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质生产力,AI制药商业化破局点临近丨2024 AI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2024年世界政府峰会上说到“人人都必须学会计算机的时代过去了,生命科学才是未来”,而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生物计算的支持,AI制药就是生物计算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截止2024年3月15日,英伟达已投资了10家AI制药创业公司,同样,国内科技巨头腾讯、阿里、百度、华为等大企业也都陆续入局AI制药,不想错过AI制药这座“金矿”。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成熟,尤其是生成式AI技术,为新药研发进程带来了颠覆式的改变。相关数据显示,使用AI技术能够将药物发现时间缩短40%,药物临床试验时间节约50%至60%。全球和中国的AI制药市场规模也迅猛增长,截止2023年,全球有897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企业加入到AIDD领域,同比增长28.14%,规模扩张非常迅速。
《2024 AI制药行业研究报告》基于睿兽分析数据库及行业深度访谈展开研究,重点在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产业链分布情况以及该行业在一级市场的表现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AI制药正式从“理论实验”
迈入“技术验证”阶段
资料来源:中泰证券
当生成式AI出现,又给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惊喜,它能够加快药物发现、进行更有效的临床试验和更快的监管审批、内部生成超目标的营销材料,从研究和早期发现、临床开发,到业务运作、企业经营和健康检查,生成式AI都能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据麦肯锡统计,生成式AI对生产力的影响可能会为全球经济增加数万亿美元的价值,对制药行业来说,这项技术每年可为制药和医疗产品行业创造600亿至11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以下这5个领域受到的短期影响潜力最大:
资料来源:麦肯锡
AI制药产业链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提供AI技术的企业,该类企业又主要分为提供硬件支持和提供软件支持的企业。硬件支持包括通过服务器、芯片、冷冻电镜、自动化实验室等高端设备提供技术支持等。软件支持包括通过算法与模型提供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AI技术,以及云计算平台与数据库等软件服务。
产业链中游主要为AI药物研发企业和IT科技企业,是AI制药产业联动中流砥柱,其中AI制药企业按照商业模式的发展分为AI+Biotech、AI+CRO、AI+SaaS三种;同时IT巨头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打造自有相关平台、提供算力及计算框架服务等手段也占据着部分中游市场。
产业链下游分为传统药企、传统CRO企业与药物研发的科研机构。下游企业可以选择管线合作研发、软件服务合作、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与AI制药企业进行合作。
AI制药产业图谱
从行业竞争格局角度,从2018年到现在为止,中国国内已成立了上百家AI药物研发公司,优胜劣汰是自然发展规律,真正的技术实力比较强的AI药物研发公司持续受到市场与资本的广泛关注。其中,锐格医药、晶泰科技、安德医智和英矽智能近5年获得一级市场融资额度最高。
国内近5年已披露投融资总额TOP15的AI药物研发企业
AI制药一级市场投资趋势趋于理性
睿兽分析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3年,国内AI制药产业链共发生融资事件数为292件,已披露融资总额为822.47亿元,是生物医药最受青睐的领域之一;2018年与2021年是两个融资小高峰,2018年是AI药物研发企业大规模涌现的时期,有大量资本涌入市场;2021年DeepMind的人工智能系统AlphaFold2横空出世,对于AI制药行业有较强的刺激。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该行业的信心与技术创新、产品突破有着极强的相关性。但是从2022年开始,AI制药一级市场的投资开始趋于冷静状态,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2018-2023年国内AI制药产业融资情况
从2018年至2023年,国内一级市场融资事件数量排在前五的地区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从区位上来看,北京、广东和长三角地区获得的融资数量最多,占总投资笔数的93.15%,其中北京获得最多融资,融资数量占总投资数量的37.33%,获得的融资金额占总融资额的43.27%。AI制药产业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早期融资阶段(A轮及之前),占比高达74%,说明AI制药产业的项目和企业多聚集在早期,距离行业成熟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18年-2023年AI制药企业融资事件地区分布
AI制药产业的融资阶段分布
2018-2023年AI制药赛道投资项目最多的投资机构当属五源资本,共投资12家企业,其次为红杉中国(11家)、君联资本(9家)。所投企业布局大多聚焦于产业链中游的AI药物研发企业,其中AI+Biotech模式和AI+CRO模式获得投资力度最大,说明资本市场也最认可该两种模式的市场潜力与商业价值。
2018-20203年AI制药产业活跃机构TOP10
更多详细内容、数据分析及AI制药产业图谱,请登录睿兽分析获取创业邦《2024中国AI制药行业研究报告》完整版报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