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 早就想吐槽了!香港的中文,我这个内地人死活看不懂!
初来香港,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就都是中文,都是汉字,但是在香港,许多书面的表达、用法和句式结构,真的和我们内地不一样!
尤其是在读一些法律条文、政府公文的时候,我经常脑子里冒出许多问号。
都是中文,怎么我就是读不懂呢??
今天,作为已经被港式书面中文折腾了几年的人,我就带大家来探索港式中文的奥妙。
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在《基本法》中明确了“中文是香港的法定语文,英文也是。”
因此,香港其实没有过“官方语言”这种描述。
因为这里的“法定语文”指的是“法定的语言文字”。
那么,众所周知,中文分为口语和书面语。
说到书面语,其实香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也已经和我们一样,在正式场合中全面使用白话文。
那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还是会觉得香港使用的书面语是那么拗口和别扭呢?
首先,说为什么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例子:
特区政府的公务员都是经过了中英文考核的。
然而政府的有些政策条文乍一眼看起来,像是在做中文的阅读理解。
那长难句一句接一句,真叫人半懂不懂的。
例一,特区政府“发还产假薪酬计划”的政策原文:
“《修订条例》延长了《雇佣条例》(第57章)下的产假四个星期,让合资格雇员在紧接10个星期的产假之后连续放取;
并维持以法定产假薪酬的比率(即雇员每日平均工资的五分之四),计算就延长产假须支付的法定产假薪酬,以每名雇员80,000元为上限。”
这段话意思很简单,但是被港府这么一说,“放取、合资格雇员”的表述倒叫人晕了。
若是在内地,可能会表述成:“相较以往,在职妇女的产假将会增加四周。”
一下子很好理解。
例二,这段是我从入境事务处的官网截图的:
这句话尤为吓人,一句话里出现五个“的”。
想问政府就不能加一个逗号吗??
大家都知道,对于中文来说,面向广大市民的条文一般应避免太过繁复的长句。
例三,汇丰银行也毫不示弱,其信用卡的条款细则也是长难句的重灾区:
就如同标黄的这句话,多个短句相连,没有逗号,还包含了双重否定!
如果只读一遍,是断断看不懂的……
受英文影响导致长难句太多
中文:
英文:
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偶然在逛香港艺术中心的时候发现了一句带有语病的长句。
刚想要吐槽,发现隔壁还有对应的英文。
一看,我明白了,原来这中文句子是依托英文原文,硬生生被翻过来的!
正确的讲法应该是:“大楼本身更是香港首座为残疾人士设置出入通道和扶手的建筑”。
原来如此,许多这些高难度的句子,其实句式结构都有点借鉴英文的味道。
毕竟大家知道,书面英文在香港还是很看重的。
尤其是政府,多少流传下来的政府文书都是港英政府时期草拟的。
英文里面有很多从句,像定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等等。
因此,如果不打破英文的结构去表达,很容易陷入令人不知所云的情形。
受古汉语、近代汉语影响较深
在香港,很多词语,其实是很适合古代人或者民国时期的人来读的。
因为这些词语,是古汉语或者近代汉语的残留。如今在内地几乎很少用到。
即使见到,大多数时候也是出现在文献、诗集里。
让我来举几个在香港常见的词语,看看大家能不能明白。
特区政府教育局官网的这个“公帑资助课程”里的“公帑”是“公款、公共财产”的意思。
怪文雅的,很明显是古汉语的词。
税务局官网这里的“薪俸”是“薪水俸禄”的意思,在内地很少用。
因为我们一般说“工资、收入”。
港科大官网这里的“厘定”是个古汉语词,表示“整合、制订”的意思。
在内地,我们常用“订立、制订”。
毕竟,相较于普通话,古汉语在粤语中的保留相对更多,因此人们使用起来也并不陌生。
例如,用“银”来表示“钱财”的用法,在中国古代是相当普遍的。
而如今在内地,部分词语也保留了这一用法,例如“银行”、“收银台”等等。
但在香港,还有更多的相似用法。
例如“银包”(钱包的意思)、“散银”(表示零钱、小额钞票、硬币)和“银码”(钱的数目)。
再比如,香港经常见到一个词“电单车”,99%的内地宝宝都会以为是“电瓶车”。
其实不然,这是“摩托车”的意思。
因为在过去的香港,人们称“汽油”为“电油”,因此摩托车就是“电单车”。
那有人要问了,“电瓶车”在香港叫什么呢?
因为香港全面禁止“电瓶车”的使用,因此电瓶车在香港见不到。
我询问了本地人和查询了媒体,一般称“电瓶车”为“电动单车”或者“电动自行车”。
来源于人民网
受广东话影响的书面语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广东话对书面语的影响。
毕竟在四九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内地和香港的交流还没有现在那么紧密、频繁。
再加上广东话渐渐在香港确立了主导地位,因此广东话的口语开始影响香港的书面语。
而同时,英语在商务、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因此,在广东话和英文的双面夹击下,香港的书面中文变成了现今的这副模样。
这些不同,大多是因为用语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经过时间的演变,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使用某种特定的叫法。
以下是常见的两地用语不同:
内地常用叫法 | 香港常用叫法 |
公交车 | 巴士 |
摩托车、助动车 | 电单车 |
抽屉 | 柜桶 |
婆婆(丈夫的妈妈) | 奶奶(丈夫的妈妈) |
冰箱 | 雪柜 |
打印(print) 复印(copy) | 列印(print) 影印(copy) |
急诊室 | 急症室 |
教师节 | 敬师日 |
吃火锅 | 打边炉 |
桶装方便面、泡面 | 杯面 |
派出所 | 警署 |
消防栓 | 消防喉辘 |
转账 | 过数 |
空调没开,所以很热 | 冇开冷气,所以好焗 |
盒饭 | 饭盒 |
其中最搞笑的是这个“饭盒”。
当年,我刚来香港抵达租的房子,已经是午夜时分了,还没吃饭。
就问房东哪里可以买到食物,她便说:“去便利店买几个饭盒吧。”
我心想:“光有饭盒,没有菜不行呀!”
结果到了便利店,才发现,原来香港这边就是把“便当、盒饭”叫成“饭盒”的。
这份香港媒体的报道,饭盒就是用作“盒饭、便当”的意思
与此同时,生活中还有一些小插曲也令我感受到了一些细微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用出来就会觉得“哇,他们竟然会这么用!”
比如:电话。
有一次,同事问我:“你搭地铁果阵系咪就一路玩紧电话(你坐地铁的时候是不是一直在玩电话)”。
我心想:“电话?emmmm,在内地,我们一般说手机。”
后来发现,在香港,“电话”和“手机”这两词是通用的,都可以指代“mobile phone”。
但在内地,“电话”一般指代座机,也很少有人会说“无聊的时候就玩电话吧”这种表达。
只有在很书面化的产品目录上,才会称其为“移动电话、手提电话”。
第二个差异是对“袋”的表达。
有一次我去理发,理完发,背后的店员提醒我:“你个袋(你的袋子)……”
我心想“我今天出来没拿袋子呀”,转过身一看,原来是我的书包。
我回想,怪不得小时候看港台娱乐新闻,经常听到说“名牌手袋”啥的,心想这不是“包包”吗。
现在可算懂了,“袋”可以指代“包”。
在探索香港的书面中文之旅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书面中文在这里融汇了英文、古汉语和广东话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充满韵味的书写风格。
香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使得书面中文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表达形式。
这种独特的书写风格,不仅让我对香港的文化深感兴趣,也启发了我对语言多样性的思考。
正如古诗所述,万象森罗汇乾坤,书声琅琅照古今,我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力量和文化的包容。
香港的书面中文将古典诗意和当代表达相结合,创造出一片独特而美丽的文化天空。
愿每一个汉字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文化飨宴和启发。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 ● ●
/本 文 作 者/
Anson
明天自有明天忧
/小 助 理 推 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请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投稿或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Ro_salie
香港的书面中文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