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 18 个月时间,做 AI 应用从 0 到 200 万用户,从亏损到盈利的全面复盘
距离上次总结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22 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从高峰跌到谷底又慢慢回弹。组建团队后经历了 10 个月的连续亏损,目前已经连续 12 个月盈利,专注于 AI 应用小程序方向,已累计 200 多万用户。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思考。
———— / BEGIN / ————
01
胸有成竹
2022 年 6 月份那段时间是我的群工具矩阵用户增长趋势最高点。
我当时的规划是:将过往在群工具产品的经验持续延续,并从中开拓更为深入场景的群工具的解决方案。
通过群工具的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到用户的需求,主要分为:收集行程码、健康码图片信息,其次是老师收集作业。于是我决定做一个班级收作业的群工具助手。当时胸有成竹地定了个目标,这款产品预计 6 个月内实现盈利。
确定这个项目后,我开始成立公司组建团队,我叫来了两位技术开发的老伙计,之前是同学并且还在一个团队工作过。
我们讨论完需求就开始编码了起来,连续加班加点开发了 4 个月,我的新产品发布了。
新产品上线之后,我们休息了一天,去爬了个岳麓山。
当我爬到山顶的时候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小程序数据,群工具小程序数据直接腰斩掉了一倍的流量。
我心想大事不妙,新的小程序还没有靠上这一波用户,原来的小程序就要不行了,这可如何是好?
我寄希望于明天数据有所好转,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
(拍摄于岳麓山,作者供图)
当我已经做好迎接新产品的高光时刻,没想到遇到的是原有业务数据的断崖式下滑。
说实话,我当时有点不知所措了。
后来随着逐步开放,我的群工具的收集需求也越来越少了,从最高日活 20 万掉到了现在日活 5 千直接下降 40 倍,这直接导致了新产品的数据不理想,最终新产品不得以停服下架。
02
调整方向
我看到数据趋势不对,于是果断地放弃群工具方向,转头奔向了AI效率工具。
虽然都是效率工具,但是不一样的是群工具有两个角色,一个是活动发起者,一个是活动参与者。
群工具产品的核心用户是活动发起者,如果收费只能收发起者的费用,但是同行大多数都是免费的,而参与者占比整个小程序的用户数量较多,所以只能靠广告收入。
那么,如何让每个用户都是核心用户?
当时想到的就是做AI创作工具。
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对AI配音是有需求的,我的第一款 AI 工具做的是 AI 配音小程序,主要也是考虑到短视频的整体增长趋势。
我们结合多家厂商的 AI 配音的音色,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音色选择,做会员订阅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也从之前的群工具靠广告收入转向了AI 工具靠会员订阅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不需要靠用户量赚钱,只要用户人群足够精准,就可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产品上线 1 个月后,慢慢有了些收入,但是距离收支平衡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于是我开始围绕整个视频创作过程去寻找更多机会。如:获取配音之前的文案处理,以及配音后的视频字幕处理,我们都做了很多的尝试。
团队在不断地开发新产品,这个时候我的定位也从原来的开发角色变成了产品与推广。
在转变的过程中我,通过请教之前的运营同事以及在网上学习了很多推广方法,加上不断地实践尝试不同推广方式在不同推广渠道做推广,但是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时间飞逝,又过去了 3 个月。
由于收支一直没有平衡,团队的资金慢慢枯竭,面临解散。
那段时间,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以及到家后的漫漫长夜中无数次的自我拷问,是不是我的能力不行?这个方向真的对吗?增长方向到底在哪里?
(从公司回家的路上,作者供图)
在此期间,有过一个朋友想要收掉我的团队,说实话当时我是有一些动摇的,陷入了自我怀疑,而且确实是没钱了。
我也坦诚地向团队伙伴们说明了情况,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们不同意被收掉。
有位团队成员和我说:“大不了我们解散后,兼职搞这个项目,等项目赚钱了,我们再一起做!”。
这段话触动了我,这让我体会到了那句“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的含义。
最后我决定坚持下去,走自己的路,即便是在曲折中摸索前行,也要去享受这个过程。
下定决心后,我尝试过去找钱。
但是由于自身人脉与资源受限,再加上团队还是在亏损状态,找过身边的一些朋友都没有拿到钱,与此同时我还投了不少投资机构,也被一一拒绝了。
03
最后冲刺
时间来到了 2023 年的 1 月份,此时 ChatGPT 已经火爆全球。在此之前我也规划了要做AI写作产品,对于创作者来说输出文案属于在AI配音的前置步骤。
我打听了几家国内做AI写作的团队API费用,效果一般,价格偏高。当我得知 OpenAI 开放了ChatGPT 的API接口的时候,第一时间让团队开发了一款AI写作小程序,仅用一天时间就上线了。
界面非常简单:输入写作需求,写作字数,选择写作风格,即可开始写作,结果支持复制,根据写作字数付费。
果不其然,AI 写作在第一天就收到了会员付费;同时也因为 ChatGPT 的热度,快速地获得了第一批用户以及一些自媒体达人的推荐。
紧接着我们开始快速迭代版本,更新了常用的写作模板,降低用户写作的门槛。
随着用户的持续增长以及产品的迭代,付费转化率也在不断地提升,眼看马上就要实现收支平衡了。
此时不好的消息来了,我的AI写作小程序被下架了,原因是 ChatGPT 的 API 存在安全合规问题。
我记得非常清晰, 2023 年 4 月 1 日,愚人节。
我当时感慨,这不会是老天给我开的一个玩笑吧!让我看到团队生的希望,同时又要让我希望破碎。
当时国内的AI大模型开放接口并不多,我找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国内的智谱AI,我们赶紧接入了智谱 AI 的接口,重新上架了新的 AI 写作小程序。
然而在这几天里 ,因为 AI 写作小程序被下架,很多用户买了会员又找不到新的小程序,微信支付账号被投诉过多,导致了支付账号被限制支付;我只好紧急申请了新的支付主体,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处理用户投诉退款等问题。
紧接着又是微信小程序对上架 AI 生成类小程序的资质要求,解决的过程也是非常曲折,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这一波接着一波的事情,把我搞得焦头烂额,但是最终问题还是被解决了;也正因为问题被及时解决了,我的团队这个月收支平衡了。
04
持续增长
当时我很看好抖音生态,因为抖音有小程序,并且作品可以挂载小程序,所以我开始找做运营的朋友推荐做抖音账号方面的运营人员。
好不容易招到一个有经验并且对 AI 工具感兴趣的小伙伴,他的入职让我看到了一些增长的希望,但是他做了半个月看到数据不理想,提出了辞职。
但我坚信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于是开始自己做内容。
连续做了 3 个月,发布了 100 多个作品,这时作品数据渐渐有了一些效果,开始每天有 5 单付费了;当我做到第 6 个月的时候发布了 200 多个作品,抖音小程序从每天的 5 单增长到每天 200 单,直接增长了 40 倍。
这让我体会到了从量变到质变,整个过程“坚持”是最重要的策略。
(抖音小程序的订单曲线)
从最开始是个门外汉,对推广一知半解,到做了 6 个月初见成效,通过这段经历我开始对运营推广 AI 效率工具,有了自己的理解,开始提高自己的更新频率以及开启了外部兼职机制;将这种有效的推广模式持续放大,然后再根据产品数据不断迭代整体产品交互体验。
在这个期间我收到了微信团队的邀请,在微信公开课 PRO 上作为特邀讲师,分享了我做 AI 小程序的思路以及与云开发和 Donut 平台的最佳实践。
(微信公开课pro分享现场,作者供图)
从最初用私人账户转账到公司账号以支付工资,到现在团队已经盈利了 12 个月,公司账上还有半年以上的发展资金储备,也顺利度过了生死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转向AI效率工具到现在已经整整 18 个月了,我们的 AI 效率工具矩阵用户量达到 200 万,同时公众号关注用户达到了 30 万。
这个数据在如今的 AI 时代,对比那些炸裂的消息,算不上什么成绩,但是对于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经历了无数次绝望,到现在才算站稳脚跟,过程可以说是一步一个坎,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坎坷,才让我更加坚定发展方向。
05
总结
这次创业我感觉真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起,从一开始的最高点掉到了谷底,然后经历煎熬又慢慢回升。
在这里非常感谢团队中每位成员的贡献,尤其是我两位程序员哥们,还有一边带孩子一边默默支持我的媳妇。
整个创业经历对于我来说有三大挑战:
1)从个体到团队
之前一个人的时候,顶多就是少赚一些,但是有了团队,不赚钱就是亏钱。
人多意味着能做的事情更多了,同时也意味着成本更高,决策更需谨慎,做任何决策之前要有更全面深度的思考。
我决定要不要做新产品前都会研究行业数据、搜索数据、推广数据,再去做决定。
2)从免费到付费
之前一直做的都是免费的工具,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不会很高,能用就行,但是变成付费产品,用户有一点不爽可能就导致投诉退款,这使我对产品的要求从能不能用变成了好不好用。
我会不断地去体验优秀的产品,记录好的体验感受,再去体验自己的产品记录糟糕的感受,从而改进自己的产品。
3)从开发到推广
之前一个人的时候我精力分配是 20% 产品,80% 的开发,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代码世界里。
而现在我的分配是 40% 产品, 60% 推广——在同质化产品泛滥的时代,把产品推出去是活下来的唯一出路。
我会通过各种渠道(请教高手、听播客、看书、看文章、看视频)去学习,然后再实践各种推广方法,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推广方法论,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持续迭代方法与对产品推广的理解。
以上是这段时间的思考与成长。
最后,祝大家都能在AI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让我们一起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无限的可能。
———— / E N D / ————
作者:陈宇明,11年互联网产品/研发/管理经验
来源微信公众号:陈宇明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