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突发!松下出售汽车电子业务/德赛加速海外布局,供应链重构加速

突发!松下出售汽车电子业务/德赛加速海外布局,供应链重构加速

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进入新周期。


本周,日本松下宣布,Apollo旗下管理基金正式收购旗下松下汽车系统公司的多数股权,业务涉及驾舱娱乐和车载电子设备,预计收购估值约合20.6亿美元,交易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末完成。


数据显示,松下汽车系统业务每年的销售额约为85亿美元,约占松下总销售额的15%。而为特斯拉等车企提供动力电池的业务,则隶属于松下能源。


目前,包括日本、欧美等车企均有不少品牌车型搭载松下提供的座舱信息娱乐系统,此外,还有HUD、车载音响等业务。此前,松下、先锋、阿尔派、三菱等都是传统信息娱乐系统主机、显示屏总成的主要供应商。


就在今年初的美国CES展上,松下还推出了面向下一代整车电子架构的高性能计算(HPC)系统,命名为Neuron™;并且,松下还将提供软件框架,支持基于标准的设备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和域间通信。


不过,近几年,随着智能座舱市场的快速变革,中国(以德赛西威、亿咖通等为代表)及欧美零部件巨头(博世、安波福等)快速抢占日系供应商份额。


以德赛西威为例,该公司已经成为丰田中国市场的主要座舱信息娱乐系统供应商之一。此外,该公司还拿下来了日系核心客户的智能驾驶业务项目定点,并在日本横滨成立了新研发中心。


作为传统汽车巨头的丰田公司,也在去年底宣布,将出售部分电装公司股份,在后者的持股比例将从24.2%降至20%,但仍是最大单一股东。


1949年12月,作为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的零部件工厂之一的电装,从丰田集团独立拆分,并逐步成长为一家跨国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不过,一直以来,日系车企与供应商,都是存在交叉持股的传统。


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丰田等日系车企在新技术导入方面的灵活性。事实上,过去几年,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丰田已经全面落后。


目前,电装大约一半的收入来自丰田,其余收入来自本田、福特、通用等其他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中,电装的营业额规模仅次于博世,排在第二位,其中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过50%。


显然,并不缺钱的丰田,或许希望借助降低体系内供应商的持股比例,让更多的外部第三方供应商能够更加灵活、开放的参与公司的智能电动变革。


以中国市场为例,事实上,在丰田本轮所推行的本土化研发策略中,与中国本土企业(包括车企、供应商)的技术合作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对于此前主要服务日本、欧美车企的日系传统零部件公司来说,当下行业剧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前,架构和功能定义,都是合资品牌从海外导入;现在,他们甚至要开始从中国学习技术。」


尤其是本轮电动化、智能化的产业升级转型,日系车企几乎是全军覆没。以中国市场为例,丰田、本田、日产等几家日本传统汽车制造商在2023年的新能源车型交付合计仅为10.48万辆。


而在智能化方面,丰田、本田在基础ADAS功能方面属于较早大规模配置的车企之一,但在以NOA为代表的高阶智驾部分,行动迟缓。尽管,本田早前在L3级自动驾驶上进行了量产尝试。


而此次松下的资产剥离,尽管最终还保留20%的股权,但显然希望通过资本运作实现汽车电子业务的良性增长和最后一博。


作为美国第二大,全球前几大另类资产管理机构,阿波罗资产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黑石集团、凯雷、KKR等同行一样,一直以擅长对不良资产“起死回生”般的再造能力而出名。


这些资产管理机构通常是在企业遭遇经营困难时,通过杠杆收购模式,进行资产的整合。随后,通过IPO上市、分拆出售等方式进行获利。


事实上,除了早几年因为给特斯拉独家供应动力电池而声名鹊起,松下这两年在这部分业务也备受压力,同时,受制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疲软等因素影响,该公司也在不断调整利润预期。


同时,日本企业近年来还出现了数据造假等一系列丑闻事件,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冲击,也造成了产业链的信任危机。


今年初,松下集团旗下从事电子零部件业务的松下工业公司负责人,对外公开承认在向第三方机构申请产品品质认证的过程中,存在篡改测试数据等违规行为。


而在去年底,丰田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大发汽车,发布了一份长达162页的第三方调查报告书,承认公司存在174项违规操作造假案,涉及到64个车型之多。


更糟糕的是,近年来,日本车企由于面对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迟缓,以及来自中国、美国及其他地区的残酷竞争,连带日本本土供应链(依靠车企走向全球)进入危机模式。


以电装为例,日本市场去年贡献了近60%的收入,因为该公司的主要客户就是日本本土的汽车制造商。当然,这家公司也在寻求改变,比如电装的匈牙利工厂专注于丰田以外的客户。


一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丰田贡献了电装收入的50%以上;但由于丰田正在寻求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电装的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76%。


包括丰田在内的几家日本车企,都在转变策略。比如,不同市场,更加独立的运作。从更贴近本地化的技术研发、到供应链体系的重构。


作为日系车企的带头大哥,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2023年丰田新车销量比上年减少1.7%,减至190.76万辆,新车销量连续两年同比减少。其中,一汽丰田同比增长4.1%,广汽丰田同比减少7.2%。


此外,从交付量(不含进出口)数据来看,丰田2023年在中国市场交付新车166.57万辆,同比下滑8.29%;其中,新能源车型交付占比不到3%,纯电动车交付不到4万辆。


为了应对挑战,去年,作为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合资车企之一,广汽丰田宣布将深度融合股东双方的优势资源,从过往单向输出“拿来主义”的合资1.0时代,迭代到双向赋能“融合共创”的合资2.0时代。


其中,广汽丰田全新新能源品牌铂智,将率先升级电动化和智能化,包括高阶智驾、智能座舱、空气悬架、激光雷达等功能、硬件都将实现上车;此外,相关技术的供应商也将开始全面本土化。


另一家在中国市场主打经济型市场的日产,也在去年11月发布包括合资主导的新能源整车研发、提速新能源产品投放以及开展出口业务在内的“启DNA+”战略。


在日产高管看来,中国市场需要进行针对性分析,借助合资业务,投入精准的产品,并适时地投入产品。此前,该公司计划至2026年年底前,向中国市场投放本土开发的新能源汽车10款。


此前,东风日产相关负责人更是明确表示,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要实施本土化战略,“国内只要有成熟的我们就采用”。


此外,中国供应商也在通过技术出海(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实现全球扩张。这对于电装等供应商来说,压力陡增。


今年初,德赛西威位于日本横滨的办公室举办剪彩仪式,这标志着该公司的又一海外研发中心正式启动,现场还有来自本田、铃木等日企客户站台。


而在上个月初,丰田汽车采购管理部一行来到德赛西威惠南园区,为德赛西威颁发了2023年“区域贡献奖”和感谢状,该奖项是丰田汽车最高荣誉之一,本年度仅五家供应商获此殊荣。


数据显示,2023年,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新车交付量合计372.07万辆,尽管相比于高峰期已经大幅下滑,但依然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2023年,在全球市场,日本车企占据了全球销量TOP10的3.5个名额;对于中国供应商出海来说,也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之一。


2023年度财报显示,德赛西威来自境外销售收入占比为7.50%,同比增长48.10%,高出境内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高工智能汽车

相关新闻

西门子、GE医疗等海外巨头加速布局的这一赛道,迎来重磅参与者休闲游戏出海加速!多家出海实力公司布局合并赛道新游戏一年多轮,Intalight赛炜再度斩获超亿元D轮融资,全球布局加速!字节加速海外布局, Tiktok美国地区双倍薪资疯抢科技人才!早鸟报|快手电商将下线“多件起购”功能;京东2024年将加速布局汽车市场;Linux中国停止运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迈瑞医疗海外布局明显加速乌俄最新:重磅!加速崩溃中……30人,25亿美元卖身!大模型淘汰赛加速华为/比亚迪「加码」!泊车赛道加速驶入「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大火背后,充电产业链加速进入“快时代”美国8个州计划「禁售燃油汽车」加速电动车时代!C 轮融资近3亿元!数字钥匙头部玩家将加速全球布局微软加速AI生产力革命!GPT-4o 重塑 Windows,奥特曼“意外闪现”爆料下一个重要模型突发!拜登刚刚出台新政:加速遣返无证移民!纽约等5市首当其冲!突发!多方强势预测!加拿大央行将加速降息!200个基点都有可能!房价要暴涨16%!“只有更快才有竞争力”!马斯克叫停与甲骨文的100亿美元谈判,拟自建“超算工厂”加速AI布局茅台股东大会首秀!“不想当网红”的张德芹回应这些问题;史上首次!三星电子突发罢工丨大公司动态支行行长也想转岗!这类金融机构正加速出清,从业者称“按每年考评决定后面去向,任务越来越重,考核周周评比”2024 CBA-GP 年度重磅活动: “寻找下一个独角兽 - 初创企业加速营”火热报名中!Google 发布重磅 AI 模型!预测地球所有生物分子,将大大加速癌症等疾病治疗研究突发!是走是留半年内出结果!美出新规:纽约成年无证客或被加速遣返突发!是走是留半年内出结果!美出新规:纽约单身成年无证客或被加速遣返中国珍珠供应链龙头企业「天使之泪」联合产业创投基金发起国内首个珍珠品牌加速营奢侈品巨头加速布局美妆线,背后有何考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