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发展工业软件,打造中国的“超级缝合怪”。

发展工业软件,打造中国的“超级缝合怪”。


《圣经》的《马太福音》里有这么一句话:

“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更多,使他丰富有余;
凡没有的,连他仅有的,也要夺去。”

这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状态,后来被总结为“马太效应”——赢了的人因为先发优势,会一直赢下去;而输掉的人,因为后发劣势,一步慢步步慢,会一直输下去。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道家祖师爷老子也在《道德经》里写了个明明白白: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本就贫乏的人,连他仅有的也要被夺走,被拿去奉养富裕者。

那么,难道贫乏的弱者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么?
并不是。

因为在“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前面,老子还说了一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这世间并不永远是“强者恒强”的,
在“人之道”上面,还有一个“天之道”。

这个“天之道”会用各种方法来让“地球online”这个游戏变得更加平衡,它会用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强者不得不交出一些东西,让弱者有出头之日——德国日本的汽车产业当了几十年世界强者了,但新能源赛道发育起来之后,比亚迪配上蔚小理再发发力,他们立刻就感到压力山大了。

用唯物主义的话来解释,这就叫“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这个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说这些哲学上的东西,其实是为了引出今天的主题:工业软件

我们写了这么多产业,很难有什么行业能比“工业软件”更能体现出“马太效应”和“人之道”了——因为工业软件这个行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更多,使他丰富有余;凡没有的,连他仅有的,也要夺去。”

数据和经验,比什么都重要

前几天有个新闻,很能帮助我们理解工业软件的本质:

四月初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发表了一篇让美国NASA很尴尬的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中国的科学家们毫不留情地指出:“美国NASA高超音速模拟分析软件Vulcan-CFD存在致命问题。”——Vulcan-CFD软件在模拟高超音速环境的过程中没有计入“微观涡流对传热传质传动及其导致的化学反应的瞬态影响”——这是一个高超音速环境下的重要变量,但NASA却给漏掉了。

Vulcan-CFD的这个疏漏,简直就是对于工业软件的最好诠释。

对于高超音速武器这种尖端武器,任何国家、任何团队在研发过程中都极其依赖工业软件的辅助,这是基本常识。但诡异的却是:工业软件领域牛逼了那么多年的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这条路上却总是品尝失败和落后的滋味。

显然,问题并不出在“软件”上,而是出在“工业”上,
出在那些中国有但美国没有的东西上——比如“风洞”。

众所周知,中国的风洞技术是“遥遥领先”的。我们的JF-22高超音速风洞可以产生高达30马赫(30倍音速)的气流——这种速度的气流,远超当代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需求。


3马赫下有用的设计,放到5马赫下或许还能有一点点意义,但在10马赫下大概率就完全没用了,而想要做出在10马赫下依旧可靠的设计,就需要真正经历过10马赫的环境——这种境界,我们通过JF-22风洞可以轻松实现——风洞实验提供了大量足够真实的数据,这些可靠的数据让我们没有错过那些重要变量,从而可以在软件里构建出一个足够精准、真实的模型。

但对美国人来说,问题就大了。

因为没有那么厉害的风洞,所以就无从达到那种境界,也就不知道在真正的高超音速环境下会发生什么——在这种状态下,错过一个或几个重要变量是大概率事件,能把握住重要变量才是侥幸的小概率事件。

通俗点说,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积累就像一个情场老手,阅人无数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对面不经意的一个表情,我们就能解读出十种意味;而美国人在这方面就好像天天抱着手机幻想的小处男,虽然也能解读出十种意味,但基本都是自己YY出来的。

看上去挺用心,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由此可见,工业软件的本质是一个装满各种工业经验的盒子——外面的那个盒子做起来并不难,互联网大厂里那么多程序员,随便拉一支队伍出来都能做。
但盒子里的东西,可就难了——装在盒子里的那无数种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获得的工业数据、工业经验,才是工业软件最值钱的地方。

因为能做出盒子里东西的人,不仅懂工业,而且会软件。

“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更多,使他丰富有余;
凡没有的,连他仅有的,也要夺去。”

工业软件的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就是这么“马太效应”:

你掌握的数据和经验越多,你就能拿出更优秀的工业软件,就能做大做强;
反之,你的数据和经验越少,你的工业软件就越没有什么竞争力,就会被渐渐淘汰出局。

造不如买的“超级缝合怪” 

残酷的“马太效应”不过只是工业软件市场的“前菜”,
这个行业更折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狭小”和“琐碎”。

不严谨地说,
工业软件或许是一种非典型性的“笔尖钢”。

你说它重要吧,它的市场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巨大。

放眼全球,把Autodesk、达索系统、西门子、Cadence等等全球工业软件企业都算上,整个的工业软件盘子大约是4500亿美元。

看着挺多的吧,
但是大众集团2023年的营收是3223亿欧元。

大盘子总共也就这点肉,分到各家各户,就更少了。

Cadence和Synopsys作为美国EDA领域的“帝国双璧”,可以说是全球半导体和科技产业的基础——结果俩公司一个营收40亿美元,一个营收60亿美元。

Autodesk这么一个从建筑、装修、机械到游戏、影视行业都有涉及的软件巨头,年收入也就50亿美元。

这三位的营收成绩,按平均50亿美元算吧,基本也就是卖泡面和冰红茶的“康师傅”一半的水平。



Matlab这么牛逼、这么知名的软件,全公司一年的销售额才12亿美元(不到百亿人民币),珠三角的一些乡镇企业都能吊打它。

这可都算得上是行业里的巨头了,但他们的营收和影响力、重要性、知名度基本上是完全不相称的。

更别提那些小公司了——IQMS当年作为一个非常能打的ERP软件生产商,每年的收入才4亿人民币左右(5000万美元)。

笑死,这数据怕是被头部带货主播轻松碾压。

没办法,你不得不承认,
“工业软件”这个盘子,真的就只有这么大。

但如果说它不重要吧,工业软件在实际生产里的地位又过于强势了。

没有CAD软件,你要如何导出Step文件然后让CNC加工呢?
没有EDA软件,你要如何规划芯片里数以亿计的晶体管的排列呢?

而且别忘了,江浙沪那边好多做服装、做日用百货的小工厂可都在用“钉钉”来规划自己的生产哦。

若是没有工业软件,别说什么手机、汽车这种高端货了,怕是连衣服鞋子的供给都有问题了。

而且更难受的是,工业软件这个行业还特么非常琐碎。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汽车来说,汽车的外形设计更多属于空气动力学的范畴,而汽车的结构则是力学和材料学的战场——隔行如隔山,研究流线外形的工程师们熟知各种空气动力学的“经验公式”,但却不可能精通结构力学里的那些堪称常识的东西。反过来也一样,结构力学的工程师对于自己领域里的“经验公式”了如指掌,但谈到空气动力学很可能就瞎了。

如果你想打造一款用来设计汽车的工业软件,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至少这两个领域,你都得懂吧。


但问题是,一辆汽车背后可是有几十上百个这样的学科哦,你确定自己都能搞明白?

而且工业软件可不局限在设计和仿真,还有自动化办公、客户管理、仓库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线管理等等赛道。

工业软件的类型实在太多了。

在工业的世界里,细分的门类和学科成千上万,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做到每个行业都精通,都不可能独立积累如此多领域的工业经验。

但做工业软件的,尤其是做通用型工业软件的企业,却必须尽可能多地精通。
以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来说,这个行业前七大玩家的市占率拢共也就50%不到——因为虽然CAE主要就是用来做仿真模拟的,虽然这个领域有很多通用的底层技术,但是毕竟隔行如隔山,结构仿真、流体仿真、电磁仿真、噪声仿真......哪怕你是巨头,你也不太能开发出一个通杀全物理场的仿真产品——结果就是,CAE市场上存在着大量非常小众但却专精的工业软件。

所以综合起来就是:

工业软件这个行业:

市场盘子不算大,但需要的知识和经验却非常琐碎。琐碎也就算了,每一个琐碎的领域还特么都需要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经验。整个工业软件领域当然不是什么“笔尖钢”,甚至Autodesk、CATIA这些产品也都不是“笔尖钢”,但如果你去看这些产品每一个模块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去看看这些模块、功能、服务最初的样子——你会发现:这特么分明又是一个个“笔尖钢”

物理意义上的的笔尖钢做不做无所谓,炼一炉出来就是为了争口气。
可是工业软件这种“笔尖钢”却是长远来看必须要有的东西。

怎么样?你体会到工业软件行业想发展有多难受、多纠结了吧?

不过,不必担心,
解决方案早就已经有了。

领先我们几十年开始玩工业软件的国际巨头们,早就摸索出了这个行业里目前为止唯一可行的一条路线:

造不如买。

虽然说“造不如买”四个字最近几年被批判得很惨,很“政治不正确”。
但这四个字在工业软件的市场上确实是被各家巨头给玩儿明白了。

烧钱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在“造不如买”的视角下,“狭小”和“琐碎”不仅不是难题,反而是大大的利好——因为这意味着每一笔买卖的成本都不会特别高。这世界那么多人,总有人在细分领域上搞出一点成就。我买下来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缝合在自己的软件上,这不就完事儿了?

反正巨头们有的是钱,买就对了。这特么才是真正的“知识付费”好吧?

说到底,工业软件这个行业既然服从的是“马太效应”,那么想在这个赛道里活下去,你就必须“损不足以奉有余”。你就必须去并购掉更多的小软件来强化自己的实力。

简单复盘一下法国达索系统的发展史,
我们就能看出来这种“知识付费”的威力。


作为法国著名的军工企业,达索自己就是“幻影”系列战斗机的制造商,在飞机设计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在80年代前后就发展出了自己的设计软件部门,并且拿出了著名的CATIA设计软件。

但是从1997年开始,达索开始了“买买买”。

今天在CAD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就的Solidworks软件,其实根本就不是达索自己研发出来的——1997年,为了获得3D建模的能力,达索瞄准了美国企业Solidworks,然后靠着“凭亿近人”的金钱攻势,花了3亿美元买下了当时刚刚创业4年的Solidworks。

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达索基本上看见有用的就买——被达索买来的品牌和企业,要么被达索用来强化自己原有的产品,要么直接变身成为达索旗下的新品牌。

那些年被达索买下的公司

从1991年到现在,33年时间里,达索系统收购了六十多家企业,平均下来一年就要买两家,而且变本加厉,光是最近5年就收购了20家。

可以说,如果达索不并购,那么达索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世界巨头。

中国企业要怎么办?

话说回来,
那么,中国的工业软件企业是什么情况呢?

比较遗憾,有点一言难尽。

之前我们讲了一大堆工业软件行业的“马太效应”、“损不足以奉有余”,又复盘了法国达索系统的并购历史——从这些东西我们就能看出来,工业软件行业是一个“拼巨头”的行业,是一个“超级缝合怪”之间竞争的行业。

“三十年兼并六十余家”,这种行为才是这个行业里的基本操作。
培养一个巨型缝合怪,才是中国工业软件制胜的秘诀。

但我们现在,还是没有这样的一只“缝合怪”——我们在工业软件这个领域没有龙头企业——当下中国工业软件领域的整个产值也不过2500亿元左右,甚至还没美国Oracle甲骨文公司一年的营收多。

哪怕是中国工业软件领域的龙头企业“用友”,2023年营收也只有不到100亿元。

没有巨头啊,同志们!
这是个大鱼吃小鱼的市场,
但我们的鱼未免也太小了。

巨头不仅仅是市场竞争时候的王牌,而且还是行业技术潮流的引路人——但我们没有巨头,在技术突破和创新上自然也不会特别突出。

虽然盘子小,但研发上你不投钱也是没希望的。巨头缺位,难道要让小公司小团队来砸钱搞研发么?一个大型工业软件的研发周期基本都是3-5年,被市场认可可能需要10年,这根本不是中小企业能承受的时间周期。

所以,缺乏巨头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工业软件研发能力薄弱,一大批散乱的小公司、小团队,没欲望也没能力去搞研发突破,只能搞点开源的东西或者买国外的授权。

别人的“买”是并购,把对方的专利、技术据为己有;我们的“买”是授权,只能获得一点点使用权,这就太被动了。

反映在市场数据上就是:哪怕是在中国本土CAD、CAE这两个工业软件的细分市场上,达索系统、Autodesk、西门子、Ansys这些外企都占据了前三名的市场份额——以CAD行业来说,达索占了23.5%,西门子占了15.3%,Autodesk占了12.5%,剩下的才是中国本土工业软件的市场。

而且,随着这几年的国际局势变幻,我们向海外收购公司的路子也不是那么好走了。

所以,对于中国工业软件行业来说,摆在面前的路其实就一条:

在现有的工业软件队伍的基础上,培养一个或几个巨大的“缝合怪”,让这些工业软件巨头在市场上张开血盆大口,让他们不断吞并那些专精于特定领域的小工业软件企业——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国家完全可以出手对行业进行整合重构。


实际上,最近几年,国外工业软件巨头的份额也在慢慢下滑,这说明中国本土的工业软件正在慢慢蚕食对方的份额——“天之道”正在慢慢发挥威力,正在“损有余以补不足”,客观的规律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门类,我们发展工业软件的土壤是最肥沃的,理应诞生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软件企业

只要给足够的时间,
我们的工业软件市场上,
一定也能杀出几只长着一副好牙口的“超级缝合怪”。

····· End ·····
▲原创书籍《大国锁钥》现已出版!
星海情报局 系统研究
中国制造与国产替代
▲点击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入驻媒体平台
36Kr/ 虎嗅/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网易新闻/ 
喜马拉雅/雪球/ 腾讯新闻/凤凰新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星海情报局

相关新闻

胖东来“河南爆改湖南”背后,是打造“中国山姆”的野望专为中国女人“量身打造”的裤裙,穿出细长腿,显瘦不止10斤!荣获VBEF标杆产业园区创新奖,BioGBA瞄准CGT产业打造从研到产的“超级工厂”为什么说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中国不想,也不会成为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从“718工程”看中国船舶工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超级神秘的中国空天飞机飞过欧洲上空”,比X-38B更大!鸿篇巨制!耗时5年打造的《海外国宝全书》,惊艳叹息!收录「超700件」失落海外的中国国宝文创推荐 | 鸿篇巨制!耗时5年打造《海外国宝全书》,收录「超700件」失落海外的中国国宝,惊艳叹息!鸿篇巨制!耗时5年打造《海外国宝全书》,收录「超700件」失落海外的中国国宝,惊艳叹息!【荐】鸿篇巨制!耗时5年打造《海外国宝全书》,收录「超700件」失落海外的中国国宝,惊艳叹息!“把苏联培养成对手”: 美国工业扩散的历史教训, 点醒中国|文化纵横热文重温·6月中国版“星链”规模商用可能要等5年 卫星宽带民用进程加速;夸克升级“超级搜索框”,推出AI搜索为中心的一站式AI服务...解放军发展空中母舰?中国西北惊现超级机库,足以塞下“尼米兹”级航母!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与极客邦科技携手打造“铸基计划数字化人才培养专项”,铸就数字化人才发展基石 | Q推荐龙到底应该长啥样?看了这些人设计的“怪”龙,我沉默了……为什么你总是陷入重复问题的「怪圈」?“该死的中国”,美东一女子发表反亚裔言论,地铁上殴打乘客遭通缉如松:莫迪老仙,气喘吁吁也闻不到“中国号”的尾烟从大庆油田的发现看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对话智谱 AI CEO 张鹏:技术革命已经够快了,别只盯着「超级应用」的结果28 “岁”的软件即将关停,鼎盛期用户数超 1 亿、腾讯都得叫声爸爸一部“丑化中国”的电影,让破防老外狂打零分!中国的「ZARA」,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