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被截胡了?
雷军发微博称,“目前小米SU7的产能和交付速度正在快速提升,标准版和Max已经提前交付。如果用户实在着急购车,国内新能源汽车都不错,比如,智界S7、蔚来ET5、小鹏P7系列等,大家也可以考虑选购。”
雷军之所以这么说的背景,是因为华为在各大门店推出了一项临时政策,
“智界拿出5000元现金补贴给下了小米SU7订单的车主。全国的鸿蒙智行签约门店,都能为客户申请。”
据说,这一政策将持续到5月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小米交不了现车。
不过也说明了雷总的大气和格局,既安抚了消费者,也助力友商。
去年,雷军曾在社群媒体上发文称,深知汽车工业之复杂,开拓之不易,并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先驱致敬。
《致敬短文》中还特意“诚挚向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华为和宁德时代等公司致敬!”
按照江湖规矩,这属于拜码头。
小鹏汽车创办人何小鹏发文回应表示:“热烈欢迎小米加入汽车大家庭,为雷总的新创业鼓掌。”
理想汽车转发回应:“坚定理想,共同前行,一起走得更远,让世界 为中国新能源喝采。”
比亚迪回应:“欢迎小米汽车加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大家庭!向雷军敢闯敢创的企业家精神致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小米SU7横空出世,该车型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王牌麒麟电池包,三元锂电芯,续航里程为800公里。
雷军是这么介绍小米SU7的,拥有“超级电动机”技术,能够提供比特斯拉和保时捷电动车更快的加速度。
在今年3月28日,小米SU7在上市24小时内,订单量就达到了惊人的88898台。
毫无疑问,小米汽车的这个成绩是个奇迹。
毕竟小米是在目前最残酷的电车价格大战中晋级,从一众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中成功地抢下了一块地盘。
但是,小米的这88898台的订单需要多久才能消化呢?
答案: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
按照规划,小米汽车在北京经开区分两期规划建设了整车制造工厂,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年产能为15万辆,2023年6月竣工;二期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
虽然年产能为15万辆,但是受限于各种零部件供应和生产流程,目前小米汽车产能并未能完全释放。
按照生产计划,小米汽车到今年3月月产超3000辆,到4月该数值爬坡到4000—5000辆,此后月产能到年底稳定到6000辆的水平。
所以,目前小米汽车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准确地来说,是它的产能及交付能力。
如果产能、交付迟迟上不去,那么“截胡”的可就不止一家了。
作为多年的老对手,没有企业比华为更了解小米的,
也没有企业比华为更了解购买SU7的米粉的群体画像。
转化率相当低的。
心知肚明,可又如此急于求成,能争取多少小米SU7“准车主”呢?
因为5000元就转头买别的车,其实也是变相帮小米洗了一把粉。
不过,雷军的眼中盯着的可不是这一单,两单的生意。
4月23日,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讲,“截止到4月20号,小米SU7锁单量已经超过7万台!今年SU7交付目标10万台,毛利率5-10%,三年内100%聚焦国内市场,”
如果是10万台的交付能够完成,小米SU7的路就彻底走稳了。
毛利率5-10%,毛利率的计算是(销售价格-成本)/销售价格,小米SU7的毛利率不高,是因为成本高。
小米SU7出来之后,很多专家和汽车爱好者都拆过车,评价的原话就是“满满的人民币味道”。
小米SU7的大部分供应商都是 BBA(奔驰、宝马、奥迪)的供应商,成本高,毛利率自然就低。
小米汽车的电池成本大约在8万元—12万元,一辆纯电车的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5%,这意味着小米汽车整车成本在18万元—27万元之间,
还有研发投入、营销费用呢。
雷军讲“小米的智驾团队一年预算大概15亿人民币左右,大概超过1000名工程师,我们连续投了很多年,下一步阶段今年我们将扩充到1500人,明年扩充到2000人,进一步加大在智驾的投入。”
人员翻倍,额外的人工成本也都要摊进成本的。
况且雷军的目标也不是低水平盈利。
他的目标是15-20年成为全球前五的车厂,成为新一代的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
那就意味着研发持续投入,销售量持续增加,且能按时交付,这样才能覆盖住成本。
所以,单独看5-10%毛利率,已经很厉害了。
小米已经发布了2023年财报,我们从财报中圈几个数字来看,
(1)2023年小米总的营业收入达2710亿元,同比降3.2%;
(2)经调整净利润达193亿元,同比增长126.3%。
(3)研发投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67亿元,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相关的股票薪酬费用达8亿元。
正如雷军所言,小米的第一辆车就花了近百亿的成本。
不过,雷总的手里有钱。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小米现金储备为1363亿元。
这只是小米汽车从0到1的开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