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原创,授权“美国华人杂谈”独家发布。转载需征求许可,规范署名(公号名/ID/作者),违者必究
请使用网站Justicepatch.org查看完整文章及更多内容,为防失联,请通过邮件订阅网站,或关注我们的电报频道:https://t.me/piyaoba
从上周开始,美国多所高校爆发了亲巴勒斯坦、呼吁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种族灭绝行动的抗议活动。在周二的文章[述评] 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席卷美国高校,大量逮捕是否只会导致局势升级?中,我们梳理了学生的诉求和与校方的冲突,指出从警方和现场教职工的观察来看,哥伦比亚大学学生于4月17日开始了“声援营地”活动,抗议大体上是和平的,学生占据的草坪也没有影响校园授课和环境。但哥大校长米努什·沙菲克(Minouche Shafik)于18日要求纽约警察局以非法侵入罪名逮捕了上百名学生,对这些学生做停课处理。学生们随后又摆出了更大的帐篷,并获得了教职工的支持,为了避免发生进一步冲突,哥大在周一做出了进行混合教学的决定。为了声援哥大学生,从东海岸的纽约大学和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到西海岸的加州多所大学,再到德州的公立旗舰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都陆续爆发抗议活动。25日,亲巴勒斯坦的学生和活动人士聚集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伊斯大厅前的广场上。来源:Getty
目前这些活动已经吸引了大批记者的关注。CNN在现场的报道描述称,营地内的学生基本上在以非暴力方式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参加诗歌朗诵、绘画和完成学校作业等活动。也有各种信仰的学生祈祷和集体舞蹈。比如在哥伦比亚大学,有学生在祈祷,而周围的学生自发组成人墙避免这些学生的面容被记者拍摄下来。然而,已有数百名抗议者因非法侵入和违反校规而被捕,这些校规包括阻挡通往校园建筑的通道或在校园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但在一些右翼媒体和华人自媒体的笔下,美国高校已经俨然出现一片动荡,文章标题描述称“彻底乱了”。来源:某社交媒体平台。
还有不少翻译的文章声称在此次抗议的源头哥伦比亚大学,有学生和家长对校方改为混合教学大为不满,称“大批学生要求校方退还部分学费”。言辞中顺便释放对美国“自由派”大学的不满,说它的学位一钱不值 。来源:某社交媒体平台。文章用红体字突出表示“大批学生要求校方退还部分学费”。
- 哥伦比亚大学春季学期的授课将在下周一(4月29日)结束,因此受影响的教学日只有六天;
- 上述媒体称“大批学生”要求退学费,但实际上内文中没有一个要求退学费的为哥大学生或家长;
- 哥大的家长和学生要求退学费并不是稀奇事,在新冠疫情和2023年教员罢工期间,他们都曾向校方提起过相关诉讼并胜诉,所以如果真有这方面诉求,也不需要外界的提醒和鼓励;
检索相关信息可以发现,所谓的“退学费”的文章事实上来自于《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被其姊妹媒体福克斯新闻和极右翼媒体Newsmax编辑转载,又经中文自媒体进一步翻译加工。这篇文章在提到外界对哥伦比亚大学转为混合式教学的不满时,引用了三个消息源,其中两个为推特,分别是前白宫新闻秘书阿里·弗莱舍(Ari Fleischer)和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赫卡比(Mike Huckabee),他们都是广义上在讨论哥伦比亚大学停止当面授课的决定。上述推文作者都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或学生家长。另一个为采访,采访对象为哥大大三学生,这名学生的原话全文如下:考虑到“我们为了在这所学校学习而支付的费用,以及这些优秀的教师和教授的指导,混合授课让人感到沮丧。我正在学习应用物理和应用数学,这些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我经历了新冠疫情,我们在网上学习了大约一年,这确实扰乱了我们的教育。”而在谈到学校对抗议活动的反应时,他说:“看到我们的教育因此受到惩罚,我真的感到很沮丧, 我认为这真的很可悲。”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利益相关者(哥大学生)表示了对学校改为混合授课的不满。但此人没有要求学校退款。
那么,媒体是怎么得出了“大量学生”要求退学费的证据的呢?他们如此“脑补”的目的又是什么?Newsmax在转载《纽约邮报》的文章时,又添了一条推文:纽约州共和党议员伊娜·维尔尼科夫(Inna Vernikov)在周一X的一篇帖子中表示:“如今@Columbia 的学位不值一卷卫生纸,家长们:一定要要求退款和赔偿!”这种对精英大学教育的贬低,似乎还蓄含着对大学作为“觉醒文化”枢纽的反感与不屑一顾。哥伦比亚的大学学费值不值?事实上是有据可查的。在美国,从几乎任何一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都能极大地增加收入潜力,但有些大学的学历含金量确实更高。《华尔街日报》在去年对大学薪资影响力进行了一个排名,两个主要的衡量参数是,1) 大学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毕业后的薪水,2) 学生毕业后多快能还清学费。在这个榜单上哥大排名第三。大学薪资影响力排行。来源:华尔街日报
而Niche的一项调查发现,哥大学生毕业两年后的年收入中位数是66500美元,六年后达到83300美元。可以看到,哥大的学费确实贵,但性价比也相当高,并不是维尔尼科夫口中的“不值一卷卫生纸”。对于这一点,学生和家长恐怕比外人更清楚,比如本科毕业自纽约巴鲁克学院,后在佛罗里达海岸法学院获得JD学位的维尔尼科夫。 对于退学费,哥大学生操作很熟练,不需要外界“鼓励”哥大学生不是没有过要求校方退还学费的先例。最近就有两例:- 2021年11月,哥大同意支付1250万美元,以与学生提出的退款要求达成和解。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将春季学期课程改为网课,退还部分学杂费后仍未达到学生要求;
- 2023年12月,哥大同意为受到该校工会教师罢工而受影响的学生退还每门课500美元的退款(并非全额学费)。当时工会在10月30日罢工,抗议校方削减开支,由于该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兼职,每天有数百节课无法正常开展。共有三周课程受到影响。
这些要求退还学费的诉求通过学生静坐抗议(2023年)和集体诉讼(2021)年的形式展开。可以看出,哥大的学生和家长对捍卫权利非常有经验,也完全不缺乏法律资源。此次哥大共有六天课程转为混合/远程教学,影响范围较前两次小了不少。该校学生和家长或许会因此提出和以往类似的退款要求,但至少目前未见公开报道。在上述的一篇关于哥大学生要求退钱的文章下,不少评论认为学生应该专心读书,不应该去“搞政治”。 来源:某社交平台。
这些评论带有家长的成长印迹和经验,他们认为:学生嘛,学习最重要,既然已经进了名校,投入了昂贵的教育成本,更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这本身与美国大学的意义并不是完全吻合——高选择性的名校在招生时就已经不只是看GPA和标准化考试的分数,还要看课外活动、志愿者服务、申请文书,说白了,大学想要知道申请人是怎样的一个人,有潜力为校园社区带来怎样的新鲜血液、不同的视野和观点,从而丰富和完善彼此。大学既要培育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灵魂:让学生为成年人的生活做好准备,学会不断接受对自己价值观的挑战,应对不同甚至可能刺耳的意见。一句话,学会在真实世界里生活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2022年5月4日,哈佛大学生命权联合主席奥利维亚·格伦兹(右)和艾娃·斯旺森(左)在哈佛大学校园领导反堕胎示威,以回应校园内的反堕胎集会。来源:CNA
从60年代初学生举行罢课呼吁黑人平权,到1968年反对越战,到近年来反对校园枪支暴力,也包括保守派的反堕胎运动,各种抗议和反抗议活动都是从高中和大学校园里发端,并渐渐蔓延至象牙塔外,学生们利用宪法赋予自己的权利,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它们也许会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观察者感到不安,让不同意见者感到愤怒,但这正是教育的意义之一。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前往正义补丁网站justicepatch.orghttps://nypost.com/2024/04/23/us-news/columbia-university-moves-to-hybrid-classes-for-rest-of-semester/ https://www.newsmax.com/newsfront/columbia-antisemitism-protests/2024/04/23/id/1162147/https://www.cnn.com/business/live-news/columbia-usc-university-protests-04-25-24/index.html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history/2024/04/22/columbia-protests-civil-rights/