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di新闻
>
“X世代要么学习,要么死亡”: “35岁危机”,美国也有

“X世代要么学习,要么死亡”: “35岁危机”,美国也有

6月前
互联网大厂有一种说法,35岁是程序员的一道门槛,一旦到达35岁,而没有升到更高职位的话,程序员就会被列入裁员队伍里。当经济下行时,他们会被第一批淘汰。
35岁非升即走的职场潜规则,在美国职场也有类似的叙事。
在美国,各个岗位的 X 世代(出生在1965-1979之间,之所以叫做X,是由于这代人的心思难以摸透)都遭遇年龄歧视,因为雇主认为年轻人更值得培养。现在的美国,是年轻人最好的时代,也是 X 世代最坏的时代。
01 三明治”阶段
自2023年5月被裁后,49岁的美国人力资源主管尼克(Nick)申请的工作不下百份,他获得了10家公司的面试机会,其中4家他进入了最后一轮。但每一次,offer都给了比他更年轻的人。
他说:“我很难不多想。我业绩出色、经验丰富,公司应该为招我感到幸运,不是吗?”
求职过程中,尼克收到了很多建议,防止他被年龄歧视。一位猎头建议他将毕业时间从领英(LinkedIn,国外的求职软件)中删除,以防雇主推算他的年龄。但最近有一位招聘主管说话没那么含蓄。尼克说:“他对我讲,'现在,你的职业生涯没什么可能性了',言下之意是,上一份工作就是我的最后一份工作。这是赤裸裸的年龄歧视。”
长久以来,就业市场一直存在年龄歧视,大规模裁员、新冠大流行后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快速的技术变革(包括人工智能的出现),都深刻影响了 X 世代的就业。根据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2022 年的一项调查,在40岁至65岁的员工中,80%的人表示曾目睹或被年龄歧视。这个针对老年人的调查从2003年开始,这创下了目前的最高记录。

X 世代,年龄介乎44岁至59岁之间,现在很难找工作。首先,由于许多“婴儿潮一代”延迟退休、坚守工作岗位,理应担任的领导席位没有空缺。但当职位空缺时,年龄歧视的影响又非常致命。由于技术进步加快,管理者会优先考虑数字原住民填补空缺,认为数字原住民比X世代适应力更强。但专家表示,这些判断毫无根据,甚至可以说完全错误。
波士顿学院社会工作学院(Boston College School of Social Work)副教授、老龄化与工作中心(Center on Aging and Work)主任克里斯蒂娜 · 马茨(Christina Matz)表示,现在的就业市场,对职业中期的人很残酷,他们要不断遭遇年龄歧视。
她说,许多X世代正处于人生的“三明治”阶段,上要抚养年迈的父母,下要养育孩子,在夹缝间求生存。他们的时间和金钱都所剩无几,大多数人不能停止工作。有的要付快逾期的账单,有的要为退休存钱,还有的不想失去工作动力。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以及雇主认为X世代既比不上精通技术的数字原住民,也比不上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他们的处境尤其尴尬。他说:“X世代被夹在中间,他们该何去何从?”
02 “亲爱的慢行者”
在许多国家,年龄歧视都是非法的。它通常非常微妙,但对职业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有时候,与尼克的遭遇一样,年长的就业者会被拒绝录用;还有时候,他们会被排除在领导岗位之外,即使有培训和发展机会,也会被忽视。
研究表明,老年员工(广义上指55岁至64岁的人)和中年员工(45岁至54岁的人)面临着各种成见和误解。而出生于1965年至1980年间的 X 世代横跨这两个年龄段。
因为这些成见,年长员工有时被视为“亲爱的慢行者”。马茨说:“他们被贴上了慢性子和固步自封的标签,一方面是善意的,但另一方面暗示他们无能。到了一定年龄的人会被认为与时代脱节,不思进取、缺乏创新。"
如果是女性,面临的障碍还会更多。“40多岁的女性被认为只关心家庭。” Matz补充道:“一名女性,如果还是中年女性,职业生涯将面临双重打击。”

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y of Cologne,Germany)管理学院(Academy of Management)学者、管理、经济和社会科学学院(Faculty of Management,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s)教授安妮·伯迈斯特(Anne Burmeister)说,这种标签不仅有潜在的歧视,而且往往与事实不符。她说,许多工业经济体的劳动力正在老龄化,年龄歧视“没有商业价值”。
她说:“很少有企业意识到人口趋势,即使有些意识到了,也没有多少动力改变,” 伯迈斯特认为,“与现实正相反,企业应该制定政策,充分利用年长工人的技能、专业知识和经验。”
03 “太有经验”而不录用
马特 · 赫恩登(Matt Hearnden)曾是伦敦的一名招聘主管,后来成为一名就业指导,他说,在指导X世代找工作时,他间接观察到许多年龄歧视。他说:“一些招聘者认为,年长的员工跟不上最新技术的发展。不知为什么,招聘者普遍认为年轻人思想更开放,更有可塑性。”
他最近帮助了一位40多岁的软件工程师求职,这名工程师被一家网络安全公司被解雇后,非常想找工作养家糊口。他表示,他收到了“招聘主管的一些暗示性反馈”,称他“资历过高”、“经验过多”,不适合他应聘的职位,因此拒绝录用。
赫恩登建议他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实力。将焦点从年龄经验转移到可迁移技能和适应性上,表现得更具吸引力。“他最终找到了工作,但整个应聘过程中,他压力山大。”他说。
年龄歧视让雇主对真正的人才视而不见。事实上,中老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感强、缺勤率更低。研究还表明,与年轻员工相比,中老年员工的情绪更为稳定,他们更擅长工作社交,很会解决冲突。
现居美国的阿德里安·波特(Adrion Porter)倡导年龄包容,他为一些企业提供中期发展和职业寿命方面的咨询服务。他认为,X 世代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认为得要强。波特自己也是 X 一代,他说,雇主经常错误地认为,年轻活力等同于数字技能。
虽然 Z 世代和千禧一代的成长伴随着技术进步,但 X 世代在职业生涯中也必须掌握许多新兴技术。“我们刚进入职场时,电子邮件刚刚推出。一开始,我们要学互联网,然后是 Web 2.0,现在是AI。X世代要么学习,要么死亡。”他说。
04 “我们都在变老”
波特说,“职场年龄歧视的残酷在于,我们恐惧毫不相关的事物,却忽视了衰老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他说,“年龄歧视是一种仍被广泛容忍的‘歧视’,但每个人都会经历。”毕竟,他说,“我们都在变老。”
解决职场年龄歧视的一种方法是实施包容性计划。波士顿学院的马茨说:“然而,在公司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DEI)战略中,年龄却被抛在了脑后。”普华永道荷兰2023年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德国、比利时、瑞士、奥地利和荷兰,只有8%的公司的DEI议程涉及年龄问题。
伯迈斯特认为,企业的做法不仅阻碍了职业生涯中期员工的发展,也错失了制定年龄包容性政策的机会,特别是在人口结构变化的今天。
10个月的求职过程中,尼克也遭遇了这些挑战,他完全同意以上说法。“虽然我知道,工作不能定义你。但几个月过去了,我还没有找到工作时,我就会怀疑自己。”他说,“我必须不断提醒自己,这不是我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尼克还有很多的面试机会,他希望下一位招聘主管会欣赏他的价值。
“有些人认为50岁很老了,但我认为50岁正值黄金期。”

参考:

https://www.bbc.com/worklife/article/20240320-gen-x-workplace-ageism

源 | 译言(ID:yeeyancom

作者 | 阿海 ;编辑 | 呼呼大睡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来源:互联网er的早读课

相关新闻

韩国企业的寒风,吹向“35+”员工:要么主动辞职,要么“自愿退休”“要么剥离、要么封禁”:美国围剿下,TikTok的生死困境“35岁中年危机”?不存在!57岁泰森宣布重返拳台:对手是27岁网红拳手申报年龄调至40岁,“35岁危机”可缓解?3000人死亡:美国“脏血”,害惨英国女区长被查后供述:“要么人前风光,要么背后肮脏”!“最美林黛玉”:19岁爆红,35岁身价上亿,42岁出家仅3个月患癌去世,4字遗言让人泪目35岁我才活明白:“鸡娃”不如“养自己”总统被黑帮暗杀:混乱的厄瓜多尔,和一位37岁的“美国人”“希望”与“绝望”:多面美国及其未来 | 独思录 x 郑永年惊掉下巴!35岁已婚男“迷恋尿布” 上班外出都要穿:真的很舒服“我想成名!”美国18岁华裔高中生被捕:要在校园进行“创纪录”大屠杀,细节更是让人胆寒......“我想成名!”美国18岁华裔高中生被捕:129页计划曝光,要在校园进行“创纪录”大屠杀......英媒:法德意三国试图借红海危机组建“欧盟势力”,美国很不满美国12岁男孩“朝胸口开枪”射杀14岁哥哥!报案称:我没想让他死24岁内娱“最美四胞胎”:放弃做偶像,同时考上美国名校......美国男嫌6岁儿子“太肥”,逼他上跑步机狂跑,重伤死亡!男子被控一级谋杀……美国3岁女童警告“家里有怪物”!家人破墙发现5万蜜蜂吓坏:好像恐怖片……35岁现象:当代互联网“职场牛马”的艰辛和无奈已造成约3000人死亡,还在增加!3万英国人输入美国“毒血”后感染艾滋和丙肝病毒,首相道歉:国家耻辱!女人衰老的“催化剂”:勤洗头仅排第2,排第1的,35岁后竟越做越上瘾!“吹哨人”意外死亡后,波音员工又被曝伪造安检记录,美国航管局:调查!印度“小李子”考上美国名校,竟然是靠伪造亲爹的死亡证明?网友:太孝了.....最新民意调查:大多数美国人希望修建边境墙,80%的人表示移民危机是一个“严重问题”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bendi.news
Bendi新闻
Bendi.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Bendi.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