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也降薪了
高校教师圈,最近可真是掀起了一场‘薪资风暴’。
‘降薪潮’的话题席卷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引得无数‘青椒’纷纷留言热议,
‘月薪三千八’、‘绩效归零’、‘年均收入三万’这些字眼如同冷水泼面,瞬间让大家对未来的生活规划愁云密布。
2020年,一篇名为《薪酬满意度提升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改革路径探析》的研究论文揭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超过半数的高校教师每个月实际领到手的工资竟然不足万元大关!
这与坊间流传的“铁饭碗”、“象牙塔”内的优越生活形成鲜明反差。
其实,教师们的工资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尤其对于工资结构的满意度和增长速度,大家普遍持有较低的评价。
咱们再来看看这个引发争议的薪酬制度。
高校教师的工资结构是一个拼图,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四大板块拼接而成。
而这其中,最容易随风起舞的就是那个关乎“绩效”的部分。
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块,前者只要完成基本工作就能按月领取,后者则要靠你的教学成果、科研贡献来决定,比如高质量论文发表数量、国家级项目的中标、各类奖项的斩获等等,通常会在年终进行一次性发放。
这样一来,不少教师为了那点“年终奖”,不得不像打了鸡血般奋力拼搏。
随着近年来高校推行的高额科研奖金、卓越岗位年薪制等一系列新举措,科研牛人和普通青年教师之间的收入鸿沟逐渐加大。
拿某高校来说,人家调整了绩效工资比例,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从原先的7:3变成了6:4,这一变,青年教师们每月到手工资缩水严重,于是乎,“工资不够养家糊口”的呐喊声愈发强烈,不少人期盼绩效工资能够按月足额发放。
不过别急,曙光已在前方。
自2021年以来,教育部的一系列新政犹如一股暖流,明确提出不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硬性指标与绩效工资直接捆绑,还鼓励教师投身教研活动,参与命题监考、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创新创业等多元工作。
这一波操作,无疑给坚守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可以更有底气对抗教学研究的功利化倾向。
2023年和2024年,国家层面的改革步伐更为坚定有力。
先是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符合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的薪酬制度。
紧接着,财政部也在发布会上掷地有声,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薪酬改革试点,瞄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破冰前行。
比如复旦大学,人家已采用动态岗位津贴体系,基础岗位津贴稳占80%,绩效只占20%,重点向优秀教师和教学工作倾斜,尤其是青年教工,薪资增幅喜人,这策略明显提升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再比如华南农业大学,奖励性绩效工资拆解成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和学院管理三部分,其中人才培养占比高达62%,让教师得以心无旁骛地投身教学科研。
面对这场“降薪潮”,社会各界携手共筑更科学、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旨在为教师减压增薪,让那些照亮他人前路的“众人抱薪者”不至于在风雪中受困。
唯有构筑更为人性化的工作考核和更合理的薪酬体系,我们的高校教师才能无忧无虑地“坐冷板凳”,潜心治学,从而真正推动高校教学质量与科研实力的双提升,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宏伟蓝图。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