好相关标准。
甚至有些“不太好寄”的物品他也说会尝试帮我寄一下,要是被查到了他再给我送回来。
我试过大着肚子逛街市,卖菜的阿姐教我别吃通菜,因为容易脚抽筋。
我试过在路上走得比较慢,有路人过来问我是否感觉不舒服,需不需要帮助。
我试过找不到小巴站,打查询电话对方霸总上身让我在附近显眼的便利店门口等着,司机直接来便利店接我。
从学生到进入社会,从吃吃喝喝一人行到结婚生子为家庭打拼。
十多年来,这个我所“漂泊”的城市已经变成了我生根发芽的第二故乡。
匆匆而过的游客或许会讶异这个城市的高效和冰冷的繁华。
但作为一个生活者,我一直觉得香港是很有温度的,也总是被来自各种人的小善意打动。
虽然现在也经常笑称“港村”比不上发达的北上广深。
但是很多香港骨子里的精神文明,还是让我每每回想起这些事,都对这片小小的土地爱得深沉。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 ● ●
/本 文 作 者/
小舍
In solitude,be a multitude to yourself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请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投稿或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Ro_salie
香港有温度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