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赋能业绩增长,这家大厂是怎么做到的?
“做经营分析不要光堆数据,要有洞察,要能找到业绩增长机会”。这是很多公司的要求,然而却让同学们犯难:到底该怎么弄?怎么就从数字里看到机会呢?
今天通过一个大厂的某事业部的一个具体例子,系统讲解下如果通过经营分析赋能业绩增长。话不多说,直接上案例。
问题背景
某企业有100间门店,平均每间门店贡献120万年收入,全年1.2亿收入。现在想在下一年增加50%,达到1.8个亿,该怎么做?
错误做法
有些同学一看题目,就说:这还不简单。多挣1.8-1.2=0.6个亿,每个店120万,开50个新店,搞掂!
不要笑,很多同学真就是这么算的。这里有哪些问题?
这些细节统统没有考虑。当然会惹人笑话。
注意,这里列的7个细节,完全可以用数据量化,和具体业务操作没有关系。我们不需要考虑到,诸如门店的门口用红字还是蓝字,线上是投广告还是请大长腿小姐姐来开直播。这7个细节,保障的是经营工作的方向正确与资源充足。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方向,有充足的资源,再长再白的腿也能找到来开直播。
这就是经营分析驱动业绩增长的关键:
3、剔除明显有问题做法
有了这三点保障,就像上战场的时候,给前线配足枪支弹药,选好容易攻击的阵地。这对于前线的帮助,要比坐飞机空投一个命令”你把机枪往前挪100米”要有用得多。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问题其实有四类,需要分别解决:
业务标签问题
问题一二三是典型的业务标签问题,即:我们是否足够了解业务差异,不要被平均值迷惑。业务标签,要结合具体业务场景,找对业务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做成标签。
比如实体店,就要考虑:新店/老店,位置,门店大小等因素,于是可以做成标签如下。
而如果是线上投放,要考虑投放渠道、投放形式等因素,可以做成标签如下图。同时,线上如果有用户转化的过程数据,也可以纳入指标体系,用来辅助判断业务情况。
去平均化,是让经营分析对业务有用的基础。机会点、问题点都是从细节里来的。
投入产出问题
问题四是典型的投入产出问题。投入产出分析的关键,是要拆分资源用途,区分:
固定投入(门店、直播间、品牌广告、员工工资等) 可变投入 (促销礼品、优惠券、积分、单笔优惠等)
边际效益问题
1、测算测试结果的投入产出比
2、评估测试过程的优化空间
1、是否错误估计了渠道的投入产出数据
2、是否没有考虑边际效益递减问题
3、是否没有注意不同类型渠道/商品/客户的区别
4、是否没有考虑投入产出结合,忽视投入因素
1、我发现,有投入产出很好的门店类型
2、我发现,有投入效果明显的活动
3、我发现,有边际效益尚未递减的渠道
4、我发现,有待优化的转化路径细节
来源 | 接地气的陈老师(ID:gh_abf29df6ada8)
作者 | 接地气的陈老师 ;编辑 | 荔枝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