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榜“全国百强县”,这座正在崛起的江南小城还有多少惊喜
文 | 有书一木 · 主播 | 童颜
说到常熟这座城市,你也许不太了解;
但若你看过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对书中那段文字可能还记忆犹存:
“黄蓉用峨嵋钢刺剖了公鸡肚子,将内脏洗剥干净,却不拔毛,只用水和了团泥裹住鸡外,生火烤了起来。
烤得一会,泥中透出甜香,待得湿泥干透,剥去干泥,鸡毛随泥而落,鸡肉白嫩,浓香扑鼻。”
这道为靖哥哥换来洪七公降龙十八掌心法的美食,就是来自江苏常熟的名菜叫花鸡。
常熟,是坐落于江苏南部苏州和无锡之间,由苏州代管的小小县级市。
虽然只是座县级市,她却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连续3年上榜中国“百强县”前十,更在2023年挺进三甲,仅次于同省的昆山和太仓;
即便名气没有同省的苏锡常响亮,但她的精彩并不少:
因虞山画派、琴派发源于此,她被世人奉为集古典与现代于一身、底蕴深厚的千年小城;
她更是这物产丰富的江南水域上,最担得起“鱼米之乡”名头的城市。
难怪有人如此评价她:
“即便少有人知,但并不妨碍她一步一个脚印,笃定地走出属于自己的欢喜与幸福。”
相传,是周国皇子泰伯、虞仲兄弟俩的到来,吴地诸城才告别了蒙昧,拥有了文明。
吴地诸城,当然包括常熟。
商朝末年,中原周国君主周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虞仲、季历。
周太王独爱幼子季历,也坚信季历的儿子能带领周国再创辉煌,就想将王位传给季历一支。
为了成全父亲的愿望,让幼弟顺利继位,兄弟俩放弃继承权,远离家乡去到尚处于原始社会的江南吴地。
一边,兄弟俩以 “断发纹身”的吴地原住民形象示人,来表达让位的决心;
另一边,两人积极融入吴地生活,带领吴人采用中原的历法文化和农耕技术来疏通水道、引水灌田、饲养禽畜、种桑养蚕……
在他们的帮助下,吴人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过上了刀耕火种的生活。
感念于兄弟俩忠厚处世的态度,也为了报答两人的真诚付出,吴人拥戴他们创立勾吴国,成为自己的王。
就这样,手握先进技术,秉承忠厚情怀的吴人迎来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时光。
直到千年后的春秋时代,儒家思想在吴地的传播,才再次加深了这座城的文化底蕴。
常熟人言偃,孔门七十二弟子中唯一的南方面孔,孔子最满意的及门弟子之一。
当年,言偃在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任邑宰时,运用“礼乐之治”管理辖区,收获了奇效。
乘兴前来拜访的孔子,眼见小城到处弦歌不断,不禁取笑道:
“这种小地方其实不需用礼乐来治理,否则感觉是杀鸡用牛刀了。”
言偃大为不解,反问孔子:
“老师一直倡导‘礼乐之道’,我理解它的精髓就是:礼乐之治,崇礼尚读! 无关城池大小,无关人口寡众! 难道我理解有误?”
意识到自己的不妥,孔子忙说:
“你没有问题,我只是玩笑罢了。”
其实,认真推行儒学的言偃让孔子很是欢喜。
事后,他对随行弟子说:
“言偃定会将儒家的思想传播到南方去。”
果然!晚年回到常熟的言偃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广儒家文化。
至此之后,“崇礼尚读,书画传家”渐渐成了这座城的底色,并熏陶出无数的名师大家。
从这里走出了:创作出传世之作《富春江山图》的 “元四家”之首黄公望;
被称为“虞山诗派”领袖的钱谦益;
被誉为“鲁公风骨”的书法大家、两朝帝师翁同龢,名满江左的篆刻大家赵石……
这座城也因他们的风采而更显熠熠生辉。
时至今日,这座城市“尚读”的风范,又被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的阅读空间发挥到极致。
琴川书房的典雅、文心书舍的温馨、漫读空间的梦幻……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有着现代美学风范,又蕴含着优雅气度的有书空间,更是牢牢地吸引着每个读者的目光。
在那里,非凡的功能区创意、奇妙的阅读空间设计,总能让每个造访者感受到她的匠心独具。
也正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岁月蹉跎,留存下了这林林总总的前缘后故,才构成了这座小城的奇妙内在:
任时光流逝,她都自带一种积淀在时光中,独属江南水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韵味!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的鱼米之乡
在江南,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城市不少,但出镜《风味人间》的常熟,绝对是最担得起这个名头的城市之一。
纵横交错的湖滨水系,为这里带来了四季不断供的河鲜。
所以,吃鱼求鲜,成了常熟人刻在基因里的追求。
每年,当乍暖还寒的春天如约而来,精华在鱼尾的青鱼、糟香绝嫩的塘鳢鱼(常熟人喜欢叫它土婆鱼)、“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清蒸鳜鱼(桂鱼)……也就卡着时点摆上了常熟人的餐桌。
而常熟人对待河豚(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的态度,则很是有趣。
鸭子戏水,蒌蒿吐枝,芦芽冒尖儿的初春时节,正是河豚最为肥美的时候。
外表憨态可掬,体内蕴含剧毒的河豚虽然鱼肉鲜美,但若处理不慎,就可能由绝佳美食变为夺命剧毒。
这便有了民间俗语“拼死吃河豚”一说。
常熟人吃河豚,少了些“为饱口福不要命”的凶险感觉,多了丝别具一格的云淡风轻。
用高汤焖制的河豚上桌后,常熟人会先吃肥厚滑嫩的皮;
然后是细嚼那几乎能鲜掉舌头的鱼肉,最后再将吸饱了河豚原汁的春笋和秧草风卷残云掉……
吃完河豚,一句“吃着河豚暖着春,吃完河豚百样无味”的感叹。
只会让人想起当年苏轼品尝完这道极品美食后,满含欣喜与满足写下的名句:
“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
而能让常熟当得起这“鱼米之乡”称号的关键,并不是这湖滨水系信手可得的河鲜,而是江南水乡难得一见的山珍。
“蕈”就是菌类,是集自然之气,聚天地精华的山野食材,也是常熟人眼里饱口福的佳品,手中待远客的珍馐。
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蕈油面。
面,就是最普通的银丝面,但化腐朽为神奇的却是那蕈油!
熬蕈油,就是以热油“逼”出蕈子的鲜美,与苏州人用蟹黄、蟹膏做“秃黄油”同理:
先将松树蕈用盐水浸渍,剥去衣膜,洗净切片,然后用菜油,桂皮、八角、香叶等爆炒调味,再下蕈片熬制而成。
食用时,香喷喷、鲜嫩嫩、油汪汪的一大勺蕈油趁热往面上一浇,再撒一撮葱花和香菜碎……
丰富的食材层次、和谐的色彩搭配、扑鼻而来的蕈香、婉转绕舌的滋味,真让人不知先赞哪个好。
说到底,花样百出的吃,也只是常熟人惬意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多的是法子来享受生活,厚待自己。
毕竟,常熟有山有水,自然有资格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不过,若籍此就认为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再拼搏,那就错了。
他们只是更喜欢顺势而为,气定神闲地走出自己的路。
“半是湖山半是城,半城烟火半城仙”
的宜居之地
如果要寻找一个不脱离现实的桃花源,常熟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在这座江南小城,你既能见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摩登繁华;
也能收获白墙黛瓦、山野幽林的恬静惬意。
难怪有话说得好:
“世上湖山,天下常熟; 虞山福地,常来常熟。”
能被称为“福地”,或许与虞山上那座与福相关的寺庙、那首描写“幽幽竹森”的唐诗有关吧。
原名破山寺,始建于南齐时期、扩建于南梁时期,位于虞山北麓的兴福寺。
是座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刹,唐皇御赐“兴福禅寺”匾额后才更名为兴福寺。
寺内竹林森森,唐朝诗人常建为此赋诗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句绝妙意境的“曲径通幽处”, 让北宋书画大家米芾欣然而来,在寺内誊写整首诗留下墨宝。
而清乾隆时期的篆刻大家穆大展更是将米芾书写的墨宝临石镌刻成碑。
就这样,作为镇寺之宝,集唐诗、宋书、清刻于一体的三绝碑为兴福寺引来游人无数。
可在喧嚣躁动的冲击下,香火鼎盛的寺也曾被繁世遗忘过。
只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寺”的理念让兴福寺以迥异的形象重回常熟人的生活中。
湿哒哒的黄梅季让人难受,却挡不住吃货去兴福寺吃当季蕈油面的兴致。
以前,蕈油面是古寺僧人们晨钟暮鼓后的慰籍;
如今,却成了吃货们心之向往的解腻圣品。
在山寺客堂里品尝完美味的蕈油面后,再泡上一杯虞山绿茶,在初升的朝阳下坐看人来人往,顿觉:
禅寺和人间,都是好去处。
至此,在常熟,回归自然,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发不可收拾地被推广开来。
每年六月,宝岩的杨梅便成了信奉“莳秧过后吃杨梅”的老少们追捧的应季明星。
毕竟,清代《常熟县志》就有记载:
“五月中,宝岩杨梅极盛,游人结队往观。”
在宝岩生态观光园的杨梅林里,至今还保存着一百多株树龄超过百年的古杨梅树。
长久的富足与文化鼎盛,让常熟是自洽的。
即便韵味不及苏州,诗意不及常州,时尚不及无锡,但却有热气腾腾的诗意烟火。
她也是中国人对宜居城市极致向往的最佳反应:
一半还之于天地,一半让将人间。
▽
虞山曲饮尚湖月,言子墓前千秋雪,剑阁朗朗书声悦,少府诗题寺无缺。
常熟,有时是柔情似水的故事,有时却是坚韧果敢的传奇。
但无论如何,她永远凝固着江南的底色,有着江南骨子里的温婉、雅致,也有那份对待命运世态的锐意与执着。
时光依稀,寻到常熟,方知江南如许。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