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新型夫妻生活”正在流行:一周见一次,他们却越来越爱

“新型夫妻生活”正在流行:一周见一次,他们却越来越爱

9月前

撰文|小舅妈

编辑|芝士咸鱼

ID | sdrenwu



前阵子,“通勤婚姻”一词登上热搜,迅速引发大众关注,该词条阅读量2245万,超过4万网友为这一话题争论不休。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什么是“通勤婚姻”?


“通勤婚姻”是一种新型婚姻模式,夫妻双方根据各自的职业发展规划,共同选择分居两地生活。


分居时长短则几天,长达几个月,通常只会在周末或节假日见面,也被称为“候鸟式婚姻”。


年轻一代中,或是出于生活压力,或是因为工作调动,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了通勤婚姻,工作日分居两地,周末见面,过上节奏完全不同的跨城生活。


微博词条下,关于通勤婚姻意愿的投票


在大部分人的想象中,已婚夫妻长期分隔两地,多半会影响夫妻感情和婚姻的质量。


微博热搜词条下,有个关于通勤婚姻意愿的投票。


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绝不可能接受这种婚姻”,但也有近一半的网友表示自己“可以接受”或者“可以短期接受这种生活”。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通勤婚姻,我们联系上两对长期分隔两地的夫妻,他们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


分隔两地,像是回到热恋期,关系变得更牢固了。


这种新型生活方式,意外成为了自己的“婚姻稳定器”。



“分居两地,吵架更少了”



36岁的陈邻,结婚十二年,和妻子维持了八年跨城生活。


陈邻在上海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上班,妻子则留在浙江台州老家,任职某体制内单位的财务岗。


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相识,妻子的家境远远好过陈邻,父母是银行中层,两人结婚时,女方家里全款出了车和房。


而陈邻出身单亲家庭,母亲靠着经营流动小吃摊供他和妹妹读完大学。


妻子和家人从未轻视陈邻的出身,反而认可他的勤奋上进。


陈邻心里清楚,自己不是上门女婿,享受的却是同等待遇,总觉得矮了妻子一头。


台州本地很难找到适合他的工作机会,与其勉强留在本地,不如去上海闯一闯。


他在读高二时曾跟随老师去上海参加英语竞赛,从那时起就对“魔都”充满了向往。


岳父母一家得知他的想法,没有反对,反倒认可他努力上进,只提出一个要求:小夫妻俩先要个孩子。


陈邻答应了。他和妻子备孕不久,就生下了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



2015年,陈邻正式去上海,保持着每两周回一次家的频率。


他会提前买好周末早上六点多的那趟高铁,两个半小时到达台州,和妻子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绝大多数情况下,陈邻独自坐高铁回台州,妻子来上海的频率少,她不太喜欢坐几个小时的高铁见面,再独自坐高铁离开的感觉。


陈邻向妻子发送实时位置|受访者供图


陈邻理解妻子,有时候他在高铁上,也会陡然生出一种疲惫感,偶尔在车上还需要因为工作而加班。


但转念一想,高铁到站后,他就能回家见到老婆和儿子,心里的疲惫感淡了不少。


分隔两地后,1-2周见一次面,使得陈邻夫妻俩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共处时光。


陈邻的妻子喜欢浪漫,丈夫回家当天,她总会买一束鲜花,放在客厅里,再点燃香薰,好好布置一番。


平凡的周末,也有了热恋期的仪式感。


视线转到另一边,辗转于北京、河北两地的乐苹和丈夫,也在三年前开始了通勤婚姻。


他们原本都在北京上班,乐苹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内容运营,每月工资一万八,丈夫则在另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每月工资三万多。


恋爱时,他们租住在天通苑的一套三居室的17平主卧,婚后,两人不想在北京继续合租出租屋,乐苹工作压力比较大,想休息段时间。


加上乐苹的婆婆丧偶多年,身体状况不好,需要人照顾。


夫妻俩商议后决定,由于丈夫薪资更高,留在北京上班,负责整个家庭的开销,乐苹则回河北,承担着照顾婆婆的任务,趁这段时间思考之后的职业发展道路。


乐苹询问丈夫几点回家|受访者供图


像乐苹丈夫这样于北京、河北两地分居的环京夫妻并不少,一线城市房价过高,逐渐形成了大城市赚钱供养小城市买房的链条。


根据《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北京的极端通勤上班族中,每天约33万通勤人来自环京地区。


工作日,乐苹的丈夫留在北京上班,每到周五晚上,丈夫则会搭乘高铁回家,周一早上再返回北京工作。


每周五也是乐萍最快乐的时刻。


白天,她会提前去超市采购,准备丈夫爱吃的菜式,等候丈夫晚上下班后回家,第一时间给他大大的拥抱。


之前两人在北京租房期间,因为工作压力,他们控制不住地经常朝对方发脾气。


如今乐苹没有上班,心态平静了许多,由于聚少离多,他们吵架的次数也明显变少了。


夫妻俩开始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乐苹心疼丈夫两地奔波的辛苦,丈夫也理解乐苹独自照顾老人的不易。


如果遇到婆婆生病,丈夫会请假回家,尽量不让照顾母亲的重担落在乐苹一个人身上。


乐苹说,比起在北京打拼时,二人被工作压得无法喘息,总会把爱情排在工作之后,如今她和丈夫的感情反而更好了。




“通勤婚姻的苦和难,

需要共同面对”



当通勤婚姻以“年”为计算单位,夫妻双方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而选择这种生活模式的最初,并没有这么顺利,无论是陈邻夫妻,还是乐苹夫妻,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磨合过程。


开心和难过无法第一时间和爱人分享,照顾老人或孩子的责任也难以均分,生病了伴侣不能及时陪伴照顾,共同话题逐渐减少……


这都是跨城分居的夫妻们面临的现实困境。


刚去上海那阵,陈邻处于新工作的试用期,他发现自己比平级的同事履历差了不少,这让他无比焦虑,担心自己折腾一圈却连试用期都过不了。


每次回家后,他也总是显得心事重重,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夫妻二人的性生活频率一再降低,妻子试探性地问过他,最近是不是太累了?


他不知该如何回答。


另一个矛盾来自育儿分工,陈邻离家去上海打拼时,儿子还很小,一直靠妻子带娃。


孩子5岁时,有一天半夜接连呕吐不止,保姆休假,岳父母又在外地出差,妻子慌张地开车带孩子去了医院挂急诊。


好在那次儿子没出什么事,但陈邻依然非常自责。


为了践行作为父亲的义务,也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这两年,陈邻把儿子带到了上海,又接母亲来上海照顾孩子生活起居。


他用从前的存款和这些年打拼所得,在闵行区买了一套五十多平的小两居,小区地理位置偏远,装修也有些老旧,好在再也不需要租房了。


但孩子自从来到上海后,舍不得在台州的妈妈。


他平时不爱说话,只有回家见到妈妈时才会发自内心地笑出来。


刚开始分居时,乐苹和丈夫也遇过不少矛盾。


乐苹和婆婆在同一屋檐下,每天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


带着婆婆晒太阳,提醒婆婆吃药,此外还要包揽扫地、拖地、洗衣服等家务,即使不上班也鲜少有自己的休息时间。



更重要的是,丈夫不在身边,乐萍时常感觉孤独,有时婆婆暗指她家务做得不够精细,偶尔还会因为饭菜口味问题产生摩擦。


委屈时,乐苹只能向丈夫倾诉,不敢打电话告诉娘家人。


打从一开始,乐苹的妈妈就不同意他们两地分居,尤其不同意乐苹全职在家照顾婆婆。


如今乐苹遇到难处,也不想让娘家人为自己担心。


但丈夫平时工作非常忙碌,乐苹常常兴冲冲地给丈夫分享最近看的电视剧,向他展示新学会的北方炖菜,往往要几个小时后才能收到丈夫的回复。


乐苹学习的北方炖菜|受访者供图


她和丈夫说的多是家长里短,丈夫和她聊的都是工作上的烦心事,两人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


丈夫某一次吐槽完身边同事后,无意间说了句“你太久没上班了,你不知道”,深深刺痛了乐苹。


乐苹尝试过在当地找工作,每份工作都不超过4000元。


让从北京回来的她心里落差太大,她也曾做过两个月线上家教兼职,由于薪资低,没多久后就放弃了。


在一段婚姻关系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无论选择“通勤婚姻”的理由是什么,遇到问题时,双方是否愿意共同解决问题,才是感情能不能维系下去的关键。


从去年开始,陈邻在保持原本回家频率的同时,每月增加了一次家庭自驾游计划,让一家人能有更多时间共处。


陈邻的原生家庭不那么幸福,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


为了让妻子了解自己和孩子在上海的生活,陈邻平时也会事无巨细地分享他的日常。


上午开会领导说了什么,中午午休去食堂吃了哪些菜,都会跟妻子分享。


每次回台州前,他还会特意绕路买妻子爱吃的糕团。


他想着,即使做不到每天陪伴妻子身边,密集的分享,至少能让两人维持新鲜感,永远有话聊。


乐萍和丈夫在意识到彼此之间“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时,也进行了一次长聊。


乐苹告诉丈夫,自己这两年当全职主妇的失落和自卑,丈夫反思自己由于太忙,有时难免会忽略乐萍的情绪变化。


丈夫拉着她的手,让她别继续自我否定,“家里有你照顾妈妈,我才能安心上班”,不断地对她表示感激。


乐苹诉说完心里的委屈,情绪也终于平静了下来。


她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情绪低落,最大的原因是,辞去工作后,她始终处于迷茫的状态,没想好人生的下一步路该怎么走。


此时,丈夫提议让她在这段时间里学些新的知识技能,未来再找工作时,也能多一种选择。



乐苹在大学期间学的是英语专业,她一直对语言有兴趣,便报了网课学习小语种。


白天买菜做饭做家务,晚上花三小时学语言刷题,目前报了B2考试,希望自己能拿到证书,多一些成就感,也在未来求职时多些竞争力。


和从前的同事聊天时,不少人都羡慕乐苹不用上班。


从前乐苹听到这话,总觉得有些不自在,现在她倒是能够以坦然的心态看待这段不用上班的日子。


每当丈夫周末回家,两人一起逛超市、包饺子,去附近的公园坐上二十分钟,也能感受到一种朴实的幸福感。


自己和丈夫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质量迈进,让两人的共同话题多了起来。



“拥有相同目标,

才是真正的婚姻稳定器”



选择通勤婚姻的初衷,多少都有些出于无奈,陈邻和乐苹认为,其实没有哪一种婚姻模式能让两个人的关系更好。


真正让婚姻稳定的前提是,夫妻俩都不要为了对方牺牲自己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长期的共同目标。


或是为了在大城市定居,或是为了赚更多钱支撑小家。


因为这些共同目标,那些分居两地过程中难熬的时刻,才会成为让婚姻更加坚固的基石。


陈邻跟妻子长期分居,两边的亲戚都不太理解。


但他觉得,自己跟妻子能互相达成共识就够了,他在外闯荡,为实现更好的生活打拼。


妻子也能实现想要多陪陪父母的愿望。


以前每到春节,陈邻在饭桌上总会被亲戚劝导说教,劝他要么回台州,要么接妻子去上海,不然长此以往事业家庭两边都顾不上。


岳父岳母倒没说什么,只是尴尬地笑笑。


但眼见这些年,女儿和女婿的关系没出问题,女儿能陪在自己身边,女婿也有事业心,每当亲戚说些什么,他们会主动替陈邻夫妻解释:


“只要他们两个心齐,日子还能过不好吗?”



“目前的婚姻模式,让我们两个人都比较舒服,不会为了对方的心愿妥协自己的生活计划。


我在上海打拼给家庭提供了更多的经济保障,儿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算是在给家庭做原始积累。”陈邻说。


没去上海之前,陈邻对自己以及这段婚姻的未来都很迷茫。


妻子家境很好,但他并不想依附在这段婚姻上,无止尽地消耗岳父母的资源。


他想自己多挣点钱,给这个“小家”用。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自己能带着下一代走出去,走出那个小城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两人约定好了,等存款达到下一个百万级,妻子再考虑要不要搬来上海,两人可以置换掉之前的房子,换个大点的居所。


而现在距离目标大概还有60万,对目前的他们而言,攒钱比每天腻歪在一起更重要。

‍‍‍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如今乐苹和丈夫的关系也出现了变化,在夫妻关系的基础上,他们又叠加了一层“战友”关系


丈夫主外赚钱,乐苹主内照顾老人,俩人朝着在北京买房的目标,一起努力。

为了能攒钱在北京买房,乐苹和丈夫一日三餐自己做饭,乐苹很少买衣服和护肤品,丈夫也换了间比以前便宜六百块的出租屋。


俩人决定攒钱后,还培养了记账的习惯。


乐苹和丈夫利用备忘录记开销|受访者供图


丈夫每月到手工资3万多,刨除生活开销,再加上公积金和年终奖,每月能攒下2-3万元。


虽然现在生活苦了点,乐苹和丈夫仍然对未来抱有期待。


采访的末尾,乐苹说


“有人将婚姻比喻为战场,如今我和丈夫更体谅对方,也是因为彼此选择了可靠的战友


等我们攒够钱在北京买房的那一天,通勤婚姻经历的这些苦,或许都值得了。”


*文中图源受访者,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十点人物志(ID:sdrenwu)。在这里,遇见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计服务上万用户


探索亲密关系中的困境

了解彼此的需求

在咨询中开启情感新视角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武志红

相关新闻

“通勤婚姻”火上热搜:一周见一次,他们却越来越爱“新型婆媳关系”正在流行:婆婆不受气,儿媳不委屈,老公不为难“新型婆媳关系”正在流行:婆婆不受累,媳妇不委屈,家庭不内耗“新型寒假安排”正在流行:孩子不荒废、父母不操心、老师挑不出错!“新型朋友圈”正在流行:当一个人,开始长期不发朋友圈,要恭喜了“新型朋友圈”正在流行:当一个人,开始长期不发朋友圈,要恭喜了!71岁上海阿婆为儿子还债,自己露宿街头:“新型不孝”正在蔓延,上亿人泪流满面老公姐、媳妇哥,抖音正在流行「性转夫妻」“新型婚姻”危机:夫妻各过各,是福还是祸?(避难帖)“一日夫妻”正在兴起:不领证、不洞房,世界太颠了...不领证、不洞房的“一日夫妻”,正在农村流行“新型家庭关系”正在蔓延:父母一无所知,孩子泪流满面90后网红一哥闪婚60岁富婆,直播泄露「夫妻生活很奇妙」,网友:他不是钙吗?山东夫妻“禁欲”生活上热搜:36岁存款300万,提前退休的人生有多爽?儿童精神科爆满:这种有毒的“爱”, 是压垮他们最后一根稻草新型“隐形霸凌”正在小学悄然流行,老师不说,家长心里也要有数“通勤婚姻”火上热搜,一周见一次,影响感情吗?河南初中生捅伤教师跳楼:越来越多负责的老师,正在被“杀死”[世相]加拿大老夫妻竟爱上“难民”生活!?一个是 “ 玩弄女人的当代西门庆”,一个是 “下流戏子”, 可他们的爱情却感动无数人!北漂小夫妻“禁欲”生活曝光,不用卫生巾,只用二手物,网友:太离谱…低欲望夫妻过”仿古生活“上瘾!家里9成东西都是捡的,买二手西装结婚,自制旱厕,每天只用3度电,却自认比城里人更快乐!上海“丁克夫妻”火了:年下恋,半退休,把生活过成诗夫妻到泰国“谈生意”,却被20万元卖到缅甸,“一下车就有人用枪抵着”!最新进展:对方要求30万元赎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5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